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韓戰,將世界三個舉足輕重的大國捲入了戰爭,蘇聯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是一直在背後給中國和朝鮮提供軍事援助,美國也知道蘇聯在背後捅刀子,但是看破不說破,既然你背後搞小動作,那麼我召開聯合國會議,派人直接參戰朝鮮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句,任何國家所有的政治行為和軍事行為都是建立在本國利益之上的,所以在國際外交中,沒有永遠的敵人,自然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在韓戰第三次戰役結束後,金日成還是想著速勝,不贊同彭德懷決定停止進攻,全軍休整兩個月的決定。兩人爭執不下,最後彭老總發火將了他一軍:
你們指望速勝而又不做具體準備,結果只會延長戰爭。你們把戰爭勝利寄託於僥倖,把人民的事業拿來賭博,只會把戰爭再次引向失敗。志願軍休整補充需要兩個月,一天也不能少,可能還要三個月,沒有相當的準備,一個師也不能南進。我堅決反對你們這種輕敵的錯誤意見。如果你們認為我彭德懷不稱職,可以撤職審判,可以殺頭。
史達林也是這個態度,考慮到國際局勢,他同意人民軍可南進,但志願軍不宜南進:
為避免國際上對中國的責難,建議由志願軍控制三八線以北及其兩側海岸,而令人民軍繼續南進追擊。
金日成知道光憑人民軍肯定剛不過美軍,只能認慫同意。
這一時期,經過休整補充的人民軍在前線保持著三到四個軍團的兵力配合志願軍協同作戰。但由於老兵損失過多,重裝備也在之前被打光了,部隊整體戰鬥力並不高,不如戰爭初期的人民軍,因此他們無力擔負主攻任務,只能在次要作戰方向上配合志願軍作戰。
第四階段是人民軍戰鬥力恢復,逐步承擔作戰任務的階段。
這個時期大致是從第五次戰役之後開始,也就是1951年6月以後,經過數次戰役的磨鍊,人民軍學到了很多,血與火也逐漸把他們淬鍊成了一支具有較強戰鬥力的軍隊。這時通過不斷動員和擴軍,人民軍已擴編到45萬人,實力和戰鬥力都遠遠超過了戰爭初期,也打出了一些翻身仗。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傷心嶺和血嶺戰役。
許多人認為傷心嶺就是上甘嶺,其實不是的,兩次戰役相差了近一年。
傷心嶺戰役發生在1951年9月13日,一直打到10月15日才完全結束。
在傷心嶺之前,還有個血嶺戰役。
第五次戰役後,範弗利特想要修正戰線上的凹陷,其中一處位於華川水庫東北20英裡的一個山谷,這裡西北和東側的制高點被人民軍所佔領,可以觀察到聯軍防線並發起炮擊。
範弗利特下令進攻,起初戰事較為順利,1179高地和東北的J型山嶺都被攻下。8月18日,範弗利特下令韓軍第36團拿下1179高地西南兩英裡的一個山嶺,這個山嶺後來就被稱為血嶺。
在血嶺上,韓軍36團遭到持續傷亡,雖然曾拿下陣地,很快又被人民軍的反擊趕下山嶺,美軍又派出陸戰1師和韓第7師團助陣,打到9月4日才拿下血嶺。一個小小山嶺,造成美韓軍傷亡2700餘人,讓他們認識到了人民軍的戰鬥決心。
然後就是傷心嶺。
傷心嶺是一個擁有3個主峰的高地群,人民軍第6師團在這裡防守,這個第6師團是四野166師朝鮮族官兵歸國組成,屬於人民軍中的精銳,此時它的指揮官是洪寧少將。
傷心嶺之戰被美軍稱為「觸線行動」,它打了超過一個月,從9月13日打到10月15日,僅美軍就傷亡了3700餘人,其中美2師損失1670人,近半數來自其23團。
人民軍的代價也是巨大的,其第5軍團的3個師團被打殘,只得由志願軍第24軍進行替換。
由於傷心嶺遲遲不能攻下,範弗利特授權美2師師長:只要奪取陣地需要,可以使用所有的彈藥。
在這幾個高地上,美軍傾瀉下62000發72毫米炮彈,401000發105毫米炮彈,84000發155毫米炮彈,1300發8英寸炮彈。
2師23團I連3排上士比爾.威爾森回憶到:
當我們路過火炮陣地時,看到許多樹立的牌子,每塊牌子上都寫著該陣地打出的炮彈數量。戰鬥結束時,口徑從75毫米到8英寸的數十萬發炮彈射向敵軍。戰前,這裡長滿了樹。此時的山上已經沒有站著的樹木,地上沒有任何一塊木塊的尺寸超過人的前臂。布滿巖石的地面被打得粉碎。
範弗利特彈藥量這個名詞由此而來,比上甘嶺戰役還要早了一年多。
在血嶺和傷心嶺,人民軍作戰頗有志願軍特點,往往戰鬥到陣地上最後一個人,就算陣地丟失,指揮官也會組織反擊,通過夜襲等方式再把陣地奪回來,如在9月15日對894高地的一次反擊,人6師團就給美9團2營造成了200多人的傷亡。9月23日美23團1營已佔領931高地,到了晚上又被人6師團兇悍的反擊趕下了陣地。
目睹血戰的美軍記者喊出了「Heartberak Rigde」,這是傷心嶺得名的原因。
人民軍表現出了戰鬥力,自此以後,在陣地戰階段,東線基本上就靠朝鮮人民軍與敵軍對峙。
總體來看,韓戰中人民軍的戰鬥力是在動態變化的。如果以戰爭初期人民軍的戰鬥力為60分的數值來計算,戰線崩潰後它就跌到了谷底,數值連原來一半都不到。到了志願軍入朝作戰,人民軍逐步恢復的階段,大致回升到了40分的水準;隨著戰鬥經驗的增加和裝備的改善,到後期已超越原來水準,能有80分左右。
好書推薦
《決戰朝鮮》這部書是迄今為止國內最有權威性,史料價值最高的韓戰書籍之一,作者李峰以恢宏的氣勢、細膩的語言全景式的描繪了韓戰這場宏大的歷史畫卷,從檔案解密到人物刻畫,實現了讀者讀書觀戰的直觀感受,讓人讀後難忘,關於這部書國內讀者好評不斷,軍事大咖也聯名推薦。
作者李峰曾經寫過一篇《不是我寫得好,是先輩們打得好》這樣一篇自序,讀來讓人飽含熱淚,他在序言中這樣寫道:「或許,在我們中的某些人嘲笑那些歷史硝煙裡的偉岸身影時,他們也在雲端冷冷地鄙視我們這個時代的許多淺薄和低劣。正因為我深深地理解那些雲空中的英靈,所以我能寫好他們,這也就是《決戰朝鮮》得到廣大讀者認可的根本原因吧。一個人,一個集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時代,要想被人看得起,總還是需要一點精神的。真的,不是我寫得好,而是先輩們打得好!」
購買連結
今天小編強烈給大家推薦這部書,現在只需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