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輝身上所映射出的破圈掙扎、起點鄙視、年齡危機,觸碰到不少觀眾的痛點。」
丁輝——《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話題選手,在眾多名校傍身,學力開掛的選手中,成為網友聚焦的對象。其特殊的學歷背景與人生經歷,毫不遜色於「史丹福大學學霸」、「行走的凡爾賽達人」的光芒,在一眾各具特色的實習生中格外引人注目。
二本考研上名校,裸辭工作上綜藝,重返實習上「戰場」。
仿佛晨間劇男主角的勵志人生,讓他看起來與其他幾位學霸學神截然不同。正是這種背水一戰、勇往直前的衝勁兒,彰顯了他不同於其他幾位選手的獨特魅力。不少網友叫他「背水哥」、「背背輝」,不是天生受到「上帝眷顧」寵兒,丁輝靠著自身的努力與拼勁兒,在人生抉擇的當口中,不斷突破現狀,演繹著普通人逆襲飛升的戲碼。
圖源自微博
節目中,丁輝曾兩次排名墊底、一次與最佳辯手擦肩而過,#心疼丁輝#詞條一度衝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從他身上回憶起自己在職場懷才不遇、「被打壓」時忿忿不平的經歷。為丁輝打抱不平的同時,也帶有對真實生活的失望和吐槽,並對丁輝寄予著人生可以實現「逆風翻盤」的希望。
節目截圖
丁輝身上所映射出的破圈掙扎、起點鄙視、年齡危機,觸碰到不少觀眾的痛點。許多網友甚至私信丁輝,講述自己在職場「內捲化」掙扎中所遭受的不公待遇,以及被學歷、家庭環境、年齡等身份標籤,壓的穿不透氣的經歷。一時間,丁輝成為了許多人精神寄託海港,成為慰藉心靈的淨土。
現實與童話的撕裂,精英與草根的隔閡
第二季節目丁輝的加入,使得實習生群體可分成兩種角色特徵——尚未出校門的大學生和已步入職場的成年人。對比第一季和第二季,有網友認為觀看第二季會有種「不適感」:不適感在於它更真實更殘酷。
丁輝作為具有工作經驗的職場老人,帶教律師多次對他的工作質量和表現提出更高的要求。殘酷的職場裡,高壓的競爭環境下,任何錯誤往往都會被放大。第一期節目裡,丁輝在回復委託人對法律問題時,儘管報告完成度最佳,但是由於丁輝將落款處律師事務所的名字寫錯而排名墊底。
「學生」這個身份像是一個「保護殼」,讓一些欠佳的工作表現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包容。丁輝讓很多人看到,卸掉學生身份正式步入職場後,需要承擔更重的責任與擔當,社會對真正「打工人」的要求越來越高,犯錯的代價也會越來越大,人情的砝碼不會一直受用,象牙塔外的生活總是充滿「腥風血雨」。
如果說,第一季是一群「乳臭未乾」的大學生和諧融洽地探尋社會的真人秀,第二季的丁輝則是置身於這歡笑氛圍中,給這一季節目塗寫上孤寂和冷清底色的人。
節目中,丁輝忙工作以至於遺忘了自己的生日,只有女朋友替他記得,當時他並沒有表現出很大的情緒起伏,而是把感動藏於內心深處。在排名連續墊底時,他在一旁默默消化情緒接著工作。
節目截圖
他的身上透出著一種被歲月和職場磨鍊而留下的隱忍。稜角的打磨和情緒隱藏這些人生必修課的重現,喚起了許多網友飽經社會毒打的情感記憶以及「職場不相信眼淚」的默默奔潰瞬間。
這檔綜藝作為一種文化載體,以較為緩和、甚至娛樂本質的方式,將人生掙扎的酸澀境遇用糖紙包裹了起來。撕開光鮮亮麗的糖紙,滲透出了成年人打拼無奈的辛酸之外,也呈現出了殘酷物語——精英和草根之間的隔閡。
