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三和大神:不會頻繁提桶跑路了,做一份正式工改變自己

2020-12-24 小七的社會見聞記

在深圳打工,也許很多人都會有一段難以忘懷的經歷,年輕的時候經常會挑戰不同的工廠,最後才發現其實很多工廠都差不多。

三和大神也不例外,也嘗試了很多工廠,在不斷的提桶跑路中慢慢迷失自我,自以為上三天就可以有工資,還可以上兩天網,來一碗簡單的掛逼面就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小吳作為人們眼中的三和大神,最近表示不會頻繁提桶跑路了,做一份正式工改變自己,今年好好存錢。

原來小吳發現深圳三和一帶的臨時工不像以前那麼好找了,有的還要求檢查才能進廠,大熱天整天在三和一帶遊蕩,天氣也十分炎熱,還不如進廠做一份正式工作,有的廠裡還有空調,雖然幹活辛苦一點,不用忍受火辣辣的太陽,在工廠只要工資高點,加班多點也可以。

網友:提桶跑路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太挑剔了, 這間廠吃不好,那間廠住不好, 工作時間太長了, 這間廠沒有女孩子,那間廠沒有班加,五天八小時, 這些都是三和大神普遍的要求,最後實在沒錢了,就辦理網貸,實在堅持不住了再進廠。如果你不想上班,又不愛學習,不能堅持,註定一輩子混不好。

網友:我相信每一個人都不願意成為三和大神,也許是曾經受過傷害,希望年輕人不要頻繁提桶跑路,不管做什麼,哪怕進廠,也要從內心渴望變成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不要做三和大神,唯一的出路就是儘快學到一門技術,不用每天開早會,不用每天挨拉長催產能。

