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不和孩子培養感情,你的孩子就不是你的孩子

2020-12-15 家長必讀

母子關係、父子關係,可以說是人世間最親密的關係。但是,根據媒體的報導,我們不難得知,兒子或者女兒殺害父母的例子並非沒有。比如,今年5月份青島15歲的女孩瑤瑤借幫助媽媽按摩為名,用繩子將其母親、45歲的女律師張靈勒死。2015年7月,北京大學學子吳謝宇在家中將母親謝長琴殺死後裝在冰箱裡藏屍。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子女殺死父母的慘案?說到底是母子、母女之間沒有培養起來真正融洽的親密感情。著名青少年心理研究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老師在講座中曾經明確指出:「哺乳類的動物大多數有感情,這是一種天生的能力,人作為高級哺乳動物,更是有著豐富的感情。但是,這個感情要看和誰有感情,如果父母不和孩子培養感情,這個孩子就不是你的,就不屬於你。」

李玫瑾教授的這段話,真的可謂是振聾發聵,因為吳謝宇案和青島女律師張靈被女兒勒死的悲劇都表明,人的感情其實是一柄雙刃劍,既可以是愛,也可以是恨。一旦父母與孩子的感情由愛轉為恨,那麼就會發生難以預料的重大悲劇。

作為父母,怎樣正確培養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呢?李玫瑾教授強調指出了兩個方面:

一是注重性的教育。性的教育又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引導孩子將性的能量升華,用自己的充沛精力付諸學習,做更有意義的事情。二是教給孩子正確與異性相處的方法,讓孩子明白將來要找一個什麼樣的異性作為自己的理想伴侶,什麼樣的異性是「好的」,什麼樣的異性是「不好的」。

二是注重引導開發孩子的特長,找到孩子獨特的優勢。每一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作為家長,一個重要責任就是找到孩子特長,將孩子培養成富有特色的人才。

李玫瑾教授講的這兩點非常關鍵。性的問題是困擾青少年的主要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孩子心理健康基本不會有大的風險。孩子的特長關係到他們的未來和自信,如果家長能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特長,並進一步鞏固培養,孩子有了自信心,對生活和未來當然會充滿希望。

