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掌管天氣的四位神仙:風伯、雨師、雷公、電母

2021-01-10 我與冬天有個約會

風伯

風是無處的。「岸邊擺柳如根動,園內吹花帶葉飄」,這是和風;「過嶺只聞千樹吼,入林但見萬竿搖」,這是大風;「播土揚塵沙迸迸,翻江攪海浪濤濤」,這是狂風。古人當然無法認識這大氣流動帶來的現象,而認為是風伯的威力。

風雨雷電四神

《山海經》中說過:「蚩尤作兵伐黃帝,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 風伯是民間對風神的稱呼,也稱風師。我國地域廣大,古代各族對風神的信仰不盡相同,有的把鳥視為風神,因為翼動生風;有的看成是山神,因為山高風猛或空穴來風;中原地區以星宿為風神;南方信奉飛廉(有翼的怪獸)為風神,它們「身似鹿,頭似爵,有角,尾似蛇,大如豹」。但均稱為風伯。

春秋戰國以來,逐漸形成天神體系。唐宋以後,風伯變成了「人」,並有了各種名字如封姨、方天君之類,其姓均為「風」的轉音。模樣已變成「白須老翁,左手持輪,右手執,若扇輪狀」。這其實是根據風的特性幻想而成的。

雨師

「勢如銀河傾天塹,疾似流雲過海門。」雨雖然絲絲片片,但千條萬道能匯成雷霆萬鈞的聲勢。傳說神農時川竭山崩,皆成沙磧,連天亦幾時不雨,禾黍各處枯槁。有一個形容古怪的野人,上披草領、下系皮裙、言語顛狂、蓬頭跣足、手執柳枝、狂歌亂舞。他自稱叫赤松子,是神農的雨師。至於他如何能弄雲播雨的,故事就未詳盡記載了。

在諸多的氣象神中,雨神自然是與古代人類社會生活最密切相關的神靈了。但雨師是誰? 歷來有多種說法。除赤松子外,戰國時又出了一個屏翳;漢代又有個玄冥,據說他是北方之神,北方主水,故亦為雨師。最奇怪的莫過於《古今圖書集成》提到李靖。

李靖原是初唐名將。據說他常在山中行走,累時借民家寄宿。一次夜晚,一個婦女給他送去一個水瓶說:「上天要下雨了,請你代勞吧。」一個僕役牽來一匹青驄馬,警告他:「你把水從鬃倒下三滴即止,千萬不要多倒。」李靖騎上馬,馬飛到天上,他連滴數十滴。次日,這一帶成了一片汪洋。 作為人格化的雨師,人們給他造了這麼一個像:烏髯壯漢,左手執盂,內盛一龍,右手若灑水狀。魏晉以後,有人開始把龍稱為雨師。近代,人們祈雨均祈求龍王,雨師信仰在民間名存實亡了。

雷公

雷公,俗傳為天上打雷的神。 遠古之時,黃帝帶領千軍萬馬,與南方的蚩尤族打了一仗。在天仙玄女幫助下,黃帝打敗蚩尤,在東海流波山,抓獲一隻夔牛,重三千多斤。黃帝下令殺了它,得到一張大皮,做成天鼓。用錘一敲,聲傳五百裡。

雷公電母

黃帝成神之後,封了雷神,即雷公。他「力大無窮,混身肌肉鼓起,如猴,下頦長而銳,足如鷹,而爪更後,左手執楔,右手持槌,作欲擊狀。自頂至傍,環懸連鼓五個,左足盤躡一鼓」。至於這個形象的來歷,眾說紛紜。其中一說是每當風雨之前,便密密擂起天鼓。天下就響起隆隆的雷聲。 後世人所傳的雷公,形狀已有改變。傳說唐代有一個孝子,給母親殺雞時,被雷擊死,升天后,天帝封他為雷公。他頭像妖怪,嘴似雞喙,雙肩帶翼,左手拿著尖刀,右手拿鼓槌。近世的雷公廟,都以這個形象造型。

