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娛樂
新浪娛樂訊 昨日,小浪帶領北京團員們在北京盧米埃影城長楹天街店IMAX影廳觀影了由詹姆斯·曼高德執導, 馬特·達蒙、克裡斯蒂安·貝爾、喬·博恩瑟、諾亞·尤佩、瑪麗薩·佩特羅主演的電影《極速車王》大家對本片給出了9分的綜合評分,以下為參加本期活動團員的精選觀後感匯總:
@逸人_Sky 8分
超越預期,可能因為是真實故事,呈現出來的效果要更接地氣。尤其是影片開頭,還在走字幕,就讓觀眾聽到了賽車引擎的聲音,而第一個畫面,則是冠軍謝爾比賽車的視角,飛速後移的跑道,尤其又是IMAX影廳,直接讓觀眾也體驗了一把速度的魅力,瞬間屏息,真是過癮。結尾的勒芒24小時的比賽也很緊張刺激。剛開始就狀況不斷,但後來看著邁爾斯的幾次破紀錄,又是興奮不已。在沒被劇透的情況下,以為會是個普通又眾望所歸的完美結局,但大失所望。在沒有了解過故事背景的情況下,這可能會給整部影片拉低分數。故事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為了增加福特汽車銷量,健康原因退役的賽車冠軍謝爾比,經過不斷地努力,和邁爾斯在勒芒賽道上贏了法拉利。以為會是一場賽車盛宴,但故事中的資本和官僚,遇到了純粹的邁爾斯,增加了一些戲劇性。恩佐法拉利是義大利方代表人物,很有個性,諷刺對手福特一點也不留情。但就對於比賽來說,個人認為恩佐已經拿出作為資本家的最大尊重。結尾的24小時除了必要的休息,幾乎全程沒有離開,雖然輸了,在比賽結束後,向邁爾斯脫帽致意,這才是對待對手最真摯,和對待比賽最誠懇的態度。他是除了主人公,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了。福特二世可能是被黑的最厲害的一個。影片中不僅要遭恩佐的諷刺與吐槽,還要被謝爾比嚇,而最大遺憾的產生,也和他脫不了關係。普通人看來,錢是好東西,但若資本直接下場,通常沒什麼好事發生。為福特設計出GT40的賽車手邁爾斯終究是沒能成為勒芒的冠軍,這成為了只想設計出完美賽車的人的終身遺憾。但也是這場電影,讓更多的人了解了他,讓他成為了每個人心中的第一名。
@我的inner_peace
在IMAX看《極速車王》是一次讓人血脈僨張的體驗。感謝好久不見的@新浪觀影團 抽中我。故事一開始,我以為講的會是達蒙飾演的謝爾比重返賽道的故事。沒想到卻是貝爾飾演的肯·邁爾斯的傳奇故事。電影改編自紀實小說《地獄駕駛:福特、法拉利和勒芒耐力賽》。國內上映的片名是《極速車王》,感覺會勸退不少人,感覺它值得更好的譯名。為了不劇透,就談談我對影片中一些印象深刻的點吧。一開始,即使Ken幫助福特公司做了前期的測試與改進,但福特高管裡奧仍說肯「too pure」,因為一顆賽車的心太純粹所以無法完成福特公司商業化的需求。但到了勒芒耐力賽的最後關頭,經歷了種種的Ken選擇了和另外兩輛福特賽車一起通過終點線,創造了一個「奇蹟」。他變了,雖然帶著對資本的些許妥協,但他變得更加體諒他人,而不是目中無人。 所以,這不僅僅只是一部激情賽車的爽片,它留給我的,有更多的思考。想要二刷!也謝謝@盧米埃北京影城 提供的好場地。
@Wwanwanwan 8分
很幸運中獎能有機會看到imax版本的這個電影。如果用英文原名直譯不知道會不會吸引更多車迷。兩位主演就是本片最大吸引力了吧,演技不用說,化學反應也不錯,知己難得的CP感撲面而來。更何況還有大量賽車飆車場面,IMAX的畫面優勢讓觀影體驗更加過癮!最後比賽的情節,原來自由美麗尖形式主義和集體主義玩的更好嘛。大結局有點意外,還希望能看到Ken拿冠軍的場面。最後的感想,好像福特被狠狠黑了一把?時長比較長,中間休息的5分鐘突然黑屏有點沒反應過來,挺突然的。
@瑜笙皆假期 10分
體育最大的魅力就是讓人腎上腺素飆升,這部片子也是。一定要去看大銀幕,音效太出色,貝爾大智若愚的笑讓人記憶猶新,他的表演帶動了所有劇情的發展。反套路不反類型,傳記片能做到如此,實屬厲害。影片後半個小時燃爆,一部過分標準的優等生商業片,不僅有炫酷的賽車還有資本與人情,還有凌駕其之上的大視野。
@TeamMarvel666 10分
男人之間的友誼以及一個男人的成長,現實中的官僚主義與自我實現熱血激情之前的衝突,最終在自我突破刷新單圈記錄後最終選擇了減速與團隊並肩衝過終點。雖然之前已經在電腦上看過了,但是在imax影院看還是給了我全新的體驗。鮮明的畫面,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賽車場面特級棒!這才是電影院的魅力!
