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次又火了!國際空間站建設已敲定,美國:能帶我一起嗎?

2021-01-11 明觀環宇

如果說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航天技術發展最迅速的國家,那就必然有中國、印度以及美國這多個國家,就中國而言,航天技術不斷的進行突破,各系列的長徵火箭針對各種情況,不斷的發射衛星對全球進行布局,形成天地一體化的通信網等等。

中國在去年一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很多令人震撼的航天大項目,首先肯定就是我們的嫦娥五號回歸地球,順利採樣成功,第二個大項目就是天問一號此事正在前往火星的路上,第三個自然就是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全面布局。

中國這次又火了!國際空間站建設已敲定,美國:能帶我一起嗎?在新的2021年,中國的航天事業又開始了新計劃,此次的規劃項目工程可以是目前中國航天最大的,正是準備建設屬於中國自己的「國際空間站」!並且敲定在今年春季的時候發射首個核心艙。

航天總工程師周建平表示,中國已經具備成熟建設國際空間站的實力了,預計未來時間裡通過11次發射任務完成中國國際空間站的搭建,此時最想要加入一起建設的莫過於美國了,美國在多年前的時候就已經與多個國家一起建設國際空間站。

不過當時中國沒有參與,如今中國的國際空間站更新更全面,未來服役在太空的主力,美國在這幾年對於航天科研的投入變少了,沒有大資金去投入建設國際空間站,因此如果能夠與中國取得合作,那麼將會是最好的結果。

