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頭臺髮型」:法國女性短髮的潮流開端,源於砍去頭顱的斷頭臺

2021-01-20 不能說的奇趣

長發,似乎長久以來都是女性的特徵,它與女性的柔美特性相輔相依,是從古至今的女性非常重視和鍾愛的身體的一部分,所以其代表性、象徵性也是大有深意的。

不同國家的女性從長發接受短髮的過程都不一樣,那麼,究竟短髮是如何在法國女性之間普及,繼而成為時尚之一?

如果要深究法國女性短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不過這不是一個愉快的過程,也不是一個因為人們對時尚潮流的追求演變而來的過程,而是由於一種在法國當時極具代表性的工具推動其發展:斷頭臺。

短髮的時尚怎麼會和這可怕的斷頭臺扯上關係?這之間的淵源,始於法國大革命。

眾所周知,1789年7月14日,法國爆發了革命,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衝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同時,這一特殊形勢也讓法國國內的黨派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對當時法國的局勢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後,吉倫特派取得執掌權,要求貴族退還非法佔有的公有土地,將沒收的教會土地分小塊出租或出售給農民,嚴厲打擊拒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的貴族,路易十六隨後也被送上了斷頭臺。

(路易十六被處決的畫像)

吉倫特派執掌權力以後,把主要力量用於反對自身的雅各賓派和巴黎無套褲漢,同時在面對內憂,以及由普魯士、奧地利、西班牙、荷蘭、薩丁尼亞、漢諾瓦、英國成立的反法同盟,對法國進行武裝幹涉的外患下,吉倫特派最終被雅各賓派推翻。

在以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為代表的雅各賓派取得執掌權後,一方面平定吉倫特派在許多地區煽動的武裝叛亂,另一方面大規模處決反對自己主張的教會人群,貴族,還有吉倫特派人,也就是歷史學家將其定義的:「雅各賓專政」。

(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

在這段時期裡,法蘭西全國估計有16,594人被送上斷頭臺,巴黎有2,639人,另外在各地被就地處決的約有25,000人。

(1793年法國處決反對人士的畫像)

斷頭臺,也就在那段時期裡成為所謂的「革命象徵」,被稱為「國家的剃刀」而被一連串強化,成為雅各賓派用於解決反對自身的人員的一把武器。

(吉倫特派成員被處決的畫像)

1794年6月到7月,雅各賓派壓制反對聲音的速度在加快,造成了歷史學家定義為「法國恐怖統治」期間的「大恐怖」時期。

同時,雅各賓派內部也開始了激烈的鬥爭,使雅各賓派趨於孤立,人民開始反對雅各賓派的恐怖統治。

(用長矛挑起貴族的頭)

最終,在1794年 7月,在國民公會中反對羅伯斯庇爾獨裁的力量組成熱月黨,並於1794年7月27日發動熱月政變推翻羅伯斯庇爾,並將其送上斷頭臺,恐怖時期才最終結束。

(羅伯斯庇爾等一干人等被送上斷頭臺)

羅伯斯庇爾去世後,法國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步入穩定的時期,開始找到恢復正常的道路。在此期間,一種被稱為「受害者舞會」的特殊形態,開始在人群中形成。

顧名思義,參加這種「受害者舞會」的人,都是,也只能是那些曾經在「恐怖統治」時期與受害者有關聯的人。也就是說,這些人都是曾經被送上斷頭臺的人的親屬。

他們效仿當事人走上斷頭臺時的容貌,用剪刀將自己的頭髮剪短,不加修飾。(為了防止因為頭髮韌性的緣故而導致刀片未能幹淨利落的划過脖子,因此上斷頭臺之前都會將處決者的頭髮剪短,)。

同時,他們會在脖子上繫上紅絲帶,或者是紅色的珠串,項鍊等,象徵著刀刃划過頭部時候的致命一刻。

出現在舞會裡的人,其家族成員在此前大多都是貴族或是教會中有一定的權力,但在恐怖統治時期被剝奪身份,沒收財產,最終走向生命的終點。

因而參與「受害者舞會」的人,只會身穿薄薄的衣服,涼鞋甚至是赤腳,以示當事人走上斷頭臺時候那一刻的外在特徵,還有象徵被沒收財產後的貧窮,以這樣的姿態宣洩自己內心對當時「大恐怖」時期的不滿。

