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電石火花一樣快的中央村突圍戰,和狡猾的日軍的再次合圍

2020-12-10 陳天刑

當時的警備旅一團二營,在5月23號從李家角突圍以後,又經過了多次機動,最後在5月26號的晚上,轉移到了中央村。

這個時候的各村,也都已經有了日偽軍建立的基層政權,也發展了不少漢奸作為耳目。哪怕是普通老百姓,臣服於敵人淫威之下的也不少。八路軍當時並無經驗,因此不久以後,我軍的行蹤就暴露了。

部隊在村裡剛住下來不久,到天剛亮的時候,就遇到了日軍的合圍。日軍當時排好了散兵線,分三路向村子攻了過來。

一、中央村的不利形式

當時中央村我軍面臨的形式,是前所未有的嚴峻。

1.我軍彈藥極度缺乏。

當時的我軍,剛剛經過5月23號激烈戰鬥,部隊在李家角打了整整一天。當時戰鬥到下午的時候,部隊的彈藥就已經不足,趙均一主任不斷從防守壓力小的區域調集子彈,部隊甚至準備好了近戰用的磚塊,才撐了下來。到了5月26號,又經過多次戰鬥,部隊的彈藥所剩已經不多。

2.我軍戰士們極度疲勞。

當時5月23號凌晨兩點我軍突圍以後,我軍就一直在不停機動,戰士們從李家角跑到蓮花池,而後轉向西邊到了東、西景明,再折向南經張何莊,然後到南北梨園,再轉移到郝村,最後到達中央村。三天內連續奔馳,鐵打的人也累了。

3.村裡沒有防禦工事。

當時我軍是剛到中央村不久,就遇到了敵人的突然包圍。我軍倉促遇襲之下,連村裡的工事都沒有建好。

4.日軍發起進攻很快。

包圍中央村的日軍指揮官,和李家角那位老謀深算、行事非常謹慎的老鬼子可不一樣。這傢伙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愣頭青。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借著夜色掩護接近中央村以後,他連例行偵察和炮火準備都沒有,直接就圍了上來。

當時的情況,如果稍有猶豫,可以說就是萬劫不復的結果了。

二、5月27日拂曉電石火花的中央村突圍戰鬥

好在林子元營長臨危不亂,不同的情況要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平時遭遇敵人,搶佔並堅守村落是必須的。可是在缺乏彈藥的不利情況下,村子是肯定守不住的。因此我軍沒有選擇退回村子裡防禦,等著被優勢敵人包圍,然後一點點磨死我們,而是選擇了面對面的亮劍,直接和敵人對衝!

前面我們自己說過了,林子元營長是一位智勇雙全的猛將兄,多次戰鬥中都衝鋒在前。李家角戰鬥中,他帶著尖刀班走在最前面,在正面遇到敵人騎兵的情況下,他就敢帶著十幾個輕步兵,和日軍鐵騎面對面對衝,硬生生把敵人騎兵打出了村子。如今敵人沒有炮火準備,就敢以散兵線合圍我軍,這就是等著送菜的!

戰機稍縱即逝,軍情緊急不容任何遲疑,林子元營長當機立斷,馬上集中了部隊所有剩下的彈藥,把尖刀排武裝起來,所有戰士人人上刺刀,他自己又親自帶著警衛班衝在了最前面,直接一聲吶喊,部隊如猛虎撲食,直接從村裡殺了出來!日軍正在按照步兵操典,好整以暇地排成散兵線進攻,卻沒想到這股子八路不照章出牌,沒有乖乖縮在村裡防守,居然打起了反衝鋒!

狹路相逢勇者勝!因為日軍猝不及防,進攻的兵力排列比較稀疏,被我軍突然反衝鋒以後,一時有點懵。我軍靠著集中的輕機槍和快慢機駁殼槍的自動火力,硬生生在日軍的散兵線上打開了一個缺口!

這個時候,我軍的戰術目的才顯露了出來:因為我軍的彈藥不足,大半天堅守是沒有前途的,因此指揮員選擇了趁著凌晨天剛亮,日軍合圍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大白天突圍!

