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又將有好消息!美國人:中國正在成為太空超級強國

2021-01-10 騰訊網

人類對宇宙的徵途不只是月球,還有星辰大海。回首2020年是中國航天的高光時刻,除了嫦娥五號採樣返回,還有天問一號奔向火星,而進入的2021年初,中國空間站即將發射的好消息傳來,新的一年估計又是一個高技術的盛宴。

據《環球時報》稱,中國火星探測器到1月3日為止,已經在軌飛行了163天,飛行路程已經突破了4億公裡,離火星越來越近只有約830萬公裡,相距地球1.3億公裡。根據遙控數據分析,探測器姿態穩定,將於2月份擇機登陸火星。

圖為從太空飛行器的窗戶觀看時,這位畫家的概念向人們展示了火星上的太空人

天問一號探測器的三大任務,有望創造歷史

據英國《自然》雜誌網站稱,中國天問一號有望創造新的歷史記錄,如果此次任務成功的話。報導認為,在天問一號進入火星軌道後,將進行繞落巡三大任務。在落巡與環繞器分離之前,

將利用嫦娥五號登月相同的技術,選擇好著陸地點,再平穩的降落在火星表面,成功後火星車就開展長達3個月的科研工作。

其中包括雷達系統檢測地下水、冰的沉積物,以及調查火星的土壤特性,並收集土壤和巖石樣品,這些樣品將在2030年之前的下一次任務中帶回地球。環繞器剛充當通信中繼站,繼續在火星軌道飛行。

美國華盛頓大學行星地質學家雷蒙德·阿維森稱,火星很大地質條件很複雜,雖然美國此前已經向火星派出過探測器執行過相同任務,但是中國天問一號選定的著陸區此前未有人踏足,因此新的實驗數據將讓全球的天文學家受益。

中國空間站即將發射,八年後成全球唯一

據中國航天總設計師周建平稱,中國空間站採用模塊化設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空間站的核心艙將於今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中心發射。他還說,執行空間站的模擬訓練在三年前就開始了,任務時間在3-6個月左右,開展了上百次的試驗和工程研製活動。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介紹,目前航天員人數已經確定,選定的航天員通過了綜合考量。相對於神舟飛船此次任務將有3人共同執行,其中配了一名指令長,由執行過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來擔任。

她還說,飛行任務規劃需要完成11次發射,航天員還將進行多次的太空實驗以及出艙活動。空間站的建設包括核心艙、兩個實驗艙、以及8艘飛船,即4艘載人4艘運貨。整個在軌建造計劃有望在2022年的前後完成。美國宇航局局長查爾斯·博爾登宣布,八年後國際空間站將退役,到那時中國的空間站將成為全世界的唯一。

圖為國際空間站

無論是登月,探測火星還是發展中國空間站,中國無疑是後來者居上,中國的航天人正一步一個腳印,向著太空強國勵志向前,不管你美國相不相信中國有這個能力,但我們的計劃是認真的。

據space.com太空網站消息,美國15名共和黨國會議員在一份政策藍圖文件中警告稱,中國正在成為太空超級強國,如果2022年建造第一個長期空間站成功,它將與美國40年發展的空間站相匹配,並超過20年。中國正在計劃探測火星,以及在月球建立人類基地,美國應該關注中國技術創新和領導作用,這可能是由中國航天登月儲備而來。

