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壹學者、學術志(作者:李蒼魚)、募格學術、貓糧動畫館、澎湃新聞、@中國傳媒大學,@嘻嘻哈哈呵呵呼呼,科學網等
近日,中國傳媒大學26歲女研究生黃靜怡墜樓身亡引發關注。一方面,有家屬微博發文稱黃靜怡被導師薛燕平刁難,畢業論文難通過,致其精神崩潰選擇墜樓輕生。中國傳媒大學回應稱,將核實家屬所說情況。另一方面,導師薛燕平首次公開發文表示,網上流傳的聊天記錄有被斷章取義的發布,並公布了自己與黃靜怡的完整聊天記錄。
5月9日晚,網友@嘻嘻哈哈呵呵呼呼 發帖稱,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碩士黃靜怡同學因其薛姓導師不同意送審畢業論文,致其崩潰自殺。
5月10日,@中國傳媒大學 發布相關說明,內容如下:
2020年5月1日下午6時許,驚悉我院2017級動畫藝術學研究生黃靜怡同學在家不幸墜樓身亡,學院師生深感惋惜和痛心。
我們對靜怡同學的離世表示最深切的悼念,對她的家人表示誠摯的慰問!
學院懷著悲痛的心情立刻成立了善後小組,與靜怡同學的家人保持聯繫並關心慰問,希望能夠與家人一起度過最痛心的時刻。
按照學校的要求,學院於事發的第二天就配合學校相關部門,啟動了對此事的核查工作。我們會針對家屬提出的一些情況,認真、負責地了解、核實,並將實事求是地回應各方關切。
一直以來,學院始終關注全院學生的學業與身心狀況,關愛每一個生命的健康與成長。
再次對靜怡同學的離世表示最深切的悼念,也感謝社會各界對我們的關心。
以下為網友@嘻嘻哈哈呵呵呼呼曝光的事件背後情況及其與導師的部分聊天記錄。
導師首次回應
網上傳播微信聊天記錄被斷章取義的發布
5月12日,導師薛燕平首次進行了回應。其在公眾號【貓糧動畫館】發布了文章《不得不說幾句了》。
以上為文章截圖
文章中稱,網上傳播關於2020年3月11日其和學生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斷章取義的發布。於是迅速調取當天的全套聊天記錄,本想立刻發出來公布於眾。但又覺得這是對逝者的打擾,畢竟逝者為大,於是幾度作罷。
以上為文章截圖
但這些天關於此事的信息以及針對個人的攻擊滿天飛。自己的QQ、微信,電話,簡訊也不時收到詛咒信息。還看到有人冒充自己註冊了微博帳戶散布各種不著邊際的謠言。
於是決定放出和黃靜怡同學的微信聊天全部內容,懇請大家以理性態度看待這一切。也希望小黃的父母節哀。
(1)
(2-圖1種小圖的放大版)
(3)
(4)
(5)
(6)
(7)
(8)
(9)
(10)
(11)
此前,據澎湃新聞報導,黃靜怡的同學小柯稱:大概在今年3月中旬,黃靜怡曾發微信問他,「論文如果導師不籤字怎麼辦,還有沒有其他辦法」,整個人非常焦慮。
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黃靜怡在聊天中經常語無倫次,說出一堆莫名其妙的話,讓人感覺不正常,他立刻去把情況報告給了輔導員,輔導員還來找他確認了幾次情況,「因為我和她其實也沒有非常熟,就是她突然頻繁找我訴苦,而且很多話都聽不懂,我意識到可能有問題了。」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講師劉書亮表示,黃靜怡曾兩次參加過他參與組織的中國青年動畫學者論壇,並通過論文遴選,在論壇作發言。黃靜怡的論文能夠入選論壇,說明是符合論壇要求的。從個人角度,劉書亮比較肯定黃靜怡的學術水平,但他表示這不能代表其他老師的評價。
劉書亮同時表示,在學生的學位論文開題和答辯過程中,對於論文的學術水準有相對統一的標準,不過不同老師可能會對同一篇論文的理論與實踐意義、研究方法使用等方面產生爭論。
研究生跳樓誰之過?
似乎每年畢業季總會看到類似的新聞,一邊是苦苦掙扎畢業的研究生,一邊是大權在握的導師,矛盾日積月累,終於研究生熬不住選擇一躍解千愁。前些年有武漢理工大學的陶崇園事件,西安交通大學的楊寶德事件等。
生命的逝去令人惋惜,一個家庭多年的心血付之東流。試問,研究生跳樓究竟是誰之過?