我軍的這個戰術反衝鋒,大大出乎了日軍的意料,防線意外被我軍突破。然後我們趁著敵人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尖刀排集中火力封鎖缺口兩側,大隊從缺口處一湧而出,沒過幾分鐘,就全軍突出了包圍圈!

等敵人反應過來,集中起足夠的兵力想追擊的時候,我軍已經跑遠了。整個中央村的戰鬥,前後戰鬥時間不過是幾分鐘,進行的如電石火花一樣非常快。我軍因為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整個突圍中沒有任何傷亡。而且在突圍的時候靠著近戰的火力,還打死了七八名日軍,其中包括一名日軍小隊長。

缺乏彈藥的情況下被絕對優勢敵人包圍,還能在大半天突出包圍圈,並創造零傷亡擊斃數名日軍的戰果,警備旅一團二營,不愧是百戰精兵啊!

三、意外遇到了失散的八連

部隊中央村突圍以後,雖然人員沒有受到什麼損失,但是彈藥也幾乎已經消耗殆盡。他們知道日軍反應過來以後,肯定是要追擊的,因此一直不敢停歇,馬不停蹄趕緊跑。當時雖然時間緊迫,但是二營的指揮員卻沒有亂了陣腳,他們沒有瞎跑,而是根據前面中央村老百姓提供的八路軍轉移在深澤的情報,一路向著深澤縣跑去。

飢腸轆轆地跑了一上午,中午也沒來得及停下來吃飯,到了27號下午,他們趕到了深澤縣。然後非常難得的是,通過跑在前面的偵察員的努力,我軍直接就在深澤縣的高家莊,找到了失散已久的八連。

當時警備旅一團二營,本來的建制是有四個大連的。但是在5月12號大小尹村一戰後,部隊被打散,當時五六七三個連不久以後就重新在深南縣集合,一直在旅部指揮下作戰。但是八連突圍以後,就和上級失去了聯繫。5月14號林子元營長曾經為此離開部隊,孤身一人專門去尋找失散的八連,但是一直沒有找到。

在戰鬥中遇到了久別重逢的戰友,自然是非常喜悅的。簡單的交談之下才知道,大小尹村突圍以後,八連就在連長李永祥的帶領下,突圍到了安平和深澤交界處活動。當時深澤縣的敵情很惡劣,敵人的情報網比較嚴密,八連不敢在一個地方久留,就白天隱蔽休息,夜晚機動作戰的方式,他們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在深澤縣各村之間不停機動,日偽軍始終摸不到八連的準確位置。

不過這樣一來,不僅敵人找不到他們,就連我軍的指揮機關,也找不到自己的八連了。這次要不是有郝莊、中央村的老百姓提供消息,加上我軍突圍後長途機動,再有一些運氣的成分,還真找不到這個遊魚一樣滑溜的部隊呢。這個八連長李永祥,也是一位非常有謀略會打仗的指揮員呢。

閒話少說,至此警備旅一團二營的四個連,已經全部會合了。當時八連在當地已經堅持了十來天,有一定的活動經驗。他們趕緊給遠道而來,疲憊不堪,又餓著肚子的戰友們做好了飯,準備了床鋪讓他們休息。

四、白天突圍的害處和日軍指揮官的狡猾打算

可惜我們是在現實位面,沒有什麼作者眷顧的男主角。我軍會師的喜悅還沒結束,部隊正坐下以後準備做飯吃,我軍立刻又遇到了大股敵人的進攻!

而且這次來的敵人目標非常明確,力量也十分雄厚,他們以充足的兵力,迅速把整個村子嚴密包圍了起來,壓根就沒有給我軍任何突圍的空隙。後來我們才知道,圍莊敵人的主力,原來就是當天拂曉五點多鐘,在中央村包圍我們的那股敵人!

