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慶民:以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今日,「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主題為「金融支持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閻慶民在會上表示,資本市場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高質量的上市公司是微觀基礎。前不久,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明確了新形勢下抓好這項工作的總體要求、實施路徑和具體任務。從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階段和上市公司實際出發,應重點把握產業的先進性、治理的有效性、監管的適應性,推動以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以下為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年會。受易會滿主席委託,我謹代表證監會,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藉此機會,我圍繞「以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主題,談一談學習五中全會精神的思考和體會,供大家參考。

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資本市場作為現代經濟金融體系的樞紐,應進一步發揮資源配置、資產定價、風險緩釋等功能,通過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供給需求匹配、金融結構優化、更大力度對外開放,助力落實「雙循環」戰略。去年以來,證監會認真貫徹國務院金融委「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九字方針,以科創板和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改革為引領,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加強基礎制度建設,更加注重投資端與融資端平衡,更加注重擴大機構投資者力量。一方面,今年以來滬深交易所新上市公司340多家,其中科創板和改革後的創業板接近180多家,有力服務了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另一方面,更多長線資金配置A股,與去年初相比,權益類基金規模增長69%,專業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持續提升,市場結構和生態發生了積極向好變化。

資本市場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高質量的上市公司是微觀基礎。前不久,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明確了新形勢下抓好這項工作的總體要求、實施路徑和具體任務。從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階段和上市公司實際出發,應重點把握產業的先進性、治理的有效性、監管的適應性,推動以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一、增強產業先進性,夯實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家數已達4100家,位居全球第三,涵蓋了國民經濟全部90個行業大類,雖然家數隻佔全國企業總數的萬分之一,但利潤總額相當於規上企業的約五成。實體上市公司作為產業「排頭兵」,率先克服疫情影響,經營業績實現了「二季紅」「三季進」,產業強國中堅力量的作用更加突出。

從整體上提高我國上市公司質量,必須緊緊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形成與「雙循環」格局相匹配的上市公司產業結構,促進科技、資本與實體經濟的高水平循環。一方面,在擴大增量上做文章。科創板要堅守「硬科技」定位,創業板要切實服務「三創四新」,穩步在全市場實施註冊制,引導具有核心技術、富有創新力、行業領先的優質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的產業先進性。另一方面,在優化存量上下功夫,支持已上市公司淘汰低效供給,出清落後產能,加快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從低端製造業向高技術製造業轉型,提高核心競爭力。

二、增強治理有效性,抓牢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上市公司作為公眾公司,治理問題至關重要,沒有有效的治理,不可能成為「百年老店」。企業發展過程中會面臨市場風險、合規風險、債務風險等諸多不確定性,但最根本的還是道德風險,即「關鍵少數」違背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等義務,濫用控制權或優勢地位,嚴重侵害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防範道德風險,既需要監管等外部約束,也離不開公司治理的內部制衡。

從全球範圍看,公司治理的傳統可分為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1999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融合上述兩大模式,制定了《公司治理原則》,成為全球範圍內的國際基準。2015年,OECD根據國際公司治理實踐,修訂了《原則》,高度關注股東權利平衡,強調利益相關方對公司治理的作用,突出公司的整體風險管理。2016年,我國在G20杭州會議上鄭重承諾支持OECD《原則》的落實。2017年,證監會應邀以「參與方」身份加入OECD公司治理委員會,並在涉及《原則》實施工作時升級為「聯合夥伴方」。2018年,證監會吸收借鑑境外成熟市場經驗,修訂了《上市公司治理準則》。

今年,在國發14號文中,規範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被列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17項具體任務之首。從我國實際出發,推動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要在「三個突出」上下功夫。一是突出規則監管。強化治理規則的確定性、可操作性,避免治理要求過於原則和抽象,通過清晰、明確並得到嚴格執行的規則,為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提供引導和遵循。二是突出分類推動。對於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重點是「轉機制」,持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激勵約束相容機制,提升企業內在價值。對於民營上市公司,重點是「強內控」,針對部分公司股東行為不夠規範、股權關係不夠清晰等問題,強化公司治理底線要求。三是突出治理實踐。近期,證監會將啟動為期2年的公司治理專項行動,要求公司對照監管要求,全面自查、嚴格整改,實現治理水平整體提升。

