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大量證據表明無症狀感染者或導致了COVID-19的大流行!

2020-12-24 生物谷

2020年3月21日訊 /

生物谷

BIOON /——科學家們正急於估計有輕微症狀或無症狀的人可能傳播病原體的比例。


隨著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爆發,研究團隊正在努力解開一個重要的流行病學難題--有多少比例的感染者症狀輕微或沒有症狀,並可能將病毒傳染給他人。對這些隱蔽病例的初步詳細估計表明,這些病例可能佔所有感染病例的60%左右。


許多科學家懷疑,有一個未被發現的隱蔽病例池,顯示出有限的症狀或者無症狀,因為越來越多的感染者不能與已知的COVID-19病例或疫區聯繫起來。大多數輕度感染的人還沒有病到需要就醫的程度,而且很可能會錯過諸如體溫檢測等篩查方法,因此這種現象的嚴重程度及其在病毒傳播中的作用仍然難以捉摸。


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主任Michael Osterholm說:"了解無症狀或輕度疾病病例的比例對於我們了解是什麼導致了這種特殊的流行病非常重要。"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這不同於那些試圖了解未報告病例數量的小組--那些是因為當局沒有做足夠的檢測而被遺漏的病例,或者是已經感染病毒但是未表現出症狀的"臨床前病例"。


為了評估隱性感染的程度,中國和美國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模型,該模型使用了中國湖北省武漢市衛生委員會收到的2.6萬例實驗室確診病例的臨床數據。


未被發現的病例


在3月6日發布在網上的一份預印本中,該組織指出,截至2月18日,武漢有大量的人感染了COVID-19,但並未確診。據聯合作者說,這些未報告的病例大多發生在那些症狀輕微或沒有症狀但仍有傳染性的人身上。


"根據我們最保守的估計,至少59%的感染者沒有經過檢測,可能感染他人,"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的公共衛生專家Wu Tangchun說,他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病毒傳播如此之快,在世界各地傳播。"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疾病建模專家Adam Kucharski表示,該團隊的研究結果與其他幾項基於小得多的數據集的研究的估計結果一致。"這是對我們所擁有的最佳數據集的最新分析,"他說,而且方法是合理的。


但是該模型假設社區中的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機會與其他任何人接觸。在現實中,"你有更多的機會與一小部分人互動: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亞特蘭大喬治亞州立大學(Georgia State University)的數學流行病學家Gerardo Cowell說。他說,通過假設存在均勻接觸,該模型可能高估了傳播率,誇大了症狀輕微或無症狀的感染數量。但他表示,結果大致正確。


越來越多的證據


另一項研究調查了565名日本公民,他們被反覆檢測並監測了病毒和症狀。在3月13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日本的一個研究小組報告稱,有13名撤離者被感染,其中有31%(4人)從未出現症狀。


但是,Cowell說,關於無症狀病例的最好證據可能來自鑽石公主號遊輪,該船2月初在日本海域爆發了COVID-19疫情。該船被隔離,3711名乘客和船員被反覆測試和密切監視。


3月12日發表在《Eurosurveillance》雜誌上的Cowell的建模研究表明,在鑽石公主號上約700名感染者中,約有18%從未出現症狀。


"你必須記住,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有許多老年人,Cowell說。老年人在感染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後往往表現不佳,所以他懷疑普通人群的無症狀感染率可能更接近日本研究小組報告的31%。


考慮到幾項研究的結果,Cowell認為無症狀或輕微的病例加起來約佔所有感染的40-50%。


病毒脫落


但是,症狀輕微或無症狀的人會傳染他人嗎?在3月8日發表的一份預印本研究報告中,一個德國的研究小組顯示,一些COVID-19患者在發病早期症狀較輕時,喉部拭子中的病毒水平較高。研究人員說,這意味著病原體很容易通過咳嗽或打噴嚏的方式釋放出來,這一過程被稱為病毒脫落,並傳播給他人。


中國的另一個研究小組的研究發現17名COVID-19患者發病後不久就檢測到了高病毒載量。此外,研究人員近日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報告說,另一名感染者從未出現症狀,但所釋放的病毒量與出現症狀的人相當。

