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鎮一:要賞識孩子,不要訓導孩子

2021-01-14 太平洋親子網

  受到賞識是每一個人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被愛是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鈴木鎮一

  孩子是為賞識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讚美與鼓勵的魔力

  日本教育家正弘知茂:「不是聰明的孩子被誇獎,而是誇獎使孩子聰明。在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場合,可以無中生有,小題大做,無限誇張,以喚起孩子的自信心。」

  離開鼓勵,孩子就不能生存。

  鼓勵就是給孩子一個機會鍛鍊及表現自己的能力,向自己證明他是環境中的一個有效分子,他的行為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積極的影響。

  鼓勵可以是非常簡單的。如:給孩子一個擁抱,使他們感到一些安慰。

  要鼓勵孩子應充分肯定孩子的優點,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只有當我們對孩子有信心時,才能有效地鼓勵孩子,而只有在孩子對自身有信心時,他們才能無障礙地接受鼓勵。

  種子需要陽光,孩子需要賞識

  賞識猶如孩子的營養劑。

  賞識是一種心態,一種教育者的精神狀態。賞識教育是源於對孩子的愛,發現並遵循生命成長的規律,造就父母、教育自身的賞識心態,落實到孩子與父母健康互助、幸福成長的教育。

  學會賞識,擊中了現行家庭教育中常見的弊端——抱怨。抱怨的特點是,為了讓孩子聰明,老說孩子笨;為了讓孩子快,老說孩子慢;為了讓孩子仔細,老說孩子粗心……總是揪著孩子的缺點不放。

  賞識不僅是教育的思維觀念和方法,它更是一種教育者的思維方式、信念以及心態。觀念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旦你把賞識升級為思維方式、信念和心態,教育就會呈現出不可思議的成果。

  當我們有一個賞識的心態,我們就能更積極更正面地看待生活、看待人和事物;當我們有一個賞識的心態,我們就能使自己不被生活的那些挫折、痛苦和不如意捆住,而有一份超然的享受能力。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因此而幫助孩子實現健康的互動關係,給家庭、學校、社會造就和諧的氛圍;我們還可以因此與大自然的一切美好共存,享受天地人的大和諧。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孩子最怕什麼?研究結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質生活條件差,而是怕丟面子、失面子。

  鈴木鎮一告誡父母們:如果我們用賞識心態去教育孩子,把孩子當成天使去培養、關愛、欣賞,看著他們一天天成長起來,我們的心中就會滿是愉悅,就會覺得生活是如此快樂。

  少數孩子無能的真正原因

  鈴氏一直堅持不變的準則是:培養孩子的內心是教育他們的第一步,而且他也反覆強調,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培養孩子面對生活、挑戰自我的能力,並不僅僅是讓他們學會某種技能。任何一個合格的人都應該具備這種最基本的素質,如果缺乏這一點,他們就不可能有所成就,生活也不可能有幸福可言。

