7月9日,《檢察日報》發表一則消息,全國檢察機關辦理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優秀案例及法律文書評選活動揭曉,優秀案例和優秀法律文書分別評選出20個(份)。
「柳河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校園周邊菸草禁售公益訴訟案入選優秀法律文書。柳河縣檢察院是全省唯一入選的單位。」通化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齊玉祥告訴記者。
近年來,通化市兩級檢察機關在通化市檢察院黨組的帶領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力推進公益訴訟工作創新發展,按照省檢察院的安排部署,高度重視、認真謀劃,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作用,促進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提高政治站位注重統籌協調
2018年以來,通化市兩級檢察院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爭取黨委領導、人大監督和政府支持。召開專題黨組會10次,研究部署公益訴訟工作;主動向黨委匯報公益訴訟有關重大問題、重大案件17次;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專項匯報工作6次,反饋人大代表意見4份。
全市兩級檢察院結合工作實際,聚焦監督重點,加強與紀委監委、公安、市場監管、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稅務等部門的協調聯動,會籤聯席機制19份,構建了信息共享、線索移送、聯動會商、整改落實等長效機制,促進各級各類監督資源、監督信息、監督成果的共用共享。
發揮檢察職能守護公共利益
「通化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部門立足監督職責,找準公益訴訟工作與服務經濟發展、服務保障民生的結合點,內部挖潛、外部借力,以實際行動展現檢察擔當,貢獻檢察力量。」通化市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負責人張欽春檢察官解釋了全市兩級檢察院的工作重心。
國有財產保護是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的重要領域。記者了解到,2019年,通化市東昌區人民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東昌區某村書記虛假申報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套取財政專項補貼資金50萬元,至今未能追回,造成國有財產流失。東昌區檢察院先後向市區兩級4家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督促追回專項資金未果。為加速工作進程,2020年8月4日,東昌區檢察院組織召開全省首例國有資產保護領域行政公益訴訟擬起訴案件公開聽證會,首次以聽證方式破解法律規定模糊、職責邊界不清、相互推諉等實踐難題,最終確定行政公益訴訟被告和責任主體。
集安市檢察院以起訴方式督促行政機關追繳260餘萬人防工程易地建設費一案,被評選為2019年度吉林省公益訴訟優秀案例。
截至目前,通化市兩級檢察機關已向稅務部門發出檢察建議61件,追繳稅款600餘萬元;向住建部門發出檢察建議55件,督促收回人防易地建設費7300餘萬元。
助力汙染防治攻堅戰是通化市兩級檢察機關十分重視的工作。2018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為加快推進長白山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向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236件,促成地方政府清收林地8199萬平方米,恢復被非法佔用林地340餘萬平方米,收回被非法佔用耕地30.3萬平方米,清除處理違法堆放垃圾5396噸,整治被汙染的老大難水源地、河流、水渠11條。
為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新期待,推進健康通化建設,通化市兩級檢察院持續關注線上線下食品安全問題,督促行政機關對30家商戶違法問題履行監管職責。東昌區檢察院針對無證無照小作坊違規生產香腸問題,依法建議市場監管部門予以查處,有效維護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全市兩級檢察機關以抗聯遺址和英烈紀念設施保護為品牌創建新抓手,聚焦遺址、陵園保護不力問題,推動全市開展專項監督活動,累計現場勘查60餘次,針對設施殘損、管理缺位、環境破壞等問題發出檢察建議21份,及時推動相關單位對抗聯遺址和英烈紀念設施的維護修繕。集安市檢察院通過履職監督,推動陽岔碉堡遺址在內的10處橋頭堡遺址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做深做精「4+1」領域基礎上,梅河口市檢察院聚焦商場、大型商業綜合體等五家重點風險區域和場所,針對消防通道堵塞、封閉,消防設施缺失、受阻問題,依法建議相關單位全面履行職責,消除消防安全隱患,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公益訴訟既是檢察機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新方式和新著力點,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之一。」通化市檢察院黨組書記、代檢察長聶施恆說。他介紹,疫情防控期間,通化市檢察院創造性提出預防性工作提示這一監督方式,既是積極回應民生關切,落實人民期待的生動實踐,也是檢察機關精準監督、規範監督改革成果的一次展現。
從2018年至今,全市兩級檢察院共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642件,立案並發出訴前檢察建議477件,回函整改439件,提起公益訴訟31件。
強化宣傳引導凝聚強大合力
「我們不僅在檢察工作中擔當作為,還要大力宣傳公益司法保護。」通化市檢察院政治部副主任徐加林告訴記者,2018年以來,通化市兩級檢察院以「公益:人民福祉、檢察責任」為主線,深入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系列宣傳活動。
在公益司法保護宣傳月活動中,市檢察院召開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通過視頻會議方式,採取主、分兩個會場上下兩級院同時啟動,此次活動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在「六進」宣傳活動中,市檢察院組織製作公益訴訟宣傳短片,在通化市及各縣、區電視臺、廣場巨型LED顯示屏高頻次循環播放,使全市210餘萬群眾直觀地了解檢察公益訴訟職能,這一舉措得到省檢察院的充分肯定與支持。為擴大影響,市檢察院將宣傳短片向全省推廣,由吉視長影頻道及全省各主要電視臺、廣場、車站等群眾密集場所巨型顯示屏播放,讓全省2700餘萬群眾了解支持檢察公益訴訟工作。
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傳活動中,採取擺放展板、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現場接受諮詢等形式,廣泛宣傳公益訴訟檢察職能。
在疫情防控期間,為推動野生動物保護和公共健康、安全,市檢察院系統梳理、歸納18個等內外領域違法行為,形成560餘項《公益訴訟相關知識讀本》並印發,為全省提供了學習借鑑樣本,此項工作得到省檢察院領導充分肯定。
談起下一步的工作,聶施恆說:「我們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張軍檢察長奮力開創新時代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新局面的要求,充分發揮檢察官業績考評「指揮棒」作用,為服務和保障「六穩」「六保」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新時代的通化市檢察機關勇於擔當、敢於「亮劍」,在壓實責任、狠抓落實、提質增效上下功夫,紮實推進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努力為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為法治通化、平安通化建設貢獻檢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