當「草根出身」的丁輝道出「逆襲」動機是「要向女朋友證明自己」時,現場的帶教律師們都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節目截圖
與之比較的是,另一名實習生的答案「幫助一些沒有這些專業性的人」則獲得了他們的頻頻點頭。在精英化思維和衡量標準下,「獲得他人的肯定」的需求層次並不夠「為社會服務」的價值層次來得高尚,然而這恰恰是很多人拼盡全力、獲取肯定的動力,這種精緻化批判太過刺痛。
此外,網友們「心疼丁輝」的原因還來源於,他們認為丁輝被帶有偏見的眼光所看待。在節目初期,各位實習生還未被分配到導師,因為此任務是帶教律師之一史律下發的,他便在在報告落款處增加了「史律師團隊」一欄,此做法被律師團認為是搞小團隊的表現、說他「用力過猛」。
節目截圖
然而,他們卻忽略了另一種可能性,或許這是丁輝代入了以前的工作習慣和工作經驗,和這家律師所觀念和管理制度存在偏差導致的。這種可能性的忽略,以及帶有臆斷的揣測和評價透露著一絲精英主義的傲慢,使得尚未佔優勢的出發者的一點舉動都會被解讀成帶有「急功近利」的心態,「過於努力」被解讀成「廉價的努力」,這無形之中也否定著在生活中正在後頭追趕的大多數。
陷於起點的泥沼,無力重啟的唏噓
在節目中,關於丁輝的討論較多,其中一點是有關於「起點」的爭論。在學歷這個起點上,丁輝的本科是二本院校非法本,考研考上了華政,實現了名校夢。
近幾年考研熱度不減,報考人數水漲船高,2021年考研人數更是預計突破400萬。部分考研學生期望能夠通過考研改變自己出身,甚至可以改變階層,實現跨越。然而,從節目給觀眾呈現出的目前法律職場的剪影來看,丁輝非法本的背景多次被拿來與其他實習生的本科研究生學歷作比較,成為一個無法被忽視的、多次被提起的衡量指標,讓多數網友道出了「為什麼人生是無法彌補的」遺憾。
節目截圖
這一現狀也戳破了部分人的美麗幻想——人生可以通過考試或者其他方式摁下「重啟鍵」,但重啟鍵的布置、出發地的坐標是否能夠抹除?起點什麼時候起成為了無法擺脫的「原罪」,在職場上隨處可見?
其實,這種職場上的「學術血統」存在已久。中國律界中有一個「紅圈所」的說法,指的是年度收入排名前八的中國律師所,可稱之為中國律界的「精英」所。節目選擇的君合律師事務所是法律專業人士公認的「紅圈所」之一,對簡歷要求極高,對來自「五院四系」的求職者百裡挑一,選擇精英中的精英。若是通過正常的社招途徑,丁輝坦言,他的簡歷可能沒有機會進到君合工作,拿到一張「入場券」。
節目截圖
高校的校友資源分享、接受教育的內容、辦事特質、思維方式等多重因素,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些公司風格和用人習慣,這也是公司從多年來的經驗得出的,核心理念與人才發展匹配下的標準沿用。換言之,學術血統的純正是一種較為有效率、風險較低的人事選擇。
圖源自微博@作者海葵
此外,「名校」標籤這一本就具有爭議性的話題,似乎也在被節目組暗戳戳地放大。
大多數網友圍繞著丁輝的本科出身進行討論,卻鮮少關注到另一名實習生瞿澤林。瞿澤林的本科是一所當地人以二本成績就可考取的院校,而他的本科背景似乎被節目組選擇性地忽略掉了。有理由猜測,或許這種本科出身的起點爭議是節目組通過節目畫面和編排上多次圈出、有意「放大」引導的結果。
無論是節目組有意為之,還是職場應聘中企業選擇的慣性,這種對起點無力感的舒張,讓觀看節目的人也回憶起自身的無奈。起點是不能迴避的痛點,但不能成為固步自封的「原罪」。
跑道對錯的命題,試錯成本的代價
丁輝作為草根奮鬥的典型例子,通過節目獲得了和其他本科出身名校的實習生同桌並肩作戰的機會,但似乎不代表他已經拿到了向上通道的入場券,實現了跨越。
