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感染者成為最近的熱門話題,3月28日,河南漯河的新增本地病例經流調發現,曾與無症狀感染者有接觸史。梳理發現,僅3月下旬,湖北荊門、四川綿陽、貴州貴陽等地都曾出現無症狀感染者。4月1日中午,國家衛健委剛剛通報中顯示,昨日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30例,2例轉為確診病例。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發燒、咳嗽、咽痛等自我感知的臨床症狀,同時也沒有臨床可識別的症狀和體徵,但是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是陽性者。
無症狀,那麼已知的測體溫等鑑別手段就無法識別。但是這類人群會不會傳染呢?
鍾南山說:「一般來說,無症狀感染者對與其密切接觸的人的傳染率很高,但是中國近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不僅沒有上升,反而在不斷下降,這可以說明:中國還沒有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
既然有傳染的可能,
那麼有沒有相應的監控手段?
在3月31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局長常繼樂表示,從4月1日起,國家衛健委將在每日疫情通報中公布無症狀感染者的報告、轉歸和管理情況。
好在,天津是全國第一個始終選擇將無症狀感染者列為確診病例的城市,發現一例,就確診一例。
常繼樂說,監測發現通過四個途徑——
分別是對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
對聚集性疫情的調查;
對傳染源的追蹤;
對部分有境內外新冠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遊史或者居住史人員進行檢測。
梳理確診病例通報可以發現,天津市疾控部門發布的本地136例確診病例的通報中,98例、99例、104例、123例、第129例這5例都沒有發熱、咽痛等臨床表現,但核酸檢測結果皆為陽性。
比如第104例患者,他只有19歲,傳播路徑較為清晰,系第95例確診病例和第101例確診病例的兒子,居住於天津市河東區大直沽街,無武漢旅行或工作史。該患者1月24日在其爺爺家過年,至31日始終在其爺爺家未出門;2月1日與其父母在爺爺家吃晚飯後返回家中;2日至10日上午在家未出門,中午被轉送至集中隔離點隔離。截至通報時其無身體不適,11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簡單的接觸史,長期的宅家行程,有感染危險的首當其衝就是家人。
同樣極為相似的是第129號病例,那位90歲的大爺。
他並無武漢旅行和工作史,系我市第72例、第85例(曾到寶坻百貨大樓購物)、第86例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該患者自2月6日起作為密切接觸者在集中隔離點隔離治療,無咳嗽、咳痰、發熱等症狀;19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這些無症狀感染者的共同特點就是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大部分是平時生活在一起的家人,所以被疾控部門對先行發病的確診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時候就已經列為密接,所以會進行縝密的核酸檢測,病毒非常狡猾,有些無症狀感染者是通過3到4次的核酸檢測才最終顯示陽性的。
病毒的隱蔽性不僅僅體現在無症狀上,本市確診病例第55例、第74例、第118例同樣沒有發熱,在確診前最大的症狀只是感到無明顯誘因的乏力,這種情況同樣不易甄別,同樣需要警惕。
比如本市確診的第118例患者,一位10歲的男孩,現居住於天津市寶坻區口東鎮,無武漢旅行和工作史,無寶坻區百貨大樓購物或逗留史,系第75例確診病例和第87例確診病例的兒子。
該患者2月6日上午自覺乏力但無發熱症狀,當日下午被送至寶坻區隔離點隔離;7日被送至寶坻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診斷為疑似病例,被收入隔離病房留觀治療;13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雖然分析起來心驚肉跳,但是目前咱們本地確診病例均已清零,倒是不必再加上多餘的擔心。
小編轉而梳理本市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發現無症狀感染者的數量更是驚人,截至4月1日6時,40例確診的境外輸入病例中,竟有11名是申報無症狀且體溫低於37℃的病例(第5、第6、第12、第13、第14、第16、第23、第24、第35、第36、第37例境外輸入病例)。
比如境外輸入第12例這位17歲的女孩。她是中國籍,居住地美國紐約。該患者自紐約乘坐航班(CA982),於3月25日抵達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入境時體溫36.4℃,申報無疾病症狀,海關檢疫排查後轉送至河北區維多利亞大酒店集中隔離點。26日咽拭子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從公開資料上可以發現,無症狀感染者確實多數年紀較輕,身體狀況一向良好,這也可能是國外很多地方一開始對新冠輕視的原因之一。
但是既然多位專家已經表示過無症狀感染者有傳播的可能,那麼就算是身體再好再年輕,也要對病毒重視起來,戴上口罩,就算不是為了自己,也要保護好自己最愛的家人。
好在無論留在天津還是乘飛機飛往北京的入境者,都會進行核酸檢測,不會產生漏網之魚。
目前
天津將所有的
無症狀感染者列為確診
將所有傳播病毒
的可能都列於監管之下
這樣的方式
安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