  人類教育的一大悲哀是,有的父母自身就具有某些缺陷,因此教育孩子時經常將一些錯誤的想法和不健康的習慣帶給他們,最後,使孩子形成了不健全的心理。

  責備孩子做錯事不如鼓勵孩子做好事

  責備與打擊只能害了孩子

  頻繁地責備孩子,他也會產生「抗藥性」,你的責備越重,他的「抗藥性」也會不斷升級。

  一個弱小的孩子在感到恐懼的時候,恐怕對他一切的教育都不會再產生一丁點兒作用。在這時,無論怎樣的責備與說教都不會對他有絲毫的益處。

  即使這種壓力使孩子有時會停止做壞事,但這也只是短暫的,治標不治本,他只是為了逃避這種可怕的責備,並不是表明他真正理解了其中的道理。

  對待孩子的教育,父母首先要以愛心和熱情去努力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用責備的打擊逼迫他們「聽話」。因為在威逼下成長的孩子只能變成懦弱、虛偽的人。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的上進心?父母要激勵孩子自信心,不要語言打擊孩子
    說起自己孩子的不爭氣,曉明的父親總是一臉感嘆的表情。他說,曉明每次考試不好回家,批評他好好學習,曉明都會反駁說,「我沒怎麼學,還能考這樣,我同桌天天學,也才比我高几分,有時還不如我!」曉明父親覺得曉明沒有上進心,不知道怎麼才能讓孩子有上進心。 那麼上進心是什麼呢?
  • 孩子的自費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我家孩子三歲半了,除了接種免費疫苗,自費疫苗也是一針都沒落下。我給他打了五聯疫苗、輪狀病毒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手足口疫苗以及每年的流感疫苗。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得了兩次手足口,但幸虧打了疫苗,沒有發展成重症,所以我特別鼓勵人家打自費疫苗,分享下我的觀點:自費疫苗並不是說不要打我們國家的疫苗主要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
  • 學生寫完作文後說「我好開心」,語文老師要成為孩子作文的點燈人
    這裡真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要想提高作文能力,有各種因素制約,但是排在第一位的應該就是寫作文的興趣,如果沒有興趣,學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就是一句空話,對小學生來說尤其如此。語言文字學家倪海曙說:「對於孩子來說,學習的最大動力,第一是興趣,第二是興趣,第三還是興趣。」興趣,是孩子克服困難、排除障礙的最大動力。
  • 孩子「大舌頭」 要不要「剪舌筋」?
    2020-08-25 16:31圖文來源: 新華報業網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江蘇省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姜成惠醫生介紹,一到暑假,該院一個暑假至少有兩三百個患者來看口齒不清
  • 婚後兒媳不想要孩子,要孩子就離婚,都不要願意說出理由
    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大家的思想也越來越開放,有很多的新人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後,會繼續打拼著自己的事業,等到合適的時期才打算要孩子,有的夫妻根本沒有打算要孩子。要不要孩子是女性的自由和權利,與其他人無關,不管是誰都應該尊重。
  • 賞識教育就是一味誇獎?別讓盲目誇獎害了孩子,正確方式要這樣
    很多父母認為,現在的孩子和自己小時候比起來,簡直太難了——不僅被要求學習要優秀,才藝要出眾,而且還得懂禮貌會做人。這麼一來,他們的壓力就會很大。於是,為了讓孩子們有一個愉快的童年,有些父母開始放鬆對孩子的要求。
  • 如果孩子因名字老被小朋友起外號,要不要給孩子改名字?
    文/嫻寶蠶豆麻麻近日,一個 「史香」的網友提問說,孩子因為名字老被小朋友起外號,回來哭的很傷心,要不要給孩子改名字?而不要說:沒事沒事,這有什麼可哭的?為什麼沒給別人起,只給你起?是不是你招惹他們了?第三,給孩子足夠的溫暖如何讓孩子內心強大?父母給孩子足夠的溫暖。其實,孩子最懼怕的未必是外界的嘲笑,而是被嘲笑後回來父母這裡得到怎樣的回應。
  • 賞識教育就是一味地誇獎?那家長誤會大了
    他總是鼓勵皮諾奇"做一個真正的孩子"。然而,這種對兒子的愛只給兒子帶來了一瞬間的感動。最後的匹諾曹不僅撒謊,還賣課本,和他的壞朋友一起去馬戲團。為是什麼? 其實,這是因為皮諾奇父親錯誤地使用了賞識教育。真正的賞識教育關注的是賞識孩子的努力和糾正孩子不正當行為的過程。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沒有錯,但如果賞識過深,效果恰恰相反。
  • 遇到別人家孩子搶自己孩子玩具起爭執,媽媽要不要管呢?