當然,頭髮在當時對於很多女性來說也是非常珍重的東西,因而一些不想將頭髮剪掉的人,則會將頭髮盤起來,以表明其身份繼而進入「舞會」裡。

這種「舞會」在1795年開始出現,並且在1797年在法國流行的著作中首次被提及。在這些著作裡除了記錄這種舞會的存在,人們的著裝特點外,還保留有一種非常有特點的「禮儀」。

相比於互相見面後有禮貌的鞠躬,他們之間會模仿利刃滑落頸部後瞬間急劇掉落的頭部,用這個頭部猛然往下墜落的動作,作為互相見面的禮儀。

(描述「舞會」內部的畫像)

逐漸的,這種始於「受害者舞會」的時尚亞文化風格逐漸出現在一些正式的社交場合裡。

他們所穿著的衣服可以說在當時是相當的滑稽,因為只有窮人才會穿著單薄,而薄薄的衣裳仿佛在明顯的告訴別人自己很「貧窮」。

同時參差不齊且和以往形象不同的短頭髮造型,吸引著在場所有人的目光。但就是這樣的風格,開始以一種潮流的趨勢覆蓋不同的地方。

很快,理髮的地方陸續的走出一些短頭髮造型的人,他們開始視短頭髮為一種選擇,一種時尚潮流的代表。

(1817年,巴黎)

雖然一開始很多人譴責這種改變,認為短頭髮令女性表現得更陽剛,失去了女性應有的那份柔美。但這些聲音掩蓋不了越來越多人嘗試這一個選擇,因為短頭髮已經從最初的一種象徵性,轉變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潮流。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女性的短頭髮從那個時候開始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但斷頭臺這一個道具卻繼續保留了差不多兩個世紀。

1939年,法國一名犯下了嚴重罪行的人被判處斷頭臺公開處刑。這一個決定令群眾的反應過於強烈,當局於是禁止公開行刑,改為在巴黎一所監獄中進行。

密特朗於1981年當選為法國總統後,廢除了斷頭臺的處刑方式,這一個道具,才最終走出人們的視線。

(1939年法國的公開處刑)

雖然從斷頭臺上衍生而來的女性的短頭髮,其一開始的象徵性發展到今天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沒有人會將其與斷頭臺關聯起來。

但如果回顧那段歷史,不得不說,這一路走過來的演變歷程,並不簡單啊!