相關焦點

  • 中國空間站迎來最強外援,華麗變身新國際空間站,美國啞口無言!
    一直以來,人類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但一個國家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事情離不開中國的參與。近日,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的街頭響起了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還有義大利民眾高喊「感謝中國」,這是義大利人用他們的方式表達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感謝。近幾個月發生的事情,讓世界各國對中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 俄媒文章:中國以航天速度打造太空強國
    中國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取回月球樣本的國家。中國藉此展現出不輸於美俄的最高科技水平。俄羅斯人眼下只能仰頭觀望美中這兩個主要經濟和技術強國之間的這場競爭了。全文摘編如下:中國人並不諱言,這次探月之旅不僅旨在研究往返月球的所有飛行階段,而且是為載人登月做準備。月壤對於未來建造可居住月球基地的項目很有幫助。這些都屬於中國的探月計劃。
  •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中國「天宮」會成為太空「獨苗」嗎?
    國際空間站面臨退役,中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空間站嗎?2015年,美國與俄羅斯航天部門籤署協議,將國際空間站的退役時間推遲到了2024年,而我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投入運行,那麼當國際空間站退役後,我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嗎?
  • 中國對美國說不:拒絕其加入中國空間站,理由太讓人舒服了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目前人類最大的太空飛行器是美國主導、多國參與的國際空間站,有傳聞說當年國際空間站發起時中國也曾想參與,但被美國拒絕了。
  • 美國交惡後,俄羅斯或許會投向中國的空間站項目,美國太空夢碎
    外太空空間站項目進展得熱火朝天,中國作為外太空領域的後起之秀,在外太空領域奮起直追,展現了驚人的實力。而由中國開展的外太空計劃也憑藉中國日漸增大的國際影響力與中國在太空領域的實力,吸引了很多國家想要參與中國空間站項目。和中國一起合作共贏,這也是中國近年來領先世界的壯舉。
  • 曾禁止中國進入的國際空間站快撐不下去了!國際網友:美國要後悔
    ,為了讓航天員在太空中有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美國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就提出了建造國際空間站的計劃,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下,國際空間站成功投入使用。也就是說國際空間站快「撐」不下去了! 眾所周知,國際空間站於1998年開始建立,2010年建成之後,國際空間站轉入全面使用階段。此前,他們最初的計劃是將國際空間站使用至2015年,隨後,相關人員又將國際空間站的使用期限延長至2020年,後來,再次延長至2024年,目前,一些國際空間站的項目參與國正在打算將國際空間站的運作期限再次延長至2028年到2030年。
  • 太空上有幾個空間站?中國空間站或將在2024年成為唯一的空間?
    大家經常會聽到太空人在太空空間站上執行任務,那你知道太空空間站是什麼嗎?全世界有幾個太空空間站?先來介紹一下空間站,空間站又被稱為太空站或航天站,它是一種在距離地面高度較低的軌道上,一般是2000千米以下的近圓形軌道上長時間運行。能讓太空人巡航,並進行長期工作和生活的載人太空飛行器。
  • 在2024年的時候全世界只剩下中國的太空空間站?難道是真的?
    其實對於在2024年的時候全世界只剩下中國的太空空間站?難道是真的?這一問題先來說一下答案,到2024年根本不可能只剩下中國的太空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雖然是由美國主導,但是從中也是有十多個國家進行參加,美國目前只是計劃讓空間站在2024年退役。
  • 港媒:中國沒和美國進行太空競賽 目前並無殖民太空計劃
    中國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受到了很大的關注。而有外媒表示,這是中美兩國之間的「太空競賽」。然而港媒在文章中表示,雖然很多媒體都在渲染這樣的氣氛,但中美兩國並未開展所謂太空競賽。 報導稱,中國的主要精力放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因此不會也沒有必要非要在太空中打敗美國,反而改善人民生活條件和消除貧困對中國來說才是中國放在首位關注的內容。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怎麼回事 中國空間站什麼時候開始建造
    「系統提醒,中國拒絕了您的好友請求。」今天(26日),一則「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的消息在微博傳開。有網友看後調侃稱,此舉「揚眉吐氣」,報了當年「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被美國拒絕」的仇,讓你當初「愛答不理」,現在的我「高攀不起」。
