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臺中藝術博覽會登場

2020-12-22 睿智創藝

2020 年臺中藝博是疫情舒緩後第一場飯店型藝術博覽會,也是第一場線上和實體展覽雙軌並行的飯店型博覽會;展會期間,特別於 7 月 18 日(六)第一場講座時舉行《臺灣畫廊產業史年表》新書發表會,邀請五冊專論的學者共同成就此歷史性的一刻。

畫廊協會也將開播《畫協會客室》新單元節目,邀請藝文產業各專業人士來談談疫情之下的影響。

今年另一特色是首創跟 4 大藝術單位策略聯盟。

此次入選的畫廊共有 61 家,包含海外畫廊 3 家,而首度參展的畫廊有 10 家。

以雕塑為品牌風格訴求的藝術博覽會,今年的展會主題為「空間向度-雕塑賞遊」,以深化臺中藝術博覽會做為臺灣雕塑重要展會之美學目標,並以雕塑特色展會的期待,拓展公眾欣賞空間向度的美感,進而培養雕塑作為入門收藏之起點。

7月19日(日)將以「20 世紀臺灣雕塑史綱要」研究報告為主體,邀請臺灣美術館林志明館長以及臺藝大陳志誠校長為臺灣 20 世紀現代雕塑之發展作梳理及探討,以系譜方式建構出臺灣藝術主體性中臺灣雕塑之具體體系,映射出雕塑的新面貌。

今年臺中藝博還特別擴大推動 4 大獎項的策略聯盟,有國父紀念館「中山青年藝術獎」、新竹生活美學館「璞玉發光」、臺中市立大墩文化中心「藝術新聲」、及畫廊協會和臺藝大共同推動的「臺藝新人獎」,此次的策略聯盟有助於藝術新秀提前適應藝術市場的機制,協助新銳藝術家跨越市場平臺的橋梁,並達成產官學三方共贏的藝術產業生態鏈。