在《西遊記》中,吳承恩描述了靈霄殿外有一個雷府,裡面全部是雷祖屬下的兵將,當孫悟空打到靈霄殿時,佑聖真君調來三十六名雷將,把悟空圍在中心。悟空無一絲懼色,揮棒前迎後架,後乾脆化為三頭六臂,使雷將一個也不能接近,最終如來到來,才降服了悟空。把雷公部下看成是降伏悟空的最後決鬥,反映了人們對雷公威力的崇拜。

不過,從春秋戰國以來,人們給雷公加上許多社會職能,主要是積極的。如認為他能代天執行刑罰,擊殺有罪之人,甚至有辨別善惡之能力。所以,在中國民間,雷公是一個主持正義的神。

電母

《易經》陰陽義中說雷和電母也有性別之分,雷為陽而電為陰。後來,人們把電母尊稱為「閃電娘娘」「金光聖母」「電母」等等。許多塑電神像中就是「其容如女、貌端母雅」「衣朱裳白褲」「兩手各執鏡」。 閃電本是一種自然現象,為雲層之間、石地之間或雲和空氣間的電位差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所發生的猛烈放電現象。但古人卻認為是神靈所為,於是才創造出這個閃電娘娘。更為別致的是,有人還給她起了名字。

明代姚宗儀在《常熟私志》中就提到:「致道觀雷部前殿,列電母秀使者(名文英)。」這真是不知從何說起了。 作為司閃電的女神,她很少單獨行動。在文學描寫中,往往服從於男性神的調配。如《西遊記》八十七回中就寫到:差鄧、辛、張、陶、帥領閃電娘子。這多少反映出女子在社會中的從屬地位。

