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之前看到一句話,沒有一隻鴨可以活著走出南京。到了南京之後我相信了。
我不禁感嘆,在武漢,鴨失去了脖子,在南京,鴨沒了身子,在衢州,鴨沒了腦殼。
生而為鴨,抱歉打擾了。
廣東人吃雞有多野,南京吃鴨就有多狠!一年吃掉1億隻!
「在南京,沒有一隻鴨可以遊過長江去!」從前我對這話一點都不信,直到我終於有機會在南京城裡走一遭,才真切的感受到南京人嗜鴨,那叫一個如痴如醉!
01南京烤鴨
一隻完整的鴨,在南京有三種代表做法:鹽水鴨、板鴨和烤鴨。
說起烤鴨,絕大多數人的反應一定是北京烤鴨,論名氣南京烤鴨的確不如北京烤鴨,但是論歷史輩分,北京烤鴨就略輸一籌了,若不是因為明朝朱棣對烤鴨情有獨鍾,當年遷都北平時順便帶走了幾位技藝極好的烤鴨師父,如今估計也沒北京烤鴨什麼事兒。
經過歷史演變,南北烤鴨在做法和吃法上自然大有不同,北京烤鴨講究片著吃,而且要片片帶肉、片片有皮,吃的時候要蘸著甜麵醬,卷著餅和大蔥吃。
相比之下,南京烤鴨就來的簡單粗暴多了, 吃的時候只需一手抓著烤鴨,一手揮刀斬下,把整隻肥厚多汁的南京烤鴨被斬成一指厚的鴨塊,整齊地碼在盤子裡,再澆上特質的烤鴨滷汁便可大快朵頤了。
如果你以為這就是南京烤鴨的全部,那你肯定沒吃過南京的烤鴨湯包,可別覺得這是什麼奇怪的搭配。
當熱氣騰騰烤鴨包端上桌的時候,輕輕捏起湯包小心翼翼咬上一口,滾燙的烤鴨滷汁隨著烤鴨肉香一同溢出的時候,一定會讓你回味無窮,所以每回我去南京遊玩時,烤鴨湯包絕對不錯過。
02連鴨油也不放過
烤鴨時流下的鴨油,南京人當然也不會放過,煮粥時只要撇一勺鴨油,撒一點蔥花和椒鹽,再搭配一些佐粥小菜,那味道別提有多棒了。
要知道這鴨油稀飯可是多少老南京人兒時記憶,只是如今想要在店裡吃到就有些困難了。
03吃不到鴨油稀飯,鴨油燒餅倒是可以解解饞
所謂鴨油燒餅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蟹殼黃,只不過南京人把做蟹殼黃的豬油換成了鴨油,倒也成就另一番別樣的風味。
被烤制焦黃的鴨油燒餅層次分明,酥脆脂香,再加上燒餅餡兒裡的蔥花香和表皮的芝麻香,趁熱咬上一口簡直是極致的味蕾體驗。
04鹽水鴨
南京人對鴨子愛的深沉,嗜鴨之深而被稱為鴨都!
肥而不膩,香鮮美味的鹽水鴨。因在桂花盛開時節製作,又有桂花鴨的美稱。
到了今天,還有烤鴨、滷鴨等等。不僅僅是鴨肉,鴨的脖子,內臟都處理成各式美味,南京人簡直把鴨吃出花兒來。
見識過南京人花式吃鴨,鴨子可以買整隻也有身上的「零件」,同樣是香的讓人垂涎吮指。
麻的人唇齒舞動,脆的人筋軟骨酥。
05鴨脖
脆脆的皮配上酥軟的肉,咬上一口直接抽出一絲整齊鮮嫩的脖肉,重點是這家的鴨脖實在是太酥了,把肉吃掉的同時骨頭也啃得乾乾淨淨,一部美劇,幾根剛炸出來的鴨脖,才對得起一個周末的下午。
走在回家的路上,手裡提著半隻香酥鴨,嘴裡還啃著根鴨脖,根本無暇顧及來來往往的人群。偶爾會有一兩個路人投來目光,內心在想,「愚蠢的人類,這樣的美食經不起等待好嗎」。
把肉做成烤鴨,淋上秘制的滷汁,把內臟認真地切碎,過一遍鴨湯,鋪上瑩亮的粉絲兒,湯白血嫩,回味無窮。
如果說一個城市的靈魂是美食賦予的,那麼南京的靈魂一定是鴨子。有人說:「沒有一個地方比南京更懂鴨子,也沒有一個地方比南京更執著於鴨子。」
南京人的日常不是在zan鴨子,就是在zan鴨子的路上……
「心情好,zan點鴨子吃」
「不知道吃啥,zan點鴨子吃」
「家裡來客人,那必須zan點鴨子嘛」……
本文文字為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儘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