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洛奇逝世:不為創新而創新的建築設計大師

2021-01-19 騰訊網

美國現代建築設計師凱文·洛奇(Kevin Roche)3月1日於家中離世,享年96歲。 他位於康乃狄克州的建築設計事務所Kevin Roche John Dinkeloo and Associates於3月2日在官網上宣布了這個消息。

凱文·洛奇的名字,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很陌生。但這位95歲還不肯從設計崗位上退休的老人,在建築設計領域富有盛名。他是20世紀後半期美國最重要的建築設計師,於1982年獲得建築設計界的「諾貝爾獎」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委對他這樣評價道:

「在這個多變的時代,時尚一夜之間在嚴肅與華麗之間搖擺,在對過去的蔑視和對不存在之『過去』的懷舊之間搖擺。凱文·洛奇強大的作品,有時堪與時尚媲美,有時延後於時尚,更多時候是在製造時尚。」

凱文·洛奇

「第一中庭」

1967年,紐約曼哈頓福特基金會總部大樓完工。當時的人們,從未見過這樣的辦公樓。

L形的12層大樓與曼哈頓的城市街景相融合,灰紅色的花崗巖牆面與周圍20世紀初暗紅色的紅磚建築相協調。大樓中庭是一個開放的人造景觀。公眾可以像走進街邊公園一樣走進辦公樓的中庭,欣賞這裡栽植的廣玉蘭、紅桉樹、柳杉,還有成百上千乃至上萬株(棵)灌木、藤蔓、地被植物……四周是基金會的辦公室,透過玻璃牆面,工作人員和遊客彼此一覽無遺。

紐約福特基金會總部大樓(圖片來自Roche Dinkeloo事務所官網)

把大自然搬進建築內部,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並不陌生。你或許會想到早於福特樓的流水別墅

(Fallingwater,也稱落水山莊)

,1934年到1935年,建築師弗蘭克·L·賴特為富商考夫曼設計了一棟「萬山之宅」,大膽的兩層挑臺設計、交叉重疊的幾何空間,與溪水、山石、樹木完美融合。身居其中,可以聽見瀑布的聲音。賴特在流水別墅項目上完成了一次堪載史冊的表演,而擁有別墅的考夫曼家族,也被建築之美所傾倒,不敢獨自擁有。1963年,小考夫曼將別墅捐給西賓州保護委員會,次年,它作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

流水別墅

流水別墅是自然當中的建築,而福特樓是鋼筋水泥中的綠洲。雖然後者沒有前者那麼強烈的風格化特徵,但它打造了一棟社區化的建築,空間不再只是空間,它是人與人建立聯繫的場所,它既提供了工作場所,也提供了社區場所,讓社區從建築物中得到了回饋。因此,福特樓的中庭花園也被稱作現代建築的「第一中庭」,於1995年獲得美國建築師學會「25年之獎」

(AIA25-Year Award)

。儘管有人質疑這樣的一棟建築,對於一個慈善基金會來說是否合適,但不少評論者認可福特樓是一棟人性化的建築,《紐約時報》的撰稿人、建築評論家Ada Louise Huxtable曾說,這棟12層辦公樓,將是福特基金會為藝術做出的傑出貢獻。

而福特樓背後的締造者,就是現代建築設計師,凱文·洛奇。

享有盛名的知名建築設計師,是個安靜的工作狂。「凱文·洛奇是個不會去打高爾夫也不會去航海的人,他是一個『24小時』建築師。」2017年,紀錄片《凱文·洛奇:安靜的建築師》如此描述凱文·洛奇,「如果沒有凱文·洛奇,就沒有20世紀的建築史。」年老的凱文也不想像其他功成身退的成功者一樣,在高爾夫球場「安享」最後的人生。

他對紀錄片製作人馬克·努南說:「退休,是最糟糕的事情。」

福特樓中庭

從「豬圈」開始的設計人生

凱文·洛奇,愛爾蘭人。1922年生於都柏林,在科克郡的一個農場長大。父親是一個農夫,後來開了一家奶酪公司。在他的家鄉,沒人聽說過建築師這種職業。

在《安靜的建築師》中,洛奇談到自己的童年。他出生時,父親在坐牢。當時愛爾蘭尋求獨立,洛奇的父親因站在共和黨立場作戰而入獄。「所以我的母親有點窮,我出生在她姐姐的店裡。父親出獄後,在奶油廠工作。一年後,他接管了鄰近的奶油廠,進入了奶酪行業。它還存在嗎?加利特奶酪?」

凱文·洛奇放學後,在家裡的農場當學徒。在那裡他獲得了第一份建築設計工作:為農場的新豬,設計豬圈。

「我設計了它,並監督它的建造過程。我讓那些人蓋一堵牆,我猜他們會在抱怨,唉,老闆的兒子。我總是讓他們蓋得再高點。」洛奇說他喜歡做這樣的事,設計,蓋房子,即便那是為了豬。

