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迎來最強外援,華麗變身新國際空間站,美國啞口無言!

2021-01-11 環球火力點

一直以來,人類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但一個國家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事情離不開中國的參與。近日,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的街頭響起了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還有義大利民眾高喊「感謝中國」,這是義大利人用他們的方式表達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感謝。近幾個月發生的事情,讓世界各國對中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和義大利的友誼不斷增進,近日又傳來了一個好消息,義大利將和中國共同建立太空艙,這對於中國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眾所周知,各國都對太空進行不斷探索,我國也不例外。近日,我國開始執行天宮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首次任務,義大利的加入能在很大程度上推進天宮空間站的建設。

據悉,義大利和我國在航天領域的合作已展開多年,例如我國第二批航天員葉光富曾在義大利撒丁島參加洞穴訓練,這是一項難度非常大的航天員訓練科目。同時,我國還邀請義大利的航天員參加海上逃生訓練,薩曼莎就是第一位來華訓練的女航天員,她曾說道:「我希望有機會參加中國的航天飛行,如果有幸參加,我將是太空合作的歷史見證者。」

目前來看,航天員的訓練只是義大利和我國合作的項目之一,真正要發展的項目並不是這些。早在去年,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和義大利空間局就進行過磋商,義大利有意參與中國空間站的擴展艙,我們可以將其稱為「中意合作艙」。此次合作實際就是第二個核心艙,這次將以史無前例的感官搜尋宇宙暗物質,還能進行全天候伽馬射線測量。

我國在航天領域的起步較晚,但我國一批又一批的航天人才前赴後繼,使中國的航天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天宮空間站是中國成為航天強國的重要一步,但中國有把天宮空間站建成國際空間站的想法。這次歐洲強國義大利的加入,使天宮空間站迎來最強援軍。其意義不僅僅是義大利投桃報李,更深層次的意義是共同致力於航天事業的進步,美國對此啞口無言。