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沒有心理的困擾,而且自信心充足,父子、母子之間的感情當然會穩定而深厚,親情關係也就不會出現危機。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在現實生活中,李玫瑾常常遇到這樣令人痛心的案例: 「不少孩子在青春期出現傷害家長的行為,不用問,這樣的孩子大多在12歲以前不是由自己父母養育長大的,情感聯繫並沒有形成。」
  •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玫瑾作為中國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的育兒語錄常被家長認為扎心、犀利,一針見血。
  • 李玫瑾:影響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專注力!要從小培養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課中,針對於孩子學習成績差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影響孩子的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專注力」。李玫瑾教授說學習差的孩子都有同樣的現象,耐不住性子聽課,一會看看老師、一會看看外面、上課東張西望,老師所講的知識根本就沒過腦,這樣的孩子是很難學習好的。
  • 李玫瑾: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深度好文)
    在現實生活中,李玫瑾常常遇到這樣令人痛心的案例: 「不少孩子在青春期出現傷害家長的行為,不用問,這樣的孩子大多在12歲以前不是由自己父母養育長大的,情感聯繫並沒有形成。」
  • 李玫瑾:孩子「害羞」見人就躲,家長做好這4點,幫你養成外向娃
    李玫瑾:孩子「害羞」見人就躲,家長做好這4點,幫你養成外向娃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膽小的孩子就一點,缺練。這能夠在彌補孩子心理的創傷,讓孩子感受到溫暖,不會覺得自己沒有人關心,也會讓害羞的孩子得到更多的樂趣。父母多和孩子溝通李玫瑾教授認為害羞和膽小的孩子,就是缺乏練習,父母要多和孩子溝通,這樣不僅能夠對孩子起到練習的作用,還能加強父母和孩子間的感情。
  • 孩子當街大哭怎麼辦?李玫瑾教你你一套「標準哄娃法」
    可這樣的結果卻往往是效果一般,同時還有可能傷害孩子與家長的感情,導致孩子對於家長不信任,讓孩子與自己疏離。我國公安大學的青少年心理學研究者李玫瑾教授則為家長們提供了一套「標準哄娃法」,這種方法結合了李教授的個人研究和生活中家長們哄孩子的常用手段,是一種行而有效簡單方便的方法。
  • 李玫瑾:將來有大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正因如此李玫瑾教授也是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並且經常進行講座,向各位家長傳遞正確的育兒觀念,解決家長在育兒道路上的難題,而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上回答了一個所有家長都特別重視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對此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夠看出來。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成才,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會感激你
    育兒專家李玫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她對兒童心理有一定的見解。李玫瑾教授就在某次講座中,曾經針對過孩子頂嘴的問題,給出過這樣的解決辦法。她認為,如果孩子總頂嘴的話,家長應該要學會說這3句話才行。第二句:如果你覺得不開心,你就直說不開心,而不是說我討厭你其實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在脾氣爆發的時候,對我們最愛的人說出很傷害的話語。發洩情緒不是不可以,但是傷害別人是不應該的。我們應該在孩子頂嘴的時候,告訴孩子什麼話不可以說,以免孩子養成惡語傷人的壞習慣。
  • 李玫瑾直言:這5種孩子,將來想不出息都難,你家孩子在其中嗎?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成才、出人頭地。但是,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父母不能坐等天上掉餡餅,必須從小培養孩子,讓孩子變得優秀。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是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說:「凡是那些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其實從小就能看出一二了。
  • 李玫瑾:孩子怕生見人就躲,做好這4點,輕鬆培養出「交際娃」
    李玫瑾教授解讀孩子怕生李玫瑾教授說:膽小的孩子就一點,缺練。如果孩子是另一種表現,看了看你,腦袋低下了,左看看右看看,鬧著要走,怎麼說也不跟人打招呼,那麼這樣的孩子,基本就是媽媽一個人帶的。孩子害羞、不愛打招呼在未來會遇到的問題1、 害羞的孩子不願意和自己的父母溝通害羞的孩子一般都不擅長溝通,所以這也就造成了他們和外界的溝通困難,有些事情並不是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是他們不會去和大人表達,不願意去溝通交流
  • 李玫瑾坦言:太活躍的孩子不是學習的料,老實巴交的孩子學習才好
    聽了這番話後,確實很有道理,也讓我想起來李玫瑾教授說過的那番話:太過活躍、太愛表現自己的孩子學習往往都不是很好,反而那些安靜、專注的孩子聽課時眼裡都有光。並且李玫瑾教授還表示:「天才」往往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專注力強,而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專注力的強弱。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時,父母學會這樣說,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
    李玫瑾教授分析 李玫瑾教授是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專家,因為長期對犯罪心理以及青少年心理進行研究,因此李玫瑾教授對於育兒領域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暗示情商高,是你家娃嗎?
    尤其是和兒時玩伴的相聚,總是讓人驚喜滿滿,曾經被家長說一身「臭毛病」的孩子,往往長大後更有出息!我研究了心理學多年,才明白很多看似是「臭毛病」的行為,其實是情商高的表現。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表示,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的孩子,暗示情商高!看看是你家娃嗎!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懶惰,而是最親的父母
    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一名出色的育兒專家,她曾經對上千個孩子進行觀察,並認為孩子如果經常生活在家長的「語言攻擊」之下,他們的性格會發生很大的改變,不僅否定了自己,更否定了別人,嚴重還會影響未來的發展。
  • 李玫瑾:孩子7歲前擁有4項能力,家長基本不用愁了,你家孩子有嗎
    李玫瑾:孩子7歲前擁有4項能力,家長基本不用愁了,你家孩子有嗎 我相信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希望孩子能夠通過自己的培養,將來有一天出人頭地,生活幸福美滿。
  • 李玫瑾:在孩子6歲之前,這3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優秀
    一個缺乏實踐觀念的孩子,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工作上,都難有大成就, 所以,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要使勁管。建議家長從小就給孩子規劃好時間,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睡覺……同時讓孩子遵守你制定的時間規則,再輔以明確的賞罰制度,慢慢的你家孩子就具備時間觀念了。
  • 李玫瑾:孩子「人緣好」,困難時有人幫他!社交能力從3歲起培養
    文|凝媽有的孩子看上去就是人見人愛,他不是長得多麼漂亮,也不是穿得多好看,學習成績也並非出類拔萃,但是身上卻散發一種魅力,讓你忍不住想誇他,想幫他,讓他過得更好。這些孩子的表現,俗話說就是「人緣好」,專業一點說就是「社交能力強、情商高」。李玫瑾教授說過:好人緣,在危難的時候就會有人幫他。李玫瑾教授還說:有朋友的人,你只要有點事,肯定有很多人來幫你。
  • 李玫瑾坦言:孩子情商低大多是父母的原因,6歲前培養還來得及
    其實呢,這並不是其他原因,而正中情商低的下懷。情商對於人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它表現在人與人的交際方面,處理家庭棘手的問題上面,為人處事的行為途中。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挫折與坎坷,都會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這時當我們去發洩情緒時,要注意一點,你是否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你是否應該避免當著孩子的面發脾氣?你是否應該克制自己發洩的行為舉止?李玫瑾說:隨意發火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 如何培養好孩子?李玫瑾:3歲學感恩,6歲立威嚴,12歲立價值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六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十二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如果家長們想要孩子培養出好的性格,那麼孩子在三到六歲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每個孩子成長中的性格問題都具有滯後性,等到發現了問題再想糾正就已經來不及了,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抓住孩子三到六歲這個最佳時機教育孩子,培養孩子的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