這時候我軍白天突圍的害處,就顯示出來了。日軍當時在中央村雖然措不及防,沒有想到我軍居然敢於反衝鋒,而因為戰線薄弱被我軍突圍了。可他們也是日軍中的精銳部隊,短暫的發懵以後,很快就反應了過來,直接帶隊追了過來。

我軍當時是輕裝前進,部隊跑的很快。日軍也把部隊分成輕重兩種,一部分輕步兵只帶步槍和20發子彈,跑在最前面專門用來追擊我軍,而剩下的一半人則帶著雙倍輜重和重武器,走在後面。這樣的辦法,往往讓我們的一般部隊,無法逃脫它的追擊。

但是他們的輕裝步兵雖然快,也就是和我們的普通部隊比一比。單純講速度的話,穿著大頭皮鞋的他們,仍然快不過穿著輕便布鞋的我軍精銳部隊。再加上我軍先起跑,日軍又需要整隊反應的時間,因此雖然日軍跑吐血的拼命追,也被我們甩開了幾裡地,一直沒有追上我們。

在此情況下,這支日軍的指揮官也不是白給的。他眼見一時追不上,就放棄了快速接近的打算,而是派出了騎兵和自行車兵,遠遠地跟著我們,不斷偵察我軍的前進方向。而他的主力,則一直不即不離地跟在我軍的後面,同時他還派出了傳令兵,不斷去沿途各個據點徵調援兵。

他的如意算盤,是打算等我軍奔馳了一天,精疲力盡後停下休整的時候,突然包圍我軍,這樣就可以把我們一股腦全部消滅了!

如今我軍不知敵人的打算,在高家莊會師八連以後停了下來,正中日軍的下懷。他馬上遠遠的四面布置兵力,突然就合圍了高家莊!

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就此打響了!

