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繪畫中的雷神:左手連鼓右手推椎 力士之容鎮邪崇正

2020-12-24 佛教在線

雷神崇拜是一種古老的、具有全球性的文化現象。很多民族都把「迅雷疾電之神」作為最受普遍崇拜的神。中國的「雷神」形象的起源與流傳如何,在藝術作品中又是何種面目?

《佛經故事-五比丘遭雷雨》,6世紀,大英博物館藏

中國的雷神信仰起源於古代先民對於雷電的自然崇拜。古代神話中,雷神作為一種自然神,形象也多種多樣。

依《山海經》所言,最早的雷神是「龍身人頭」。《說文》曰:「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恰能從中窺見到雷電的影子。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豐富,半人半獸形的雷神形象逐漸代替了「龍蛇形」的雷神,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造型藝術中:

河南南陽漢畫像石中的 「雷神」

漢以降雷神形象之變

漢代畫像石藝術是在當時社會經濟高度發展和厚葬之風盛行的背景下產生的,徐州是中國漢畫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兩漢時期,徐州一帶經濟富庶、文化發達,其漢畫像石也是題材廣泛、既有神話傳說,也有歷史典故,還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徐州地區保存的漢畫像石共有1300多塊,其中,大部分收藏在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內,其中就有雷神的造型。

徐州漢畫像石藻井上的雷神形象

東漢王充的《論衡·雷虛篇》曰:「圖畫之工,圖雷之狀,累累如連鼓之形。又圖一人,若力士之容,謂之雷公,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若擊之狀。其意以為雷聲隆隆者,連鼓相扣擊之意也。」文字的描述與如今所見漢畫像石中雷神的造型如出一轍。據學者研究,此雷神形象一直延續到唐代,並隨著唐文化傳入日本。

敦煌莫高窟第249窟壁畫(6世紀),左為雷神,右為風神

在敦煌壁畫中,漢魏以來中國傳統的道仙思想和表現技法與佛教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的風格。雷神的形象也大量出現在敦煌莫高窟各個時期佛教題材的壁畫中。

其中典型的代表作,是敦煌莫高窟第249窟窟頂西披的西魏壁畫。畫中的連鼓雷神與西王母等中原漢族傳統的神話題材圖像一起出現的。

敦煌莫高窟第249窟壁畫的雷神

敦煌初唐329窟西壁龕頂-夜半逾城中的雷神形象

其實,雷神不僅出現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還在出現在北朝皇室貴族的大墓中。不同與東漢時右手持椎、左手執連鼓的力士形貌的雷公圖像。在山西博物院所藏忻州九原崗北朝墓葬壁畫中,墓道西壁畫第一層上繪畫「雷神」,該形象左爪持一「錘子」形法器,四周十三面連鼓呈環狀圍繞在雷公身體的周圍,形成勻稱的圓輪形狀構圖,雷公位於圓輪的中心,形象更為突出,舉手投足都敲踏在不同的鼓面上,令人感到連鼓在雷公暴怒的敲踏之下不停地旋轉,發出連續的驚人的轟鳴。

山西忻州九原崗北朝墓葬壁畫墓道西壁壁畫

據山西博物院研究員渠傳福的研究,九原崗壁畫中的雷公圖像,動作與道具為漢代制度,其形則不似獼猴,一如其它畏獸。北朝雷公形象的變化,正說明此時期的神怪,不僅在內容上混合,而且角色圖像上亦在中西雜糅,形成一種「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新模式。

山西忻州九原崗北朝墓葬壁畫墓道西壁壁畫中的雷神

同為山西博物院所藏的北齊婁叡墓室壁畫也繪類似造型的雷神。婁叡葬於北齊武平元年(570年),雷公壁畫位於墓室頂部東壁十二辰之下,與青龍圖像繪在一起。雖然壁畫殘缺了一部分,但剩餘部分仍然能清楚的看見十面雷鼓環繞之中的雷公,面相威猛,赤唇環眼,身軀赤裸而肌肉凸強,垂乳大腹,臂肘及腿膝後側都有毛羽飛揚。爪子和腳趾持有類似錘子的「法器」。

