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關係、父子關係,可以說是人世間最親密的關係。但是,根據媒體的報導,我們不難得知,兒子或者女兒殺害父母的例子並非沒有。比如,今年5月份青島15歲的女孩瑤瑤借幫助媽媽按摩為名,用繩子將其母親、45歲的女律師張靈勒死。2015年7月,北京大學學子吳謝宇在家中將母親謝長琴殺死後裝在冰箱裡藏屍。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子女殺死父母的慘案?說到底是母子、母女之間沒有培養起來真正融洽的親密感情。著名青少年心理研究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老師在講座中曾經明確指出:「哺乳類的動物大多數有感情,這是一種天生的能力,人作為高級哺乳動物,更是有著豐富的感情。但是,這個感情要看和誰有感情,如果父母不和孩子培養感情,這個孩子就不是你的,就不屬於你。」
李玫瑾教授的這段話,真的可謂是振聾發聵,因為吳謝宇案和青島女律師張靈被女兒勒死的悲劇都表明,人的感情其實是一柄雙刃劍,既可以是愛,也可以是恨。一旦父母與孩子的感情由愛轉為恨,那麼就會發生難以預料的重大悲劇。
作為父母,怎樣正確培養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呢?李玫瑾教授強調指出了兩個方面:
一是注重性的教育。性的教育又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引導孩子將性的能量升華,用自己的充沛精力付諸學習,做更有意義的事情。二是教給孩子正確與異性相處的方法,讓孩子明白將來要找一個什麼樣的異性作為自己的理想伴侶,什麼樣的異性是「好的」,什麼樣的異性是「不好的」。
二是注重引導開發孩子的特長,找到孩子獨特的優勢。每一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作為家長,一個重要責任就是找到孩子特長,將孩子培養成富有特色的人才。
李玫瑾教授講的這兩點非常關鍵。性的問題是困擾青少年的主要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孩子心理健康基本不會有大的風險。孩子的特長關係到他們的未來和自信,如果家長能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特長,並進一步鞏固培養,孩子有了自信心,對生活和未來當然會充滿希望。
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沒有心理的困擾,而且自信心充足,父子、母子之間的感情當然會穩定而深厚,親情關係也就不會出現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