明代餘象鬥《北遊記》又稱電母為朱佩娘娘,雷神曾給予她兩面雷電鏡,為雷神打人時照明。總之電母為雷神屬部神,與雷神相配,中國民間信仰中多與其他氣象神合祀。

相關焦點

  • 神話中有風伯雨師、雷公電母,那麼你知道掌管霜雪的神靈是誰麼?
    神話中有風伯雨師雷公電母,那你知道掌管霜雪的神靈是誰麼?文/豔飛講歷史在我國神話的故事傳說中,對於天上有很多的傳說與故事,掌管天上的掌管著是天帝與西王母娘娘,手下有眾多的神仙,分別掌管著不同的事物,有專門掌管凡間姻緣的月老,還有給凡間降雨的風伯雨師、雷公電母,那麼對於他們你了解有多少,那你知道掌管霜雪的神仙是誰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神話中掌管天氣的五大神仙,除了雷公電母,很多人忽略了他……
    那麼,這一期就來給大家盤一盤,那些能夠掌控天氣的神仙們!按著名程度排名,一共有五位!第五:雨師中國神話傳說中掌管雨的神仙,常常和風伯一起出現,曾是黃帝的屬臣。雨師是司雨之神,在蚩尤和黃帝大戰時候,是蚩尤一方。雨師雖然是中國古代最初的雨神,但風伯的名頭比它更響。
  • 風雪雷電雲中國神話中掌管氣候的神官,你不會只認識雷公電母吧?
    還記得去年上映的日本電影《天氣之子》嗎?故事中的女主被選定為天氣之子,祈禱過後就能瞬間帶來晴天。在中國神話中,也曾出現分別掌管著風、雷、雨、雪、電的神官。這些神官強大而且神秘,是古時候人人敬仰的存在。因為在古代,變幻莫測的天氣決定著一年來的糧食收成。
  • 中國神話中掌管著風、雷、雨、雪的神仙,你只認識雷公電母?
    而在神話中,知名度最高且流傳最廣的我想便是神仙了吧。相傳,從天上的日月星辰到地上的一草一木,從日月輪轉到天氣變幻都在神仙的掌控中,所以關於神仙的傳說至今仍在流傳。雖然現在我們已經直到天氣變幻等都屬於自然現象,但對於古人來說,這些都是神秘莫測的,在他們心中只有神仙才有這樣強大的能力。因此,在神話中出現了掌管著風、雷、雨、雪的神仙,他們強大而神秘,是古時候人人敬仰的存在。
  • 道教四瀆龍神指的哪位神仙,與四海龍王有何區別?
    道教四瀆龍神指的哪位神仙,與四海龍王有何區別?中華神仙文化當中,江有江神,海有海神,河有河神。水族以龍為尊,有著呼風喚雨的本領,所以上天就賜封龍為水中尊神,掌管水族生靈,負責興雲降雨,所以掌管四瀆的神靈,就是龍啦,固稱四瀆之神,即四瀆龍神。
  • 中國神話中的四大雷神,最出名的雷公反而資歷最低
    提到雷神,我們總是想到西方那個酷似徐錦江的錘子哥,那麼我們中國神話中的雷神是誰呢?其實中國神話體歷史悠久,比較複雜,雷神大概有四個,全知道的不多。一、雷公。雷公是民間最著名的雷神之一,我們非常熟悉,雷公長什麼樣呢?《西遊記》中人們對孫悟空的形容就是「毛臉雷公嘴」,雷公的形象非常有特色,這個想必也不用我多說,大家心中自然浮現一個形象。
  • 雨師:玄武神系,作為中國神話中最古老的神明之一,你了解多少?
    後面不斷發展變化將雨師從星象擬人化。雨師的發展從星象發展為某個原型人物,歷代都不一樣。秦漢的古籍中記載,雨師的名字叫萍翳。所以,在《廣雅·釋天》中寫:「雨師謂之萍翳,萍翳又稱屏翳。」漢代的司馬相如在《大人賦》中也寫道「召屏翳,誅風伯,刑雨師」。
  • 道教神仙體系之太歲、功曹、靈官、雷神
    靈官地仙是道教神仙體系的第二大系統,包括功曹、城隍、太歲、雷神等。他們的特點是民間信仰與道教文化的融合,是道教從民間信仰當中發展起來的神仙。五百靈官的5位統帥,便是五顯靈官,也稱靈官大聖華光五大元帥。五大元帥中之最尊者為都天靈官王善,也稱豁落火車王靈官;又說他是雷部尊神,故又稱為太乙雷聲應化天尊。功曹功曹,也稱四值功曹,為道教所奉值年、值月、值日、值時的神。值年神明叫太歲,月日時的輪值神則叫功曹。
  • 中國道教神仙譜(雷部)
    中國道教神仙譜天官星君系之雷部中國道教神仙之天官星君系主要包括下面各路神仙:天官星君系:雷祖及部署,鬥姆元君、北鬥七星君、六十甲子神,南鬥六星君,五星君,三霄娘娘,四天師,四靈二十八宿,六丁六甲,三十六天將,三臺星君,四值功曹,山川河海之神(隸屬承天效法后土皇帝氏),五嶽大帝,四海龍王,井龍王,五龍神,九江水帝,五湖大神,四元帥,四大精鋼。
  • 中國神話中的「雷部」:一府兩院三司1000多將帥,雷公也只是小兵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共同探討了世界四大類「雷神」之三,但由於中華文化中的雷神體系過於龐雜,所以要續到本章來說。 在民間,人們往往會將「雷公」等同於「雷神」,這種說若法從上古神話角度來說是沒錯的,但自從道教將上古傳說與現世傳說中的神仙體系進行梳理歸納之後,這種說法就不是很準確了。
