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元儀《武備志》雙手劍朝鮮勢法

2020-12-16 藝武論道江湖

在武備志中收錄有失傳的古劍訣,這種失傳已久的的古劍法,用的是雙手握劍。主要的技法有「擊、刺、格、洗」四大技法,每個技法又分不同的招式,針對不同的招式又有相應的解析。這套劍法劍式簡單實用。在劍決中總結了劍術的擊、刺、格、洗四法之妙。

唐代我國也盛行雙手劍,長可及胸。雙手劍連同其劍術一併付入日本、朝鮮等國,但到了宋代,雙手劍便已失傳,明時茅元儀,試圖借鑑朝鮮雙手劍來復原中國雙手劍,他的巨著《武備志》中,收進了一部「雙手劍譜」,這是當今我們能看到的唯一一部古雙手劍譜。

雙手劍在古代也叫「長劍」,長劍的長度通常應在80釐米以上,最 長的,以考古發現的實物看,前引解放初衡陽出土楚劍14柄,其 中最長的一柄達到140釐米。廣州南越王趙昧墓發現的一柄西漢初的長劍,竟達到152釐米,堪稱長劍之冠!從技術上分辨,短劍主要是單手執柄,早期的軍中短劍多是一手執盾牌,一手執劍。 後來不一定與盾牌相配伍。長劍在形制上的主要特點是把柄長,長柄便於雙手執柄以奮力揮殺,所以長劍亦可以叫作「雙手劍'。

現代雙手的長度及構造名稱

在武備志中,對於雙手劍是這麼說的,茅子曰:古之劍,可施於戰鬥。故唐太宗有劍士千人,今其法不傳。斷簡殘編中,有訣歌,不詳其說。近有好事者,得之朝鮮,其勢法俱備,固知中國失而求之四裔,不獨西方之等韻,日本之尚書也,備載於左。

茅元議說,古代的劍可以用於戰鬥,故唐太宗有劍士千人,今其法不傳。斷簡殘編中有訣歌,不詳其說。近有好事者得之朝鮮,其勢法具備。固知中國失而求之四裔,不獨西方之等韻,日本之《尚書》也。

雙手劍的握法:劍鋒上下朝向,右手握劍柄前方近護手,左手則握於後,握劍時,左手的虎口務必貼近右手的腕部,使之形成兩手一下一反(即手心進向相反)。大凡舞動劍器,無論擊、刺、格、洗,兩手均要臂勁宜剛,腕勁宜柔;剛柔相濟,則宛右生龍活動虎,而身步均勻。

劍訣歌:

電挈昆吾晃太陽,一升一降把身藏。

搖頭進步風雷響,滾手連環上下防。

左進青龍雙探爪,右行單鳳獨朝陽。

撒花蓋頂遮前後,馬步之中用此方。

蝴蝶雙飛射太陽,梨花舞袖把身藏。

鳳凰浪翅乾坤少,掠膝連肩劈兩旁。

進步滿空飛白雪,回身野馬去思鄉。

初習:眼法、擊法、洗法、刺法。

眼法有六:看劍、看走、看手、平視、斜盼、意顧

劍決有云:「眼像兩盞燈」

擊法有五:豹頭擊、跨左擊、跨右擊、翼左擊、翼右擊。

刺法有五:逆鱗刺、坦腹刺、雙明刺、左夾刺、右夾刺

格法有三:舉鼎格、旋風格、御車格

洗法有三:鳳頭洗、虎穴洗、騰蛟洗。

朝鮮法勢:

1、舉鼎勢者頂格上殺,左腳右手『平抬勢 』向前,掣擊中殺,退步裙攔。

舉鼎勢

2、點劍勢點劍勢者,即『點劍刺 』也。 法能:偏閃湊進搶殺,右腳右手『撥草尋蛇勢』向前 ,掣步御車格。

點劍勢

3、左翼勢

左翼勢者,即『左翼擊 』也。 法能:上挑,下壓直殺虎口,右腳右手『直符送書勢 』向前,掣步逆鱗刺。

4、豹頭勢

豹頭勢者即『抱頭擊 』也。

法能:劈擊上殺,左腳左手『泰山壓頂勢 』向前,掣步挑刺。

豹頭勢

5、坦腹勢

坦腹勢者,即『坦腹刺 』也。 法能:衝刺中殺,進如崩山,右腳右手『蒼龍出水勢 』向前,進步腰擊。

坦腹勢

6、跨右勢者,即『跨右擊 』也。 法能:撩剪下殺,左腳右手『綽衣勢 』向前,進步橫擊。

跨右勢

7、撩掠勢者,即『撩掠格 』也。 法能:遮駕下殺,蔽左、護右,左腳左手『長蛟分水勢 』向前,掣步鑽擊。

撩掠勢

8、御車勢者,即『御側格 』也。 法能:架御中殺,左腳右手『衝鋒勢 』向前,退步鳳頭洗。

御車勢者

9、展旗勢者,即『展旗擊 』也。 法能:剪磨上殺,左腳左手『託塔勢 』向前,掣步點劍。

展旗勢

10、看守勢者,即『看守擊 』也。 法能:看守諸器,攻刺守定,諸器難進,相機隨勢滾殺,左腳右手『虎蹲勢 』向前,進步腰擊。

看守勢

11、銀蟒勢者,即『銀蟒格 』也。 法能:四顧周身,又能掠殺四面,向前則左手左腳,向後則右手右腳,動則左右旋風掣電殺。

銀蟒勢

12、鑽擊勢,即『鑽擊 』也。 法能:鑽格搶殺,鵝形鴨步奔衝,左腳左手『白猿出洞勢 』向前,掣步腰擊。

鑽擊勢

13、腰擊勢者,即『腰擊 』也。 法能:橫衝中殺,身、步、手、劍疾若迅雷,此一擊者,劍中之首擊也,右腳右手『斬蛇勢 』向前,進步逆鱗。

腰擊勢

14、展翅勢者,即『展翅擊 』也。 法能:絞格上殺,撩掠下殺,右腳右手『偏閃勢 』向前,掣步舉鼎格。

展翅勢

15、右翼勢者,即『右翼擊 』也。 法能:剪殺兩翼,左腳右手『雁字勢 』向前,掣步腰擊。

右翼勢

16、揭擊勢者,即『揭擊 』也。 法能:剪格上殺,步步套進,左腳左手『虎坐勢 』向前,退步衝洗。

揭擊勢

17、左夾勢者,即『左夾刺 』也。 法能:衝刺中殺,右腳右手『獸頭勢 』向前,進步腰擊。

左夾勢

18、跨左勢者,即『跨左擊 』也。 法能:掃掠下殺,右腳右手『提水勢 』向前,進步雙剪。

跨左勢

19、掀擊勢者,即『掀擊 』也。 法能:掀挑上殺,搶步鑽殺,左腳右手『朝天勢 』向前,退步坦腹刺。

掀擊勢

20、逆鱗勢者,即『逆鱗刺 』也。 法能:直刺喉頸,右腳右手『探海勢 』向前,掣步左翼擊。

逆鱗勢

21、斂翅勢者,即『斂翅擊 』也。 法能:佯北誘賺,左右手腳『拔蛇勢 』倒退,進步腰擊。

斂翅勢

22、右夾勢者,即『右夾刺 』也。 法能:絞刺中殺,左腳右手『奔衝勢 』向前,立步舉鼎格。

右夾勢

23、鳳頭勢者,即『鳳頭洗 』也。 法能:洗刺剪殺,右腳右手『白蛇弄風勢 』向前,掣步揭擊。

鳳頭勢

24、橫衝勢者,即『橫衝擊 』也。 法能:疾奔顙閃滾殺,進退兩手兩腳,隨勢衝進,制步撩掠。

橫衝勢

雙手劍握劍法用法在於雙手握,有種類於槍法的擊打之術,在宋唯一的《武當劍譜》中,對此劍法的應用也有相應的講解:「「殊不知,劍法純乎槍法,左手護持,右手如使槍狀。出劍入劍,皆是豎勁。極端言之,諸般軍械,一見敵人,皆走正面及左右三路,惟是劍法,專能包抄,使敵人不能善其後也。不論何種兵器,兩下衝鋒,莫不接之截之,迎之接之,互相爭勝,惟是劍法,絕然不同,交綏時,不接不截,不迎不架,憑空一擊,無不命中,名曰:不沾青入紅門也。總之,練此劍術非尋常擊劍可比,因作歌曰:吾人學劍,習練功純,自能如妙,神乎其神,翻天兮驚飛鳥,滾地兮不沾塵。一擊之間,恍若輕風不見劍,萬變之中,但見劍光不見人。此是九轉還原之功夫,即古稱為,妙手空空者即是術也。」

練習雙手劍,平時要注重臂力的練習及身法的練習,練劍時需要劍尖穩,劍應略重,平時練習才能將劈力不斷提升,經常練習劈、砍、點、刺,再輔以長槍的練習,能夠將劍法水平更好的展現。雙手劍法一部分劍法源於槍法,其用法與槍法的發力有相似之處,尤其格攔之術,輔以槍法,其力會有很大的不同。

