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80 Advanced OC評測:炫光核心,一鍵超頻

2020-12-06 騰訊網

七彩虹的Advanced系列定位次於Vulcan火神,以獨特的能量核心設計做外觀賣點,配合上顯卡總體的金屬感硬朗風格,收穫了不少忠實粉絲。

RTX 30的Advanced系列總體沒有大的外觀變更,保留了經典設計,外觀金屬感裝甲的未來簡約風,更像是該系列的一款完全體顯卡。

之前我們以iGame RTX 3090 Advanced OC做了RTX 3090的首發測試,但RTX 3090太貴了,一般人不會買,大家更可能選擇的是相對親民的RTX 3080,今天帶來的就是iGame RTX 3080 Advanced OC評測,看看經典的延續能不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顯卡開箱:霸氣側漏的鏡面噴塗裝甲+RGB能量核心

這裡把新Advanced與舊Advanced的正反面外觀放在一起,讓大家更清晰的對比兩代外觀變化之處。

RTX 3080 Advanced OC

RTX 2080 SUPER Advanced OC

兩代Advanced同樣為三風扇設計,總體都保持了像未來戰士一樣的金屬感裝甲+能量核心的設計,細節方面則有較大變化:

1、RTX 3080 Advanced OC的銀色裝甲處少了RTX 2080 SUPER Advanced OC外殼上的螺絲,更加一體成型的設計,更偏向未來風。

2、能量核心升級使用了雙燈環設計,「能量更充沛,視覺更震撼」,無限扇葉也優化了透光效果,其它細節均有保留。

3、銀色裝甲增加了鏡面噴塗設計,金屬感要比上一代強。

RTX 3080 Advanced OC

RTX 2080 SUPER Advanced OC

背面兩張卡均採用了金屬拉絲質感背板,只是圖案設計不同。在圖上顯卡的左側,RTX 3080 Advanced OC加入了顯卡支架的固定部件。

中間的能量核心就像鋼鐵俠的方舟反應堆一般為顯卡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而且支持RGB燈效,通過iGame Center可以調節燈效。裡面的無限扇葉可實現視覺暫留效果,具體效果放在了下面的顯卡燈效賞析。

除無限扇葉外,兩側的風扇為iGame全新自研的「捕風手」13翼扇葉,據七彩虹官方所說,它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航空級發動機旋槳,經過動平衡與模擬實驗調教,可實現風壓與進風量的進一步提升,後面我們也會測試顯卡的噪音與散熱表現。

頂部凸起的iGame LOGO與下方的iGame Advanced字樣,與能量核心一樣支持RGB燈光調節。

外接供電方面為3*8Pin。

顯卡頂部一覽,可以發現Silver Shark 2.0散熱器的鰭片是非常密集的,整張卡的厚度也非常不一般,達到了3槽。

顯示輸出接口方面和公版一樣,3*DP 1.4a+1*HDMI 2.1,這個地方也可以看到七彩虹OC後綴顯卡的標配:一鍵超頻按鈕。不過設計更加人性化,以前是彈出為超頻,現在是按下為超頻,符合了人類對按鈕的認知:按下即為觸發功能。

燈效展示

前面說到的無限扇葉的視覺暫留效果,在這張圖裡就可以看到,顯卡風扇全速運行,但中間風扇的視覺效果是靜止的。

扇葉也能配合iGame Center的燈效做出奇特的效果,比如這張圖裡主色是黃色,但扇葉之間卻顯現出了一些紅色。

而我個人則比較喜歡科技感十足的藍色,扇葉的視覺暫留效果+外圈的一圈燈效看著非常有逼格。拍攝時配合我們的燈光,外殼的銀色裝甲也顯現出鏡面效果。

顯卡拆解

顯卡擁有16相核心供電,4相顯存供電,在一眾RTX 3080中處於頂配水準,全部藍標鋁製電容均來自富士通。每相供電的MOSFET均來自Alpha & Omega,型號BLN0-0N2E。

在這塊PCB上也使用上了iGame的經典鍍銀處理,每個接觸點都加入了銀來確保顯卡在默頻,甚至是超頻時的運行穩定性。

顯存為美光的OQT77 D8BGW GDDR6X,RTX 3080都是標配這個型號的顯存。

接觸核心的底座非常平滑,官方稱採用了iGame真空冰片技術,在中間這個正方形的底下是內充了冷凝液和熱絨粉的獨立毛細結構,通過相變原理將熱量快速傳導發散,散熱效能可比得上數根熱管,到底有沒有用實測就知道了。