圖片來源:Feature China Barcroft Media Getty


Osterholm說,這是首次對病毒在疾病不同階段的脫落程度進行詳細分析。他說,這些數據證實了許多科學家的猜測:一些感染者"在症狀輕微或無症狀時具有高度傳染性"。但他強調,目前的問題是規模仍不清楚。


許多科學家擔心,這也可能導致低估了兒童對病毒的易感性。一項針對中國700多名受感染兒童的研究發現,56%的兒童有輕微或沒有症狀。


研究人員說,如果這些發現沒有問題,那麼就需要採取緊急措施,遏制正在加劇流感大流行的輕度和無症狀病例。他們呼籲關閉學校,取消公共集會,讓人們呆在家裡,遠離公共場所。


"實施強有力的社會疏離措施是阻止病毒傳播的唯一途徑,"Cowell說。(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無症狀感染者猛增,你身邊有多少?
    這個原因就是「無症狀感染者」,一個正在引發全球新一輪大恐慌的名詞。我國政府也決定從 4 月 1 日開始,向全球通報無症狀感染者的數據。 那到底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 為何這個名詞會一夜之間登上國際熱搜?
  • 估計COVID-19大流行中的感染病例數
    在斯洛維尼亞社會網絡上模擬COVID-19大流行:估計預測內生不確定性; 疫情新聞:主流新聞媒體的Facebook專題頁面和冠狀病毒危機-計算內容分析; 瑞典SARS-CoV-2感染者的比例估計; 大規模去偏候選生成的對比學習;
  • 【解密】天津有多少無症狀感染者?
    梳理發現,僅3月下旬,湖北荊門、四川綿陽、貴州貴陽等地都曾出現無症狀感染者。4月1日中午,國家衛健委剛剛通報中顯示,昨日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30例,2例轉為確診病例。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鍾南山說:「一般來說,無症狀感染者對與其密切接觸的人的傳染率很高,但是中國近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不僅沒有上升,反而在不斷下降,這可以說明:中國還沒有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既然有傳染的可能,那麼有沒有相應的監控手段?
  • 無症狀感染者定義是什麼意思 全國無症狀感染者有多少人
    無症狀感染者可分為兩種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的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始終為無症狀感染狀態;二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採樣時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
  • 無症狀感染者之謎
    她是一名「無症狀感染者」。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從1月下旬開始,全國至少有19個地方通報了34例類似案例,他們還被冠以陽性檢測者、隱性感染者、病毒攜帶者等稱呼。在一流的學術期刊中,他們也飽受關注,被形容為asymptomatic(無症狀的)。無症狀感染者並非是新概念,存在於許多疾病患者群體中。
  • 「無症狀感染者」為何沒被納入「確診病例」?專家這樣解釋
    面對公眾的質疑,20日當天,礄口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作出「更正」回應: 張某某因淋巴結腫塊(大脖子病)去醫院就診,體溫正常,無發熱咳嗽等症狀,新冠篩查第一次核酸結果為陰性。 3月19日,第二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並收治入院。
  • 接種過疫苗後是否還會傳播COVID-19?
    She said this makes it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know whether the covid-19 vaccine can prevent asymptomatic infections.杜克大學醫學院專門研究傳染性疾病的副教授Susanna Naggie說,如此高的無症狀傳播率「並非在其他感染中很普遍」。
  • 科學家建立非洲綠猴COVID-19感染模型
    科學家建立非洲綠猴COVID-19感染模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1:01:20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Thomas W. Geisbert小組建立了非洲綠猴COVID-19感染模型。
  •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 2021-01-18 15:58:34  來源:央視新聞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無症狀感染者」進入大眾視線和生活,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 Nature:65歲以下人群的COVID-19死亡人數更可能衡量一個國家的新冠...
