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上進心?父母要激勵孩子自信心,不要語言打擊孩子

2020-12-11 騰訊網

「你怎麼不比好學生,就知道和差學生比?」

說起自己孩子的不爭氣,曉明的父親總是一臉感嘆的表情。他說,曉明每次考試不好回家,批評他好好學習,曉明都會反駁說,「我沒怎麼學,還能考這樣,我同桌天天學,也才比我高几分,有時還不如我!」曉明父親覺得曉明沒有上進心,不知道怎麼才能讓孩子有上進心。

那麼上進心是什麼呢?就是指進取心,奮發向上、積極進取之心,其實是對人的發展需求,只要始終保持一種發展的意願和努力,就是有上進心。

上進心是人們要求進步、不甘落後的心理意願,是人們勇於開拓、不斷前進的內在動力,是人們堅持理想、追求作為的思想信念,是引領人們不斷謀求發展的精神導向與動力源泉。

對於孩子上進心的培養,是很多家長想要知道了解的,那就談一談如何培養孩子的進取心。

1.多讚賞孩子,讓孩子體會進步的好感

對於孩子犯錯要寬容,對於孩子取得的成就,要不吝讚賞。因為只有父母給予孩子正面的讚賞,才能讓孩子體會到進步帶來的好處,才能體會到那種進步被讚賞的感覺,這樣有助於孩子形成自己的上進心,去想要更加努力,去做好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2.寬容孩子的錯誤

家長對於孩子的錯誤不要揪著不放,也不要狠狠批評孩子。對於有些錯誤,要給予孩子一定的寬容,讓孩子自己明白內疚就好了。

如果家長批評孩子,將孩子的錯誤放大劃重點,那麼孩子在遭受到父母的強烈批評之後,可能內心就會產生一定的價值懷疑,對自己的自信心產生動搖,對於自己的價值產生負向引導。

這些不利於孩子的上進心養成,可能使得孩子在承受較多的批評之後自暴自棄。

3.給孩子講解、灌輸勵志故事

父母可以通過一些名人成長的故事,讓孩子看到希望,看到偉大的目標,激發他勇往直前的勇氣,激發孩子對於這些名人的嚮往。

比如說,你可以給他講講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是怎麼經歷幾千次失敗而發明了電燈的故事,讓孩子了解到失敗並不是可怕的一件事情;還有諾貝爾,發明炸藥進行試驗,在那麼危險的境況下,依然試驗幾百次,家人都離去了幾位,最終發明出了穩定的炸藥。再比如,偉大的周總理,自小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的志向,支持著他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通過這些故事,激發孩子對某一類知識的興趣,能更好地讓孩子有個明確的目標,更容易產生上進心。

4.家長要以身作則

作為孩子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

當你在要求孩子的時候,你首先要想一想,你自己是否做到了?你是否也在進步,也在上進呢?孩子無時無刻不在模仿你的行為,受你的行為的影響。如果,父母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要求孩子做到,父母們覺得孩子會去做嗎?

5.更相信孩子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要時常打壓孩子的自信心。

比如孩子想要考一個好成績,對孩子說上次考得那麼差,這段時間沒怎麼學習,還想考好?這就是打壓孩子的自信心,不相信自己的孩子,父母的不相信會使得孩子內心受傷,從而自信心受到打擊。

一個自信心受影響的孩子,能有很好的上進心嗎?