凱文·洛奇長大後就讀於愛爾蘭唯一的建築學院(都柏林大學),學習經典設計。那時他對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的設計風格著了迷——玻璃與鋼筋結合,在古典的均衡中實現對極簡美學的追求。如今人人耳熟能詳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首創者正是凡德羅。他同「功能主義建築設計之父」勒·柯布西耶,和設計了流水別墅的賴特一樣,注重自然與建築的融合。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代表作:範斯沃斯住宅

腎病醫生伊迪絲·范斯沃斯1945年與凡德羅相識後,委託其設計一棟現代主義風格的度假屋。建造過程中預算超標,凡德羅設計的全玻璃外牆給範斯沃斯帶來了巨大的隱私困擾,二人因此鬧上法庭。

受到極簡主義風格鼓舞的凱文·洛奇,決定追隨凡德羅,到他任職系主任的美國芝加哥阿爾莫理工學院建築系學習(學校後改名伊利諾伊理工學院)。

畢業後有一段時間,洛奇幾近崩潰。他幾乎住在大街上,也找不到工作。「然後,有人告訴我一個密西根州的名叫沙裡寧的人在招人。」後來,洛奇被來自芬蘭的建築設計師埃羅·沙裡寧

(Eero Saarinen)

聘用了。在那裡,凱文·洛奇迅速升職為高級設計師,於1954年開始擔任主要設計助理。

沙裡寧作品:通用汽車技術中心

沙裡寧作品:密爾沃基縣戰爭紀念中心

現代主義的形狀

1961年,埃羅·沙裡寧猝然辭世,洛奇幫助完成了沙裡寧遺留的多個項目,包括聖路易斯的大拱門、環球航空公司飛行中心

(TWA Flight Center)

、杜勒斯國際機場在華盛頓特區外的主要航站樓,以及被稱為「黑石大廈」的曼哈頓CBS總部。

美國紐約環球航空公司飛行中心

「黑石大廈」CBS總部

在沙裡寧的辦公室,凱文·洛奇遇到了後來的合作夥伴約翰·丁克魯

(John Dinkeloo)

。1966年,二人成立了新的事務所,開始合作描摹「現代主義的形狀」。二人合夥後的第一個項目,是加州奧克蘭博物館,從上空俯瞰,整座博物館就像一座城市花園。

加州奧克蘭博物館

1967年,凱文開始規劃翻新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他是被藝術博物館青睞的設計師,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設計了雷曼展館和圍繞丹鐸神廟的巨大玻璃亭。

雷曼展館(The Robert Lehman Collection)

圍繞丹鐸神廟的巨大玻璃亭

儘管密斯·凡德羅在學校沒有手把手教凱文·洛奇,但後者從前者那裡繼承了對玻璃的興趣。在沙裡寧還在世時,他曾建議開發一種可以用於建築物的反光玻璃。這很快應用到實際的項目中——金字塔

(The Pyramids )

金字塔(學院人壽保險公司總部)

凱文·洛奇知名的作品,還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猶太遺產博物館總部、法國建築公司Bouygues總部。洛奇不是一個後現代主義的設計師,風格多變,後期的作品有時候也會像後現代作品一樣創造性挪用自己先前的風格。他很難被定義。

凱文·洛奇在都柏林會議中心。

為人而設計

1982年,凱文·洛奇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委對他的評價非常高:「他是一個不為了創新而創新的設計師,一個不關心潮流的專業人士,一個在冥想和執行中保持謙遜的人,一個對自己工作標準嚴格要求的人。」

在發表獲獎感言時,凱文·洛奇玩了把幽默。

「現在,『臭名昭著』的我收到了一些粉絲郵件……我給你們讀一篇,分享我的快樂。『我認為普利茲克委員會的成員一定是瘋了,把1982年的獎項頒給了設計玻璃和磚石/鋼鐵的設計師。這種能源浪費式設計是過時的,陳舊的,沉悶的和無聊的……更令人發狂的是,這個獎項將影響到建築學校,推廣更多這樣垂死的設計。」

寫信的女士無法接納浪費自然資源式的建築設計,在信封上問洛奇你拿什麼來阻止核戰爭?洛奇沒有採取任何措施,阻止核戰爭不是建築的使命。

在洛奇看來,建築是藝術,是歷史的證據。建築設計是一種建立在未來信仰上的行為,是為了讓未來的人通過建築來感受我們的生活。洛奇認為,在還沒有探明事物本質的時候妄談藝術,是冒昧的,但將建築歸入藝術是為了將其與「時尚」分開。在潮流的裹挾之下,人們經常忘記,「我們是為人而設計,為必須看到它們或者必須使用它們的人。我們很容易忘記他們是有需求有品位的人體,而不是一個用數字衡量的群體。」