  • 也說「天上雷公,天下海陸豐」
    雷公,本是我國古代神話之中司雷之神,被我國道教奉為施行雷法的役使神,所謂雷電交加,就是有雷公必有電母,公母同行,如影隨形。在我國民間,雷公是正義的象徵,最毒的咒語之一,莫過於「天打五雷轟」!雷公以正祛邪,傳遞的喜訊就是「一雷壓九臺」(颱風天聞雷,必無颱風)。
  • 神仙?民間傳說中的雷公到底是什麼?
    根據古代神話傳說的解釋,那就是神仙的工作。打雷有雷神,下雨有雨師等等。尤其是雷神,我們知道,在世界其它神話體系中,雷神的地位一般不低,北歐神話中的雷神託爾,古希臘神話中的神王宙斯,古印度神話中的帝釋天等等。而中國神話中的雷神是誰呢?
  • 道教神仙體系中的「四海龍王」指的是哪四位?
    道家思想起源於黃帝時期,道教創立於東漢時期,但道教中的神仙譜系卻借鑑了很多上古之神,比如「三皇五帝」等等,他們大多數是由人修煉成仙的,但也有動物神,比如「四海龍王」。在民間,從上古時期就由對龍王崇拜的先例,龍的形象也多次出現在神話傳說中,它是九種動物的融合體,他們被神仙化為龍王。龍王象徵著雨水,人們在乾旱時期會祭拜龍王祈求下雨,龍也是靈獸之首。在道教文化中,主要有九位龍王,小編在本篇文章中就來說說「四海龍王」吧!
  • 道教神話體系中的神仙,都在這兒了,值得收藏
    眾所周知,道教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宗教,它是一個多神教,既然是多神教,它所信奉的神仙就絕不止一個,而是有許多個;那麼,道教所信奉的神仙都有哪些呢?來看一看我們今天的這篇文章吧,道教神話體系中的神仙,都在這兒了,值得收藏。
  • 真武是小弟,如來都敢打,道教真正大佬
    言歸正傳,我們都清楚豬八戒在天庭任職的時候曾是掌管八萬水軍的天蓬元帥。西遊記中,天蓬元帥被孫悟空吊打。但是在真正的道教神話裡,孫悟空可能連其手下都幹不過。據《西遊記》原文記載,孫悟空大鬧天宮,打到南天門,與三十六部雷眾打起來。最後又碰上王靈官。與其鬥得不相上下。
  • 白雲觀雷祖殿,供奉的幾位雷部神仙,消災解難保佑風調雨順
    作為雷部的最高天神,掌管複雜的雷神組織,總部為神霄玉府,下設「三省九司、三十六內院中司、東西華臺、玄館妙閣、四府六院及諸各司,各分曹局」。九天雷公將軍、八方雲雷將軍、五方蠻雷使者、雷部總兵使者都是雷尊手下,諸司中有36名雷公,代天打雷,均聽雷尊號令。雷聲普化天尊所主萬物生殺枯榮、善惡賞罰、行雲布雨、斬妖伏魔等事。上照天心大道,下濟幽冥群苦。
  • 道教中四瀆聖王和四海龍王分別是哪幾位尊神?掌管人間的什麼禍福
    四瀆龍神,中國道教和民間信仰中掌管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四大水脈的水神,居住於鄱陽湖中。山嶽以五嶽為尊,水域則以四瀆為長為神聖的載體。四瀆者,指中國古代四條獨流入海的大河,即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四瀆神源於中國古代對河流的崇拜,古人認為河流給人們豐富的水源,有可供人們食用的各種魚類,但也有威脅人類生命的各種怪物,於是對之產生敬畏之情,立廟祀之。
  • 道教神仙:上古時期的女戰神九天玄女,她與西王母是什麼關係?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它以「道」作為最高信仰,並且以道家的黃老思想作為立教之本,道教崇尚清靜無為、與世無爭,然而道教典籍《黃帝陰符經》有云:「天生天殺,道之理也」,道教一直都有「尚武精神」貫穿其中,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有一支以雷部神將為主的戰神信仰,像大家熟知的天蓬元帥、真武大帝這些都被道教奉為戰神
  • 除了護法神哪吒,道教還有哪些神仙也是三頭六臂?
    哪吒是民間耳熟能詳的一位神仙,在許多神魔小說及影視作品裡都有出現過,他的一句「我命由己不由天」更是一種向命運不公的抗爭,激勵著許多人的前行。《西遊記》中,哪吒與孫悟空大戰時,現出「三頭六臂」的法相:「那哪吒奮怒,大喝一聲,叫:「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