總之,有無上進心,對於孩子的一生來說,可以說是極其重要的。作為家長,如果能夠幫孩子建立起足夠的上進心,那孩子的未來,自然也就更容易變得出色。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現在,很多父母擔心孩子膽小、不自信。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原總編輯、知心姐姐盧勤老師給出了方法。  引導孩子相信「我能行」  父母要引導孩子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長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的,父母要啟發孩子看到自己的閃光點,看到自己身上蘊含的潛力,而不是總拿自己孩子的短處與別人家孩子的長處相比較。
  • ...父母打擊孩子有危害,做個「會說話」的父母,讓孩子重獲自信心!
    03、導致逆反心理4~6歲是孩子逆反的心理,而這種時候是最需要父母關心和陪伴,如果父母對孩子進行打擊,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敵對行為,導致越來越叛逆。04、疏遠父母打擊孩子會讓孩子越來越疏遠父母,讓孩子對父母形成恐懼感和厭惡感,甚至不願意與父母交流和接觸,時間長了就會離父母越來越遠。佛洛依德說過:「一個人童年時期的經歷,將會對她的一生都產生重要的影響。」
  • 父母打擊孩子有危害,做個「會說話」的父母,讓孩子重獲自信心!
    1、導致心靈脆弱 心靈脆弱便是經常被打擊的孩子容易出現的問題,打擊孩子會讓孩子把自己封閉起來,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內心脆弱變得不堪一擊。 2、不同其他人玩 父母長時間的打擊,會讓孩子缺乏自信,從而導致不願意交朋友,覺得沒有人會願意和我這種缺點多的人在一起玩,久而久之就變得不合群。
  • 面對英語學習,如何激勵孩子?
    孩子的一生有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說話,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學,第一次寫字,許許多多的第一次都是在父母、老師的激勵下完成的,學習英語同樣如此。相信不管作為老師還是家長,如何激勵孩子學習英語都是一項非常重要且複雜的課題。
  • 孩子小學成績好,初中就厭學?要規避「14歲現象」,得培養自信心
    種種因素一疊加,孩子自我認同感降低、喪失信心,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因此,"14歲現象"父母要警惕! 要規避"14歲現象",得培養自信心: 從學習的角度來說,父母如果想要讓孩子規避"14歲現象",就要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 如何提高孩子的大腦發育?這個時期很關鍵,父母們要用心用力
    如何提高孩子的大腦發育?是很多家長都考慮和擔心的一個問題,為了能夠提高孩子的成長,許多家長也可謂是"飽讀經書",到處搜刮有用的科學資料,來為自己培養孩子做鋪墊。這些孩子從小就被灌輸英語和漢語,久而久之,英語就像是一種天生的語言那般,順暢而自然。那麼我們如何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呢?1.
  • 想要孩子自信?父母要從這3點做起
    和現場的父母們聊起來關於孩子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時,竟然有70%的家長選擇的是孩子的自信心。每個家長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大方,然而身邊有不少孩子膽小、不敢去嘗試,做父母的就會著急、擔憂。孩子為什麼會不自信呢?如何讓孩子自信起來?其實,很多孩子不自信,卻是跟家長有很大關係。
  • 7個培養逆商好方法,帶孩子走出「心理舒適圈」,助孩子更優秀
    太容易讓孩子得到就會讓孩子認為所有東西都不難,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失去奮鬥的動力,父母要適當讓孩子面對一些風雨,不要太輕易滿足孩子的要求,提高孩子抗挫心。當然了在分配任務的時候,父母也不要難為孩子,要安排符合年紀,孩子能做到的任務,並且在孩子首次嘗試的時候,父母要陪伴和鼓勵。
  • 鈴木鎮一:要賞識孩子,不要訓導孩子
    ——鈴木鎮一  孩子是為賞識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讚美與鼓勵的魔力  日本教育家正弘知茂:「不是聰明的孩子被誇獎,而是誇獎使孩子聰明。在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場合,可以無中生有,小題大做,無限誇張,以喚起孩子的自信心。」  離開鼓勵,孩子就不能生存。
  • 【樹誠家庭教育講座】父母是孩子的鏡子,而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孫老師不僅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更注重學生應試能力的提高,教學方法的優化,讓學生在穩紮穩打的學習過程中逐步提高! 家庭教育主講 學會控制脾氣 1.儘量讓自己冷靜下來。 2.不要馬上回應。 3.學會跟孩子溝通。
