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上有幾個空間站?中國空間站或將在2024年成為唯一的空間?

2020-12-22 古今奇聞雜談

大家經常會聽到太空人在太空空間站上執行任務,那你知道太空空間站是什麼嗎?全世界有幾個太空空間站?

先來介紹一下空間站,空間站又被稱為太空站或航天站,它是一種在距離地面高度較低的軌道上,一般是2000千米以下的近圓形軌道上長時間運行。

能讓太空人巡航,並進行長期工作和生活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因為空間站是不具備返回地球的能力的,所以空間站必須具備齊全人類生活的設備。

最初是出現在1869年由美國最受尊敬的雜誌《大西洋月刊》裡一篇關於「用磚搭建的月球」文章裡。

後來,隨著蘇聯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和德國科學家赫爾曼·奧博特對空間站展開了設想之後,空間站的模樣被展示得越來越清晰了。

前蘇聯因為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搶先對月球的捷足先登,在這場太空將賽中落敗了,所以之後才把精力轉向了空間站的建設上。

大家都知道,建立空間站並不僅僅是為了探索太空,更重要的是,誰最先徵服了太空,誰就有話語權。空間站能直接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

所以由前蘇聯製造的人類首個太空站「禮炮1號」在1971年4月19日發射升空了,不過可惜的是,在大概6個月後,它墜軌在大氣層中被燒毀了。

而且悲傷的是,3名太空人乘坐「禮炮1號」上的聯盟號飛船返回地球時,因為返回艙上的平衡閥出現了異常,導致太空人們全體犧牲。

之後美國科學家們對太空站進行了更加仔細的研究和試驗,想要在登月後一鼓作氣,逐漸甩掉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和載人飛船,而建設永久性的航天站等設備。

所以在1973年發射了「天空實驗室號」空間站。它總共接待了3名太空人,進行了270多項研究試驗,拍攝了18萬張太陽活動的照片,4萬多張地面照片等等工作。

在1979年7月11日進入大氣層被燒毀。

1976年2月17日,前蘇聯的「和平號空間站」被建成了,它是首個可讓人類長期居住的空間站研究中心。

是世界上著名的空間站之一,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太空人都去拜訪過,該空間站為人類服役到了2001年。

之後的「國際空間站」從1998年開始建設,經過了十多年的努力,於2010年終於誕生了。

它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耗時最長,而且涉及國家最多的空間國際合作項目了。

目前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加拿大空間局共同運營。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我們引以為豪的「天宮空間站」,天宮空間在目前還在計劃之中,它的建造時間預計在2020年到2025年間,預計能夠在2022年前後建成並開始運營。我們很快就能拭目以待了。

而且「國際空間站」預計在2024年退役,所以我國的「天宮空間站」將會在2024年後成為在軌的唯一空間站。

大家要知道,空間站是給非常燒錢的東西,小編就拿「國際空間站」舉個例子,它每年的維護成本高達三四十億美元,而且即便不計入發射和研製成本,一年都要花費兩三百億人民幣,它的存在可以說是止虧不賺的。

