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66666666!制度創新助力科技高質量發展

2020-12-12 澎湃新聞

66666666666!制度創新助力科技高質量發展

2020-06-30 0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日前,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自然資源部和陝西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精神,引導、鼓勵、規範陝西測繪局科技創新活動的廣泛開展,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提升科技實力,按照《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提升科技創新效能的實施方案》要求和工作安排,陝西測繪局印發了6項科技制度。制度包括:

《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科技創新管理辦法》

《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科技創新項目管理規定》

《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規定(暫行)》

《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科技創新平臺管理規定(試行)》

《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科研誠信管理規定(試行)》

《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科技交流管理規定》

系列制度重點強調圍繞自然資源「兩統一」管理職責,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科技成果轉化、科技獎勵激勵、科技平臺建設和交流等政策保障,具有政策貼合度緊、措施操作性強、制度覆蓋面廣、獎勵「含金量」高、考評科學性強的特點。

政策貼合度緊

制度緊密圍繞貫徹落實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精神,和自然資源部、陝西省科技政策文件精神,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對原有規定和當前科技管理精神要求不一致的,作出修改完善。進一步激活局屬單位創新活力,促進多層次、多形式的科研生產聯合,推動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從制度上保障科技人員發揮自主性、積極性、創造性,充分發揮科技人員作用創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

措施操作性強

為進一步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印發的科技制度均是經過調查研究,針對陝西測繪局當前科技創新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的針對性破解方法。多數條款明確了具體的任務、支持的方式、創新的方向,在具體工作中便於操作實施。特別是對直接影響科研人員在成果轉化過程中的收益問題,在目前對「淨收入」沒有明確計算和評估方法的情況下,建立一套符合局科技成果轉化實際情況的運行機制,採取實措施,解決真問題。

制度覆蓋面廣

6項科技制度除指導全局開展創新工作的《管理辦法》外,分別對科技項目、科技成果、科技平臺、科技交流和科研誠信等內容作出細化和指導。科技項目方面,嚴格立項和驗收,減少實施過程幹預;科研誠信管理方面,建立局科技人員誠信資料庫,分「紅名單」「黑名單」記錄科研守信和失信行為;科技平臺管理方面,明確了局級科技平臺支持的措施和建設運行規則;科技交流管理方面,制定了詳細交流規定,進一步加強科研人員知識更新學習,促進成果推廣應用。同時加強科技管理工作各環節和內容的互相銜接和不斷深化。

獎勵「含金量」高

辦法規定局每兩年開展一次科技創新評優評先活動,對科技創新先進個人和優秀團隊進行表彰獎勵。按照國家、部省相關政策直接將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獎勵成果完成人和對成果轉化作出貢獻的人員外,同時對獲得重要的科技獎項進行現金獎勵,最高可獲得50萬元。鼓勵各單位對在生產中提升效能、發揮作用的成果完成人和團隊進行獎勵激勵。

考評科學性強

按照科技管理「放管服」精神賦予科研人員和項目負責人更大的自主權,同時加大對成果管理、項目資金、科研誠信的考核考評,從年度科技工作考核指標、自主經費投入配套、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等多方面多維度加大考核評估。在科技平臺、創新團隊、和人才獎勵等評價活動中,推行「代表作」評價制度。同時要求科技人員應當弘揚科學精神,遵守學術規範,恪守職業道德,不得在科學技術活動中弄虛作假。

