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朝鮮軍隊如何練兵?一份記錄中國武藝的文獻揭秘!

2021-01-07 散打王

十八般武藝,朝鮮軍隊的練兵指南

《武藝圖譜通志》全名「欽定武藝圖譜通志」,是一部記載中國明清傳入朝鮮的十八般武藝,由朝鮮君主欽定的古代武藝圖譜文獻。該書歷經朝鮮「宣」「孝」兩廟,漸續完成。全書圖文並茂,其圖中人物,為朝式裝束,編著者為李德懋、樸家齊。此書是在朝鮮訓局郎(古代官職,負責軍事訓練)韓嶠所著的《武藝諸譜》六技一卷基礎上編著而成的,原先的「六技」分別為棍、牌、筅、長槍、鈀和劍,後來又增至二十四技,被朝廷賜名《武藝圖譜通志》。

古代朝鮮軍隊

作為朝鮮軍隊的練兵指南,它記載了中國明朝將士傳入朝鮮的十八般武藝,其中也包括明清之際的拳法技理。

古代朝鮮著名將領李舜臣

該書的一大特點是,所錄諸般拳械技藝,都將套路作為重要組成部分,書中的每種技藝都繪有勢勢相承的套路線路圖。中華武術對於古代朝鮮武技之影響,於此可見一斑。

古代朝鮮軍隊雕像

《武藝圖譜通志》的內容除開始的「卷首」外,共四卷。卷一主要是記錄了各類槍械,有長槍、竹長槍、旗槍、騎槍及鏜鈀和狼筅。其中的「長槍」即為大槍,「竹長槍」其實即中國古代的「竹槍」。關於「旗槍」,其槍式與大槍同,只是在槍刃下縛一小旗,其作用據書中介紹說:一來它是鼓舞將士的軍中「擎執之器」,同時也是對敵格殺兵器。而「騎槍」,也即馬上之槍。關於各種槍式的文字記述,均出自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唐順之的《武編》與王晫的《兵仗記》等。

卷二的內容有雙手刀、銳刀、倭劍。「雙手刀」為戚繼光《紀效新書》所傳之長刀,「銳刀」的形制略小於長刀,而所謂「倭劍」,也即日本刀。在文字上,除了輯錄《紀效新書》有關內容外,還有茅元儀的《武備志》《武編》及宋人沈括的《夢溪筆談》及明人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

卷三的內容是介紹刀、劍、藤牌諸法。其劍法有提督劍、本國劍、雙劍、馬上雙劍,刀法有月刀、馬上月刀和挾刀,最後是配有腰刀與標槍的藤牌。書中記述的「提督劍」共有十四勢劍法,關於該劍法的來源,編著者指出:相傳源出東徵提督李如松。「提督劍」一名,亦由此而來。「本國劍法」,俗稱「新劍」,源出朝鮮新羅人黃倡。另外,其曰的「月刀」,也即大刀,同於中國的「偃月刀」;所謂的「挾刀」,也就是長柄刀,形如《武經總要》中的「眉尖刀」。

最後的卷四內容較為駁雜,其中既有與武技有關的拳棍,也有如「擊毬」和「冠服」等。在有關拳法的記述中,幾乎集中了當時中國最主要的相關武術文獻,如戚繼光的《紀效新書》、茅元儀的《武備志》、唐順之的《武編》以及明清之際的內家拳法等,其所錄拳法圖譜,也即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隨後的棍法,分為兩種,一是普通的棍棒,書中主要輯錄了程宗猷的《少林棍法闡宗》;另一種為「鞭棍」。從形制及技法看,所謂「鞭棍」,其實就是《武經總要》中的「鐵鏈夾棒」,其源起甚早。中國古代的鏈夾棒一般多用於步戰,但在《武藝圖譜通志》中,既有與長棍配伍練習的步戰「鞭棍」,也有馳馬揮舞的馬上「鞭棍」。

明代武術理論對古代朝鮮影響深遠

按《武藝圖譜通志》「序文」所言,在明軍將士入朝之前,古代朝鮮軍中的武技種類極為單一,僅弓矢一技而已,明軍將士入朝後,才將刀劍槍棍等傳授朝鮮軍隊,從而陸續傳習開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各種武技在朝鮮流播之時,當時許多與武藝有關的文獻典籍也相繼傳入。據《武藝圖譜通志》「卷首」的「引用書目」所記,該書引用各類中國文獻典籍達140多種,其中軍事著作就有10多種,包括明人程宗猷的《少林棍法闡宗》和清前期浙東黃百家著述的內家拳法等。還有,《武藝圖譜通志·武藝諸譜·技藝質疑》中記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朝鮮宣宗訓局郎韓嶠與中國一位許姓遊擊將軍圍繞武技對話中,曾論及「一膽、二力、三精、四快」不過技之粗者,以及「道本一體,散為萬殊」等,顯然深得中國武術的技擊要義,這也充分反映出明代武術理論對古代朝鮮的深遠影響。