本次展會再度規劃「KNOCK KNOCK, ART! 藝術敲敲門」單元,使往往被視為門檻極高的藝術收藏,不再如此遙不可及。

相關焦點

  • 2020藝術廈門博覽會雲啟幕
    央廣網廈門4月29日消息(記者呂貝娜 通訊員司馬馳)4月29日上午,2020藝術廈門博覽會在線雲啟幕。主辦方藝術廈門博覽會組委會希望通過網絡覆蓋的傳播方式,打破格局、擴大藝術圈層的觸及面,讓藝術更趨於大眾化,促使藝術品網絡交易體系更完善,從而推動藝術市場發展。
  • 2020高雄藝術博覽會掀起南島藝術浪潮
    2020 ART KAOHSIUNG 高雄藝術博覽會將於11月20日至22日盛大展開,匯聚近40家海內外重量級畫廊,如白石畫廊、尊彩藝術中心、晴山藝術中心與紅野畫廊、新苑藝術等,約800件精選作品,並邀集藝術專業精銳策劃三場論壇,主題囊括原住民藝術的當代觀、疫情之下的藝術轉換-虛擬與實體的藝術展演
  • 2020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時間+地點+購票入口)
    2020廣州當代 · 藝術博覽會  時間:2020年12月16日—20日  地點:中國廣州 海心沙展館  票價:158元起  購票入口:點擊進入  首屆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選址廣州珠江邊的海心沙展覽館。
  • 2020 ART TAIPEI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即將啟動
    據悉,2020 ART TAIPEI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將於10月23日至26日在臺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舉行。2020年,全球各大城市藝術活動停擺、延後或改為在線展出,例如知名展會巴塞爾藝術展的香港展會(Art Basel in Hong Kong)、邁阿密海灘展會(Art Basel in Miami Beach)、巴塞爾展會(Art Basel Basel);而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改至2022年、韓國KIAF國際藝術博覽會改為在線
  • 2020廣州海心沙當代藝術博覽會要門票嗎?
    2020廣州當代 · 藝術博覽會  時間:2020年12月16日—20日  地點:中國廣州 海心沙展館  票價:158元起    票務:  ① 入場時,請出示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電子入場憑證二維碼,一人一碼。
  • 傳統、當代、潮流……2020「一帶一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開幕
    2020年10月22日,2020「一帶一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在滬舉行。本屆「一帶一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作為疫情後上海首個大型藝術博覽會,在展覽規模、參展作品和活動組織上都較往屆有較大突破。吸引了近70餘家畫廊參展,在體量上也實現了突破,展館面積達到25000平方米。
  • 2020年首屆大學生藝術博覽會在武漢舉辦,火爆了
    11月28日,2020年首屆大學生藝術博覽會(簡稱「大藝博」)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來自國內外百所藝術院校3000+優秀作品精彩紛呈。 國畫、油畫、版畫、綜合材料等藝術門類,全面展現以90後為主的藝術新生代的創作風採,吸引眾多觀眾和市民帶領孩子漫步藝術空間,全方位體驗藝術嘉年華。
  • 2020年全球128個值得鎖定目光的熱門藝術博覽會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本文名稱:《2020年全球熱門藝術博覽會一覽且持續更新中》本文氣質:奉行「乾貨主義」。閱讀指南:內含全球100個藝術博覽會+28個雙/三年展的2020年日程,以及部分熱門藝博會最新看點。建議:請閱後即收藏。保不齊哪天就有用。
  • 2015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亮相上海徐匯濱江
    2015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亮相上海徐匯濱江 2015-09-08 19:52:2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年文化廠牌BKStore登陸2020「一帶一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
    10月22日,BKStore 廠牌正式登陸2020「一帶一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本 此活動作為疫情後上海首個大型藝術博覽會吸引了近70餘家藝術展商參展, 同時在體量上也實現了突破,展館面積達到25000m2。
  • 2021藝術北京將分春秋兩季舉辦 首創藝術經紀人博覽會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12月16日,「2020藝術北京·發現」展開幕暨2021藝術北京發布會在利星行文化藝術中心舉辦。在活動現場,藝術北京博覽會創始人董夢陽介紹了藝術北京新的團隊架構,並表示2021年藝術北京將分別在春季和秋季呈現兩種不同形式的博覽會:2021藝術北京將於「五一」期間如約而至,而標榜國內首創以藝術經紀人為參展主體的全新藝博會將於2021年秋季開幕。
  • 瑞銀集團首次贊助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瑞士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張瓊   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11日電 (鄭瑩瑩)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於
  • 藝術北京博覽會延至6月開幕
    藝術北京官方微信近日發布消息稱,2020藝術北京博覽會將於2020年6月24日至6月27日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各項工作正在全面恢復中。而在此前,藝術北京公布的VIP預展時間為2020年4月30日,公眾開放日為2020年5月1日至5月3日。在疫情的影響下,今年的藝術北京推遲了近兩個月。自2006年起,藝術北京博覽會已舉辦了14屆,是中國最資深的藝博會之一。
  • 中國傳媒大學兩部學生作品入圍2020臺中國際動畫影展
    9月20日,臺中國際動畫影展組委會發來喜報,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2015級動畫專業學生劉禹辰、陸海、張紫涵的作品《惡果》與尹暢、李君怡的作品《千禧合唱》從來自96個國家和地區的2028部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攜手入圍學生短片競賽單元,這也是繼去年之後中國傳媒大學作品的再度入圍。
  • 2020 ART021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用「火熱」來形容第八屆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並不為過。2020年11月12日至15日,這場受藝術界關注的博覽會,在上海展覽中心如期而至。海報本屆博覽會匯聚114家來自18個國家、43個城市的頂尖畫廊參展,呈現國際知名及新晉藝術家的當代藝術與設計佳作。現場,觀者絡繹不絕,交易火爆。
  • 2020年全球第一個大型線下藝博會,西岸博覽會贏在何處?
    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人潮湧動亮眼的成績與畫廊的精心籌備與布置密不可分,尤其是在挑選展品上頗費苦心。頂級畫廊拿出頂尖藝術家的最新作品是最穩妥的做法:大田秀則畫廊今年再次如約攜草間彌生的新作登場;豪瑟沃斯則以「形神兼備」為主題,為大家呈現張恩利與曾梵志等人的作品。
  • 首屆「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在海心沙開幕
    經歷66天的精心策劃與組織籌備,2020尚天河文化季精品——首屆「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於12月16日正式上線,一場當代藝術的視覺盛宴在海心沙拉開帷幕。博覽會以開放、包容的平臺呈現極具想像力、創造力的藝術作品,對促進廣州當代藝術在新時代持續性發展而言具有裡程碑式意義。「深深根扎在地下的博覽會必將成為當代藝術的轉折點。」著名雕塑家隋建國評價道。
  • 國際藝術設計館_2020年國際藝術設計館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該展包括國際優秀設計作品、全球創新設計作品、設計選材推薦、建築裝飾設計佳作、家居配飾設計佳作及工業設計等各大創意設計專業展覽。這場設計藝術博覽會對於國內外各設計行業及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士來說,是一場珍貴的設計藝術盛宴。
  • 2020北京潮玩造物博覽會來啦
    10月1日-5日,2020北京國際設計周分會場之一、北京潮玩造物博覽會亮相北京坊勸業場,為廣大潮流藝術文化愛好者、玩家等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潮流藝術創意視覺盛宴。另據悉,北京坊已於今年9月被評為2020北京市級文創園區。
  • 聚焦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 藝術讓城市更時尚
    青島日報2020年11月29日3版藝術「對話」城市,藝博會青島掀時尚之浪  線上展覽+線下活動 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啟幕 用藝術的眼光重新發現青島11月28日上午,以「藝術讓城市更時尚」為主題的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在本屆藝博會上,人們能夠更加直觀地發現與體驗藝術與城市、與產業、與生活、與我們每個人怎樣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