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倖存者之歌》英文版出版,其實是一個關於上海的故事

2020-12-17 澎湃新聞

上海曾是猶太民族的「諾亞方舟」。當年,數萬名為逃離納粹屠殺和迫害的猶太難民從歐洲來到此地,上海,以其包容和博愛向這個身處苦難的民族張開懷抱。

歷史將兩個古老的民族聯接在中國這片土地之上,他們友好相處,患難與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也成就了兩個民族間的一段佳話。

8月17日,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倖存者之歌》(英文版)在上海書展首發。書中小說根據好萊塢製片人邁克·麥德沃父母大衛與朵拉在上海的真實經歷為藍本而創作,描繪了二戰期間,來上海避難的歐洲猶太難民的生命畫卷:無論命運如何艱難,他們在困苦中依然綻放著愛情、夢想和信仰之花。

8月17日,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倖存者之歌》(英文版)在上海書展首發。邁克·麥德沃曾憑藉《飛越瘋人院》《與狼共舞》《西雅圖不眠夜》《沉默的羔羊》《黑天鵝》等影片獲得八次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由美國著名漢學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擔任譯者。首發式上,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社長孫玉致開幕辭。他表示,《倖存者之歌》這部作品講述了二戰期間在滬避難的猶太人的故事,它所構建的文學話語豐富了歷史。去年,《倖存者之歌》中文版問世,反響熱烈,今年,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推出英文版,以期讓更多外國讀者了解這一特殊時期的海派文化和猶太民族的歷史,推動國際文化交流。

在圓桌交流環節中,《倖存者之歌》作者貝拉介紹,自己偶然結實了《飛越瘋人院》、《與狼共舞》的製作人、鋼琴家邁克,得知他是在上海生活的猶太人——父親是美國電話公司高層,媽媽經營一家服裝店。麥克講述了他們一家勤勞勇敢漂泊異鄉的故事,覺得很有意義。所以想要寫這本書,描寫他們的這段經歷。

在她看來,這段歷史,對每一位猶太人、每一位上海人都很有意義,因為體現了上海是一座開放、自由、海納百川的城市。

而在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王寧看來,猶太文學在美國文學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猶太人在上海的這段經歷更對此類文學創作具有重要意義。主人公猶太人如何在美國與當地文化產生衝突,又是如何來到上海,受到當地人的尊敬,通過自己奮鬥成為高管——由此可以知道上海是一個開放、包容性特別強的大都市。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館長陳儉表示,上個世紀30年代,在歐洲有600萬猶太人被屠殺,這是一個慘絕人寰的事件。當時有將近2萬歐洲猶太人來到上海。在上海這座城市的幫助下,他們度過了一生中最困難的時期。這段歷史充分體現了中國人、上海人對他們的幫助,體現了人性的光輝。大家都知道有一部電影叫《辛德勒的名單》,但是上海這座城市為猶太人所做的卻沒有像我們所期望的那樣在國際上家喻戶曉。

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尚必武認為,葛浩文是當今整個中國文學界最偉大的譯者。他的文筆,他的文風都是值得我們讀者去感受的。「葛浩文的譯本是可讀、可信、有趣的,同時我們可以感受到上海這座包容的城市對受難猶太人的幫助。以英文這樣的語言表述出來,可以與很多描寫猶太人流亡、受難的歐洲作品相媲美。

活動最後,上海僅存的二戰猶太人難民後裔沙拉·伊馬斯帶來詩歌朗誦《當命運以苦難親吻我》。她表示,貝拉以文學關注猶太人在上海的歷史,表達了人類共同情感,愛與信仰。體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正是這樣的一批作家推動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如今每年依然有絡繹不絕的猶太人後裔來到上海「尋根」。中國人民在二戰期間的義舉令猶太民族難以忘懷,也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倖存者之歌》雖然是虛構的小說,但它又埋藏著真實人物的身影和靈魂,呼喚著愛與和平,生動地詮釋了猶太人在苦難中所表現出的樂觀豁達,生生不息而永不放棄的生命意志。

