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布斯中國
近日,Chanel、LV、Prada等奢侈品牌在全球範圍內大幅調價引發關注,有的品牌甚至在一個月的時間內上調了兩次,漲幅均超過往年同期。受到調價的影響,國內及韓國等多國、多地紛紛出現消費者在奢侈品門店前「大排長龍」的景象。
Chanel、LV等奢侈品品牌在全球範圍內大幅漲價。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20上半年,受到蔓延全球的疫情影響,眾多奢侈品牌不得不關閉了大量的線下門店和工廠,全面停工,或轉產生產醫療防護用品。這對於品牌方面帶來的影響及損失是災難性的。此次全球範圍內的大幅調價,對於品牌方面來說,或許也是「自救求生」的無奈之舉。
據國內媒體報導,某LV門店的工作人員曾表示,本月已經接到了漲價通知,將對官網及線下門店的產品進行統一調價。除了包款之外,其它品類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價,漲幅最大的是LV經典款硬箱。平均漲幅5%-9%。而這已經是LV品牌在半年內進行的第三次產品價格上調。
此外,以往Chanel官網都會註明各個包款的價格,如今所有的手袋類產品都被隱去了價格,而是改為了「請向精品店詢價」。這一現象也被網友解讀為了品牌或正在準備調價。Chanel方面對此並未否認,有銷售人員稱,此次調價的幅度或將在15-19%之間。
除了Chanel、LV之外,Prada、Dior等奢侈品牌均傳出了漲價的消息,有博主稱調價時間或在本月中旬左右。其實,奢侈品牌每年調價一至兩次是一種傳統,一般的調價幅度在10%左右,但今年的漲幅要超出往年不少。或許是因為受到疫情重創,奢侈品牌不得不以「抬高產品價格」來「自救」。
貝恩諮詢公司在此前發布的報告中指出,2020年一季度的全球奢侈品市場銷售額較往年下跌超25%,而個人奢侈品市場規模預計將縮減20%-35%。市場萎靡,每一個身處其中的品牌都不可獨善其身。如LV的母公司LVMH集團,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遭遇了銷售額十年來首次下跌,跌幅15%。而Gucci的母集團——開雲集團同樣遭遇了銷售額15%左右的跌幅。
儘管此次通過「漲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費,但一味地妄圖通過漲價來彌補因疫情損失的銷售額,卻並不是長期有效之舉。奢侈品牌未來的發展和走向,還要看國際疫情的發展,與品牌更加多元、切實的重建舉措。
本文為福布斯中文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wechat@forbe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