相關焦點

  • 法國政治風雲中「斷頭臺」隱喻
    候濤【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持續的法國「黃背心」運動依然沒有平息,憤怒的「黃背心」們在法國街頭豎起多座斷頭臺,以表達他們對馬克龍當局的不滿。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大行其道的斷頭臺,曾見證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和革命領袖羅伯斯庇爾等歷史人物的最後一刻。
  • 法國的斷頭臺到底殺了多少人?
    在法國巴黎的博物館中,陳列著一個血跡斑斑的斷頭臺, 這個斷頭臺是法國大革命時期一個名叫約瑟 夫·伊尼亞斯·約吉坦的人發明的。在發明這種刑具之前,法國當局對死囚的行刑是處以車裂之刑。這種刑法的場面極其殘酷,令人慘不忍睹。
  • 斷頭臺下,人人平等
    原創 大象公會Elephantia 大象公會英國著名演員克里斯多福·李17歲時遊歷巴黎,被拉去現場觀摩了斷頭臺公開處刑,感想是「我自己都要死了」。· 犯人走出大門後,立刻被頭朝下壓制在斷頭臺底板上,用皮帶固定住身體,由助手推入指定位置,用半圓形木枷控制住頸部,經劊子手拉下槓桿,連配重約40公斤的45°角巨刃從4.5米高處落下並切割犯人頸部,使頭顱落入下方的收納袋,後者被法國人戲稱為「野餐籃」各國輿論界初次目睹這種流水線式的標準化殺人機器,反響極為惡劣。
  • 斷頭臺下,人人平等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大象公會Elephantia 大象公會英國著名演員克里斯多福·李17歲時遊歷巴黎,被拉去現場觀摩了斷頭臺公開處刑,感想是「我自己都要死了」。· 犯人走出大門後,立刻被頭朝下壓制在斷頭臺底板上,用皮帶固定住身體,由助手推入指定位置,用半圓形木枷控制住頸部,經劊子手拉下槓桿,連配重約40公斤的45°角巨刃從4.5米高處落下並切割犯人頸部,使頭顱落入下方的收納袋,後者被法國人戲稱為「野餐籃」各國輿論界初次目睹這種流水線式的標準化殺人機器,反響極為惡劣。
  • 斷頭臺為法國砍下6萬首級,為何突然廢除?公開行刑過程一言難盡
    在法國廢除死刑之前,斷頭臺曾一直是西方國家行刑的重要工具,它曾為法國斬下多達6萬顆首級,也令斷頭臺充斥著血腥,更令今人聞之色變。按理說,斷頭臺兇名赫赫極不人道,但在當時,這卻並非殘忍,而是一種仁慈,一種進步。在法國大革命前,法國如想處決犯人,一般會以車裂的方式處決。
  • 親眼目睹斷頭臺是什麼滋味?為何法國人熱衷於圍觀斷頭臺行刑?
    在法國,使用斷頭臺行刑是一種觀賞性的活動。在法國,斷頭臺行刑就像美國超級碗的派對,以及《弗蘭肯斯坦》中村民們拿著火把和乾草叉追逐弗蘭肯斯坦的怪物的部分。那時的巴黎人就是為了這種東西而生活的。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法國斷頭臺時代的情況。
  • 法國國王改進斷頭臺,結果法國大革命時,他就死於自己的設計之下
    甚至路易十六和當年法國一個很有名的鎖匠,共同研發了一款製作非常精密的鎖。後來法國大革命之後,革命黨人為了治路易十六的罪,發現路易十六把很多文件鎖了起來,這個鎖怎麼打都打不開。最後沒辦法找到路易十六當年那個朋友,那個知名的鎖匠才把鎖打開,你想想路易十六的制鎖功力有多強!
  • 法國收藏家8000歐元拍下斷頭臺:複製品 沒鍘過人
    中新網7月13日電據外媒報導,日前,一個有150年歷史的斷頭臺在法國拍賣,這場拍賣引發爭議和反對。最後,斷頭臺以8000歐元的價格成交,買家是法國人。拍賣行表示,這座3米高的斷頭臺其實是一件複製品,而且從來沒有鍘過任何人的頭,但是刀刃上卻有幾處凹痕。
  • 沿用兩百多年的斷頭臺被法國廢除,因為不想讓死刑成為觀眾的狂歡
    相信大家在影視作品或是文學作品中一定都聽說過斷頭臺,這是西方國家處決死刑犯的一種行刑工具。在西方國家有很多名人都被推上了斷頭臺,像法國的國王路易十六以及王后瑪麗·安東尼特都是死於斷頭臺之下。
  • 「斷頭臺」靈異事件:公開展覽前,亡魂深夜怒吼
    他在監獄裡,認識了一些夥伴,並在被放出後與他們一起到了法國。 在法國,歐根訥魏特曼不但沒有改過向善,反而變本加厲,和夥伴們一同綁架殺害到法國遊玩的觀光客。 由於他的犯案手法非常兇狠,被巴黎警方列為首號要犯,並發動全市警力來逮捕他。
  • 協和廣場竟是殺人廣場,斷頭臺行刑是為了人道關懷?
    塞納河岸是法國巴黎的一處旅遊勝地,它的範圍從塞納河沿岸的蘇利橋一直延伸到耶拿橋,全長約8公裡。在這一地區集中了許多巴黎代表性的觀光名勝,如巴黎聖母院、艾菲爾鐵塔、羅浮宮等。其中,最能具有巴黎特色的景點莫過於城市中心的協和廣場。
  • 法國富翁高價拍得斷頭臺複製品 因原型曾執行死刑引爭議
