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各位養豬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們飼養母豬在它進行生產後會出現不吃東西的情況,令人非常的頭大,母豬不吃就會造成身體消瘦,這還不算什麼,主要是還要餵小豬的奶,如果它不吃就沒有奶來供應小豬,那我們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呢,今天就來與大家分享分享。
一、產後癱瘓許多養豬戶抱怨豬不好養,更何況還要區分小豬和母豬的區別,更是難上加難,今天我來給大家分享五點養豬的經驗,教你區分如何飼養大豬和小豬,快來看看吧。
1、肥瘦
對於小豬來說,要求小豬長肥,不能瘦,瘦下來就無法支撐身體的各項需要,所以小豬要餵肥。
對於母豬來說,要求母豬長肥但是不能過膘,過於肥胖的母豬發情率較低,產仔也較為難產。
2、小豬拉肚子,母豬便秘
對於小豬來說,拉肚子的傷害不可謂不大,因為小豬本來就還未發育起來,一旦拉肚子就會導致營養不良、脫水,甚至死亡。
母豬卻是不能便秘,母豬的腸道長度可達30米以上,一旦便秘就會導致母豬不食,甚至堵死。
3、飼料
小豬的飼料要求不能太粗,因為小豬的腸胃還處於發育期,相對來說比較脆弱,吃較粗的飼料容易劃傷它的食道黏膜。
母豬的飼料過細的話就容易導致便秘、胃潰瘍等疾病。
4、體溫
小豬的體溫不能過低,因為它本身的器官還未成熟,體溫過低說明它已經器官壞死了。
母豬的體溫過高則是說明母豬一定感染上了某種疾病甚至瘟疫,這個時候需要養豬戶多加注意防範。
5、環境溫度
周圍環境的溫度對於豬來說至關重要,溫度過高會導致母豬發情滯後甚至不發情。
溫度過低會導致小豬無法抵禦而至死亡。
產後癱瘓是一種母豬在生產完豬仔後趴著不動,呈現一種無力的表現,導致它不吃東西不進食,這其實是一種疾病,各位養豬戶或多或少的也可能遇到過了,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需要採用氯化鈣加葡萄糖注射和日糧加鈣的辦法來治癒它的這種疾病,其中氯化鈣的用量在50ml,含量為百分之十,葡萄糖用量在100ml,含量為百分之二十五,混合後對母豬進行注射。日糧加鈣這裡我們建議添加骨粉,骨粉含鈣量高,易吸收。還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幫它翻身,每天最少5次,這樣是防止它患上褥瘡。
二、產後炎症
母豬每次產仔都會對它本身造成極大的傷害,其中炎症首當其衝,類似於陰道炎、子宮炎和產道炎等等一系列的炎症,造成母豬不食的情況,嚴重的炎症還可能危及母豬的生命,所以來說,母豬的產後消炎是至關重要的,一般我們消炎採用的是頭孢注射和青黴素加生理鹽水注射兩種方法,劑量頭孢在2克,青黴素為100萬單位。
三、產前營養不良、產後體力不支衰弱。
這裡有一個萬能藥方,採用生理鹽水500ml,百分之十的葡萄糖500ml,配合20ml維生素C,使用靜脈注射,一天一次,連著用三天。還可以用黨參,當歸,黃芪等中草藥40克,煎成藥水給母豬喝下去,比較好用。
產前就是生產的當天不能餵它飼料,生產後的3天左右開始逐漸增加每天投餵的量,直到第5天時就可以達到供應,這樣可以防止母豬吃多和不進食的情況。飼料還存在幹飼料和溼飼料的問題,飼料不能太幹,太幹就會導致母豬便秘進而不吃東西。我們可以在母豬產前產後的飼料中添加小蘇打,小蘇打有利於中和豬胃裡的胃酸,減少胃脹氣等情況的出現。
以上就是當母豬產後出現不吃東西的情況出現的原因以及解決辦法,希望對各位養豬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