對於三和大神你有什麼想說的,又有哪些勵志的故事,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抖音提桶跑路是什麼梗-抖音電子廠挑戰失敗提桶跑路是什麼意思
    抖音提桶跑路是什麼梗?通常是指那些三和大神們受不了打工的苦,帶上所有的東西提著桶逃工。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提桶跑路,來源於網上的平臺,主要是指進廠的青年人,在不滿意工廠工作(黑廠)或者因為其它原因,而選擇離職不幹,從而打包行李,拎上一隻可洗衣服、可裝東西的水桶就離開的一種自我調侃。
  • 只有三和大神才懂的話:大水日結掛逼面,提桶修車開寶箱!
    大水:大瓶的礦泉水,通常為2L以上,這樣就能補充三和大神一天身體所需要的水分。還有大瓶的礦泉水相對而言,便宜又實惠,能省一點算一點。日結:三和大神從來不屑於發工資,月薪和年薪太遙遠,他們只相信日結,打一天工玩三天是他們的口號。很多人日結了工資,買了瓶大水就開始到網吧打遊戲或者在手機裡賭博,偶爾梭哈收米後就美滋滋了。掛逼面: 很多人來了三和沒多久就沒有一分錢了。
  • 找不到優質工作,忍受不了黑廠,三和大神:我太難了
    提桶跑路,是三和大神們常掛在嘴邊的話語,工作太辛苦,夥食太差,宿舍多臭蟲,工資低,飛機拉,天空套等等,跑路的理由千萬條。一桶在手,說走就走,在三和大神心中,提桶跑路才是常態,而紅桶則是跑路的標配。桶裡可以裝上各色生活物件,攜帶方便,如果哪一天不提桶跑路了,那就是穩住了。
  • 深圳三和大神:轉眼30歲了,還在睡懶覺工作也不找,對不起家人
    深圳三和大神顧名思義就是活躍在龍華三和一帶,靠做日結工為主,得過且過的年輕人,他們的追求在別人看來也許很簡單,一碗掛逼面,一瓶水就可以滿足日常,他們過去也懷揣著夢想,後面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開始慢慢墮落。
  • 提桶跑路是什麼梗 電子廠挑戰失敗提桶跑路是什麼意思
    電子廠挑戰失敗提桶跑路是什麼意思?最近經常會在抖音上面刷到這個視頻,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的小夥子們都想要去電子廠應聘工作呢?下面小編帶來:電子廠挑戰失敗提桶跑路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電子廠挑戰失敗提桶跑路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這其實這就只是抖音裡面的段子,大致的意思就是去電子廠面試應聘,最後應聘失敗,不能如願以償的進入電子廠,至於為什麼都想進入電子廠呢
  • 三和大神在深圳生活了多年,如今卻選擇離開,原因讓人很心酸
    三和大神已經成為深圳有名的詞語,曾經靠日結來維持生活是他們共同的心聲。深圳龍華曾經有這麼一幫人,他們不去找份正式工來做,都去圍在龍華三和人才市場去找日結工做,每天早早就去三和市場看有沒有招日結工的,因為日結也很搶手,如果去的晚了,自己就沒有機會去做了。
  • 深圳三和大神:窮到連掛壁面都吃不起,這一次找份工作做到過年
    有的人會羨慕他們的生活,在深圳這座城市,不用交高額的房租,不用每天擠地鐵,公交上班,沒有房貸車貸的壓力,累了就隨遇而安,靠著日結工作,比較低的生活成本都可以在深圳生活。也許三和大神的心裡最清楚,自己過得是什麼樣的日子,一位三和大神離開上一家日結工作已經有半個月時間了,最近還沒有上班,就連上網也沒有錢了,甚至連掛逼面都吃不起,距離過年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他打算找一份正式工作,一直做到過年,畢竟一年沒回去了。
  • 從殺馬特到00後提桶者,什麼都沒改變
    羅福興說,那時感覺這個頭髮給了自己一份勇氣,從形象中能給人震懾,並且這種造型給人的感覺就是壞孩子,壞孩子是不會被欺負的。尋求自我保護,這是打工少年變身「殺馬特」的第一重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說,「殺馬特」就是打工少年們的保護色。
  • 在深圳叛逃的「三和大神」:既然衝不上去,乾脆就停下來
    他們離開工廠,來到了三和,發現了另一種可以活下來的方式——回到三和人才市場周邊,找一份靈活的日結工,做一天工就跑路。打工一天,逍遙三天。連網吧的錢也花光的時候,就和衣睡在馬路上、公園裡,大地做床,蒼穹做被。讓生活運轉的方式就是,找工作賺一些零錢,辭掉工作很快花完,再去找下一份零工。對工作的判斷標準就是,工資高、來錢快、做一天結一天。
  • 電子廠為什麼不會長期僱傭「提桶人」?
    相比於工作上的重複與單調,擠擠春運火車真算是一件「放鬆」的事兒了,更關鍵的是,十幾年前的「提桶人」最起碼有輕鬆寫意的時候,他們打工可以養活全家,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活得很好,樂於提著桶奔波一生。十幾年後,提桶人依舊存在,收入雖有所提升,也有動車可以坐,但養家消費也直線上升,導致他們在精神世界裡充滿焦慮。原地轉圈,提桶人是新時代的駱駝祥子?
  • 只是為了活著:深圳三和大神,一群社會底層的辛酸人
    沒有夢想,只為了今日的下一餐做打算,這就是三和大神的生活 社會千奇百態,調侃不要見外! 我是平凡的執筆人——醬哥 三和大神是社會底層人員生活的無奈縮影,日本NHK電視臺拍攝播放的名為《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結1500日元的年輕人們》紀錄片火了。該紀錄片拍攝是的在中國深圳打工者的生活。
  • 深圳三和人才市場,冷冷清清大門緊閉,三和大神的蹤影也不見了
    在深圳龍華三和一帶,有一群人專門靠日結工作為主,低廉的生活成本就能夠在深圳生存下來,他們就是人們眼中的「三和大神」,三和人才市場也是他們找工作的落腳點之一,一些人兜兜轉轉又重新回到這個起點,如今再次回到三和人才市場,這裡的一切都已經改變了模樣,冷冷清清,大門緊閉。再也看不見三和大神的蹤影了。
  • 三和大神鹹魚翻身,被名企華為錄取,還娶了廠妹做老婆,人生贏家
    一說到三和大神,好多人的印象都是好吃懶做,不願意進廠做長期工,做日結維持生活,沒有上進心,睡公園,泡網吧,吃著最便宜的飯菜,過著最底層的生活。並不是所有三和大神都是這樣的,最近出了個三和大神最靚的仔,大神中最有上進心的人出現,如今應聘華為順利通過,還在廠裡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可以說是人生贏家。
  • 深圳三和大神,風餐露宿街頭,什麼時候才能站起來
    他們就是人們眼中的三和大神,他們同樣具有抱負,具有理想,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在深圳這個城市慢慢迷失自己 工作上,三和大神熱衷日結,幹一天玩三天,三和龍華一帶更是憑藉著低廉的生活成本成為了低收入三和大神們的樂土
  • ...果然被禁播了|早餐店|陳用發|三和人才市場|三和大神|深圳|宋春江
    在寸土寸金,物價高昂的深圳,這裡以極低的物價和生活條件維持著大城市生存的最低極限。5毛一根的紅雙喜散煙,2元錢的清藍大瓶水,4元一份的掛壁面。也就是俗稱三和大神們的「掛壁三件套」。困了,天為席地為被隨地一躺哪都能睡。有點錢的話就住10元錢一晚的網吧或者15元一個床位的小旅館。
  • 深圳龍華三和大神:打工留下一身傷,做不了長期工只能幹日結
    三和大神為什麼只幹日結,那是因為身體已經垮了!想當年我在上海乾日結的時候,去服裝加工廠搬牛仔褲,那一袋得有200斤,一天就把腰壓彎了,從四樓搬到車上就三四個人,把大車裝滿,本來遇計幹十小時的,結果六七小時就把活幹完了,一人拿了100多把,幹一天,把腰傷了,好久幹不了重活,那時候,是真的雪上加霜。
  • 深圳三和大神:又睡了差不多一年了,網吧通宵價格漲到了20塊錢
    2020-09-13 16:22:33 來源: 小海的趣聞錄 舉報   說起深圳三和大神
  • 深圳三和大神已經延伸到全國各個角落,網友:做大神也很好的
    深圳三和大神被人們廣泛熟知,也反應了一個社會問題。就是一群不求上進的人在深圳每天睡公園躺屍,網吧,沒有固定工作,沒有固定住所,每天遊蕩在深圳的各個角落。沒錢了就去找一天日結工幹一天150塊錢,夠幾天吃喝玩樂了,每天就重複這樣的事情。
  • 日本紀錄片《三和大神》:深圳繁華下「新貧窮」的年輕人們
    看完日本拍攝的《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結 1500 日元的年輕人們》,內心有些壓抑,新一代的年輕人的選擇的生活方式完全與上一輩方式完全脫節了,他們追求個性,卻不想吃苦,他們渴望通過背井離鄉改變命運,卻在途中受到了阻礙,最後只能放棄,他們做一個工作,休息三天,直到沒有錢了才想著找工作,也可以為了幾十塊錢而賣掉自己身份的一群人
  • 每一個三和大神心中都有一個堂吉訶德
    三和區別於深圳其它地方的魅力,就在於它極低廉的生活成本。單間15元一晚、鞋10元一雙、面5元一份、煙5角一根,甚至搞到50元一個的手機。在房價高達數萬元、經濟發達的深圳,這裡也就順勢成為了低收入人群的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