「希望《倖存者之歌》能把中國故事、尤其是上海故事推向世界,為每一位讀者帶去強大的精神力量,共同感受超越苦難的愛與信仰。」貝拉表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倖存者之歌》(英文版)首發
    上海曾是猶太民族的「諾亞方舟」。當年,數萬名為逃離納粹屠殺和迫害的猶太難民從歐洲來到此地,上海這座城市以其包容和博愛向一個深處苦難的民族張開了溫暖的懷抱。歷史將兩個古老的民族聯接在中國這片土地之上,他們友好相處,患難與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也成就了兩個民族間的一段佳話。
  • 《倖存者之歌》紀錄片開拍,重現猶太民族在上海的生命圖卷
    《倖存者之歌》片花 本文圖片視頻由作者貝拉提供(02:53)還原二戰烽火下的上海真實生活在貝拉筆下,《倖存者之歌》是基於好萊塢傳奇製片人邁克·麥德沃父母親在二戰烽火下的上海真實生活為藍本而創作的長篇小說;在十裡洋場演繹生死悲歌,被稱為上海版「亂世佳人」。
  • 《秋言物語英文版》新書發布會在美國成功舉辦
    據悉,《秋言物語·英文版》新書發布會共有兩場:一場是新書發布會,於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1日在好萊塢比利弗山莊成功舉辦;另一場是媒體招待會,於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2日在好萊塢環球影城圓滿落幕。
  • 新書《永久故事》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永久故事》圖書共38萬字400頁,分為行業之巔、工匠之歌、永久情懷、多彩視角、歲月留痕五個篇目共110篇文章446幅圖片,由《永久故事》編委會編著。據編委霍曉雲介紹,中國輕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已經將新書上架發行,新書由各地新華書店經銷,目前天貓、噹噹、京東等都已有銷售。
  • 著名作家張煒長篇小說《刺蝟歌》英文版全球正式出版
    【歐洲時報】中國著名作家張煒的長篇小說《刺蝟歌》英文版由中國文化譯研網(CCTSS)會員袁海旺翻譯,近日SINOIST BOOKS出版社將該英文譯本正式出版。《刺蝟歌》英文版譯名定為Songs from the Forest,於今年9月第十五屆北京文博會期間赴華參展,預計10月16日在全球上市銷售。 《刺蝟歌》英文版的責編蘭大衛表示:「張煒是中國的傑出當代作家,我們社爭取每年出版一本他的作品,讓更多的英語讀者了解中國文學,了解當代的中國」。
  • 張文宏研究冠狀病毒新書已選出13位譯者,預計5月出英文版
    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新著《2019冠狀病毒病——從基礎到臨床》日前由復旦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為向全球各國分享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復旦大學出版社在3月27日發布了張文宏教授新書海外翻譯出版招募令,向全社會招募翻譯志願者,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時間過去十多天,招募翻譯志願者進展如何?
  •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2020年度《上海年鑑》英文版發布
    《上海年鑑》英文版創刊於2002年,由《上海年鑑》編纂委員會主持編纂,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主辦。每年一卷,已連續出版19卷,為全國最早的英文版省級年鑑。 首發式上,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三級調研員、上海市年鑑學會副秘書長沈思睿以「窗口和橋梁——《上海年鑑》應有的作用」為題,介紹了《上海年鑑(2020)》英文版的內容特色及編纂出版情況
  • 2020年《上海年鑑》英文版發布,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2020年《上海年鑑》英文版發布,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2020-10-15 09:38 來源:澎湃新聞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出版|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圖:新書實拍該系列由國內資深英文媒體人張慈贇先生所著,共分《中國神話故事與三十六計》《中國歷史著述》《中國成語故事》《中國歷代著名繪畫作品鑑賞》《中國歷史人物》《中國古建築及其故事》六冊。
  • 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近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在這六冊書中,張慈贇將錯綜複雜的事件和人物概括成可讀性強的故事,其中囊括了探究人類起源和信仰的神話故事、集合古人智慧與謀略的「三十六計」、凝結璀璨文明的歷史著述、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人物、濃縮漢語精華的成語故事、意蘊悠長的中國畫以及巧奪天工的古代建築。為了更形象地展示人物和情節,上海譯文出版社特邀設計師為每一篇文章繪製了插畫,既生動活潑,又不失傳統特色。
