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今年年底,京港地鐵16號線中段將開通運行,目前,16號線中段正在進行著開通前的各項籌備工作。今日(12月23日),京港地鐵正式公布16號線中段與北段貫通後各站的首末班車時間。中段、北段貫通後,將方便沿線居民的出行,同時有助於緩解圓明園西路、萬泉河路的交通壓力。
16號線中段與北段貫通後,將延長運營時間
地鐵16號線是北京市軌道交通路網中一條南北向骨幹線路,16號線北段(北安河-西苑)已於2016年底先期開通,中段與北段貫通試運營後,日均客運量預計將增至27萬人次左右。
據了解,地鐵16號線中段將於年底開通,線路北起西苑,南至甘家口,長度約11公裡。列車運行高峰間隔6分鐘、平峰間隔8分鐘。其中,蘇州街、二裡溝站將暫緩開通。
北京地鐵16號線甘家口站。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今日,京港地鐵正式公布地鐵16號線中段與北段貫通後各站的首末班車時間。其中,上行(甘家口至北安河)甘家口站首班車發車時間為5點40分,末班車發車時間為22點45分;下行(北安河至甘家口)北安河站首班車發車時間為5點15分,末班車發車時間為22點30分。
16號線中段與北段貫通試運營後,16號線北段的首末班車時間也將有所調整。16號線中段與北段貫通運營後,將延長運營時間。西苑上行首班車比貫通前提前3分鐘,末班車延後7分鐘;北安河下行首班車更比貫通前提前10分鐘,方便乘客出行。
亮點一:國家圖書館站將實現三線換乘
記者了解到,16號線中段開通後,國家圖書館站將實現4號線、9號線與16號線的三線換乘。目前,4號線與9號線在國家圖書館站為同臺換乘,乘客「轉身」即可換乘。16號線國家圖書館站與4號線、9號線的換乘也非常便捷,換乘距離約148米,換乘通道中部還設置了4部長25米、寬1米的自動人行道,可方便攜帶大件行李的乘客輕鬆換乘,進一步提升乘客換乘體驗。
此外,為給乘客提供更實用的指引,京港地鐵還在換乘通道入口處設置步行提示標識,藍底白字印有換乘線路的名稱以及換乘距離,讓換乘距離一目了然,方便乘客提前規劃路線。
在裝修上,16號線中段延續「古韻京廊」的設計理念,總體布局對稱均衡,裝飾有傳統中式紋樣,體現北京文化古都的城市特性。在此基礎上,每座車站均圍繞各自主題進行了設計,如國家圖書館站的車站主題為「萬卷千章」,站內頂部以「書」字為裝飾,吊燈上也寫有經典詞句。整個車站的設計與車站周邊的文化氛圍緊密結合。
北京地鐵16號線國家圖書館站,站內頂部以「書」字為裝飾,吊燈上寫有經典詞句。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亮點二:網際網路自動售票機屏幕、字體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地鐵16號線中段在人性化服務上也進行了提升。在乘客服務設備方面,為方便乘客充值及購票、取票,京港地鐵16號線中段設置了全新的網際網路自動售票機,並特別加大了屏幕尺寸及字體,長約1米、寬約0.6米的屏幕是現有網際網路售票機屏幕的兩倍還多,方便不同人群使用。
此外,設備上還設有「招援按鈕」,有需要的乘客按下此按鈕後,車站工作人員便可以了解到乘客的位置,及時到現場幫助其解決購票問題。
與常見的地鐵車站結構不同,16號線蘇州橋站的下行站臺與站廳位於同一層,從蘇州橋站去往甘家口站方向的乘客,在地下一層站廳層刷卡進站後即可乘車;而從蘇州橋站去往西苑站方向的乘客,需要再下一層,到地下二層的站臺乘車。
為方便乘客出行,車站也根據乘客走行路線,設計符合其使用習慣的指引標識,並將在車站開通後,在閘機、站臺等關鍵位置增加工作人員值守,加強對乘客的引導。
北京地鐵16號線萬泉河橋站。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亮點三:將試點「人工智慧」安檢設備,效率更高
在安檢方面,16號線中段將增加雙源雙視角安檢設備,並將分階段試點人工智慧判圖系統,進一步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雙源雙視角安檢設備是一種較為先進的安檢X光機設備,與單視角通道式X光機相比,探測及判斷的準確性更高。人工智慧判圖系統則是結合地鐵安檢特點和要求,通過大規模的AI訓練,實現對掃描圖像的快速智能識別,未來將形成本地人工判斷+AI輔助智能判斷+遠程安檢綜合平臺最終判斷的「一圖三判」的全新安檢模式,在保障乘客出行安全的同時,提升安檢效率,方便乘客快速通行。
此外,京港地鐵也在推進16號線信號系統智慧運維試點,目前正在對16號線信號維護支持系統進行升級測試,並與智慧資產管理系統智能聯動,逐步開發設備健康管理、智能分析、故障管理、現場協同等功能。
比如,列車在車站停車時對標不準,信號維護支持系統能夠自動智能分析列車停車的健康狀態報告,並及時報警。智慧資產管理系統接收到報警後,自動派發工單,現場維修人員通過移動端獲取維修所需的信息,維修完成關閉工單後,設備健康度聯動恢復。
未來,京港地鐵計劃將設備監視、維修管理、資產綜合管理通過系統聯動,形成一個智慧資產運維一體化系統,實現多功能、全流程的自動化、智能化,進一步提升維修效率與安全性。
■ 連結
地鐵16號線中段、北段各站首末班車時間表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攝影記者 王貴彬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