    這項研究強調了歐洲養老院發生的大規模COVID-19疫情,以及一些亞洲和南美國家可能出現的失蹤死亡事件,如何扭曲了老年群體的COVID-19死亡數據,使得對這一流行病規模的國家間比較不準確。在包括英國、加拿大和瑞典在內的國家,COVID-19大流行不成比例地影響了養老院的居民,這些居民佔所有報告的COVID-19死亡人數的20%以上。SARS-CoV-2在普通人群中的傳播水平可能很難從這些在養老院發生的大規模疫情中脫離出來。相比之下,亞洲和南美的一些國家報告的老年人COVID-19死亡人數遠低於預期。
  • 傷寒瑪麗:歷史上第一個被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加超級傳播者的故事
    她是美國第一個被確定為傷寒病原體的無症狀攜帶者和超級傳播者。作為一名廚師,她直接感染了51人,導致其中的三人死亡,間接感染者不計其數。她曾兩次被公共衛生當局強行隔離,在隔離時間總計達近三十年後,由於其它疾病死於隔離的小島上。死後,人們在她的身體內仍然可以找到高通量的傷寒病毒,但她本人卻不是死於傷寒。
  • 新疆疫情顯示:無症狀感染也可成為超級傳播者
    在今天下午召開的新疆第三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 新疆喀什地區衛健委黨組書記李林玉介紹,10月26日24時至27日17時,喀什地區新增確診病例5例,均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9例,均為26日陽性混管復檢出來。截至10月27日17時,喀什地區現有確診病例5例,無症狀感染者178例。喀什地區需檢測總人數474.65萬人,已全部完成核酸檢測。
  • COVID-19大流行的現象動力學:調整參數的綜合分析
    本文由機器翻譯,僅供參考,感興趣請查閱論文原文核心速遞COVID-19大流行的現象動力學:調整參數的綜合分析使用SIR模型的修訂版對C0VID-19在義大利的擴散進行建模;逃脫流行病:通過少數者博弈優化運動;關於預測COVID-19流行過程的數據驅動模型的說明;全國性措施對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研究
  • COVID-19的診斷,2020 IDSA指南推薦意見一覽!
    主要推薦意見推薦1:對於社區內疑似COVID-19的有症狀個體,即使臨床疑似COVID-19的程度較低,仍建議進行SARS-CoV-2核酸擴增試驗(NAAT)。(強推薦,極低質量證據)推薦2:對於有症狀的上呼吸道感染(URTI)或流感樣疾病(ILI)的 疑似COVID-19者,IDSA專家組建議採集鼻咽部、中鼻甲或鼻腔拭子,而不是單獨使用口咽拭子或唾液進行SARS-CoV-2 RNA檢測。
  • 無症狀感染者悄悄自愈了,這是件好事!
    4月8日,4月9日東方醫院南院連續間隔24小時兩次採集患者咽拭子送浦東新區疾控中心檢測,均顯示陰性,且患者無流行病學史,無發熱,無呼吸道症狀,肺部CT不符合新冠影像學表現。 根據國家有關診療和防控方案,該患者不符合無症狀感染者以及新冠疑似、確診病例診斷標準,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可正常上班。
  • 無症狀感染者會不會出現人傳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權威發布會...
    從目前得出的數據來看,我們在第七版診療方案裡大部分有所體現,當然樣本量越大,可能對證據的支撐越重要。從初步病理結果來看,像臨床看到一樣,首先累及到肺,表現在肺臟裡面有實變,有大量的滲出,有炎症細胞因子的侵潤,和炎症細胞大量的浸潤包括單核巨噬系統等等。同時也在肺裡看到一些血栓、壞死的組織,看到了出血這樣的表現。總體來看,肺部病變還是非常重的。
  • 科學管理無症狀感染者 爭取戰疫決勝
    研究發現,有的人感染肺炎後並未出現相關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臨床可識別的症狀與體徵,此類無症狀感染者存在傳染性,但其傳染期長短、傳染性強弱、傳播方式等尚需進一步研究。4月1日,中國首次通報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情況,各地也在積極採取科學措施加強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科學管理。
  • Science:聯用羥氯喹與阿奇黴素或可有效治療COVID-19,但心血管死亡...
    但是沒有確鑿證據表明它們可以治療COVID-19,人們反而對其副作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遺傳心臟病專家麥可·阿克曼(Michael Ackerman)曾在梅奧診所治療因遺傳原因而易患心律不齊的患者。他表示,氯喹和羥氯喹具有潛在的致命副作用:它們會引起一種不規則的心律,有時會導致心臟驟停。
  • 針對性地採取旅行限制,才能控制COVID-19社區傳播
    • 在大流行早期階段,旅行限制措施的效果可能最好。《柳葉刀-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日前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只有在有針對性地落實國際旅行限制措施時,才能夠有效控制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傳播。
  • 武漢無症狀感染者比例有多高?武漢副市長回應
    武漢無症狀感染者比例有多高?參與互動   武漢無症狀感染者比例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