但是目前而言中國應該不會答應美國航天局,畢竟很早之前就已經兩國航天局的互相分享了,目前中國公示的空間站合作國中並沒有美國的名字,至於在未來有沒有就不得而知了,對此各位讀者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中國空間站迎來最強外援,華麗變身新國際空間站,美國啞口無言!
    一直以來,人類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但一個國家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事情離不開中國的參與。近日,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的街頭響起了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還有義大利民眾高喊「感謝中國」,這是義大利人用他們的方式表達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感謝。近幾個月發生的事情,讓世界各國對中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 為何中國空間站沒有國際二字?「關係戶」才能來,美國愁到頭禿
    大多數人對國際空間站都沒有什麼概念,它並不是自然天體,主要由太陽能電池板和眾多加壓艙構成。據悉,國際空間站的重量足足有460多噸,整體價值已經超過了千億美元,它是圍繞地球旋轉運動的。關於它的運行軌跡,我們也可以在網絡上查到,只需要幾分鐘,它就可以飛到別國上空。
  • 嫦娥探月後:空間站建設!美國被拒後國際空間站被迫超齡服役!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1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回應探月工程完成後是否進入載人登月時稱,目前中國的主要是任務是地球軌道空間站的建設以及空間實驗室的部署。按照官方的初步意向,要先進行關鍵技術攻關,待技術攻關完成、空間站建成並運行良好後,再論證是否要開展載人登月。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怎麼回事 中國空間站什麼時候開始建造
    「系統提醒,中國拒絕了您的好友請求。」今天(26日),一則「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的消息在微博傳開。有網友看後調侃稱,此舉「揚眉吐氣」,報了當年「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被美國拒絕」的仇,讓你當初「愛答不理」,現在的我「高攀不起」。
  •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中國「天宮」會成為太空「獨苗」嗎?
    國際空間站面臨退役,中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空間站嗎?2015年,美國與俄羅斯航天部門籤署協議,將國際空間站的退役時間推遲到了2024年,而我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投入運行,那麼當國際空間站退役後,我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嗎?
  • 少了中國也叫「國際」?國際空間站為啥沒有邀請我國參與?
    國際空間站的建立象徵著各國之間是存在著合作共贏的,並且從國際空間站展現出來的這些成就,也無不詮釋著這一點,中國也曾經想要參加國際空間站,但是卻遭到了美國的嚴令制止。美國明確地表示不會邀請中國參加,也反對任何國家邀請中國參與。
  • 在國際空間站發射13年後,中國也開始了空間站的第一步,在首個空間...
    網易新聞:中國現在長二F火箭的推力只有9噸,大推力火箭可能也是影響中國空間站建設的瓶頸技術,以後建設空間站,中國有沒有進行大推力火箭的研發?影 響空間站規模的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起來,還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性價比」,假如這個空間站建得比較大,艙比較多,一次耗費的資金就會更多、建設周期也會更長,我覺得國際空間站給我們提供了經驗教訓,貪大求全、過於依賴太空梭,哥倫比亞太空梭失事以後,國際空間站原計劃
  • 新知問答|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有什麼區別?
    人類目前共有四代空間站,中國要建設的是一個相當於第三代空間站水平的天宮空間站,預計在2022年完成,壽命十年,亦可通過維護延期。相較而言,它比起目前420噸級的第四代空間站國際空間站的確要小一圈,但天宮空間站對於我國而言已經是最佳方案。先說一下前三代空間站的歷史和特點。
  • 國際空間站散架,全球目光轉向中國,俄:留給美國的時間不多了
    全球範圍內,美國的實力無疑最為強大。美國掌握了許多的先進技術,在國際上也有著極高的地位。不過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美國的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在部分領域,中國就已經實現了對美國的超越,比如在空間站方面,今後美國就很可能必須求助中國。
  • 用太空垃圾代替國際空間站,繼續空間站的任務?美國人腦洞真大
    而國際空間站原計劃工作壽命為15~20年,自2000年至今已達到極限。近年來空間站故障頻發,甚至於前不久的12月19日,據俄羅斯稱空間站再次漏氣。國際空間站已達到退休的邊緣。要不了多久,中國就會成為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據俄羅斯科學家稱:「顯而易見,在空間站的某些陳舊設施中,存在某些與金屬疲勞等因素有關的問題。
  • 中國版國際空間站何時建成?這國眼紅稱落後四十年
    日前,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在經過與天宮二號兩個月的對接後,按照預先計劃獨立飛行三個月時間,於近日進行主動制動墜入大氣層燒毀,圓滿完成了太空實驗任務,在此期間,天舟一號驗證了向空間站進行貨物補給、燃料加注、自主對接等高難度任務,為未來中國繼續建設空間站和深空探測積累了有益的經驗。
  • 曾禁止中國進入的國際空間站快撐不下去了!國際網友:美國要後悔
    ,為了讓航天員在太空中有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美國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就提出了建造國際空間站的計劃,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下,國際空間站成功投入使用。也就是說國際空間站快「撐」不下去了! 眾所周知,國際空間站於1998年開始建立,2010年建成之後,國際空間站轉入全面使用階段。此前,他們最初的計劃是將國際空間站使用至2015年,隨後,相關人員又將國際空間站的使用期限延長至2020年,後來,再次延長至2024年,目前,一些國際空間站的項目參與國正在打算將國際空間站的運作期限再次延長至2028年到2030年。
  • 中國空間站同意16國申請後,美國卻被拒絕了,俄媒:原因太現實
    而在最開始的時候世界各國對於太空的探索,在1998年的時候,大家一起建立了一個國際的空間站,一直到2010年才進入全面使用的階段,這座空間站在最初的計劃裡面是服役到2015~2020年,但是因計劃有變,預計這座空間站會一直用到2024年。大家對於空間站,或許沒有什麼太大的了解,那麼我在這裡給大家簡單的述說一下吧!
  • 中國空間站對美國說不!我國設計師正面回應:美技術未達標
    如今,隨著我國實力的提升,我們在航空領域發展也變得非常迅速,除了北鬥導航之外,我國的空間站也頻繁傳出喜訊,而在這次我國空間站的名額對美國說了不,而真實的原因我國設計師也正面回應道:並非報復,而是美技術不達標。
  • 「後國際空間站」時代怎麼辦
    伴隨著故障不斷的國際空間站接近服役末期,各國都開始考慮「後國際空間站」時代怎麼辦。俄羅斯近日提出建造新的國家軌道站計劃。根據構想,俄羅斯新一代空間站的內部空間將比「和平」號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都要大。俄新社7日稱,根據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公司提供的建造新軌道空間站構想文件,建設計劃將分為兩個階段。
  • 俄放狠話要撤出國際空間站單幹?最後可能還得合作,不過是和中國
    自從2014年克裡米亞事件導致俄羅斯和西方關係惡化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傳出「俄羅斯要退出國際空間站」的消息。例如在2014年5月16日,俄羅斯就威脅要在2020年撤出國際空間站,並且向美國禁運火箭發動機;2015年3月1日,俄羅斯威脅要在2024年之後撤出國際空間站……2020年3月,俄羅斯再次提出,2024年之後要離開國際空間站合作機制,自己單幹。
  • 美國交惡後,俄羅斯或許會投向中國的空間站項目,美國太空夢碎
    外太空空間站項目進展得熱火朝天,中國作為外太空領域的後起之秀,在外太空領域奮起直追,展現了驚人的實力。而由中國開展的外太空計劃也憑藉中國日漸增大的國際影響力與中國在太空領域的實力,吸引了很多國家想要參與中國空間站項目。和中國一起合作共贏,這也是中國近年來領先世界的壯舉。
  • 中國對美國說不:拒絕其加入中國空間站,理由太讓人舒服了
    《孟子》目前人類最大的太空飛行器是美國主導、多國參與的國際空間站,有傳聞說當年國際空間站發起時中國也曾想參與,但被美國拒絕了。現在國際空間站壽命所剩不多,各國都沒有大型空間站的計劃,未來一段時間在太空上只有中國天宮系列空間站,這也吸引了世界許多國家申請加入中國空間站,這其中就有美國,但最終被中國拒絕,理由則有些似曾相識:你們科學價值和技術沒達到我們標準。
  • 美國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新華社華盛頓11月16日電 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 運營20年的國際空間站故障頻出 接下來命運會如何?
    他們的到來將預示著這個軌道實驗室20年來持續有人駐留的開始,NASA領導著一項國際合作努力,將在10年中繼續建設這個實驗室。出於在美蘇大衝突後緩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願望,空間站合作夥伴關係或多或少取得了成功。即使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生空難,但空間站仍然有人駐留,只是後來美國有近10年時間沒有自己進行太空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