洛奇希望建築設計能夠承擔起創造環境的責任,「而將判定什麼是藝術、什麼是創造的權利留給未來的時代。」

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只是一個幫助有需要的人解決問題的「建築工」。

凱文·洛奇

參考連結:

紐約時報:Kevin Roche, Architect Who Melded Bold With Elegant, Dies at 96

https://www.nytimes.com/2019/03/02/arts/kevin-roche-dead-architect.html

愛爾蘭時報:Kevin Roche: 『I’m basically a problem-solving construction guy』

https://www.irishtimes.com/culture/film/kevin-roche-i-m-basically-a-problem-solving-construction-guy-1.3251048

Distinguished Irish architect Kevin Roche dies aged 96

https://www.irishtimes.com/news/environment/distinguished-irish-architect-kevin-roche-dies-aged-96-1.3812597

architectural digest:This Pritzker Prize Winner's 70-Year Career Started With a Pigsty

https://www.architecturaldigest.com/story/kevin-roche-pritzker-prize-winner-beginnings-pigsty

Roche Dinkeloo事務所官網

http://www.krjda.com/Sites/FordInfo1.html

紀錄片《安靜的建築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azmntAiq2I&list=PLNSXQ0WUWSK1CuaFEJ9ftE9VrrmOItlgG&index=2