    據法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7月11日,法國百萬富翁克利斯朵夫-菲羅耶在巴黎以8008歐元(約6.3萬元)的價格,通過拍賣購得了一座有150年歷史的斷頭臺,此舉引起當地民眾及組織的強烈抗議。拍賣出售的這座斷頭臺是複製品,高3米。斷頭臺的原型曾在法國處決多名罪犯。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期,一直到1977年才遭棄用。
  • 拉瓦錫:法國大革命中落下的最昂貴的一顆頭顱
    「這些人用一眨眼的時間把他的頭顱砍下來,可是卻不知道,像他這樣的頭顱可能經過百年也無法長出來。」這句話是被腓特烈大帝稱作「歐洲最偉大的數學家」的拉格朗日在拉瓦錫即將被送上斷頭臺的時候為他痛哭的陳詞。可這一番哭訴並沒有讓劊子手軟下心腸,在1794年5月8曰,十八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他的瑪麗皇后被送上斷頭臺之後,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隨即在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中被狂熱的法國人民送上了絞刑架。
  • 在贖罪禮拜堂的牆壁上,法國發現被送上斷頭臺的500位貴族的遺骸
    專家認為,法國當年被送上斷頭臺的貴族們,可能有500人被埋葬在贖罪禮拜堂,專家認為,被送上斷頭臺的多達500位貴族的遺骸,可能被埋在巴黎一處列入名錄的紀念碑的牆上。這一發現顛覆了公認的歷史說法,即著名的被送上斷頭臺上的貴族的遺體,包括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情婦杜·巴裡夫人,奧林普·德·古熱斯和建築師馬克西米利安·羅伯斯庇爾,曾被轉移到城市地下的墓穴網絡中。
  • 法國為何廢棄了斷頭臺?最後一次處決犯人的時候,圍觀民眾太無恥
    其實改用斬刑的理由很簡單,因為火刑等處決方式會給人帶去很大的痛苦,所以出於人道主義考慮便出現了斬刑,既能高效處決犯人,又能減少他們的痛苦,可是1939年法國在公開斬首了一名死刑犯之後
  • 法國科學家在斷頭臺用生命作出解釋
    法國就有這樣一位化學家,經過不斷地失敗最終編撰了第一份元素清單,在他生命結束的時候,也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人在斷頭之後是會感覺到疼的。這就是法國著名的化學家——安託萬-洛朗·拉瓦錫。這一項研究需要考察隊到很偏遠的地方去勘探地礦。那裡條件很艱苦,經常需要他們在嚴峻的自然條件下工作,但拉瓦錫為了科研成果選擇堅持下來。拉瓦錫憑藉自己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成就,成功的成為了科學院的一名科學院士,那年他僅有25歲。
  • 她是法國末代公主,父母先後被送上斷頭臺,金枝玉葉被迫淪落風塵
    她是法國末代公主,父母先後被送上斷頭臺,金枝玉葉被迫淪落風塵 十八世紀的歐洲爆發了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革命,首先起源於英國,之後在整個世界蔓延開來。公元1789年法國爆發了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統治,法國王室隨之覆滅。
  • 他是偉大的化學家,因做官貪汙腐敗,在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臺
    拉瓦錫雖然是偉大的化學家,但是他因為做官期間貪汙腐敗,在血腥的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臺。拉瓦錫生於公元1743年,出身法國貴族家庭,父親是一名律師,家人想他子承父業,但是他對自然科學更感興趣,自幼聰明好學的他考進了巴黎大學,在那裡他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對他日後的化學成就影響甚大,據記載他第一個化學研究是生石膏和熟石膏之間的轉化。
  • 法國皇后被送上斷頭臺,不小心踩了劊子手的腳,說出一句話流傳至今
    導語:法國皇后被送上斷頭臺,不小心踩了劊子手的腳,說出一句話流傳至今。 像是當年的法國皇后被送上斷頭臺,不小心踩了劊子手的腳,說出一句話流傳至今。
  • 課本裡沒告訴你的拉瓦錫:近代化學之父最終為何被送上斷頭臺
    拉瓦錫生活的年代,是法國歷史上一個動蕩的年代,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開始,「共和體制」與「君主專政」之爭經年累月,貴族出身的拉瓦錫無法置身於動蕩之外。事實上,拉瓦錫只活到了51歲,而且絕非壽終正寢,死亡方式很可怕——他被送上了斷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