  • 《詭秘之主》泰文出版,烏賊新書即將發布,唐三通告新書鬥羅五!
    《詭秘之主》泰文出版 前一段時間,曼谷國際書展上,《詭秘之主》泰文出版書正式登陸泰國!博學的捲毛狒狒們,看不懂沒關係,詭秘666就完事了! 《詭秘之主》不僅在國內大火,在網文出口海外的徵途中也一直是披荊斬棘。在起點海外版Webnovel網站,《詭秘之主》英文版也一直有著不俗的人氣,廣受外國書友的喜愛。
  • 《習近平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論述選編》英文版出版
    《習近平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論述選編》英文版出版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翻譯的《習近平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論述選編》英文版,近日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發行《習近平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論述選編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學生防護讀本》英文版出版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學生防護讀本》英文版出版,本書由上海市東方醫院院長劉中民教授、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應急安全與減災科普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委員王韜教授主編,是國內最早出版的新冠病毒肺炎防治讀物之一。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推出英文版
    近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為了更形象地展示人物和情節,上海譯文出版社特邀設計師為每一篇文章繪製了插畫,既生動活潑,又不失傳統特色。(新書插頁翻拍)為儘可能地保留跨頁長圖的美感與細節,系列統一採用非傳統的24開本大小,裸脊彩線裝訂可直接攤平,極大地提升了閱讀觀感和趣味性。
  • 美國最大科幻出版社:今年將出版劉慈欣科幻短篇小說集英文版
    紅星新聞記者日前獲悉:美國最大的科幻出版社Tor在其官網上正式宣布,將在今年出版中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的短篇小說英文版,取名為「To Hold Up the Sky」(暫譯名《擎天》)。新書封面紅星新聞記者在出版社官網上看到,該短篇集選取了10篇大劉的經典科幻短篇,分別為《坍縮》《全頻帶阻塞幹擾》《鄉村教師》《地火》《時間移民》《歡樂頌》《詩云》《鏡子》《夢之海》和《思想者》。這10篇小說的英文版譯者陣容強大,由四位譯者分別擔綱。
  • 《新冠肺炎防治精要》英文版首發,出版走出去內容更加專業、領域更...
    該書英文版版權輸出於全球知名的科技出版集團愛思唯爾(ELSEVIER),並將作為全球醫護人員的重要參考書在全球出版發行。在發布會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與愛思唯爾出版集團還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探索更廣泛更深層次版權輸出合作。
  • 《造物者之歌》走紅 幻想類型崛起成市場熱門
    出版社供圖南報網訊(記者 邢虹)近日,讀客文化策劃的《造物者之歌》出版,迅速登上噹噹、京東等電商平臺的小說新書榜。近年來,幻想類型逐漸崛起,《三體》《流浪地球》《上海堡壘》《無羈》等幻想類超級暢銷書相繼被影視化,成為出版和影視行業的熱門。國產幻想小說《造物者之歌》走紅暑期為圖書銷售旺季,各大出版商紛紛在這個節點推出重磅作品,如科幻作品《未來:人類的徵途》《未來機器城》《荒潮》《逃離毀滅》,奇幻作品《星圖王》《御龍在天1:三國龍戰》等等。
  • 《冰與火之歌》第六卷又雙叒叕鴿了 馬丁說先了解一下龍家歷史
    坑王喬治·R·R·馬丁更新了一條推特,別激動,新書不是《冰與火之歌》系列第六卷《凜冬的寒風》,而是今年的11月20日將會出版一本外傳性質作品《火與血》,講述坦格利安家族在維斯特洛大陸發家以及衰落的歷史。
  • 《現代標準化方法——綜合標準化》英文版出版
    本報訊(記者徐風)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組織翻譯的已故著名標準化專家李春田所著《現代標準化方法——綜合標準化》(英文版)已由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我國首部關於中國標準化方法實踐著作的英文版。
  • 《中國現代文學文庫》(英文版)出版始末
    目睹這份設計方案,我仔細回憶梳理了當年這套文庫策劃和出版的前後過程。1988年, 當時的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成立譯林出版社,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憑藉《譯林》雜誌多年積累的境內外翻譯資源,出版外文圖書,向海外傳播中國優秀文化。這也是譯林出版社未來的使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