相關焦點

  • 雙手刀劍技術是日本刀法,連抗戰大刀也是
    雙手刀劍的人氣很高,但現實中它們的性價比較低,因為造價更高,但是對抗更便宜的長杆兵器因為長度劣勢被完全克制,而對抗更短的單手刀劍,只要配一面盾牌就能對雙手刀劍產生克制,所以雙手刀劍其實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屬於非常小眾的兵器。
  • 古代朝鮮軍隊如何練兵?一份記錄中國武藝的文獻揭秘!
    十八般武藝,朝鮮軍隊的練兵指南《武藝圖譜通志》全名「欽定武藝圖譜通志」,是一部記載中國明清傳入朝鮮的十八般武藝,由朝鮮君主欽定的古代武藝圖譜文獻。該書歷經朝鮮「宣」「孝」兩廟,漸續完成。全書圖文並茂,其圖中人物,為朝式裝束,編著者為李德懋、樸家齊。
  • (Figurama《浪客劍心》劍心VS志志雄)
    而拔刀術又稱居合術,其起源來自於中國雙手刀法的「腰擊式」,茅元儀(1594年-1640年),在武備志一書中有載「腰擊勢者,即腰擊也——法能橫衝中殺,身步手劍疾若迅雷。此一擊者,劍中之首擊也。右腳右手斬蛇勢,向前進步逆鱗」。拔刀術是以拔刀出鞘為起始狀態而展開攻擊的劍術刀法。
  • 明朝《武備志》記載曾經有「坦克」,還發展出裝甲部隊,請問是什麼...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在記錄了明代多種「大殺器」的晚明典籍《武備志》裡,對明代戰車的描繪,堪稱精細到繪聲繪色。 如果單看《武備志》的記載,戰車,這傳說中的「明朝版坦克」,那簡直強到嚇人。比如「火龍捲地飛車」「火櫃攻敵車」「神火萬全鐵圍營」等戰車,不但名字聽著霸氣,外形也看似魔獸下凡。
  • 明代《武備志》:要變成射箭高手,先學會指間夾草
    《武備志》中描述的撅張弩可達到240斤的拉開力量,所謂:「強者可十石,下者亦可七石」。武備志的作者認為這種武器足以滅亡北方的一切強敵。《思辨錄輯要》中記載的腰弩「尤妙」,能開八百斤,射五百步,折合今天大約就是480公斤力。明代中後期軍隊弓箭的訓練方法是這樣的:首先要調好弓,並且選擇適合的弓箭。
  • 雙手劍大師于承惠先生演練的雙手劍,精彩!
    雙手劍大師于承惠先生演練的雙手劍
  • 雙手劍怎麼破陣?德國雙手劍VS齊眉棍實戰演練
    在14-15世紀的歐洲,盛行著一種巨大的雙手劍,這種劍在當時有很多種叫法,比如「兩手劍」(double-han-der)和「雙手劍」(both-hander),現在稱之為Zweihander。這種雙手劍主要是德國的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中的精銳——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都卜勒為音譯,意為拿雙倍工資的士兵)所用,所以又被稱為德國雙手劍。德國雙手劍一般長150至170釐米,最長的甚至達到180釐米。重量在2.9至4.6公斤之間。德國雙手劍(Zweihänder)有兩重護手,這代表有兩種握距。握在大護手後面就可以像普通長劍一般揮舞。
  • 龔劍:敦煌塑像、壁畫中的唐朝武備
    本文擬通過對敦煌壁畫、絹畫對唐朝武備進行分析梳理。一、史書中唐朝武備由於唐朝法令制度,極少下葬武備,至今考古所出唐朝武備僅有竇皦墓唐刀和曲江、大明宮殘甲一套,這些實物對唐朝武備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樣本,但是因為實物樣本數量太少,無法系統描繪出唐朝武備狀態。