散熱器配備有5根直徑8mm的熱管,每根都做了鍍鎳處理,貫穿了整個散熱器,提供更高效的導熱效率。

測試平臺

測試平臺,對比首測平臺更新了系統為Windows 10 20H2,驅動也進行了更新,CPU更換為i9-10850K,但一樣超至全核5G,與i9-10900K的性能一樣,其它不變。

Normal模式

Turbo模式

我們截取了GPU-Z的顯卡參數與BIOS參數,Normal模式下,顯卡的Boost頻率與公版一樣,1710MHz,BIOS默認功耗牆320W,最高可跑到340W。

而Turbo模式下顯卡參數有明顯提升,顯卡的Boost頻率可以去到1785MHz,而BIOS的默認功耗牆也升至370W,最高可達400W,也難怪這張卡需要3個8Pin供電口了。

理論性能實測

先上3DMark理論測試。這次對比的顯卡選擇了公版RTX 2080 Ti,同時會測試兩個BIOS下iGame RTX 3080 Advanced OC的表現。

3DMark理論測試小結:iGame RTX 3080 Advanced OC的Turbo模式表現會優於Normal模式,3DMark的每個測試項目都有提升,Turbo對比Normal提升約在3.6%左右,Turbo模式對比RTX 2080 Ti總體提升在28.8%左右。

傳統遊戲性能測試

新遊與老遊,支持光線追蹤與不支持的我們會分開進行測試。由於1080P下無法顯示顯卡的實力,我們選擇從2K開測。

傳統遊戲實測小結:iGame RTX 3080 Advanced OC的Turbo模式在多款遊戲,不同解析度下均顯示出比Normal模式更強的性能,而在4K下在不同遊戲中也擁有60fps以上的遊戲幀數,毫無壓力暢玩。

光線追蹤、DLSS遊戲測試

支持光線追蹤的遊戲隨著老黃的大力推進而不斷增加,在今天我們可以測試的遊戲也更多了。因為部分遊戲不能在1080P下開啟光線追蹤與DLSS,所以測試的解析度也提升至2K。

光線追蹤、DLSS遊戲實測小結:擁有第二代RT Core與第三代Tensor Core的加持,顯卡在遊玩光線追蹤遊戲與支持DLSS的遊戲時幀數表現會更加流暢,比起RTX 20系提升很大。下面我們來對比一下光線追蹤開關後的畫面與DLSS 2.0帶來的幀數提升效果。

光線追蹤&DLSS 2.0效果

這項測試選擇了近期新推出的《看門狗:軍團》做畫面對比。在關閉光線追蹤的時候,地上的水可以說是「一潭死水」,樓房上的燈光並不能很好的在水中反射出來。而即使是打開檔次最低的「適量」選項,整個畫面的觀感也有了很大變化,燈光得到了反射,水中的房屋倒影也可以看到扭曲的樣子。

不過從適量到最高,畫面的觀感就沒有太大變化了,所以大家想嘗鮮的話打開適量也足夠了。

而DLSS方面,開啟DLSS後,遠處摩天輪的繩索鋼纜的細節更加平滑,在DLSS技術的幫助下,玩家看到的畫面比原生畫質更加細膩,原生畫質難以看清的細節也被還原,呈現在玩家面前。而且DLSS技術雖然能讓畫面更細膩,但不會讓幀數下降,而且會增加幀數。

我們把iGame RTX 3080 Advanced OC切換至Turbo BIOS進行測試,光追開至最高效果,DLSS設置為性能,可以發現在打開DLSS後幀數提升幅度是很大的,4K下提升了18幀,48幀的幀數比不開時流暢不少。2K下提升了21幀,達到74幀,可以確保遊戲流暢運行了。

NVIDIA Studio創作性能測試

NVIDIA在RTX 20的時候就適配了Studio驅動程序,意在讓Turing架構的顯卡也擁有提高多媒體生產力的能力,而現在RTX顯卡來到了30系,針對N卡優化的渲染軟體、建模與視頻剪輯軟體也變得更多了,這裡就以V-Ray、PR與Davinci Resolve為例來演示。

V-Ray

V-Ray是非常知名的一款渲染器,行業裡用來渲染建模圖、效果圖等等都會使用它,在顯卡性能越來越強的今天,它也加入了GPU渲染選項。

RTX 3080在測試V-Ray時,渲染性能是RTX 2080 Ti的1.7倍,如果有朋友工作時需要使用到V-Ray這款軟體,RTX 30卡是個很好提高效率的顯卡。