    後一種情況下被搶玩具的孩子已經出現了哭鬧情緒,說明她也喜歡玩這個玩具,也知道自己的玩具被搶了,自然要有所表達。這時候家長就可進行幹預,可以上前幫孩子把玩具要回來或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等。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不要管教對方家長。不管是被搶玩具寶寶的家長,還是搶玩具寶寶的家長。每戶家庭的育兒風格都不一樣,有的家長喜歡自己動作將玩具搶回來,有的家長喜歡讓孩子主動將玩具搶回來。
  • 施冬健教授:鼓勵式教育、賞識教育、正面管教,實施中要注意什麼
    打罵孩子有百害無一利,前文介紹如何不打不罵培養優秀孩子。那麼,「鼓勵式教育」、「賞識教育」就一定好嗎?今天這一節,聊聊對孩子鼓勵、賞識的分寸。案例:「賞識教育」培養出的「巨嬰」大學畢業後,任星到爸爸朋友的證券公司上班,因為「加班、不自由」一周後就不幹了。重新給兒子找了個事業單位的工作後,任爸告誡兒子至少在這個單位工作兩年,否則「我在朋友圈的名聲都要被你糟蹋完了」。
  • 孩子高燒39.5℃,要不要用抗生素?
    孩子高燒39.5℃,要不要用抗生素?首先說說專業知識:1、頭孢屬於激素2、口服頭孢需要做皮試3、奧司他韋在不建議用名單,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吃無論是對親戚話的理解
  • 到底要不要讓孩子上幼小銜接班?
    您家孩子需要上幼小銜接嗎?對照下面幾個問題快來確認一下: 1.孩子能好好遵守課堂紀律嗎? 幼兒園說白了就是老師帶著玩;小學呢?每天有4-5小時要規規矩矩坐在課桌前聽老師講課學習。孩子能好好坐得住嗎?
  • 消防兵改制後,孩子究竟要不要繼續留隊
    即將進入9月份,老兵們又要面臨走與留的選擇。最近也收到許多私信,關注點多集中在消防改制後,孩子究竟要不要繼續留隊的問題。其實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之所以受到家長們的關注,主要原因就是消防改制後,不再屬於「兵」的行列,現在的待遇和退出機制能否滿足孩子以後長期發展的需求。
  • 孩子不要著急豎著抱,不然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孩子不要著急豎著抱,不然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其實寶媽們在自己的孩子到來之後,心裡難免會有些緊張,突然身邊出現了一個軟軟的小寶寶,不知道從哪裡開始下手,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在一塊來看一下,嬰兒過早豎著抱,到底會不會傷脊柱呢?
  • 早教能否讓孩子變得聰明,家長:要不要給孩子報早教班?
    不過這個的確是個真事兒,我記得我在育兒教程裡也講過,要不要讓孩子學點啥。 那今天我們把這個學點啥,再縮小點範圍,聊一聊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去上早教班。
  • 育兒加油站|孩子受挫就哭?如何拯救Ta的玻璃心?
    其實所謂的孩子擁有「玻璃心」,追其根本,是我們不了解孩子的情緒所造成的。要想解決孩子「玻璃心」的問題,首先要認識孩子的情緒,要認清孩子的情緒,先要發現自己的情緒。
  • 孩子下半年上小學一年級了,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呢?
    朋友們最近在愁,孩子下半年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疫情導致外面的幼小銜接班都沒有開,本來計劃早點給孩子上的,這下不知道啥時候才能上。這就涉及到幼小銜接要不要上的話題了,今天正好聊一聊。幼小銜接,顧名思義就是幼兒園和小學的一個過度,通常外面的培訓機構會教孩子漢語拼音、簡單的漢字和數學。
  • 當孩子被欺負時,不要再說沒關係了,父母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當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裡跟別的小朋友發生爭執的時候,您會怎麼做呢?是不是會跟孩子說:「沒關係,大家都是好朋友,你要相信他也不是故意的,對不對?」儘管孩子已經跟你說了他是故意的,但是你還是會為對方去辯解,為的就是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能夠有一個好人緣。
  • 幼兒園孩子的暑假,要做計劃?有沒有做,開學後一瞧孩子就明白了
    眨眼,孩子的暑假生活已開始。50多天的假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如何給孩子安排假期就成了寶爸寶媽們關注的問題。很多幼兒園老師都有這樣的苦惱,孩子一到假期,心似平原放馬,一放不可收,一回到學校就被打成原形,老師原來培養的好習慣,一到幼兒園全部又還給了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