  • 《原神》雙手劍用什麼好 最強雙手劍排行榜一覽
    導 讀 在原神的所有職業中重劍的慢攻速傷害最高,下面小編就為各位玩家整理出了原神手遊雙手劍傷害排行榜,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千萬不要錯過哦
  • 中國雙手刀的歷史與發展
    最早的雙手刀——雙手環首長刀西漢前期,青銅兵器逐漸被鋼鐵兵器所取代,至漢武帝時期,原的兵制從車騎換狀為騎兵、步後部隊為主,這就需要一種新型的、相對輕便並可方便使用的單兵作戰武器。鋼鐵劍就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所產生的。雙手長刀是指雙手握的長刀,而非雙手分別持刀。雙手刀的特點是其長度較其他的刀要長,並且其重量較單手刀重,一般為步戰用兵器。
  • 原神雙手劍原胚怎麼鍛造 雙手劍原胚鍛造方法
    原神北陸雙手劍原胚怎麼鍛造?可能有部分玩家對遊戲中北陸雙手劍原胚的具體鍛造方式不是很清楚,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原神北陸雙手劍原胚鍛造方法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塞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雙手劍武器怎麼獲得 雙手劍武器獲得攻略
    導 讀 《塞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中的雙手劍武器是非常迷惑的,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雙手劍武器的具體獲得方法是什麼
  • 巨大的十字工藝:德國雙手劍
    德國雙手劍最早出現是在中世紀末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僱傭兵手中,整把劍非常的巨大,所以單手難以駕馭,只有經過訓練的人才可以掌握技巧
  • 《勇者鬥惡龍11》全雙手劍怎麼得 全雙手劍獲得方法介紹
    導 讀 《勇者鬥惡龍11:追尋逝去的時光》中雙手劍比起單手劍,在傷害上更有優勢,巨大的劍身也十分的霸氣,這些雙手劍都要怎麼獲得呢?
  • 《破壞領主》雙手劍旋風斬戰士攻略 雙手劍旋風斬戰士玩法技巧分享
    導 讀 遊戲中大家可以體驗不同的裝備和職業搭配合適的天賦,戰士職業不少玩家比較感興趣,那麼破壞領主雙手劍旋風斬戰士怎麼玩呢
  • 《原神》祭禮大劍雙手劍屬性怎麼樣 祭禮大劍雙手劍屬性圖鑑
    接下來一起來看下雙手劍屬性圖鑑吧! 祭禮大劍 裝備類型:雙手劍 星級:★★★★ 每45秒只能觸發一次 適配裝備角色:諾艾爾、北鬥 以上就是原神祭禮大劍雙手劍屬性圖鑑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原神》狼的末路雙手劍屬性怎麼樣 狼的末路雙手劍屬性圖鑑
    接下來一起來看下雙手劍屬性圖鑑吧! 狼的末路 裝備類型:雙手劍 星級:★★★★★ 裝備描述:狼的騎士所使的大劍。 適配裝備角色:迪盧克、雷澤、重雲 以上就是原神狼的末路雙手劍屬性圖鑑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