節目播出的第二期裡,丁輝在考核中表現突出,導師以他擁有過一年經驗為由,把最佳辯手頒給另一位還未正式工作、「潛力更大」的「白紙」實習生。
節目截圖
其實,擁有一年工作經驗和未正式工作的兩者之間誰潛力更大,是難以判斷和衡量的。難道起步不同,就代表潛力的增長是可以被預見的嗎?初入職場的人潛力增長值一定會比已邁入職場的人高嗎?這是一個無法驗證的偽命題。
在節目的標準下,工作經驗似乎成為了一種劣勢的因素,使得丁輝有同樣表現卻沒有得到同樣待遇。這一事實讓大家憤慨不已,認為「丁輝又被針對了」。
正如楊天真所說:「人生每一個點都可以是起點 ,跟年齡沒關係。關鍵是跑道對沒對。」
節目截圖
韓劇《未生》男主張格萊在26歲「大齡」放棄了圍棋生涯,從棋手轉變成一名職場新人。新入職場的他一路承受著懷疑和否定,最終憑藉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向之前不看好的人證明了自己。
《未生》劇照
或許楊天真說的在理,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清楚判斷出,面前哪條跑道才是正確的、最合適的。若是一開始沒有考慮清楚職業方向和未來,之前付出的一切似乎都成為了「犯錯」的成本。時至今日,「年輕不怕犯錯」、「現在開始永遠不晚」的雞湯好像並不好喝了。與之替代的,是不能試錯、現在開始就晚了的就業壓力,牢牢盤踞在當今年輕人的肩頭。
節目中實習生在一次聚餐偶然間聊起年齡,發現在場一名中年級律師的年齡都比實習生丁輝小,坐在最遠端的丁輝突然被cue,他原本輕鬆的笑容頓時僵住,陷入了沉默和拘謹。
節目截圖
這一幕被攝影機捕捉到,透過綜藝這個載體放大,加劇了「前浪被後浪拍打在沙灘上」的現實焦慮。而這種年齡焦慮,影射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引起網友深切的共鳴。職場應聘年齡、對女性婚戀年齡的標準,成為一道越不過的卡尺,幾乎每一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擾。這種時不待我的悲哀,卻被丁輝一次次打破,讓他身上蒙上了一層「普通人的光」。
節目播出後,還引發了大家對關於丁輝幾次「背水一戰」這個選擇的討論。在大家探討的語境裡,「背水一戰」似乎成為了一個貶義詞,其中的勇氣和決心這種正面意義被掩蓋和被忽視了。
圖源自微博
雖然無法改變重啟鍵的位置,但一次又一次的出發,本身就是一步一步的上升,或許這些半步累積,就是一次跨越。
《令人心動的offer》第一季導師柴律就是一個有力的佐證。他到三十歲才選擇轉行當律師,在一次視頻裡以親身經歷鼓勵「丁輝們」要有「從零開始」的心態,只要還沒心如死灰,就是年輕人。
圖源自@柴曉峰律師
丁輝身上無懼風雨、不畏將來的勇氣,照亮了每一個在社會裡不斷掙扎的普通人。或許迷惘、或許彷徨、或許絕望,無論是否邁出那勇敢的一步,只要曾經幻想過、掙扎過,都能在丁輝身上找到自己面對現世有過的無可奈何。
但正如他給予本校學弟學妹的祝福所言:「如果你想慢點淘汰,那麼你就要快點邁步,在這場比賽裡,你可能會跌倒,但是你一定要站起來。」
千軍萬馬的戰場裡,滿身泥濘負重前行,為的是前路漫漫一片金光披甲,為的是奼紫嫣紅一覽盛世花園,為的是白髮蒼蒼一憶年少時勇氣的讚歌。
也許一步邁過只走了半步,但邁出腳就是新的人生。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