Premiere Pro

Adobe給自家軟體增加了不少AI功能,同樣有深度學習模塊的RTX 30顯卡就能派上不少用途。不過PR主要還是依賴水銀加速,所以導出方面深度學習核心並不會參與運算。

PR導出方面,RTX 3080和RTX 2080 Ti則沒有太大差距,導出我們的一段樣片,兩者之間也就差了9秒。對於持續400多秒的導出時間來說這9秒可以說不痛不癢,但RTX 3080的性能是比RTX 2080 Ti強的,這應該就是軟體的鍋了。

Davinci Resolve

Davinci Resolve則是一款對顯卡優化較好的視頻剪輯軟體,在導出時會優先佔用顯卡,所以性能更強的顯卡在這款軟體中會有更好表現。

在Davinci Resolve上,兩款顯卡對比PR的導出速度快了不少,RTX 3080的提升幅度最大,而且超越了RTX 2080 Ti 50%。

Broadcast AI降噪功能

這個功能理論上也可以算在生產力裡面,畢竟現在是全民主播的時代,做直播也是一份工作。而NVIDIA Broadcast功能可以給你的直播間增添一點新鮮感,或者是優化直播環境,畢竟很多人沒有專業的直播間,都是在家裡直播的。

它可以通過AI降噪為你消除雜音,只保留你的說話與遊戲聲音,也可以AI摳像,給主播摳出不同的背景,增強觀感。

功耗、噪音、溫度

顯卡的Turbo模式與Normal模式會有性能差距,Turbo模式性能更強,但為此付出的就是功耗、溫度與噪音,我們就來實測一下它的這幾項表現。

頻率穩定度

Normal模式

Turbo模式

我們通過Fire Strike Ultra的壓力測試來記錄顯卡的高負載運行情況。Normal模式下的成績為97.5%,Turbo模式下為95.2%。

iGame RTX 3080 Advanced OC在Normal模式下的頻率穩定度表現會較好。

峰值功耗

Normal模式

Turbo模式

功耗方面通過PCAT套件記錄峰值功耗,Normal模式下峰值功耗為375.7W,Turbo模式下為436.2W,提頻與解鎖功耗牆帶來的實際功耗提升是比較明顯的。

測試下來Turbo模式的功耗是最高的,配備3*8Pin的供電接口也是有實際作用的。建議使用這款顯卡的用戶選配750W以上,配有三條獨立PCIe供電線的電源。

滿載溫度

iGame RTX 3080 Advanced OC在Normal模式下的溫度是最低的,67℃,但Turbo模式也只高3℃。

滿載噪音

Normal模式

Turbo模式

Normal模式下的噪音表現較好,51.4dB只有一點風聲,而Turbo模式下風扇轉速提高,噪音也提升至55.2dB,會聽到風扇高速運轉的聲音,但還可以接受。

關於噪音:

0 -20 分貝:很靜、幾乎感覺不到;20 -40 分貝:安靜、猶如輕聲絮語;40 -60 分貝:一般普通室內談話;60 -70 分貝:吵鬧:有損神經;70 -90 分貝:很吵、神經細胞受到破壞。90 -100 分貝:吵鬧加劇、聽力受損;100 -120 分貝:難以忍受、呆一分鐘即暫時致聾。120分貝以上:極度聾或全聾;300分貝左右或以上:方圓20km的人不可修復性耳聾。

PConline 評測室總結:

iGame RTX 3080 Advanced OC的外觀延續了上代的設計語言,細節上的修改、補充使得它更像該系列的一塊完全體顯卡。而在PCB用料方面,16+4相的供電設計也是誠意滿滿。

性能方面,Turbo模式會有很好的性能表現,但會伴隨噪音增加與溫度的小幅提升,而Normal模式會損失3%左右的性能,但溫度與噪音都能很好權衡。我個人會更加偏好在Normal模式下使用,一些想玩超頻或者不在乎溫度噪音的朋友則可以選擇Turbo模式。

而談到售價,這款顯卡的價格也確實對得起用料,6299元比官方建議售價貴了800元,註定不是追求性價比用戶的菜,但如果你是預算充裕,想選塊好顯卡的用戶,那不妨考慮下它。

