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ART KAOHSIUNG 高雄藝術博覽會將於11月20日至22日盛大展開,匯聚近40家海內外重量級畫廊,如白石畫廊、尊彩藝術中心、晴山藝術中心與紅野畫廊、新苑藝術等,約800件精選作品,並邀集藝術專業精銳策劃三場論壇,主題囊括原住民藝術的當代觀、疫情之下的藝術轉換-虛擬與實體的藝術展演,以及島嶼與海洋的對話-創造新型態的藝術。
一直以來,博覽會以「東南亞及東北亞藝術交匯平臺」為起點,長期推展南島藝術,今年海外畫廊與學者受新冠疫情阻擋無法前來高雄,進而促成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平臺、高雄藝術特展區及臺灣潮主題特展,不僅展現臺灣原住民藝術的藝文深蘊,也介紹臺灣本土的街頭潮流藝術正當紅火熱的塗鴉、公仔等新創作品,用藝術溫暖南臺灣疫情寒冬。
在國際藝術市場掌舵前進 日本東京白石畫廊
白石畫廊於1967 年在東京銀座創立, 2012 年於輕井澤設立私人美術館「輕井澤新藝術美術館」,緊接著於 2015 年 5 月開設白石畫廊香港新竹坑空間,翌年 2016 年開設香港荷里活道空間,在 2017 年 4 月開設了 臺北空間。白石畫廊把日本藝術家引介至國際市場,亦把世界藝術的潮流帶入日本。於駁二藝術特區自行車倉庫展位號B-10所展出的參展藝術家擴及:草間彌生、二川和之、村上隆、奈良美智、陶德詹姆斯、弗洛倫泰因霍夫曼、菲利普考爾伯特、羅納德溫杜拿、法比歐莫迪卡、姜淼、金德漢、小松美羽、陳英傑、江上越等共14個藝術家。
聚焦藝術史的開創意義與視覺藝術的社會性觀點。尊彩藝術中心自1993年創立以來,致力於推廣臺灣現當代藝術的學術研究與展覽規劃,並促進國際展覽交流。畫廊主力為推廣臺灣20世紀初期,現代藝術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戰後抽象藝術家和當代藝術家,如臺灣前輩藝術家陳澄波、廖繼春、楊三郎、陳植棋、李梅樹、陳德旺、金潤作、蒲添生、陳夏雨、楊英風等作品,並定期舉辦大型回顧展與學術研討會,建立其社會公共性的展覽空間,以此奠定私人藝術機構在灣美術史之重要地位。目前旗下代理的當代藝術家,像是王建文、人峪、陳依純、黃頤勝、周代焌、遊雅蘭等人,著重臺灣近代社會民主思潮及多元媒材運用等方式呈現為主軸,再以視覺藝術參與並記錄時下全球觀點同時並行。
晴山藝術中心、紅野畫廊擴展臺灣藝術家國際知名度
由晴山藝術中心所代理的臺灣藝術家,在歷年全臺美展及其他美展都獲得許多最高榮譽。近年來更代理日本著名木雕藝術舟越桂的木雕、素描、版畫,以及優秀木雕家小公史、嶋崎達哉來臺展出,並舉辦學術座談會,更積極參加亞洲區的重要藝術博覽會,香港、上海、臺北及日本,擴展臺灣藝術家國際知名度。紅野畫廊致力於發掘深具潛質的藝術家,其所策劃的每一檔展覽,都是經過嚴謹的篩選機制,堅持提供最優質與原創的藝術家與其作品予觀眾。本次參展藝術家吳熙吉的創作,環繞著以油性蠟筆線條為主的表現方式,線條作為人物及景物的重要起點,暗示著肉體的枷鎖及社會框架,當試圖超脫這種固有限制,也就是禪宗的「明心見性」。
高雄藏家精選新銳藝術家 推廣藝術品收藏
高雄位居南臺灣的金融樞紐,也是亞洲海運經濟的重要中心,在地藏家實力不容小覷,因此,高雄藝術博覽會在此長年深耕。本屆高雄藝術博覽會與本地資深藏家們聯手,由林育世先生與黃耀德先生二位專業策展人,透過長期培養的美感與精準的市場眼光,展出新銳藝術家柏巧玲、洪民裕、陳柏源、黃至正、趙璐嘉等數十人的作品。此特展藝術品交流聯誼的方式,建立正確收藏觀念,增進藝術知識涵養,讓高雄藝術市場良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