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我把青春獻給你
——兵團故事連環畫之一六六
葉豔莉/繪
1. 2010年,何建國從瀋陽工程學院火電廠集控運行專業畢業。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校園招聘會,他來到三師圖木舒克市工作。
2. 剛到熱電分公司時,電廠正處於調試階段,何建國白天跑現場,和工友交流學習,晚上加班加點自學。從單個設備到整個系統,從一號機組到二號機組,他把各個設備、閥門和儀表的位置標在圖紙上,方便一一對應查找。
3. 發電機組調試期間,在一次巡視中,何建國發現除氧系統蒸汽管道法蘭破損,正在向外冒蒸汽,影響了發電機組供電。他立即用水把棉大衣浸溼披在身上,靠近漏點開始檢修,經過緊張修理調試,發電機組恢復了正常供電。
4. 有一次,二號機組因振動大無法啟動併網,找來外廠專家也未能解決問題。何建國對大家說:「不要急,我們要查資料、查系統、查原因。」說完,他就去現場排查,經過兩個小時排查,最終發現問題,他及時處理,終於使二號機組成功併網。
5. 何建國骨子裡有種迎難而上的勁頭,他說:「遇到困難,如果躲避,困難就一直都在。辦法總比困難多,我覺得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憑藉過硬的技術和不畏困難的精神,何建國多次為公司作出突出貢獻。他提出的將高壓疏水另增管道回收技改方案實施後,每年節省水量10萬噸,年節約成本95萬元。
6.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這是何建國對自己的工作要求。2018年10月24日,何建國正在醫院陪伴剛剛分娩的妻子,忽然接到公司電話,發電機組因故障停運,要他趕赴現場處理。何建國安頓好妻子,立即趕到廠裡搶修電力設備,兩臺機組在短時間內併網,搶發電量30萬千瓦時。
7. 每到冬季供暖期,何建國常常連續幾天堅守崗位。2020年1月26日,電廠工業用水管道發生洩露,若處理不當,機組和整個城區的供暖將受影響,何建國毫不猶豫放棄春節假期,堅守在凜冽的寒風中搶修設備。3個半小時後,故障處理完畢,全身溼透的他露出了笑容。
8. 何建國的家鄉在甘肅省白銀市,每次他回鄉看望父母時,父母總要囑咐他:「一定要好好工作。」何建國把父母的話銘記於心。參加工作以來,何建國提出發電技改方案57條,實施技改項目41個,解決發電疑難問題25個,創造經濟效益400多萬元。
9. 何建國現任三師圖木舒克熱電有限公司運行部副主任。一直以來,他愛崗敬業,全心付出。2017年,何建國榮獲三師圖木舒克市「優秀引進大學生」稱號,2019榮獲兵團「青年崗位能手」「兵團勞模」稱號。
10. 何建國大學畢業後來到圖木舒克市工作,至今已經10年了,他用堅守與汗水、執著與敬業詮釋了自己對兵團的熱愛。他說:「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把青春獻給了兵團,兵團就是我的家。」
相關連結
三師圖木舒克熱電有限公司運行部副主任何建國大學畢業後選擇來到三師圖木舒克市,工作期間,他從初出校園的學生成長為單位的技術骨幹,他把青春和智慧奉獻給了兵團,奉獻給了三師圖木舒克市電力事業,他為千家萬戶守護著光明與溫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誓言。「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正是因為有無數個像何建國這樣的普通人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耕耘、奉獻,才繪成了社會主義新時代波瀾壯闊的宏偉藍圖。
——據兵團日報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