相關焦點

  • 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W OC顯卡評測:新潮的蒸汽波風格
    視頻接口方面,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W OC採用了標準的3個DP接口和1個HDMI接口的常規設計,這個HDMI接口是2.1版本的,可以支持8K 60FPS或4K 120FPS的視頻輸出。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一鍵超頻按鈕,可以將該卡在標準模式和增壓模式之間切換,並通過圖示說明了按下是增壓模式。
  • 七彩虹秀精準刀工!iGame RTX 3060 Ti Advanced OC評測:烤機3小時...
    一、前言:精準控制散熱 七彩虹展現神奇刀法這次沒有讓大家等太久,在RTX 3080上市僅僅2個月之後,RTX 3060 Ti也終於來到了大家面前。這也是安培構架第一款售價在3000元以下的甜點產品。iGame RTX 3060 Ti Advanced OC有2個BIOS,默認BIOS與公版完全相同,超頻BIOS則大幅度提升了TDP以及Boost頻率,2個BIOS可以通過I/O擋板上的「一鍵超頻」按鈕進行切換。
  • 國創新生iGame RTX 3080 Vulcan破世界超頻記錄
    對於國內高端定製顯卡品牌iGame,在玩家心中有許多印象,或是「玩家·定製」或是「黑科技一鍵超頻」或是「首款LCD側顯示屏顯卡」。沒錯,它們是iGame的魂與骨,而誕生於2008年的iGame與即將展翅翱翔的你一樣同為「00」後。你們,是iGame的未來。
  • 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W OC 10G評測:雨初晴 彩虹現
    而今天筆者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出自七彩虹之手全新NVIDIA Ampere架構的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W OC 10G顯卡,採用了「年輕人都喜歡」的蒸汽波風格。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W OC 10G顯卡用初見傾心,再見痴心來形容非常的恰當,七彩虹RTX 30 Ultra系列顯卡採用了蒸汽波元素,在顏值方面堪稱芳華絕代。
  • 「評測」七彩虹 火神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 24G顯卡
    七彩虹顯卡做工好,用料好,服務好,用顯卡只用七彩虹,七彩虹質量可以說是非常好了,與京東賣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滿意,真的很喜歡,完全超出期望值,發貨速度非常快,包裝非常仔細、嚴實,物流公司服務態度很好,運送速度很快,很滿意的一次購物。
  • iGame RTX 3080 Ultra W初晴限定版評測:顏值高性能強
    視頻輸出接口方面,iGame RTX 3080 Ultra W初晴限定版擁有3個DP接口以及1個HDMI接口(標配的防塵塞已被拿掉),可滿足不同種類的顯示器輸出需求。此外,在四個接口上方還提供了一鍵超頻按鈕,觸感很好,非常簡單易用,讓玩家輕鬆將顯卡更大的潛能釋放出來。
  • iGame GeForce RTX 3060 Ti Advanced OC甜品級顯卡首發評測
    從9月發布至今,NVIDIA安培架構的GeForce RTX 30系列顯卡上市接近3個月時間,但RTX 3080依然一卡難求。雖然使用GA104核心的GeForce RTX 3070顯卡貨源相對充足,唯一不足就是部分高端型號價格直逼RTX 3080,讓消費難以下手。
  • iGame GeForce RTX 3060 Ti Ultra OC顯卡評測:蒸汽波風格新甜點
    此前我們測試了七彩虹的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W OC顯卡,這一代的iGame Ultra系列顯卡採用了全新的蒸汽波風格設計,非常潮,而且定價合適,是在英偉達發布RTX 3060 Ti之後,理所當然的七彩虹也推出了iGame GeForce RTX 3060 Ti Ultra OC和iGame GeForce RTX 3060
  • iGame GeForce RTX 2080 Ti Vulcan X OC評測
    當然iGame標誌性的「一鍵超頻」功能也少不了。iGame RTX 2080 Ti Vulcan的GPU信息截圖,左邊的默頻BIOS頻率較低,僅有1545MHz,TDP也只有250W,比公版還要低10W。摁下「一鍵超頻」按鈕後,就會啟用超頻BIOS,1770MHz的Boost頻率是目前非公版RTX 2080 Ti中最高頻率,同時TDP也來到了300W。