所以後期很難還會有其他國家能夠像我國一樣特立獨行。還是開始那句話,對於太空的探索研究越深入,在未來就有更多的話語權。

對於太空空間站,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來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在2024年的時候全世界只剩下中國的太空空間站?難道是真的?
    其實對於在2024年的時候全世界只剩下中國的太空空間站?難道是真的?這一問題先來說一下答案,到2024年根本不可能只剩下中國的太空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雖然是由美國主導,但是從中也是有十多個國家進行參加,美國目前只是計劃讓空間站在2024年退役。
  •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中國「天宮」會成為太空「獨苗」嗎?
    國際空間站面臨退役,中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空間站嗎?2015年,美國與俄羅斯航天部門籤署協議,將國際空間站的退役時間推遲到了2024年,而我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投入運行,那麼當國際空間站退役後,我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嗎?
  • 如美太空武器可破壞天宮空間站,中國會重新考慮美加入空間站嗎?
    月7日,新華社發布了《2024年中國或成為全球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的文章,一時間2024年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中國天宮空間站獨步宇宙的說法紛紛出籠,因為第一個被發射上天的曙光好功能艙將於2024年退役!
  • 轉眼已經過去兩年了,為何國際空間站2024年退役謠言仍存在?
    2016年的時候,中國航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在載人航天方面。那一年我們發射了第11艘載人飛船「神舟11號」,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2號」。那一年我們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在太空生活最長的時間紀錄:30天。那一年我們還首飛了中國目前現役最強的兩款運載火箭:長徵5號和長徵7號。
  • 中國空間站又將有好消息!美國人:中國正在成為太空超級強國
    中國空間站即將發射,八年後成全球唯一 據中國航天總設計師周建平稱,中國空間站採用模塊化設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空間站的核心艙將於今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中心發射。
  • 中國天宮空間站開建,星際時代開啟,太空戰陰影襲來!
    2019新冠病毒帶來世紀危機,2020年註定將是不平凡的一年。其實,即便是沒有新冠疫情的發生,2020年對於中國人民而言也有著特殊的意義!按照計劃,2020年開始,中國空間站將開始發射升空,進行組建工作。如此令人期待的盛舉,卻因為一個月內兩次長徵火箭發射失利蒙上了陰影。
  • 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要來了!2022前後建成開展科研任務,和ISS相比...
    中國要建設自己的空間站,可是晚了這麼多年,能比得上國際空間站嗎?ISS空間站2024年「退役」後,真正「國際化」的中國空間站,會發揮哪些作用? 今年以來,不少外媒專門提到了建設天宮空間站的新計劃,並紛紛發問:「中國空間站是否會成為下一個ISS?」有外媒預計,這個中國即將建成的新空間站(CSS)將在未來與16國共建的國際空間站(ISS)相「媲美」。 那麼,由美國、俄羅斯、歐洲太空署、日本和加拿大合作主導的國際太空站(ISS)配置情況又是如何呢?
  • 我國空間站建造完成時間已定,未來的中國空間站會是什麼樣?
    我國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我國計劃2022年前後建成空間站,其間將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目前,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在5日晚召開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透露了上述消息。當晚,長徵五號B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拉開了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序幕,為後續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發射奠定了堅實基礎。
  • 在國際空間站發射13年後,中國也開始了空間站的第一步,在首個空間...
    「空間實驗室」大概是30多噸,和平號空間站應當是名符其實的空間站了,一百多噸;國際空間站是391噸。 中國空間站將用於科學、應用實驗和新技術驗證網易新聞:天宮一號還不能算真正的空間站,真正的空間站有哪些硬性指標?影響空間站規模的最主要因素是什麼?
  • 國際空間站散架,全球目光轉向中國,俄:留給美國的時間不多了
    不過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美國的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在部分領域,中國就已經實現了對美國的超越,比如在空間站方面,今後美國就很可能必須求助中國。空間站是一種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工作和生活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對幫助人類探索太空有著重大的意義。國際空間站雖然是目前在軌運行的最大空間站,但如今已經開始散架,很可能等到2024年,就必須面臨退役。
  • 中國空間站同意16國申請後,美國卻被拒絕了,俄媒:原因太現實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對於宇宙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在前些日子,我國不斷向太空發射各種衛星和探索月球的各種工程就能明顯感覺出來。儘管的在此之前,我們國家的航天領域其實是落後世界各國的,那是如今我國的航天技術已然位於世界各國的首列。
  • 我國將在2年後,建成全球唯一的一座太空空間站
    有媒體前段時間報導過;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內,我國兩次發射衛星失敗!消息一出,輿論一片竊竊私語!有的不敢相信,我國怎麼會連續發射衛星2次連續失敗呢,有的懷疑是不是哪裡出問題了!總而言之,什麼樣的聲音都有的。 其實,在科學航天界裡,衛星的發射失敗不是什麼震驚的事情!
  • 除了中國再無二家!全球唯一空間站將停擺,未來只有「天宮」可用
    近日,俄羅斯赫魯尼切夫科研生產聯合體副總裁弗拉基米爾·索洛夫耶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將會重新考慮是否在2024年後繼續參加國際空間站。此前,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小孔",並"開始散架",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
  • 太空漂浮的廢棄火箭能改造成空間站嗎
    第一批 「前哨」將是利用新火箭的上面級建造的無人空間站,但未來也許可以建成能夠容納太空人進駐的空間站,或是利用已經在軌道上的火箭來建造。一開始,Nanoracks 公司並不打算直接使用火箭內部,而是將實驗載荷、電源模塊和小型推進裝置安裝在火箭外部。當公司的工程師們搞定這一切之後,他們就可以專注於改造火箭內部,使其成為一個加壓實驗室。
  • 寧可讓空間站在太空中運行,也不建在月球上,這是為什麼?
    自1971年,「禮炮1號」升空以來,先後升空的空間站已經有4個,它們分別是禮炮號、天空實驗室、和平號空間站以及現在運行在地球軌道上的國際空間站。空間站是人類邁向太空的前沿陣地,在空間站上,太空人可以進行長時間的工作和生活,可以進行大量太空實驗,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人類能夠建造在太空中運行的空間站,那麼為什麼不索性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基地呢?
  • 天上的街市——從《異星覺醒》深入探索空間站
    本片拍攝關於空間站的構建以及太空中會遇到的問題則邀請到了歐洲航天局顧問魯迪·施密特博士前來幫忙。值得注意的是,在這15個國家中,沒有中國。但中國有一個獨立設計建造的小型試驗性空間站天宮一號,此前出現在影片《地心引力》中。
  • 太空人有哪三怕?萬一空間站出了事,能從太空跳傘回到地球嗎?
    太空火災極其可怕 由於近幾十年來人類頻繁地向太空發射太空飛行器,加上空間武器實驗和衛星意外相撞,在近地軌道上遊蕩著數以十億計的大小碎片,這些碎片不是靜止的,它們全都以每秒7.5公裡以上的速度繞地球旋轉
  • 用太空垃圾代替國際空間站,繼續空間站的任務?美國人腦洞真大
    如今在太空中,人類、物品的運輸與微重力下的科學研究變得越來越頻繁。在這個時代下,空間站有了更重要的作用。而國際空間站原計劃工作壽命為15~20年,自2000年至今已達到極限。近年來空間站故障頻發,甚至於前不久的12月19日,據俄羅斯稱空間站再次漏氣。國際空間站已達到退休的邊緣。要不了多久,中國就會成為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 太空中的基地,空間站
    現在的空間站是什麼樣子?」心心好奇地問道。開開將書桌上的《太空百科》拿出來,翻到空間站的介紹。「這些就是現在空間站的樣子。」「啊,差距怎麼這麼多大!」心心看著圖片失望地說道,「為什麼不建造成這種摩天輪型的呢?」「首先目的不一樣。太空中沒有重力,人類不能長時間生活在無重力的環境下,因此空間站的研究人員不能長時間停留在太空中。
  • 普通人有機會去中國空間站嗎?張柏楠這樣說→
    新飛船試驗船返回艙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拉開了我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的帷幕。張柏楠介紹,中國已經獨立自主建成了完整的載人航天體系,為下一步空間站的建造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2-3年時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還將實施11次高密度發射任務,從而最終完成我們的空間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