文章轉載自《古代武術史話》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責任編輯:錦瑟

作者:周偉良

相關焦點

  • 萬曆年間韓戰,明朝軍隊有「黑人」士兵參軍,他們是哪裡來的
    文章引文:明朝萬曆年間,大約在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企圖入侵大明附屬國朝鮮的消息,傳到了大明朝廷,引起了巨大轟動。萬曆皇帝給予的足夠的重視。然而讓人驚奇的是,竟燃有黑人出現的明朝的軍隊中,這是怎麼回事呢!
  • 查找四百年以上的古代天象記錄,只有中國的文獻是最靠譜的
    中國是世界上產生天文學最早的國家之一。大概從四五千年以前,中國的祖先們就每天觀測日月星辰。中國古代天象記錄到底是什麼存在感呢?在最新一季的《國家寶藏》中,主持嘉賓介紹道:「國際上有一個共識,如果要查找四百年以上的古代天象記錄,只有中國的文獻是最靠譜的。」
  • 萬曆抗倭時期,朝鮮曾把戚繼光的著作當作練兵的教科書
    他不僅在戰場上屢立戰功,在著述方面也頗有成就,《練兵紀實》和《紀效新書》就是他的兩部代表作,講述的主要就是他抗倭以及守邊的心得。這兩部書不僅在國內很有名氣,甚至在朝鮮半島也曾風靡一時。在明代李氏朝鮮王國的官方史料中,就提到這一事情。(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戚繼光的名句)朝鮮之所以重視戚繼光的著述,主要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
  • 美國軍隊指揮官眼中的韓戰:中國軍隊最難以徵服!
    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率先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10月25日,志願軍入朝後的第一次戰役打響。1951年7月10日,中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多次談判後,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籤署《朝鮮停戰協定》。
  • 孫衛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古代中國與朝鮮半島關係史研究述要
    隨之,馬協弟編《燃藜室記述選編》、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朝鮮文獻選輯———清實錄中朝關係史史料摘編》、王其榘編《明實錄鄰國朝鮮篇資料》和《清實錄鄰國朝鮮篇資料》、北京大學朝鮮文化研究所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編《壬辰之役史料彙輯》、李澍田編《朝鮮文獻中的中國東北史料》等,相繼問世,這些史料的刊出,有力推動了古代中朝關係史研究的發展。
  • 朝鮮半島與古代漢字文化的傳播:讀戴衛紅《韓國木簡研究》
    一自西嶋定生以降,東亞史的研究至少有兩個趨勢特徵值得警惕:一是將東亞特別是古代中國、朝鮮、日本(有時還有越南)劃分為一個似乎是天然的歷史世界——東亞世界,而對「中國」哪一部分參與「東亞世界」曖昧不明;二是偏愛於強調中國文化對東亞的單方面傳播和影響。
  • 四百年以上的古天象記錄,中國文獻最靠譜
    四百年以上的古天象記錄,中國文獻最靠譜 2020-12-09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韓戰志願軍打的如此艱苦,朝鮮軍隊哪裡去了?戰鬥力如何?
    關於韓戰,我們的關注點絕大部分都是中國志願軍身上,那麼朝鮮人民軍在那3年裡幹嗎了呢?戰鬥力又是怎樣呢,今天就來聊一聊朝鮮人民軍的事。 首先要知道,發起朝鮮半島戰爭的是北朝鮮,金日成想要統一朝鮮半島,1950年初就來曾到北京和毛主席商討統一朝鮮半島的事。
  • 韓戰中,小米加步槍中國軍隊如何擊敗美帝的坦克和飛機?
    「我們將在3周內消滅中國軍隊……」——麥克阿瑟將軍,1950年。「如果美國人越過三八線,中國人民解放軍就會參戰。美國軍隊正試圖越過三八線,擴大戰爭。如果他們真的想這樣做,我們就不能坐視不管,我們將被迫幹預。」
  • 常識|十二部古代著名科技文獻
    5、《水經注》:古代中國地理名著,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蹟、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 說完兵器再說武藝,古代十八般武藝,打破你對「武藝」的認知