三、增強監管適應性,優化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環境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企業自身承擔主體責任。同時,資本市場監管也要結合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增強適應性,不斷健全股票發行、併購重組、退市等基礎制度,營造更加市場化、法治化的環境,支持上市公司做優做強。

第一,健全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股票發行註冊制,切實把好「入口關」。註冊制是比核准制更加市場化的股票發行制度。從國際經驗看,成熟市場普遍實行註冊制,但沒有統一模式。近年來,證監會把握好尊重註冊制基本內涵、借鑑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3項原則,全力以赴推進註冊制改革試點,取得了重要進展。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目前註冊制改革只是有了好的開端,有些制度還需要不斷磨合和優化。在接下來全面實施註冊制過程中,應當牢牢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不斷提高註冊制的適應性。要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規則體系,在確保真實、準確、完整的同時,促進信息披露更加簡明清晰、通俗易懂,提高信息披露質量。要進一步推動信息披露電子化、線上化,既便利投資者閱讀,又降低企業披露成本。

第二,健全併購重組市場化機制,更好發揮主渠道作用。從全球經驗看,併購重組是企業發展壯大、提質升級的重要推動力。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喬治·斯蒂格勒曾說過,沒有一家美國大公司不是通過某種程度、某種形式的兼併成長起來的。微軟自1996年以來共實施各類併購400多次,交易規模超過1000億美元,實現了從小型軟體商到全球科技巨頭的重大轉變。境外成熟市場的併購監管側重於「公平遊戲規則」,支持市場主體充分博弈,壓實中介機構責任,依法查處違規行為。「雙循環」格局下進一步提高我國併購制度的適應性,要以實施併購重組註冊制為抓手,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豐富市場工具,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支持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強化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提高經營效率。

第三,健全常態化退市機制,實現「退得下」「退得穩」。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才能「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進不出」將扭曲市場估值體系,導致逆向選擇、劣幣驅逐良幣。前些年,我國資本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各方面認識不統一,退市機制不健全。2001-2018年,年均退市公司僅6家,年均退市率0.36%;而美股達4%,是我國的10倍。其退市比較順暢,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退出渠道多元,強制退市只佔市場退出的5%,通過私有化、重組等其他方式退出佔95%;二是集團訴訟等司法救濟機制比較健全,能夠有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提高我國退市機制的適應性,也要通過重組一批、重整一批、退市一批,拓寬多元化退出渠道。同時,對於嚴重財務造假的「害群之馬」、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空殼殭屍」,增強退市剛性,決不允許「久拖不退」。落實新《證券法》,推動投保機構代表人訴訟制度儘快通過典型個案落地,實現市場出清與保護投資者的雙重目標。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助力資本市場服務「雙循環」,這是一篇大文章。我就先談這些。預祝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文章來源:中國網財經)