凱文·洛奇獲獎感言

http://www.ikuku.cn/article/kaiwen-luoqi

作者:新京報記者 呂婉婷

編輯:瀋河西 校對:翟永軍

相關焦點

  • 10位大師,帶你一起緬懷2019年建築設計圈
    他是美國最負盛名的建築大師之一,對曾經師從的密斯、沙裡寧等現代主義大師有著深刻的批判與繼承,形成了「摒棄風格」「為人與自然而設計」的建築設計理念。 於2019年3月1日在康乃狄克州的家中辭世,享年96歲。
  • 北京設計之都大廈建築設計國際創新中心暨1212設計聯盟5周年慶典活動
    2020年12月12日由北京設計之都發展有限公司、北京設計之都大廈建築設計國際創新中心主辦,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科技金融領域中心、智慧設計中心;北京之都設計服務有限公司、海太歐林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文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上海典躍集團獨家冠名贊助的「1212設計聯盟5周年慶典」活動在北京設計之都大廈三層全球創新發布大廳隆重開幕。
  • 8位建築大師為港頭村量體裁衣 ,8件「大師之作」設計方案揭曉
    國內外共8家建築大師團隊應邀參與了「嶺南國際建築師公社」集群設計,每位大師以港頭村特有的嶺南文化為基底,改造或打造一處精品建築,同時引入文創教育、藝術展覽、餐飲娛樂等多元業態,從而提升其空間活力、文化活力和經濟活力,讓港頭的人文歷史底蘊重新煥發光彩。
  • 前海粵港澳青年創業區,「普獎」建築大師擔綱設計
    項目用地面積90419.36㎡,用地性質為15年租賃用地。建築功能為研發用房、文化設施、研發配套、其他配套服務設施和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總建築面積147948.23㎡,計規定容積率建築面積 111900.00㎡,地上核增建築面積36048.24㎡,其中架空車庫核增建築面積 11636.90㎡。
  • 長江商學院特邀國際設計大師原研哉,探索未來生活與社會創新
    【MBA中國網訊】「站在長江大講堂,我們環顧四周就會發現,身邊有很多四邊形的設計。人類為什麼要把周圍的環境設計為四邊形?當我們思考這些問題,我們就是在從設計的角度與世界互動」。
  • 建築作品中的「似曾相識」,是「借鑑」,是「抄襲」,還是「創新」?
    借鑑or抄襲 或者是一種創新?奧斯卡·尼邁耶 1970年,巴西利亞,巴西 圖片來源:網絡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的多功能大廳頂部造型 取意南寧市的市花朱槿花 其12個花瓣象徵著廣西12個少數民族 其造型與巴西建築設計大師
  • 對話伍茲貝格建築事務所,酷家樂的設計大師「朋友圈」又擴容了
    本次啟動禮在地點和嘉賓的安排上儀式感十足:近30位先鋒設計師齊聚伍茲貝格建築事務所的上海工作室,實地探訪這家150年歷史的跨國設計諮詢公司,體驗設計界大師線下沉浸課的同時,交鋒碰撞了年度設計話題。這是「2020酷+創造營」的盛大預演。酷家樂聯合創始人兼CEO陳航在現場發布了「未來大師養成計劃」。
  • 8位建築大師為港頭村量體裁衣,8件「大師之作」設計方案揭曉
    國內外共8家建築大師團隊應邀參與了「嶺南國際建築師公社」集群設計,每位大師以港頭村特有的嶺南文化為基底,改造或打造一處精品建築,同時引入文創教育、藝術展覽、餐飲娛樂等多元業態,從而提升其空間活力、文化活力和經濟活力,讓港頭的人文歷史底蘊重新煥發光彩。
  • 方案揭曉丨八位建築大師集群設計重塑嶺南傳統古村
    作為對校內建築教育的補充,大師工坊應以建築本身作為一種導引:在環境層面,強調建築氣候適應性,綜合考慮通風遮陽、功能視線關係,利用光伏建築一體化設計成產能建築;在營造層面,鼓勵傳統材料技藝與現代材料技藝在碰撞中創新,村民學生共商共建,從而推動建築教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社會層面,旨在鼓勵公共交往,空間共享,提供彈性的公共空間以滿足人群與活動的多樣性;在運維層面,配合完善智能的管理系統
  • 義大利建築大師Vittorio Gregotti,因感染新冠病毒離開了
    △ 義大利現代建築之父 Vittorio Gregotti義大利建築師維多利歐·葛雷高第(Vittorio Gregotti)昨日因新冠肺炎,在米蘭市內的聖朱塞佩醫院逝世,享年92歲;其妻子目前仍在住院中。
  • 空間原型與創新設計&基於多源異構大數據的創新探索 嘉賓介紹四
    劉泓志先生在行業內擔任上海市2040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諮詢專家、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專家委員會資深專家、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創新中心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北京城市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綜合方案副總規劃師,上海黃浦江東岸開放空間貫通設計與工程編制與諮詢專家,以及浦東新區美麗家園之社區工作導師等專家職務,同時為洛克菲勒基金會支持的「全球百大韌性城市」項目提供專家意見。
  • 「綠色建築及建築工業化」重點專項協同創新2020年度工作會在深圳...
    「綠色建築及建築工業化」重點專項協同創新2020年度工作會在深圳召開 2020-12-18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綠色城鄉建設推動建築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論壇在上海建築科技...
    2020年12月27日,以「大力推進綠色城鄉建設,促進建築科技創新和產業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綠色城鄉建設推動建築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論壇」在寶山區楊行鎮友誼西路101號上海建築科技產業園隆重舉行。論壇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主辦,上海建築科技產業園、寶山區建築學會承辦。
  • 第二屆新設榜創新盛典攜手月星集團,發布創新設計年度榜單
    創新已然是當下熱潮,各個領域都在積極求新,都在通過創新讓時代發展進步。作為建築裝飾與室內設計領域的工作者,我們如何通過創新,讓人們享受更美好的人居生活,讓設計真正帶來價值,回饋消費者,回饋社會,這是我們一直研究的課題。
  • 【邀請函】建築電氣與智能化創新技術應用發展論壇
    論壇相關事宜   本次論壇將以「高品質地產技術創新之路」為主題,本著系統性、專業化、實用性的宗旨,邀請地產開發企業、設計院所、建築施工單位以及建築電氣生產設施設備企業負責人等進行深入探討與對話,為多方深度合作創造有利條件
  • [分享]大師設計的豪宅資料下載
    吸引你的也許是建築 感動你的一定是藝術   蝴蝶公寓   提到弧線建築,大家也許會立刻想到扎哈的設計 建築是有生命的,它雖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蘊含著浩瀚的人文思想。
  • 為美好而來,用研發創新建築理念創建湖畔新都孔雀城
    每一次近乎苛求的細節追求,每一次精益求精的研發設計,都是HYPERLINK "https://house.ifeng.com/homedetail/273201.shtml" \t "_blank" 湖畔新都孔雀城研發團隊為實現品質工程以及美好生活所做的不竭努力。
  • 著名建築大師西薩·佩裡逝世 曾設計吉隆坡雙子塔等諸多城市地標
    1977年,他組建了自己的建築設計事務所(Cesar Pelli & Associates),同年被聘為耶魯建築學院主任。他是『環境可持續發展建築設計』的領軍人物,更是聞名於世的世界地標建築的設計大師。
  • 橙色雲設計開啟新工業時代創新引擎(1)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丹麥工業設計大師、中交路橋技術有限公司、中商國能集團有限公司、柯萊特信息系統有限公司、大連金普新區工商聯、宋慶齡基金會、普方達產業基金、天風證券、IBM、德稻上海設計服務有限公司等單位出席了橙色雲設計與多方的戰略籤約儀式。
  • 公寓研發創新_2020年公寓研發創新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內容簡介:公寓研發+創新建築方案設計(PDF+101頁) 公寓研發+創新建築方案設計 (1)  公寓研發+創新建築方案設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