下一步,陝西測繪局將通過組織政策宣貫培訓,確保科技創新精神和制度的貫徹落實,讓科技工作者充分認識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推動局各項工作取得新氣象,為做好自然資源管理技術支撐服務保障和陝西測繪局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原標題:《66666666666!制度創新助力科技高質量發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撫州市東鄉區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為將智慧財產權運用到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來,該區積極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引導企業加大研發經費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助力企業轉化科技成果,該區鼓勵企業開展專利布局、專利導航、專利託管等項目,不斷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大企業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使企業利用自主智慧財產權,保持在同行業中的技術領先優勢,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 西安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需求發布會舉行
    9月15日,作為2020 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重要活動之一的西安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需求發布會在西安高新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發布會以「強化創新主體,賦能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會上,高校院所、科技企業和科技園區分別發布科技成果、技術需求與招商需求,實現政校企成果需求有效對接。
  • 科技創新專板吹響「號角」 資本市場助力高新區科技型企業發展
    科技創新專板吹響「號角」 資本市場助力高新區科技型企業發展 2020-12-08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閻慶民:以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藉此機會,我圍繞「以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主題,談一談學習五中全會精神的思考和體會,供大家參考。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 「十抓十促」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之科技創新
    擂響創新發展激越鼓點「十抓十促」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之科技創新 (記者晏美華 攝)  人才帶動 釋放「第一資源」活力  創新的持續動力從哪裡來?  一股股原動力來自創新政策盤活的「第一資源」。近年來,孝感圍繞「1+2+N」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科技體制改革總體設計和制度框架,破除制約高素質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鋪設了一條條廣泛匯聚創新人才的「高速公路」。
  • 武漢理工大學信思金:以高質量科技供給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以高質量科技供給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強化創新文化建設,強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建設,強化創新平臺建設,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 江蘇宿遷: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根據省科技廳《關於2019年全省科技創新主要指標進展情況的通報》,在11項指標中,宿遷市有7項指標的增幅位居全省前3位,其中1項第一、5項第二、1項第三。科技政策不斷完善、環境不斷優化。圍繞創新驅動戰略落實,強化市級層面頂層設計,出臺《關於加快創新型企業培育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意見》《關於推進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等文件。
  • 杜慶昊:以數字經濟助力新階段高質量發展
    從科技發展趨勢看,以5G、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興起,為「十四五」時期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從疫情防控現實看,疫情防控推動消費和生產不斷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以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協同生產等為代表的線上經濟快速增長,數字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從國際國內環境看,主要國家都在加緊數字經濟布局,國際競爭態勢和複雜環境倒逼我國加快數字經濟發展。
  • 科技創新引領深圳高質量發展
    來源: 深圳新聞網近年來,深圳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搶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堅持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持續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科技創新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 新強聯:科技創新點燃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新強聯:科技創新點燃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2020-08-12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林致遠|如何實現創新驅動的經濟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應以高質量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實現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關鍵在於擺脫改革開放後逐步形成的「投資—出口」驅動型的增長模式,轉向創新驅動型的增長模式。
  • 無限極中國 以科技創新促進大健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近幾年,健康中國戰略下的社會力量正在蓬勃發展,正處於大力發展健康產業體系、大幅提升健康服務能力的黃金時期。與此同時,以人工智慧、大數據、5G、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虛擬實境等等為代表的關鍵的核心技術,正在大幅度提高服務的精準性,深刻影響著以無限極(中國)為代表的健康企業,影響整個產業發展的方式,並為公眾帶來更多的健康福祉。
  • 高質量發展:珠海如何布局創新鏈產業鏈?
    陳章喜提出,在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理念下,珠海需要形成符合科技進步與產業發展趨勢的新型結構,推動產業更加先進、環境治理成本降低,促使城市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新突圍在區域協調大局中結網發展從更大的格局來看,珠海踐行高質量發展的使命任務並不局限於一城一地,更是要融入到區域協調發展的大局中。加快融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構築珠江西岸創新高地,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支點,這在珠海對未來發展的部署中都佔有重要篇章。
  • 【「十三五」成就巡禮】慶陽: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慶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劉易萌 鎮原臺 曹佳佳) 「十三五」以來,我市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整合科技資源,著力搭建科技合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科技創新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的動能。
  • 繼承創新會計文化助力高質量發展
    趙鳴驥強調,會計和註冊會計師行業必須用黨建引領會計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會計文化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建設中的作用,充分發揮會計文化在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中的作用,充分發揮會計文化在現代註冊會計師制度建設中的作用。
  • 會展業高質量創新發展成為「雙年會」主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1月24日訊 聚焦「會展業高質量創新發展」的主題,2020機械汽車展覽聯合會年會和中華會展精英女性俱樂部2020年會將於12月18日在北京同時同地舉辦。著名經濟學家姚景源將做專題報告,解析十四五規劃與新發展格局。國內多個領域國家級行業會展領導和品牌展會項目負責人參加,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會展主辦者大會。
  • 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之翼——寫在韶關高新區科技產業...
    而這背後,則是我市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科技產業發展、持續邁向高質量發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三地六大板塊」 推動高質量發展將韶關綜合客運樞紐塔樓、裙樓等轉為產業園;將莞韶大廈行政功能全部遷出轉為孵化器,騰出最優的地段、最好的場地作為科創空間;韶關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園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隆冬時節,走進韶關高新區,撲面而來的是一派全力推進創新創業的景象。
  • 共助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 為貫徹落實江蘇省委、省政府高質量發展部署要求,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作用,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9月22日下午,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南京市人民政府在南京舉行推進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根據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和南京市人民政府籤署的推進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市場監管領域多個方面開展合作,共助高質量發展。
  • 河鋼集團:科技創新賦能,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河鋼集團扛起鋼鐵報國的使命擔當,在推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不斷貢獻河鋼力量。挺起大國重器和超級工程的鋼鐵脊梁、打造中國鋼鐵硬核競爭力、再造產業新未來……,河鋼人以蓬勃昂揚的奮進姿態,點燃科技創新強勁引擎,在極不平凡的年份,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奮力奔向新未來。
  • 鍛造高質量發展的「博士後力量」——中國博士後制度實施35周年記
    我國博士後事業的每一步發展,都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都與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相銜接,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服從服務於科技進步,促進人才、科技、經濟的緊密結合。  緊跟世界科技前沿,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創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