相關焦點

  •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上市公司要不做假帳、不說假話、不逃廢債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我國面臨的新發展階段,提出了新發展理念,作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論成果。本次論壇以「新發展格局下的實業與金融使命」為主題,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 閻慶民:上市公司要強化法治意識和規則意識 不做假帳、不說假話...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我國面臨的新發展階段,提出了新發展理念,作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論成果。本次論壇以「新發展格局下的實業與金融使命」為主題,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 2020央視財經論壇舉辦 聚焦新發展格局下實業與金融使命
    本屆論壇以「新發展格局下實業與金融使命」為主題,邀請部委領導、經濟學家、企業家等重量級嘉賓出席,深入宣傳闡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更好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現場致辭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出席論壇並致辭。他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建設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戰略。
  • 打造高質量綜合運輸大通道 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綜合運輸大通道是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融合聯動發展的關鍵紐帶,是國家重要的戰略性資產。在新發展階段,打造高質量綜合運輸大通道是發揮大國規模經濟優勢的重要支撐力,是推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
  • 聚焦新發展格局「好客山東服務節」助力飯店業高質量發展
    12月7-8日,山東飯店業「好客山東服務節」現場觀摩活動暨應對新發展格局下飯店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濟南山東大廈圓滿舉行,這是在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形勢下,山東旅遊飯店業謀新機、開新局、聚人心、鼓士氣的一次年度盛會,會議吹響山東旅遊飯店業在新形勢下開創高質量發展的集結號
  • 閻慶民:上市公司要不做假帳不逃廢債
    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昨日在參加2020央視財經論壇暨上市公司峰會時表示,上市公司要強化法治意識和規則意識,不做假帳、不說假話、不逃廢債,聚焦實業、做精主業,汲取盲目擴張、粗放發展、風險頻發的教訓,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處理好創新與規範的關係
  • 閻慶民副主席在2020央視財經論壇暨上市公司峰會上的致辭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我國面臨的新發展階段,提出了新發展理念,作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論成果。本次論壇以「新發展格局下的實業與金融使命」為主題,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 中國電科: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這一年,中國電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全力服務支撐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努力將「足跡」刻寫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時代版圖中。
  • 閻慶民:上市公司要強化法治意識和規則意識不做假帳、不說假話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我國面臨的新發展階段,提出了新發展理念,作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論成果。本次論壇以「新發展格局下的實業與金融使命」為主題,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 構建新發展格局 浙報整版關注嘉興高質量發展
    11月28日,《浙江日報》刊發《嘉興:構建新發展格局
  • 第三屆浙江「鳳凰行動」論壇召開 重點聚焦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論壇以「鳳凰涅槃、騰籠換鳥」為主題,圍繞「鳳凰行動展現浙江上市公司形象,深化改革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重點討論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與浙江作為。此次論壇由浙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指導,杭州市江幹區人民政府主辦,浙商證券和浦發銀行杭州分行承辦,浙江上市公司協會和之江商學院協辦。
  • 【媒體視點】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在近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會議傳遞出的清晰而鮮明的信號,引發滬上經濟界人士的強烈共鳴,大家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上邁好第一步,展現新氣象。
  • 積極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有的放矢)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複雜。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強調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南京:構建新發展格局 在高質量發展中展擔當
    以「強鏈補鏈」為抓手,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南京正為全省高質量發展貢獻著「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的新力量。張敬華表示,南京實施「鏈長制」,主要是立足新發展格局,抓住產業鏈重構調整和擴大內需的機遇,通過更好的機制、更足的政策、更強的合力,進一步做大產業規模、做高產業能級、做強產業優勢,進一步把創新要素加快轉化到產業發展的各個鏈條上,打造創新名城建設的產業高峰、產業標誌。
  • 高質量發展創新園區,構建全域聯動的大創新格局
    細數近些年我市創新園區的發展成果:2019年,常州科教城榮膺中國最佳創業園區第一名;常州、武進兩個國家高新區在全國高新區綜合排名較2015年分別提升18位和20位;江蘇中關村高新區被科技部列入國家級高新區創建試點    高質量發展創新園區,    構建全域聯動的大創新格局
  • 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發力點
    要抓住「十四五」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就一定要深入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深刻理解在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歷史必然性,深刻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在邏輯和深層次變革,認識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歷史必然性和發力點,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民營企業力量。
  • 證券日報社社長陳劍夫:助力新發展格局 資本市場將大有可為、大有...
    回顧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開拓未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資本市場作為連接實體經濟、金融、科技創新的重要樞紐,必將擔當重任。
  • 構建「人才濟濟」新格局,助力幹事創業
    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印發《關於服務保障「六穩」「六保」的若干措施》,從多個方面推出硬核措施,讓人才能夠助力當地改革發展,為新時期的幹事創業提供強大組織保障。現在是知識經濟的新時代,沒有人才的興旺,就沒有行業和產業的振興。
  • 珈偉新能劉雪芬:提高盈利能力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商學院 孫佳雯上市公司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領跑者和主力軍。2020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要求加強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建設。11月10日—27日,時代傳媒集團和寶鼎資本聯合主辦的「併購影響力·時代中國行——2020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巡迴沙龍(研討會)」已分別在蘇州、長沙、北京、三亞順利舉行,吸引了上百位上市公司及眾多金融機構高管、知名律師廣泛參與。國家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背景和意義在哪裡?可持續經營或盈利能力對上市公司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