婁叡墓壁畫中的「雷公」

日本的雷神形象來自中國

中國文化對日本影響至深,近日來自日本的捐贈物資上寫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溯源了兩國的文明交往。而源自於東漢的雷神形象也隨著唐文化傳入日本,成為日本雷神形象的主要特徵。京都三十三間堂中最著名的一尊製作於鎌倉時代的十一面千手觀音邊就有一對風神、雷神作為其守護神。其造型誇張,筋骨畢露,充滿著超自然力量的躍動感,風神肩抗風袋,雷神光背均為擂鼓,藝術表現手法極其生動。

顯而易見,日本京都三十三間堂中的風神和雷神,與敦煌莫高窟壁畫中風神和雷神的形象基本類似,可見「風神雷神」的形象在唐朝時被日本吸收後傳入日本,隨後成為日本人信仰當中重要的神話人物形象。

京都三十三間堂中的雷神

日本神話中的雷神是執掌天氣的神祗,通常與風神結對出現。日本民間認為,由風神和雷神守門可以使得全年的天氣都風調雨順。在1724年蒙古大軍入侵日本的時候,傳說是雷神和風神製造了風暴,摧毀了蒙古入侵者的船艦,將日本從危難之中解救出來。從那以後,日本民間便開始祭拜風神雷神,祈求神靈的庇護。

而在日本最具有標示性的與風神雷神有關的文物,是日本琳派畫風的代表畫家俵屋宗達創作於江戸時代的《風神雷神圖屏風》。

俵屋宗達,《風神雷神圖屏風》,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藏

這件現存放於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的金色屏風,雖然沒有籤名或蓋章,但可以肯定的是的創作於17世紀上半葉,並被認為是俵屋宗達在1624年左右完成。雖然這件《風神雷神圖屏風》如今家喻戶曉,但在江戶時代它並不為人所知。據說這件屏風原為京都商人定製,後來到京都建仁寺中。

《風神雷神圖》為屏風的最末端,給整座屏幕帶來緊張感。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曾評論這件作品為「異常構圖(奇抜な構図)」。

尾形光琳,《風神雷神圖屏風》中的雷神,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風神雷神圖屏風》被後世日本畫家反覆創作,其中最有名的是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尾形光琳的忠實模寫。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在《北齋漫畫》中也畫下了風神和雷神。

葛飾北齋《北齋漫畫》,右為雷神

而在中國,雷神的形象卻不斷演變。面相威猛,赤唇環眼的雷神形象在唐以後逐漸消失。元代永樂宮壁畫中所畫雷神雖仍為「大首鬼形」或「力士之容」,但已經穿上的朝服。不過手持雷鼓依舊是他的標誌,將鼓和雷神聯繫,不僅是因為雷聲與鼓聲相近,還和鼓的神聖性有關。自古以來,鼓便是通天的神器,主要為祭祀所用;而雷也被視為是天地之鼓,雷鼓是用來祭祀天神的。

山西芮城永樂宮朝元圖中的雷神

隨著道教的發展,雷神的形象也變為猴臉、尖嘴,雷神也逐漸體系化。道教中級別最高的雷神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那麼雷神為何人?在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中,聞仲最後被封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但也有認為這一尊神為軒轅黃帝,早在北宋時期就已有了「軒轅氏得道,升天為雷神,號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在典籍中,還有雷神是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之說。但無論他的形象如何之變,雷神都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明 佚名 《雷神圖》(軸),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相關焦點

