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2 1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他們把最燦爛的青春獻給了南方油城,將最熾熱的汗水灑在茂名這片熱土上,他們的事跡激勵了幾代人成長。他們以勤勉努力的崇高品質、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追求超越的創造精神,譜寫出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勞動壯歌。
每一個時代的勞模都有其特點,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永遠不變的是勞模精神的本質。老勞模的精神是全社會的財富,重溫他們的事跡,是為了我們更好地前進。
《人民日報》頭條報導他的先進事跡
「南方鐵人」張洪泉
上世紀七十年代,茂名石油公司原油車間看火工張洪泉以頑強的意志和沖天的幹勁,為發展我國的石油工業做出了突出貢獻,被譽為「南方鐵人」。1970年,《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報導了他的先進事跡,他的「鐵人」精神,激勵著茂名一代代石油工人。
1958年,茂名頁巖油提煉試驗廠產出頁巖油,一場驚天動地的石油大會戰開始了。當時,茂名頁巖油公司在高州大井設點招工考試,張洪泉得知這個消息後,不顧路途遙遠,和幾位夥伴一起去參加考試。不久,傳來了通知,張洪泉被錄取了。同年秋天,他與一千多名青年工人,從湛江搭乘綠皮火車,經過4天4夜長途跋涉,到達遼寧石油一廠培訓學習。在兩年時間內,張洪泉掌握了油頁巖的煉製技術,成為茂名第一批經過培訓的石油工人。
從東北學習歸來後,張洪泉被安排到原油車間當了一名看火工。看火工是又髒又累的活兒,每小時要檢查一次乾餾情況,爐內的溫度高達600度,外面的溫度也高達40多度,工作現場到處是黃色的瓦斯濃煙和滾燙飛濺的爐渣。看火工們戴的是藤條安全帽和兩個口罩,需要用2.5米長的鋼釺插進火眼,查看爐膛檢查爐內的乾餾情況,高溫將他們炙烤得滿面通紅。
張洪泉在原油車間頁巖方爐(1970年拍)
1961年5月,第一部方爐點火開汽,為了確保安全投產,張洪泉反覆熟悉管線,操練閥門開關,觀察爐內情況,甚至鑽進漆黑的管道裡,用手電照明逐個檢查,確保了開汽成功。當時有一臺爐子結焦嚴重,需要停汽檢修一個月,在不停產的情況下檢修爐子,就需要一人把鋼釺插進火眼,另一人掄起十八磅重的大錘掄打,把結焦一塊一塊敲打下來,然後清理出去。有一次,在打頑焦時,有個工友不小心一錘打在張洪泉的右腿上,張洪泉感到撕心裂肺的疼痛,一下子跌坐在地上。大家趕緊扶起他,勸他到醫院檢查治療。可是,張洪泉休息了一會兒,站起來說:「我骨頭硬,沒事。」說完又掄起大錘打焦。他的舉動讓大家感動不已,工友們都稱說他像「鐵人」一樣堅強,他的事跡也被人們廣為傳頌。在茂名市「工業學大慶」表彰會上,張洪泉被評為勞動模範,並被授予「鐵人式工人」稱號。
1979年,張洪泉擔任人造油廠廠長、黨委書記,他像永不疲倦的火車頭,依然奮戰在生產第一線上。1995年6月底,他光榮退休。
張洪泉(中)參加退管部支部活動。
張洪泉把最燦爛的青春獻給了石油工業,將最熾熱的汗水灑在工作崗位上,他的「鐵人」精神,無論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有著不朽的價值和永恆的生命力。
張洪泉近照。
致敬!
茂小布推薦
茂名發布編輯部
原標題:《【5•1策劃 】把青春獻給茂名① |「南方鐵人」張洪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