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不比好學生,就知道和差學生比?」
說起自己孩子的不爭氣,曉明的父親總是一臉感嘆的表情。他說,曉明每次考試不好回家,批評他好好學習,曉明都會反駁說,「我沒怎麼學,還能考這樣,我同桌天天學,也才比我高几分,有時還不如我!」曉明父親覺得曉明沒有上進心,不知道怎麼才能讓孩子有上進心。
那麼上進心是什麼呢?就是指進取心,奮發向上、積極進取之心,其實是對人的發展需求,只要始終保持一種發展的意願和努力,就是有上進心。
上進心是人們要求進步、不甘落後的心理意願,是人們勇於開拓、不斷前進的內在動力,是人們堅持理想、追求作為的思想信念,是引領人們不斷謀求發展的精神導向與動力源泉。
對於孩子上進心的培養,是很多家長想要知道了解的,那就談一談如何培養孩子的進取心。
1.多讚賞孩子,讓孩子體會進步的好感
對於孩子犯錯要寬容,對於孩子取得的成就,要不吝讚賞。因為只有父母給予孩子正面的讚賞,才能讓孩子體會到進步帶來的好處,才能體會到那種進步被讚賞的感覺,這樣有助於孩子形成自己的上進心,去想要更加努力,去做好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2.寬容孩子的錯誤
家長對於孩子的錯誤不要揪著不放,也不要狠狠批評孩子。對於有些錯誤,要給予孩子一定的寬容,讓孩子自己明白內疚就好了。
如果家長批評孩子,將孩子的錯誤放大劃重點,那麼孩子在遭受到父母的強烈批評之後,可能內心就會產生一定的價值懷疑,對自己的自信心產生動搖,對於自己的價值產生負向引導。
這些不利於孩子的上進心養成,可能使得孩子在承受較多的批評之後自暴自棄。
3.給孩子講解、灌輸勵志故事
父母可以通過一些名人成長的故事,讓孩子看到希望,看到偉大的目標,激發他勇往直前的勇氣,激發孩子對於這些名人的嚮往。
比如說,你可以給他講講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是怎麼經歷幾千次失敗而發明了電燈的故事,讓孩子了解到失敗並不是可怕的一件事情;還有諾貝爾,發明炸藥進行試驗,在那麼危險的境況下,依然試驗幾百次,家人都離去了幾位,最終發明出了穩定的炸藥。再比如,偉大的周總理,自小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的志向,支持著他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通過這些故事,激發孩子對某一類知識的興趣,能更好地讓孩子有個明確的目標,更容易產生上進心。
4.家長要以身作則
作為孩子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
當你在要求孩子的時候,你首先要想一想,你自己是否做到了?你是否也在進步,也在上進呢?孩子無時無刻不在模仿你的行為,受你的行為的影響。如果,父母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要求孩子做到,父母們覺得孩子會去做嗎?
5.更相信孩子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要時常打壓孩子的自信心。
比如孩子想要考一個好成績,對孩子說上次考得那麼差,這段時間沒怎麼學習,還想考好?這就是打壓孩子的自信心,不相信自己的孩子,父母的不相信會使得孩子內心受傷,從而自信心受到打擊。
一個自信心受影響的孩子,能有很好的上進心嗎?
總之,有無上進心,對於孩子的一生來說,可以說是極其重要的。作為家長,如果能夠幫孩子建立起足夠的上進心,那孩子的未來,自然也就更容易變得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