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 17:29 |浙報融媒共享聯盟金東站 |徐盼
名師工作室教學研討、「捲入式」教研、教育集團「網際網路+」線上研討……這段時間,金東區中小學都在開展各式各樣研討活動,給教師送上一道又一道「業務大餐」。
回想起幾天前剛參加的「邵金生、童國強名師工作室」教學展示活動,曹宅初中的楊帆老師直呼「幸福感爆棚」。當天,6堂名師示範課和專家點評,2個大型講座,讓參加活動的40多名初中語文教師收穫滿滿。能夠現場聆聽區內外的特級教師上示範課,大家都不願意錯過家門口的進修機會。精彩紛呈的課堂和引領教學方向的講座,引發大家深入思考與強烈共鳴。「一篇教讀課文,三種精彩構思,再加名師點評。」楊帆說,這些就像「雨滴」滋潤心間,讓她看到語文教學路上的精準定位和自己未來的努力方向。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近年來,金東區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解決傳統教育模式與新課程新要求的衝突,提高教師培訓質量,摸索出一條「聯合式、訂單式、拼盤式、聚焦式、梯隊式、抱團式」為抓手的「六式施訓」教師培訓模式,助力教師專業成長踏上「快車道」。
上周,區小學科學成長小組組織了一次學習活動,大家圍繞新教材中的一些難點問題解決展開研討。通過小組討論、設計教學,並讓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與剛入職的新教師分別進行課堂展示,同課異構,再從中找到問題,專題研討。區小學科學教研員汪旭光說,這樣的教學研討活動,他們每個月都會組織開展一次,學習小組成立四年來,影響力不斷擴大,成員從最初的十四五人發展到現在四十多人。
傅村小學科學教師黃倩今年剛加入學習小組,第一次就作為新教師代表進行課堂展示,「有點緊張,但更多的是興奮,聽課老師能夠清晰指出問題,及時解答,收穫很大。」
學習小組就是抱團式發展的典型。區教育中心副主任屠春福介紹,「六式施訓」因地因人制宜,針對性強,注重實效。「抱團式」聯盟研修,通過「名師工作室」、學習小組等平臺開展學習交流,聚沙成塔,雁陣齊飛。「聯合式」主要是與浙大、浙師大等高校合作,整合資源,開發高端、豐富、優質的培訓資源,拓展師訓工作的廣度、深度和效度。「訂單式」是送培入校,按需點單,一校一案「私人定製」。「聚焦式」是將師訓項目聚焦社會熱點、教育重點、教學延展點,主題化組織項目實施。「梯隊式」是按照「新教師—青年教師—骨幹教師—名師名校長—省特級教師培訓人選」的「五級梯度」教師培養模式,分層分類精準施訓。
「立足區域特點,探索特色培訓,打響『學在金東』品牌,是我們教師培訓工作的目標要求,也是現實追求。」區教育中心主任邵金生說,通過「六式施訓」模式,搭建多種平臺,在幫助教師「充電」「蓄能」的同時,也為實現金東區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16057781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