    今天我又來細數了,這次不是十八般兵器了,而是十八般武藝。對於武藝而言,很多小夥伴會認為是:長拳短打,馬上步下,無一不精,無一不曉。其實十八般武藝沒有具體所指,其泛指多種技藝。小編只是通過自己了解的來寫一篇文章廢話不多說,下面就來看一下什麼叫做「十八般武藝」一:弓古代與現代以弓發射的具有鋒刃的一種遠射兵器。弓由彈性的弓臂和有韌性的弓弦構成。箭包括箭頭、箭杆和箭羽。古代的箭頭多為銅製或鐵製,杆多為竹質或木質,羽為鵰翎(鷹或鵝的羽毛)是軍隊與獵人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怎樣傳到國外的?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國成為文明古國的標誌之一。正如馬克思所言,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對世界和人類的發展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四大發明究竟是怎麼傳到國外的,人們卻知之甚少。
  • 圖拉真柱不僅是一座藝術珍品,還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
    根據古代硬幣,早期圖拉真石柱的首都是一隻巨大的鳥,可能是一隻鷹,後來被一尊圖拉真雕像取代,但在漫長的中世紀戰役中失去了圖拉真雕像。1588年,教皇西斯五世下令將聖彼得雕像放在圓柱的頂部。整個圓柱被一個200米長的帶狀浮雕包圍著,這個雕塑圍繞圓柱長達23周。整張照片展示了圖拉真用他的軍隊徵服達契亞的戰爭。
  • 趙益| 論中國古代文獻傳統的歷史獨特性——基於中西比較視野的思考
    基於中西比較的視野考察中國古代文獻,可以發現其歷史特色主要體現在相互關聯的三個方面:第一是具有獨特的連續性內涵,其中最重要的是書寫系統獨一無二,文獻書面語一以貫之,從而使文獻成為文化連續的核心因素;第二是文獻整體在各個方面保持穩定,始終遵循著其內在規律發展演化,反映出中國思想原則對文獻發展的決定性影響;第三是「印刷資本主義」晚至近代方才出現,中國古代文獻主要是以精英文獻為主,通俗文獻僅扮演溝通大小傳統的角色
  • 中國航海火器丨古代多管金屬火器——三眼銃
    這是國內首個以航海火器為主題的臨時文物展覽,薈萃館藏130餘件/套展品,力圖從多角度、全方位來揭示中國航海火器歷史面貌。除了精彩的展覽,『中國航海火器』系列推文也正式上線,以期讓觀眾進一步了解航海火器背後鮮為人知的航海故事。『中國航海火器』第9期,我們將介紹的是三眼銃,一種古代多管金屬火器。
  • 韓戰爆發初期,為何北朝鮮軍隊勢如破竹,直接碾壓南朝鮮軍隊
    今天咱們就要說到韓戰的正題了,那就是戰爭終於爆發了。在1950年6月25號的凌晨,北朝鮮的共產黨軍隊突然攻入了南朝鮮。韓戰自此正式爆發,北朝鮮方面的最初投入的部隊有七個師和三個獨立分隊,總計有八萬九千人。北朝鮮的指揮官把他們的八萬九千人分成了六個密集的縱隊,沿著朝鮮半島上北緯三十八度線這一道邊界,南朝鮮人在戰略戰術上完全實現了突然襲擊的目的。
  •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韓戰,將世界三個舉足輕重的大國捲入了戰爭,蘇聯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是一直在背後給中國和朝鮮提供軍事援助,美國也知道蘇聯在背後捅刀子,但是看破不說破,既然你背後搞小動作,那麼我召開聯合國會議,派人直接參戰朝鮮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句,任何國家所有的政治行為和軍事行為都是建立在本國利益之上的
  • 韓戰初期,北朝鮮軍隊有多厲害?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新中國成立後,歷經百年戰亂,早已破敗不堪的中國終於迎來了新生,全國上下一片歡愉,無論是金戈鐵馬的軍隊統帥,還是飽受摧殘的勞苦大眾,都對和平生活充滿了希冀。然而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朝鮮卻深陷戰爭的漩渦,蘇聯和美國相繼從南北朝鮮撤軍後,南北朝鮮圍繞著祖國統一問題,爆發了韓戰。
  • 古代朝鮮,有一種女醫生被稱為「醫妓」,她們的一項工作難以啟齒
    不過在古代,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和科技生產力的落後,醫者這一職業有時候並不那麼「純粹」,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件事。在古代朝鮮,有一種女醫生,被稱為「醫妓」,她們有一項工作難以啟齒。 從漢代的時候開始,一直到清朝晚期,現在的朝鮮半島上的政權都是中國的藩屬,他們除了尊中國王朝為宗主國,還要定期的納貢稱臣。
  • 倭館與三浦倭亂,古代朝鮮王朝是如何管理在朝日本人的?
    說到這個,要先介紹一下朝鮮半島和日本的特殊關係,在大部分人印象中,由於倭寇問題、豐臣秀吉侵略、近代日本帝國的殖民歷史等因素,朝鮮民族和日本民族之間相互對立的情緒很重,但如此之外,兩國之間還存在另一層關係:在古代,朝鮮半島是和日本聯繫最多的地緣板塊,因為這兩處實在是太近了,所以,朝鮮半島和日本的文化在古代交流(當然也包括衝突)極為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