相關焦點

  • 老鄉盛情難卻,強留八路軍過新年,結果遭兩倍於己的日軍五路合圍
    但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八路軍115師開赴山東開闢敵後根據地時,有一次卻因為被老鄉盛情難卻,被強留在當地過年,結果被五路日軍合圍,掩護主力和群眾突圍的1個連以拼光三分之二的代價才最終突出重圍,這個戰例就成了一個反面的例子。
  • 羅榮桓對陣畑俊六:向日軍心臟突圍!讓敵酋自嘲「白跑」
    1941年11月5日凌晨,侵華日軍華北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為了一舉將我115師師部和中共山東分局殲滅,達到其徹底摧毀我山東根據地的目的,親自坐鎮指揮3萬多日偽軍分別從臨沂、蒙陰、沂水等地出動,在其陸軍航空兵、裝甲兵和化學兵的配合下,兵分11路,向我山東省領導機關所在地留田村進行合圍。
  • 李家角和任角村戰鬥(十三)最後的突圍和肉搏戰
    所以在當時任角村東北,出現了感人的一幕:八路軍戰士們向東打開口子以後,自己並沒有突圍,而是一直在道溝裡堅守,不斷把敵人反擊出去,同時掩護老鄉們突圍。等日軍好不容易合上口子,我軍就再次發動衝鋒打開,繼續讓老百姓趕緊跑!這樣的反覆突圍,發生了五次!八路軍戰士們其實是五次把生存的希望,都讓給了老百姓!
  • 諾門坎之戰,第6軍90分鐘被合圍
    諾門坎之戰,第6軍90分鐘被合圍1938年7月30日,日本駐朝鮮軍第十九師團向張鼓峰蘇軍陣地發起進攻,戰役突然爆發。當時蘇軍反擊成功將日本驅除張鼓峰地帶,與此同時,日軍不得不停戰與蘇軍進行談判,但是「正當日蘇進行停戰談判之機,日軍調集重炮向蘇軍大舉進攻。
  • 幾十個八路軍與日軍一個聯隊周旋並且成功突圍,這真的是神劇嗎?
    一次是抗日戰爭期間,鬼子發動了五一大掃蕩,李雲龍和警衛員和尚被逼到了一間屋子裡,若不是政委趙剛及時來救,他恐怕就犧牲了;一次是解放戰爭期間,他和楚雲飛遭遇,雙方對射之後負重傷,後來在醫院被搶救了過來。那麼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還原一下《亮劍》中辛莊之戰的原型----宋莊之戰。
  • 八路步兵對日軍騎兵,1個連拼掉1個大隊,僅10人趁天黑成功突圍
    ▲日軍在掃蕩 我清河軍區部隊與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搏鬥,並且利用日軍包圍圈中的縫隙,化整為零逐步跳出敵人的合圍,繞到敵人後方繼續打擊敵人。
  • 2具日軍屍體,無法分離
    【電影《劉老莊八十二壯士》劇照,劇中還原的交通溝,又稱「抗日溝」,是敵後軍民平時在村寨周邊挖的用於隱蔽行動和伏擊敵人的塹壕】哨兵的示警,雖然提醒3營官兵敵人來了,但也讓日偽軍察覺出劉老莊裡駐紮著新四軍。日軍第1大隊大隊長立刻調整隊形,向著劉老莊合圍而來,同時他緊急向上級匯報了在劉老莊發現敵情。
  • 八路軍對日軍騎兵大隊的十面埋伏陣
    遭到突然打擊的日軍,會有兩個突圍方向:1.日軍遇伏後沿橙線向北突破。在木刀溝北邊,是小呂村,和王村。如果日軍往王村一帶突圍,則八路軍有22團二連,進行第二重伏擊。日軍突破小呂王村埋伏後,則以17團一個連,在王先村進行第三重伏擊。
  • 抗戰慘烈大青山突圍,數十名省級、數百名連營級以上幹部都壯烈犧牲了
    抗日戰爭時期,我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篷勃發展,引起了侵華日寇的高度重視,極端仇視,頒布所謂「華北治安戰施策大綱」,下達年度《肅正建設計劃》,並不斷地向華北增兵,對我抗日根據地實施「鐵壁合圍」大「掃蕩」。
  • 日軍突圍無望,小隊長軍曹自殺其他鬼子全投降
    面對著我軍的凌厲攻勢,日偽軍紛紛放棄中小據點,向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線方向集結,企圖集中兵力,對抗我軍的攻勢。▲日偽軍的據點一直是缺乏重武器和炸藥的我軍最大的敵人馬頭鎮坐落於郯城縣西面約9 公裡的沂河南側,這裡是魯南的名鎮,也是全縣的工商業中心。日偽軍對其非常重視,在侵佔郯城縣不久,便出兵控制了該鎮,並在鎮內設立了據點,與縣城遙相呼應,形成了掎角之勢。據點內駐有日軍1個小隊,小隊長是西野少尉,另外還有2個偽軍中隊,總兵力約350 人,據點經過日偽軍數年的苦心經營,非常堅固。