  • 鎮邪崇正,古代繪畫中的雷神:力士之容,左手連鼓,右手推椎
    《佛經故事-五比丘遭雷雨》,6世紀,大英博物館藏中國的雷神信仰起源於古代先民對於雷電的自然崇拜。古代神話中,雷神作為一種自然神,形象也多種多樣。依《山海經》所言,最早的雷神是「龍身人頭」。《說文》曰:「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 虎魄造辦處:中國古代「雷神」形象的起源與流傳
    東漢時期王充的《論衡·雷虛篇》曰:「圖畫之工,圖雷之狀,累累如連鼓之形。又圖一人,若力士之容,謂之雷公,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若擊之狀。其意以為雷聲隆隆者,連鼓相扣擊之意也。」王充的《論衡·雷虛篇》中描述的雷神造型與徐州漢畫像石藻井上雷神的造型如出一轍,已然是半人半獸形人形化形象。
  • 雷神之雷公(南郭詩話)
    雷神俗稱雷公,是中國古代神話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山海經·海內東經》:「雷澤中有雷神,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雷澤故址在今山東菏澤。在中國神話中火神祝融、雷公雷震子都屬於正義之神。同時在道家學說中火神雷神的司職是主滅瘟疫,雷火之炁,驅散瘟疫,正炁內守,邪不可幹,千古大道。
  • 雷神是如何起源的?又是如何演變的?
    《山海經》漢朝時,雷神已漸漸人格化,東漢人王充《論衡雷虛篇》裡,說一般的畫匠在畫雷神時,都把他畫成了大力士的樣子,稱作「雷公」;雷公左手拿著一圈都是小鼓的「連鼓」,右手拿著一根上方下尖的「錐子」,一副要擊鼓推錐的樣子。
  • 道教人物:雷神、財神
    雷神 雷神又稱雷公或雷師。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雷之神,道教奉之為施行雷法的役使神。雷神信仰起源很古。至戰國,《山海經》中描繪的雷神形象為:「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則雷也。」 東漢王充《論衡雷虛》所記雷神形象有了變化,說:「圖畫之工,圖雷之狀,累累如連鼓之形。
  • 從驚蟄節氣出發,探尋中國古代的雷神文化
    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雷電強大的威力以及它對生存的威脅,造成了人們心理上的恐慌,在萬物有靈觀念的支配下,人們於是想像天上有一個雷神。遠古時代的人們,常常將一些開創之君與雷神聯繫起來。比如黃帝是雷神之子,《史記·五帝本紀》中說:「母曰附寶,之祁野,見大電繞北鬥樞星,感而懷孕,二十四月而生黃帝於壽丘。」
  • 中國的雷神和西方的雷神有什麼差別?一個是法師,一個是戰士
    提起雷神,你馬上會想到。是他?是他?還是他?這一期文章將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中西方的雷神看看他們有什麼差異中國雷神,也即我們平常喊的雷公,他是中國古代神話中主管打雷的神。《山海經·海內東經》中有關於雷神的描述。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這句話簡單交代了雷神的出身地:雷澤,今山東菏澤。外貌:龍的身體,人的腦袋。能力:敲打他的肚子就會打雷。山海經中的雷神那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到的雷神長的不是這樣的呢?
  • 雷神的起源與演繹
    雷神也叫雷公,它的起源應該追溯到有人類的時候吧,因為最初的雷神是古代先民對於雷電的自然崇拜,或者說雷神最早是一種自然神。隨著社會的發展,雷神也在不斷的演繹,《山海經》中這樣描寫的:「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則雷也。
  • 小雅的童話258,左手和右手
    好吧,也許飛來的是烏鴉巫婆,反正10個小精靈是真的,長大後它們就成了我的10個手指頭,把它們連在一起的,就是我的左手右手嘍。它們相處的真是好,右手把食物送進嘴裡的時候左手就託著盤子,右手擰瓶蓋的時候左手就扶著瓶子,右手寫作業的時候,左手就翹著二郎腿看著,偶爾敲敲桌子打幾個節拍,逗個樂子。不過,有一天發生了一件小事兒,在同一個時間,右手畫了一個圓,左手畫了一個方,我說,右手厲害吧,畫了一個圓。左手說,畫圓為什麼厲害呢,我畫了一個方。
  • 左手,右手
    晨曦聰明伶俐,辰光勤勞儉樸,幾年下來,他們還清了結婚和婚後做房子的欠債,日子在平淡中慢慢地過。平常的日子,晨曦因為辰光的老實木訥,三句話並成一句,無事不開口,開口就懟人,夫妻倆沒少爭吵。晨曦最恨的是每次爭吵過後,辰光就去傳統守舊的娘家告狀。
  • 戴黃金手鐲的講究,到底是戴左手還是右手