  • 七彩虹iGame RTX2080Ti Vulcan X OC評測拆解!真液晶屏鼻祖
    ↑ 顯卡液晶屏,這是七彩虹顯卡最大的亮點之一,繼上一代1000系Vulcan X顯卡帶來監測屏後,這代直接升級了真液晶屏。之前的液晶屏配合七彩虹超頻軟體可以顯示顯卡核心頻率和溫度,那麼現在的真液晶屏呢?下面看。↑ RTX顯卡全新的NVLink SLI接口,感覺沒什麼卵用,因為買不起另外一張卡了。
  • 七彩虹非公版RTX 3080看起來很美
    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國內第一顯卡廠商七彩虹的非公版RTX 3080顯卡。七彩虹實際上有多款不同型號的非公版RTX 3080,每種型號也代表著不同的定位和價格。這次我們拿到的七彩虹這款RTX 3080,型號為iGame GeForce RTX 3080 Advanced 10G,這應該是七彩虹目前價格相對較低的一款RTX 3080,下面我們來看看它的具體設計。
  • 帶一塊屏幕 七彩虹iGame RTX 2060 Vulcan X OC拆解圖賞
    其中就有七彩虹iGame RTX 2060 Vulcan X OC。我們快科技已經拿到了這款顯卡,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外形上,iGame RTX 2060 Vulcan X OC採用全新研發的三段式「突襲者」(Raiders)散熱器,合金壓鑄骨架,進一步增大鰭片面積,並添加了一鍵超頻按鍵指示燈,按下超頻時會亮起提示玩家。
  • 技嘉GeForce RTX 3080 Gaming OC 10G 魔鷹顯卡評測
    9 月 17 日,最新的 RTX 3080 非公版顯卡全面開售,IT之家第一時間已經拿到了技嘉最新的 RTX 3080 顯卡——技嘉 GeForce RTX 3080 Gaming OC 10G 魔鷹顯卡(以下簡稱 「技嘉 RTX 3080 魔鷹」)。
  • iGame RTX 2080S Vulcan X OC 降價650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2080 SUPER Vulcan X OC這款顯卡的CUDA數量為3072,核心頻率1815MHz,一鍵超頻1860MHz,顯存位寬256bit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2080 SUPER Vulcan X OC這款顯卡保留了與公版顯卡相同的配置,3個DP接口,HDMI和Type-C接口,還看見了我們非常熟悉的一鍵超頻按鈕
  • 多款RTX3080橫向性能對比測試
    >耕升3080炫光耕升3080追風七彩虹3080 AD測試環境CPU 10900K8G*2 3200MHz內存64.4w分左右微星3080萬圖師得62.5w分左右七彩虹3080戰斧得63.6w分左右影馳3080金屬大師得57.8w分左右耕升3080炫光得
  • iGame RTX 3090 Vulcan OC評測
    iGame GeForce RTX 3090 Vulcan OC設計了26相供電電路,其中23相是GPU核心,3相是顯存。供電電路大量使用了昂貴的鉭電容、I.P.P一體成型電感。PCB則經過了超量鍍銀處理,可以提高超頻的穩定性,除了本身默認頻率就已經很高之外,還有相當大的可超頻空間。在散熱方面,多數顯卡的散熱器用的是鏡面底座,也有用熱管直觸的丐版。
  • 耕升RTX 3070 炫光 OC評測 極光之美
    我們本次評測的產品為耕升GeForce RTX 3070 炫光OC顯卡,在眾多廠商中耕升雖算不上一線豪門,但也有自己的制勝法寶,在評測前,我們總結了一些顯卡特點,以便大家有針對性的閱讀: 「炫光之眼」再進化,燈效更夢幻 包裝內附贈背板風扇,有效加快散熱能力
  • 技嘉RTX 3080 GAMING OC魔鷹顯卡評測:全方位壓倒前輩的新秀
    NVIDIA的GeForce RTX 3080顯卡已經在日前禁評測,從其性能表現來看,可以說相比上一代產品有著夢幻般的性能提升,因此不少玩家特別是遊戲發燒友可以說是激起了強烈的升級欲望。然而RTX 3080的FE公版顯卡目前並不在國內銷售,這款信仰型的產品看起來是與國內玩家無緣了。
  • iGame RTX3070顯卡評測_-泡泡網
    而在硬實力上,全新的iGame GeForce RTX 3070 Ultra OC也保持了iGame顯卡非常高的水平,紮實的供電,可靠的散熱,還有簡單易用的一鍵超頻功能,等等這些,在本篇評測裡面均有較為詳細的介紹,大家往下看便是了。
  • RTX3080首發評測!100w分讓上代旗艦哭暈在廁所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10G採用標準的NVIDIA顯卡包裝盒樣式,主色調為黑色,包裝盒上直接印刷出顯卡的外觀。七彩虹之所以穩坐國內顯卡第一梯隊,不僅是靠產品的性能和做工,更是靠著強大的售後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