相關焦點

  • 新知問答|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有什麼區別?
    人類目前共有四代空間站,中國要建設的是一個相當於第三代空間站水平的天宮空間站,預計在2022年完成,壽命十年,亦可通過維護延期。相較而言,它比起目前420噸級的第四代空間站國際空間站的確要小一圈,但天宮空間站對於我國而言已經是最佳方案。先說一下前三代空間站的歷史和特點。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怎麼回事 中國空間站什麼時候開始建造
    「系統提醒,中國拒絕了您的好友請求。」今天(26日),一則「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的消息在微博傳開。有網友看後調侃稱,此舉「揚眉吐氣」,報了當年「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被美國拒絕」的仇,讓你當初「愛答不理」,現在的我「高攀不起」。
  • 國際空間站散架,全球目光轉向中國,俄:留給美國的時間不多了
    全球範圍內,美國的實力無疑最為強大。美國掌握了許多的先進技術,在國際上也有著極高的地位。不過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美國的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在部分領域,中國就已經實現了對美國的超越,比如在空間站方面,今後美國就很可能必須求助中國。
  • 嫦娥探月後:空間站建設!美國被拒後國際空間站被迫超齡服役!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1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回應探月工程完成後是否進入載人登月時稱,目前中國的主要是任務是地球軌道空間站的建設以及空間實驗室的部署。按照官方的初步意向,要先進行關鍵技術攻關,待技術攻關完成、空間站建成並運行良好後,再論證是否要開展載人登月。
  • 用太空垃圾代替國際空間站,繼續空間站的任務?美國人腦洞真大
    而國際空間站原計劃工作壽命為15~20年,自2000年至今已達到極限。近年來空間站故障頻發,甚至於前不久的12月19日,據俄羅斯稱空間站再次漏氣。國際空間站已達到退休的邊緣。要不了多久,中國就會成為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據俄羅斯科學家稱:「顯而易見,在空間站的某些陳舊設施中,存在某些與金屬疲勞等因素有關的問題。
  • 中國這次又火了!國際空間站建設已敲定,美國:能帶我一起嗎?
    中國在去年一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很多令人震撼的航天大項目,首先肯定就是我們的嫦娥五號回歸地球,順利採樣成功,第二個大項目就是天問一號此事正在前往火星的路上,第三個自然就是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全面布局。中國這次又火了!國際空間站建設已敲定,美國:能帶我一起嗎?
  • 曾禁止中國進入的國際空間站快撐不下去了!國際網友:美國要後悔
    ,為了讓航天員在太空中有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美國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就提出了建造國際空間站的計劃,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下,國際空間站成功投入使用。也就是說國際空間站快「撐」不下去了! 眾所周知,國際空間站於1998年開始建立,2010年建成之後,國際空間站轉入全面使用階段。此前,他們最初的計劃是將國際空間站使用至2015年,隨後,相關人員又將國際空間站的使用期限延長至2020年,後來,再次延長至2024年,目前,一些國際空間站的項目參與國正在打算將國際空間站的運作期限再次延長至2028年到2030年。
  • 為何中國空間站沒有國際二字?「關係戶」才能來,美國愁到頭禿
    大多數人對國際空間站都沒有什麼概念,它並不是自然天體,主要由太陽能電池板和眾多加壓艙構成。據悉,國際空間站的重量足足有460多噸,整體價值已經超過了千億美元,它是圍繞地球旋轉運動的。關於它的運行軌跡,我們也可以在網絡上查到,只需要幾分鐘,它就可以飛到別國上空。
  • 少了中國也叫「國際」?國際空間站為啥沒有邀請我國參與?
    國際空間站的建立象徵著各國之間是存在著合作共贏的,並且從國際空間站展現出來的這些成就,也無不詮釋著這一點,中國也曾經想要參加國際空間站,但是卻遭到了美國的嚴令制止。美國明確地表示不會邀請中國參加,也反對任何國家邀請中國參與。
  • 「後國際空間站」時代怎麼辦
    伴隨著故障不斷的國際空間站接近服役末期,各國都開始考慮「後國際空間站」時代怎麼辦。俄羅斯近日提出建造新的國家軌道站計劃。根據構想,俄羅斯新一代空間站的內部空間將比「和平」號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都要大。俄新社7日稱,根據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公司提供的建造新軌道空間站構想文件,建設計劃將分為兩個階段。
  •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中國「天宮」會成為太空「獨苗」嗎?
    國際空間站面臨退役,中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空間站嗎?2015年,美國與俄羅斯航天部門籤署協議,將國際空間站的退役時間推遲到了2024年,而我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投入運行,那麼當國際空間站退役後,我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嗎?
  • 國際空間站:人類的空中家園
    國際空間站計劃的前身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自由號空間站 1993年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正式結束了自由空間站計劃。冷戰結束後在美國副總統戈爾的推動下,自由空間站重獲新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開始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接觸,商談合作創建空間站的構想。
  • 樂高推出國際空間站套裝
    這次,它是國際空間站的相當逼真的複製品,該空間站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世界上十幾個國家/地區領導的軌道實驗室。而為了慶祝這一新品,樂高團隊使用巨型氣象氣球將由樂高積木製成的微型國際空間站發送到平流層,以使其「儘可能接近真實的國際空間站。
  • 美國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新華社華盛頓11月16日電 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 中國對美國說不:拒絕其加入中國空間站,理由太讓人舒服了
    《孟子》目前人類最大的太空飛行器是美國主導、多國參與的國際空間站,有傳聞說當年國際空間站發起時中國也曾想參與,但被美國拒絕了。現在國際空間站壽命所剩不多,各國都沒有大型空間站的計劃,未來一段時間在太空上只有中國天宮系列空間站,這也吸引了世界許多國家申請加入中國空間站,這其中就有美國,但最終被中國拒絕,理由則有些似曾相識:你們科學價值和技術沒達到我們標準。
  • 轉眼已經過去兩年了,為何國際空間站2024年退役謠言仍存在?
    2016年的時候,中國航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在載人航天方面。那一年我們發射了第11艘載人飛船「神舟11號」,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2號」。那一年我們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在太空生活最長的時間紀錄:30天。那一年我們還首飛了中國目前現役最強的兩款運載火箭:長徵5號和長徵7號。
  • 美國交惡後,俄羅斯或許會投向中國的空間站項目,美國太空夢碎
    外太空空間站項目進展得熱火朝天,中國作為外太空領域的後起之秀,在外太空領域奮起直追,展現了驚人的實力。而由中國開展的外太空計劃也憑藉中國日漸增大的國際影響力與中國在太空領域的實力,吸引了很多國家想要參與中國空間站項目。和中國一起合作共贏,這也是中國近年來領先世界的壯舉。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俄航天集團總裁:可能是因為美國設備
    中新網12月30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29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稱,國際空間站美國艙艙內設備,可能是造成國際空間站失密減壓的「元兇」。據報導,羅戈津說:「很有可能是工作狀態下的美國艙內設備『漏氣』。」
  • 在國際空間站發射13年後,中國也開始了空間站的第一步,在首個空間...
    天宮一號的中國特色網易新聞:和美國的「天空實驗室」和歐洲「空間實驗室」相比,甚至後來的國際空間站相比 網易新聞:中國現在長二F火箭的推力只有9噸,大推力火箭可能也是影響中國空間站建設的瓶頸技術,以後建設空間站,中國有沒有進行大推力火箭的研發?
  • 曾禁止中國進入的國際空間站快撐不下去了!國際網友:有人要後悔
    太空人與空間站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漸漸把探索的腳步邁向浩瀚的宇宙,為了讓航天員在太空中有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美國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就提出了建造國際空間站的計劃,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下,國際空間站成功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