  • 上高會戰,日軍血戰七天不知被包圍損兵一萬五,巖永少將切腹自殺
    此時,日軍總部決定對華北增派重兵「掃蕩」八路,將駐守贛北的33師團調往華北。根據日軍的潛規則,每一支軍隊要調走之前,便要趁機「搞事情」,那就是對當地周邊的一些地區「掃蕩」一次,以減輕將來守城的軍事壓力。當時,日軍主力盯上駐紮南昌往西120公裡處的國軍第19集團軍,決定對這支軍隊進行合圍。
  • 南京保衛戰,武林高手怎麼突圍?一位團長手刃3個日軍,成功突圍
    上海的陷落也導致了當時全國的政治中心南京岌岌可危,在南京保衛戰中,有一位武林高手,手刃日軍之後順利突圍,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雖然口號喊得十分響亮,但實際的戰況卻十分慘烈,日本人向南京城的三個城門都發起了攻擊,城郭之戰進行的異常激烈。第103師618團奉命撤回南京,奉命駐守南京的中山門,但是作為日軍進攻的必經之路,中山門的戰鬥進行的異常激烈。
  • 山東無辜村民遭日軍砍頭照片 馬石山慘案503人被殘殺(圖)
    21日清晨,萊陽、棲霞、福山之敵全部出動,在投降派趙保原等部的配合下,多路奔襲棲霞、牟平、海陽、萊陽邊區,「拉網」合圍以牙山、馬石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在飛機、軍艦的配合下,敵人以密集的隊形拉網合圍,並採取「梳篦」戰術平推進逼,白天無山不搜,無村不梳,連荒庵野寺、小土地廟也不漏過,濫殺手無寸鐵的平民,捕捉青壯年當勞工。
  • 此將軍力排眾議,用奇怪的打法突圍,殲滅日軍五百多人
    此將軍力排眾議,用奇怪的打法突圍,殲滅日軍五百多人文/無計讀史呂正操將軍這一生打過很多場仗,日本人,國民黨,呂正操都打過。而在呂正操的戰爭歲月中,他曾經力排眾議,選擇了最冒險的一次打法,竟然還打了個大勝仗。1 圍困那是1942年5月1日的時候,日軍朝著八路軍的冀中根據地發起了瘋狂的掃蕩。
  • 突圍時有戰士逃跑,團裡決定處置,聶榮臻心情複雜:先押起來吧
    日軍制定了以「鐵壁合圍」為核心,以所謂「梳篦式清剿」「馬蹄式堡壘線」、「魚鱗式包圍陣」等各種「掃蕩」形式相結合的戰役計劃。要對我根據地進行「三光政策」,企圖一舉解決五臺山地區的八路軍,解除後顧之憂。
  • 鐵道遊擊隊遭突襲,日軍被打到只能防守
    ▲加裝了肩託的德國毛瑟M1932型衝鋒手槍作為魯南地區大名鼎鼎的鐵道遊擊隊,在和日偽軍的戰鬥中,先後繳獲了不少20響,比如在奇襲臨城日軍特務隊那一仗時,我遊擊隊就繳獲了5支20響。隊員們非常喜歡這種武器,他們反覆苦練,將20響用的出神入化,甚至能壓制日軍的機槍。在1943年夏天的一次戰鬥中,就發生過這種事情。
  • 趙家峪之戰,山本一木到底哪裡沒做好,竟然讓李雲龍成功突圍?
    獨立團和地方武裝從四面八方將平安縣城圍了個水洩不通,沒有主攻和次攻方向,同時發起進攻,聲勢浩大的平安格勒之戰,將整個晉西北攪了個翻天覆地,日軍、偽軍、晉綏軍、八路軍、遊擊隊等,都圍繞平安縣城轉動起來了。
  • 41年蘇軍戰敗,比亞韋斯託克合圍,庫裡克元帥和第10集團軍
    歷史不時表現為一團烏七八糟的偶然事件,像急轉的洪流一樣。儘管完成了合圍計劃,但負責正面進攻的德軍未能突破蘇軍防線,此時大部分西部邊境城鎮和築壘地區仍在蘇軍手中,只有比亞韋斯託克地區的布蘭達斯克和別洛維斯卡亞與德軍裝甲部隊激戰了兩天。如果不是帕夫洛夫將軍命令前線部隊儘可能地向東撤退,比亞韋斯託克的南部屏障就不會如此迅速地陷落。
  • 抗戰末期,日軍戰鬥力退化,新兵親眼目睹白刃戰慘狀後,嚇得鞠躬求饒
    但這已經是日本侵略者日暮西山的1944年,這類怯戰現象在日軍中已屢見不鮮,日軍大隊長草野清少佐也無暇執行軍紀,遂親自指揮2個中隊向钁頭嶺發起連續反撲。 人數一多,日軍新兵們即便心裡害怕,也不那麼敢公然帶頭後退了。再說了,大隊長手裡那把明晃晃的戰刀,也是讓人心寒的威懾。於是,2個中隊的日軍向钁頭嶺連續發起了5次衝擊,但均被人數居於絕對劣勢的2連給打了下來。
  • 抗戰期間八路軍擊斃了哪6名日軍將領?
    據張子申介紹,這本書中的研究成果,是兩位作者反覆研究日方戰史資料、「日軍將領名錄」,反覆對比八路軍戰史和國民黨戰史,並結合抗戰實地考察而成。日軍中將阿部規秀:「名將之花」殞命太行山上【人物簡介】阿部規秀,日軍「山地戰專家」,「蒙疆駐屯軍」司令兼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