    黃金手鐲從古至今都收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戴起來美觀大氣,而且還可以作為投資的商品來購買,而且黃金手鐲一直以來都是富貴的象徵,有著很高的地位,在傳統婚嫁中是必不可少的首飾,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中,很多女性也會選擇黃金手鐲佩戴,可以襯託出女性高貴典雅的氣質,那麼我們經常有一個困惑就是
  • 道教中掌管天氣的四位神仙:風伯、雨師、雷公、電母
    模樣已變成「白須老翁,左手持輪,右手執,若扇輪狀」。這其實是根據風的特性幻想而成的。雨師「勢如銀河傾天塹,疾似流雲過海門。」雨雖然絲絲片片,但千條萬道能匯成雷霆萬鈞的聲勢。傳說神農時川竭山崩,皆成沙磧,連天亦幾時不雨,禾黍各處枯槁。有一個形容古怪的野人,上披草領、下系皮裙、言語顛狂、蓬頭跣足、手執柳枝、狂歌亂舞。他自稱叫赤松子,是神農的雨師。
  • 雷神和火神是什麼來歷?《易經》中雷火交加是什麼寓意?
    我們先來看一下雷神和火神。雷神雷神俗稱雷公,是古代中國神話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山海經·海內東經》。相傳雷神生於古雷澤(故址在今山東菏澤),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集說詮真》中所述:「狀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兩翅,額具三目,臉赤如猴,下頦長而銳,足如鷹顫,而爪更厲,左手執楔,右手執槌,作欲擊狀。自頂至傍,環懸連鼓五個,左右盤躡一鼓,稱曰雷公江天君。雷神的誕辰是正月二十八,在我國的一些地方,人們會在這一天擺好貢品,請來舞龍、舞獅,祈求雷神能夠護佑當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 海賊王:羅傑能稱王,只因有兩王相助,左手天王比右手冥王更強
    除了因為羅傑自身實力強大之外,還因為有兩王相助,其中左手天王比右手冥王更強。一.羅傑自身實力強悍羅傑作為海賊王,他的實力自然不必多說,當初赴刑時都宛若得勝歸來的大將軍,就憑這種底氣和氣魄就足以說明一切。藐視天下的海賊王羅傑,一生中能讓他以平等的姿態對待的,只有同代稱雄的白鬍子和海軍英雄卡普,論實力,他們三人屬於最頂尖的那一部分。
  • 招財貓舉左手和右手的區別_招財貓舉左手右手分別代表什麼
    :原標題:招財貓舉左手和右手的區別_招財貓舉左手右手分別代表什麼 招財貓舉左手和右手的區別?我們經常看到商店裡擺放的招財貓非常可愛,一般來說招財貓有舉左手和舉右手兩種,舉不同的手代表的含義也不同哦!那麼到底招財貓舉左手右手分別代表什麼呢?
  • 硯渠墨浣 · 古代文房精萃 | 崇正19秋拍
    蔡侯古紙鵝溪絹,展付晴光凌亂中。甲辰深秋,壽。落款:覺初刻鈐印:阿壽觶是漢族古代飲酒用的器皿。青銅製。形似尊而小,或有蓋。是中國古代傳統禮器中的一種,做盛酒用。流行於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廣東崇正2019秋拍拍品 *1573參閱:《故宮珍寶》故宮博物院編。紫禁城出版社194、195頁。
  • 神威赫然驚天地:雷神形象的演變與發展
    雷神的崇拜,乃是一種古老的,且具有全球性的文化現象。費爾巴哈對此曾有精闢的論斷:「甚至在開化的民族中,最高的神明也是足以激起人最大怖畏的自然現象之人格化者,就是迅雷疾電之神。有些民族除了『雷』一字之外,沒有其他字眼來表示神。」並且認為:「連天才的希臘人也乾脆地把最高之神叫做雷神。
  • 詹皇與科比一樣日常生活中都愛使用左手 而且左手甚至比右手好使
    北京時間2月15日消息 前不久勒布朗-詹姆斯在騎士效力時期的隊友湯普森透露,詹姆斯擁有著「非常糟糕」的飲食習慣,在常人看來,詹姆斯那種吃法近乎變態,吃下哪種食物的感覺像是在吃「排洩物」,不過這顯然不是詹姆斯生活中唯一「變態」的習慣。
  • 銀手鐲戴左手還是右手?銀手鐲戴哪只手好?
    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銀手鐲帶左手還是右手,戴哪只手會更好。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個問題吧。1、銀手鐲帶左手還是右手—左手篇一般情況下,大家的手鐲都是戴在左手的,因為日常生活中都用習慣右手,所以戴在左手不會經常磕磕碰碰。再者,我們心臟靠近左邊,把手鐲戴在左邊更利於養心。
  • 遼寧醫療隊左手重症區「炸碉堡」,右手雷神山鏖戰
    遼寧支援雷神山醫療隊總指揮徐英輝19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前線戰「疫」的重要一環,雷神山醫院擔負著重要的收治任務。全面開放接診後,雷神山醫院將能夠收治1500床病患。21日,兩位「幹將」丁仁彧和尚東分別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講述了遼寧隊如何左手重症「攻堅戰」,右手鏖戰雷神山的抗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