  • 別再誤信挫折教育了,這種方式正在毀掉孩子的自信心!
    或許我們都理解錯了挫折教育,所謂挫折教育是讓家長引導孩子正確面對生活中的苦難和挫折,重點是培養孩子一種面對挫折的態度,而非人為製造挫折。那麼人為製造挫折會有什麼影響呢?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個很奇妙的東西,沒有人生下來就是自信的,自信心都是在正常中通過一件件成功的事情來獲取成就感和自信心。如果家長刻意去製造挫折,那麼就會讓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擊,感覺自己是個沒用的人,感覺自己是失敗者。
  • 《自驅型成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
    陪孩子寫作業一直是最近幾年的熱議話題。很多父母都有如下疑問:我一直督促孩子寫作業,他怎麼就是不寫?我在旁邊教孩子寫作業,怎麼越教孩子越不願意寫了?……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父母把這歸因為孩子不自律,然後,千方百計的找方法,讓孩子學會自律。
  • 激勵孩子的良言妙語,孩子的未來,都藏在父母的話語裡!
    文:蜉蝣看過一句話:「每一個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父母說什麼話,決定了孩子以後將走怎樣的路。對於孩子來說,來自父母和老師的激勵,最能讓他們振奮!要想孩子更優秀,這些激勵孩子的良言妙語,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多說。一、鼓勵孩子積極向上的話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做過一個實驗,表明:教育孩子,鼓勵往往比其他方式更有效。
  • 沉默的父母,難以激發孩子潛能!要懂得為孩子的成長創設語言環境
    因此,要想孩子的學習力提高,發揮孩子的潛能,父母就要懂得為孩子的成長創設語言環境。而要創設早期語言環境,這兩個因素很關鍵。創設早期語言環境的2個重要因素1.父母對孩子說話的量。這裡說話的量也就是父母對孩子說了多少句話,而重複的句子是不包含在內的。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中產家庭的孩子在早期語言環境中聽到的詞彙量,要比接受社會救濟的孩子聽到的多出3200萬。因此,父母對孩子說話的量本質上影響著孩子的發展。2. 父母對孩子如何說話。
  • 當孩子在學習時感到太累,父母需要正確的引導,七句話可激勵孩子
    當孩子感到學習累時,父母並沒有幫孩子做出調整,而孩子在長期疲勞下學習,最終,孩子承受不住壓力,開始胡言亂語…… 其實,現在孩子們的學習壓力挺大,小學生們每天的課程並不是很多,下午4點左右都已經放學。
  • 致家長:激發孩子語言潛能的5點建議
    因此,要想喚醒孩子的語言潛能,就要做他們良好傾聽能力的嚮導。指引孩子學會傾聽,要從出生時就開始。認真傾聽孩子的說話,尊重孩子,有效地鼓勵孩子表達,從而增強孩子表達的自信心,激勵孩子表達的欲望,促進語言潛能的激發。
  • 李玫瑾:不和孩子培養感情,你的孩子就不是你的孩子
    但是,根據媒體的報導,我們不難得知,兒子或者女兒殺害父母的例子並非沒有。比如,今年5月份青島15歲的女孩瑤瑤借幫助媽媽按摩為名,用繩子將其母親、45歲的女律師張靈勒死。2015年7月,北京大學學子吳謝宇在家中將母親謝長琴殺死後裝在冰箱裡藏屍。為什麼會發生這樣子女殺死父母的慘案?說到底是母子、母女之間沒有培養起來真正融洽的親密感情。
  • 激勵孩子的良言妙語(家長每天都說一說)
    02自信心是人生前進的動力,是孩子不斷進步的力量源泉。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其自信心的培養。可以說,許多學習落後或者逃學、厭學的孩子,都源於自信心的喪失。只有自認為已經沒有指望的事,人們才會放棄,學習也是一樣的,只有孩子認為自己沒有希望學下去了,他才會逃學、厭學。
  • 孩子膽小、懦弱怎麼辦?5個方法幫孩子克服膽小心理,變得自信
    二、父母如何積極引導孩子戰勝自己內心的膽小、懦弱呢?3.父母要多鼓勵、少打擊孩子年齡小,不懂的還有很多,怕事、不敢面對是正常的,如果孩子懦弱、膽小,一定要不用惡語去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這樣會打擊孩子的勇氣和信心,孩子更容易養成自卑心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積極的正面鼓勵孩子,身後有父母的支持才會有信心去面對。
  • 越是「無能」的父母,越喜歡對孩子說3句話,孩子都被說廢了
    一名合格的父母,他們會積極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鼓勵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及時給予孩子肯定,必要的時候會給孩子一些建議指導。因為家長知道,只有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成長空間,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對孩子獨立的思考能力也是很好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