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還是老的辣」,這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的經驗總結。很多時候,老者經驗的積累在一些具體事情上確實能秒殺新兵,積累是一種財富。
這一定律在卡車上得到了體現,看看重卡行業的頭部,第一個卡車品牌解放,第一個重卡品牌重汽黃河以及一汽援建的東風,較早出現的延安、紅巖,至今仍舊是行業第一陣營的成員。儘管只有20多年歷史的福田進入前六似乎說明這一定律也不完全準,但福田是個特殊的存在,它擠進前六很大程度上是憑藉用錢砸出來的營銷,在產品本身並沒有太大優勢。
從一些細節上能看出有積累的品牌站得更高的事實。就說自動擋變速箱吧,十多年前解放和重汽就開始研發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得到大範圍推廣,但十多年的產品迭代為它們自動擋產品的爆發打下了基礎,目前,解放的伊頓技術自動擋變速箱、重汽的無憂換擋變速箱都是市場上的主流產品,這與多年的積累分不開。
再舉個例子,智能化是近年來卡車行業的熱門技術,解放很早就在做智能系統的研發,很早就把自動駕駛系統裝到了J7上,目前,解放的L2級輔助駕駛系統卡車已量產,L3級也很快會得到大範圍應用。重汽也是如此,智慧卡車在行業內領先投入使用,如今的黃河、TH7、汕德卡在智能化上都有一定優勢。能跟上市場發展步伐是解放和重汽共同的特徵。
這還體現在高端產品的布局上,兩年前,解放高端產品J7上市,開過它的卡友表示這車是真好,怎奈40大幾萬的價格「勸退」了不少人,重汽先後布局汕德卡、黃河重卡等高端產品,逐步把價格下探到平民水平,這些產品直接與進口卡車或即將國產化的重卡展開競爭,它們將是自主品牌重卡守護陣地的主要力量。
如果預測一下十年後,世界重卡行業的格局會怎樣,以前,大多數人都會說那肯定還是斯堪尼亞、沃爾沃、奔馳、依維柯、曼恩、達夫等這些品牌的天下,但未來的十年就不一樣了,因為接下來的十年,中國卡車會得到突飛猛進地發展,在世界重卡版圖上,解放和重汽將擁有一席之地。實際上,解放已經是單一品牌銷量第一的卡車品牌了,而根據重汽董事長譚旭光的計劃,重汽也要發展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商用車品牌,想一想,解放和重汽與斯堪尼亞、沃爾沃等品牌齊名,是不是很驕傲的事情。最關鍵的是,卡友們可以用40萬的價格買到60萬的卡車了,很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