@上國下人 8分
根據60年代福特參加勒芒賽擊敗當時霸主法拉利的真實故事改編,在這個舉辦F1七十周年大獎賽的周末看這片太應景了。不過其實主線並不是賽場爭鋒,而是「藝術家」對抗(福特的)官僚體制「大公司病」。是的,在賽場上追求極致的速度而不願受世俗束縛的精神和藝術家同理。肯·邁爾斯對比賽的斤斤計較和對汽車機械的痴迷,就是一個賽場藝術家。在IMAX上看賽車非常過癮,個人感覺最爽的飆車鏡頭不在勒芒或戴託納,而是謝爾比帶著福特二世飈的一圈。順便說下,歷史上謝爾比在車隊主要身份是賽車設計師而非片中領隊角色,出現的小配角邁凱倫就是跑車邁凱倫的創始人,後來也死在賽車事故中。 再補充下,謝爾比車隊把規則用到極致在今天賽車依然如此,但給對手使點兒小絆子已不可能了。這片也是獻給美國工業輝煌時代的懷舊曲,當年財大氣粗的福特,汽車之都底特律如今已是廢都。。。
@皮醬愛吃雞肉 8分
就算是燃盡生命依舊戰勝不了資本主義。頭一次熱淚盈眶為了馳騁在賽道上的賽車手,傾盡一切,不問輸贏,只為了可以在賽道上找到自己。哪怕是在比賽最後因為公司高層的決策丟掉了本該屬於他的榮譽和成績,也風輕雲淡的轉身離去。在他減速的時候,在他想要成全別人的時候,我的心也被影片深深打動了。上了賽道,進了賽車,連生命都一併交給了這讓他熱愛的一切。「我知道我不能不去做這件事」,就是現在,無所畏懼。
@娛樂鑑言團 8分
很喜歡中文譯名《極速車王》,片子直譯過來其實就是福特vs法拉利,商人利益間的對抗卻通過兩個車手造車和參加比賽的過程來展現。貝爾和達蒙兩個人演的都真的很好,兩人不用多說一句話就能懂得彼此,可以痛快打架也沒有人會記仇,這就是互相成就。而兩個商業帝國的內核也讓結局展示的更多,上帝能不能讓這些天才活的再久點啊。而且能在IMAX看賽車狂飆真的太爽了!最驚喜的是邁爾斯的兒子竟然是諾亞尤佩演的!我真的太喜歡這個小演員了,即使發揮空間不大,但是他的眼神演技真的十分令人動容,未來可期。
@小林月升 8分
感謝新浪觀影團的免費觀影活動,imax看這種飆車爽片爽上加爽,祝觀影團越辦越好!馬特達蒙越來越像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了,特別戴個墨鏡,我恍神了好幾次。這部戲眼在貝爾身上,每次在銀幕看到他都是一個新的貝爾。這部投資方是不是法拉利高層,怎麼把福特黑成這樣了,這種反商業片套路的劇情很難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已經是在限定範圍內完成度非常好的作品了。
@要不要來碗蕎麥冷麵 9分
一場三個小時的電影 喜怒哀樂 全都體會一遍 羨慕他為了心中的夢想和喜歡全力以赴 也為他的結局感到難過 他為之盡力的夢想我沒有 平穩安定的生活他沒有 心疼他的妻子和孩子 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當時社會的大背景我不算很了解 但是資本主義真的自私無恥。
@LUDWIG7355 9分
雖然之前就看過了,但國內上映的時候還是決定去影院體驗一把IMAX版,時隔半年終於又坐在了影院當中,果然這片子最好的觀看體驗還得是影院當中,賽車引擎的轟鳴聲帶來的震撼只有影院能帶給你,第一次看的時候對於結尾充滿遺憾,第二次看到結尾突然就理解了肯的選擇,能把自己喜歡的事做到極致對於他才是最重要的吧。
@-----Angel----- 10分
在映影片中最棒的一部!為賽車馳騁震撼,為比賽緊張,為友情與親情動容。一定要看imax版,只有在imax中才能看清輪胎飛起的火花、車窗玻璃的碎片、彼得看向父親時眼中的閃光。邁爾斯是不幸的,他錯失了應有的冠軍,他的生命戛然而止,來不及和家人說再見。但邁爾斯又是幸運的,為了他,朋友堵上了公司的一切,家人整夜守在錄音機和電視前,他得到了肆無忌憚表演的舞臺,也得到了對手的尊重。Sometimes they don『t get out。這是最壞的結局,卻也許是必然的結局。
@化學製品002 7分
首先謝謝@新浪觀影團 組織的觀影活動,IMAX看真的太爽了,轟鳴的引擎和揚起的塵土仿佛把你拽進了比賽現場。呆萌 貝爾和福特二世演技無可挑剔,沒想到是一部福特黑傳記,福特貫徹到底的商人利己主義很真實也很可恨,反而法拉利老爺子的點頭值得尊重。
@Grace要努力 10分
疫情之後第一次走進電影院,坐在IMAX廳看《極速車王》,視覺效果&音響效果真的贊!電影中的賽車戲份太燃了,看完熱血沸騰,有想去開車的衝動!看完這部電影就明白男孩子為什麼會喜歡車了,開著車馳騁的感覺實在太爽了![劇情也很連貫,結局令人唏噓,總體非常推薦!
@Jolly啊T 8分
復工後第一張@IMAX 電影票#新浪觀影團#U極速車王真值,全程高燃,除了中間休息的五分鐘,雖然男神顏值降了一丟丟,但是開車修車的樣子帥炸,精準的演技讓傳奇故事更動人,再加上IMAX的視聽,感覺就在車賽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