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蕾 通訊員 劉文逸 趙冰欣
深夜10時,公交車站一個陌生的身影吸引了站員小夢的注意。
一位老太太在馬路兩邊的站臺來來回回走了好幾圈,期間也已經陸續開過了十幾輛公交車,可她卻絲毫沒有上車離開的意思,一直在苦苦張望。
看著老太太又回到自己這邊的站臺,小夢連忙上前問:「奶奶,這麼晚了,你要去哪啊?」
奶奶慢慢地回答:「我坐車回家。」
小夢:「你家在哪裡?要不我幫你看看還有沒有末班車?。」
大媽:「車還沒來,等車來了我就回家。」
小夢感覺事情哪裡不對,但是又問不出來。看起來,老奶奶確實是遇到了困難,但她說不清。
小夢低頭看了看手錶,22點20分,大部分公交車已經停止發車,自己也快下班了。
擔心老奶奶的安全,小夢決定撥打110電話求助。
接警後,天水派出所值班民警高偉迅速趕來。
空蕩蕩的站臺只有老奶奶靜靜坐著等車,高偉警官上前關切地問:「奶奶,您準備坐車往哪裡去啊?」
「我坐車回家。」老奶奶又一次這樣回答。
高警官再次耐心詢問老奶奶的家庭住址,從她模糊不清的話語中,努力拼湊出了一條有用的線索:她家住杭州江幹區的筧橋,平常乘坐81路公交車出行。
「81路?我們這裡沒有81路,去筧橋的話目前還有一趟B支2路末班車,馬上到站。」小夢趕緊告訴高警官。
確認B支2路公交車能到筧橋後,高警官仍然建議老奶奶趁著等車的時間先跟家人聯繫一下,叫家屬來公交車站接她回家。
面對高警官的建議,老奶奶仍然堅持:「我今天出門沒帶手機,這麼晚了我不想讓他們再出來接我,我要自己回去。」
「老奶奶,你能不能報一下家人電話?我先和他們聯繫,一定要確保你的安全啊!」
「137XXXXXXXXX」,高警官按照大媽所說的號碼一一撥號,不對啊?怎麼是12位數字?
再問一遍,老奶奶仍然重複著這個錯誤的號碼。
記錯號碼,找不到回家的車,來回在站臺之間走,還沒帶手機……不能讓人放心啊。
高警官立刻根據僅有的信息讓同事幫忙查詢,片刻之後,聯繫上了老奶奶的兒子。
電話那頭傳來了激動的聲音。
為確保安全,高警官跟老奶奶的兒子約定:他先帶老奶奶回派出所,老奶奶的兒子過來接母親回家。
不一會兒,老伴和兒子一起趕到,那個心急火燎啊。
「多虧了你們!這晚上又黑又冷,我們非常擔心媽媽的安全。還好有你們,讓媽媽安全無恙地坐在這裡。」
再三向派出所的值班人員表達感謝後,這一家三口才回家了。
尊重老奶奶家人要求,我們把這件事發生的時間地點都模糊了,但是真的有這麼一回事。
最近我們也不止一次寫到各種各樣的類似新聞了,都是老人出門以後「突然忘記」了回家的方式方法,全靠善良的熱心人和警察蜀黍幫忙才送回家。雖然許多老人還在努力獨立生活,但有時候,他們確實不知道衰老已經悄悄侵蝕了他/她的大腦,影響了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千萬不要等到出意外,才重視老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存安全。
最後警察蜀黍要第一千零一遍提醒大家:請給家中老人配備戴防走失手環等智能設備,或在衣袋內放置家人聯繫卡或在衣服上縫標籤。同時,儘量避免老人獨自外出。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