1
導師,想說愛你不容易
導師既可以是引領你走入學術大門的領路人,也可以是榨取你剩餘價值的學術資本家。你有求於導師,就得小心翼翼地維護這師生關係。能否選擇一個德藝雙馨的好導師都是運氣。大多數研究生,在選導師的時候,能看到的只是導師的成果,卻無法了解導師的人品,當你滿心歡喜選擇了一個自以為厲害的大牛導師的時候,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卻不料迎來的只是無限期的被壓榨。
你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每天堅持看文獻,努力做實驗,寫論文,發論文,做到了一個研究生該有的自我修養,這夠了嗎?抱歉,這只是最基本的。
既然入我門來,就得為我服務,凡是導師的安排都得服從,凡是導師的要求都得滿足。領快遞買飯打掃衛生不過日常瑣事,報帳上課改作業也是必備修養,導師很忙,需要研究生分憂。
導師罵你兩句那是常態,導師剋扣補助金也是常態,導師通過你的帳戶洗錢不過常規操作,你的論文加上一大堆不認識的名字也是常規操作……總之,能活著畢業就不錯了。
中傳研究生跳樓,誰之過?這其中的因果關係目前還沒有官方消息,因此不敢下定論。
2
讀研難,畢業難,工作難
2020年考研人數突破300萬,考研熱度一年高過一年。考研人通過一年的努力奮戰,終於拿到了心儀院校的錄取通知書,以為從此人生開始通途坦蕩,一片光明,然後,讀研才是真正的開始。
考研的時候你只需要啃幾本專業書,多加練習就會有成效,付出與回報顯而易見。足夠努力的話,考上研究生不過探囊取物。但是讀研不一樣,不努力肯定沒成果,但是,努力,也不一定有成果。哪怕實驗方案看上去那麼完美無缺,實驗結果同樣可能是一地雞毛。好嘛,一次不行我反覆嘗試,終於有了一個比較好的結果,那就開始處理數據準備寫論文吧~於是開始了白天黑夜顛倒寫論文,刪刪改改,改改刪刪,終於可以去投稿了,若是運氣好,興許與審稿人來回鬥智鬥勇個幾次就能發表,若是運氣不好,秒拒足以讓你懷疑人生。
好不容易小論文達到了要求,迎接你的是畢業論文,寫畢業論文是什麼體驗?經歷過的人都懂那種絕望,無限的修改,等待盲審的審判,等待答辯的審判,過五關斬六將才能拿到畢業證學位證。
好了,畢業了,你就能一定找到高薪工作嗎?在這個碩士多如狗,博士遍地走的時代,僅僅一個研究生學歷能夠帶來的,實在沒有你想的那麼多。碩士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高校博士都供過於求了,哪裡還有碩士什麼份?企業年輕又性價比高的本科生一堆,又何須找個碩士?
三年下來,或許真正收穫的只是一段經歷,能否把經歷轉換為價值,全憑個人本事。Nature子刊研究表明,研究生博士生的抑鬱焦慮程度是普通人的六倍,大概可以反映出絕大多數研究生們的生活狀態了,讀研就是一場修行。
3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
回到中傳研究生跳樓事件,當大家為逝者感到惋惜的時候,許多人表示不解,為什麼非得選擇這麼極端的方式呢?退學不就好了嗎?哪有什麼比生命還重要呢?
從理性角度而言,當然是生命第一,但是每一個走上絕路的研究生,內心的痛苦已經蓋過了生存的希望。哀莫大於心死,如是而已。
網上有知情人事爆料關於逝者的情況,說她很優秀,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對於這樣的學生而言,或許之前並沒有經歷過太多的失敗,而眼前的失敗讓她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光,抑鬱焦慮更是充斥著內心,她所有的關注都在自己的失敗上面。退學說起來輕鬆,研三退學背後的沉沒成本不是誰都能承受的,別人三年順利畢業找到了好工作,自己三年無法畢業退學還不知道未來在哪裡,更是絕望。其實很多時候不是一個學位的問題,而是那種自我否定真的可以將一個人吞噬。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死亡保全自己那僅存的驕傲也就可以理解了。那些跳樓的研究生們,何嘗不希望好好活著呢?只是如果無法活成自己想要的的樣子的活著,跟行屍走肉也沒有差異。
4
導師、研究生、學校,誰該為跳樓負責?
表面看起來,研究生跳樓是受到了導師的刺激,最後心理崩潰而跳樓。事實上,更多反映的是制度的問題以及教育的問題。
導師掌握著研究生的生殺大權是優勢方,研究生作為非優勢方需要按照導師的意志行事,這樣不平等的師生關係也是造成傷害的原因之一。導師會覺得一切是理所當然,研究生也習慣逆來順受,再次把不平等關係牢固化。
研究生跳樓論文只是一個誘因,真正導致跳樓行為的,是自身的思維方式和應對方式。而這些更多是源自成長經歷中形成的,一個人的絕望不是一瞬間,也不是一件事,更多是情緒的累積和對未來的預估,真正絕望了才會如此。
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是中國教育的普遍現象,應試教育體制之下關注的只有成績,導致學生與家長都只關注結果,卻忽略了教育本質是育人。本科生教育水,研究生教育只看論文成果,教育功利化,社會功利化才是更深層的原因所在啊。
5
總結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我想最痛苦的莫過於逝者的家人,而所謂導師經歷這些風波之後,依然可以穩坐教授的位置,畢竟一個研究生掀不起什麼風浪。只希望所有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研究生們,能夠更多的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希望導師制度可以改革,那時候應該不會有這麼多悲劇了吧~
往期乾貨 重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