  • 難怪美放棄爭奪太空空間站,原來真正的目標在這裡,都是陰謀
    蘇聯解體之後,美國成為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強國,坐擁世界霸主一席,自命「世界警察」一職。在航空航天領域,美國的成就也是非常顯著的,目前宇宙太空空間站,就是美國所製造。
  • 用太空垃圾代替國際空間站,繼續空間站的任務?美國人腦洞真大
    如今在太空中,人類、物品的運輸與微重力下的科學研究變得越來越頻繁。在這個時代下,空間站有了更重要的作用。而國際空間站原計劃工作壽命為15~20年,自2000年至今已達到極限。近年來空間站故障頻發,甚至於前不久的12月19日,據俄羅斯稱空間站再次漏氣。國際空間站已達到退休的邊緣。要不了多久,中國就會成為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 曾禁止中國進入的國際空間站快撐不下去了!國際網友:有人要後悔
    太空人與空間站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漸漸把探索的腳步邁向浩瀚的宇宙,為了讓航天員在太空中有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美國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就提出了建造國際空間站的計劃,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下,國際空間站成功投入使用。
  • 中國故意拒絕美國加入空間站?總師:美國人的技術不行,還不夠格
    近日,據媒體報導,預計於2022年正式開始運行的中國空間站拒絕了美國團隊申報參與的項目,這引起了不少熱議。有網友聯繫到「中國被拒絕加入國際空間站」的往事,認為此舉可謂是揚眉吐氣,報了上世紀被美國拒之國際空間站門外的仇。
  • 天宮2號一周內將墜毀,中國卻公開更大太空計劃,這次將一步到位
    近日,據媒體報導,最近中國宣布天宮2號一周內將墜毀,一些網友很困惑,天宮2號上天才2年多,為何這麼快就廢棄了?最近中國卻公開了更大太空計劃,稱下個空間站將一步到位,直接跨過天宮3號,這又是為什麼?由於天宮2實際服役時間遠超預期,所以在天宮2號超出的服役期內,還進行了一系列其它技術性實驗,而這些實驗很多都是原計劃在天宮3號上進行的,這也是中國可以跳過天宮3號直接進入空間站時代的重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國際空間站籌建之初,美方以中國加入空間站有軍事目的為由,拒絕接納中國進入國際空間站。
  • 中國航天傳來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泰國網友:中國是亞洲的大哥!
    中國航天的火箭去年一年,我國太空成績十分優異,發射次數佔世界的三分之一,足足有34次,蟬聯世界第一。而2020年面對年初來勢洶洶的新型肺炎病毒,中國航天依然堅守一線。堅決貫徹黨中央統一部署,確保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能夠順利進行。在全國人民都在緊張對抗疫情的情況下,中國航天傳來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在四月份要幹一件大事情,一掃疫情陰霾。我國空間站建設重要的一環,空間站組件的運載載具,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在經過了7個晝夜漫長的航運、以及5天時間的陸路運輸之後,終於抵達了文昌航天發射場。
  • 國際空間站散架,全球目光轉向中國,俄:留給美國的時間不多了
    全球範圍內,美國的實力無疑最為強大。美國掌握了許多的先進技術,在國際上也有著極高的地位。不過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美國的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在部分領域,中國就已經實現了對美國的超越,比如在空間站方面,今後美國就很可能必須求助中國。
  • 中國空間站同意16國申請後,美國卻被拒絕了,俄媒:原因太現實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對於宇宙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在前些日子,我國不斷向太空發射各種衛星和探索月球的各種工程就能明顯感覺出來。儘管的在此之前,我們國家的航天領域其實是落後世界各國的,那是如今我國的航天技術已然位於世界各國的首列。
  • 未來中國的空間站將建成什麼樣
    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正式拉開。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對於中國載人航天來說,這是圓夢的過程,更是追夢的徵途。從仰望星空到遨遊星漢,中國航天人將一個又一個夢想變為現實,極大地推動了科技進步。
  • 2020年太空將發生三件大事,樣樣都與中國有關,最後一個世界矚目
    ,2020年在太空中將發生3件大事,而且樣樣都與中國有關,這三件大事就是火星探測計劃,登月計劃與天宮空間站項目,其中最後一項令全球矚目,目前已經有17個國家紛紛請求加入中國空間站項目以進行共同科研,而面對2020年中國將發生的3件大事,有西方專家感嘆稱看來現在的中國實力已經大幅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