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與數位技術互動。正如我們現在已經看到的,老一輩很難跟上新的硬體和軟體。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在嘗試之前就放棄了,另一些老年人還在嘗試和努力,卻很少成功。
作為產品設計師,我們的工作是擁護最終用戶的利益。每當我們嘗試解決問題或設計新產品時,我們都必須檢視自己的偏見,忘記我們的先入之見,並專注於使用產品的用戶。我們必須始終考慮無障礙設計。這意味著支持不同能力的個人,如果有必要,可以教育相關利益者了解包容性設計。
在致力於通過手機向所有人提供醫療保健服務時,我進行了有關老年人如何使用手機應用程式和服務的研究。在使用原型進行了多次用戶測試之後,我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發現。
我整理了針對老年人的UI / UX建議清單。我希望這能有助於讓無障礙設計成為設計師最佳實踐的一部分,以便將來每個人都可以在使用行動應用程式獲得更好的體驗。
1. 讓一切易於閱讀
可能最明顯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視力會變差。在20歲那年,我已經不得不承認自己完全離不開眼鏡了。老年人也許能認出書寫的字體,但這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不同。屏幕上使用無襯線字體對老年人來說是最易讀的。
如果有可能,提供手動調整界面大小的選項,特別是文字大小。你會驚訝地發現,有多少老年人會發現這個功能很有用。
2. 使用適當的對比度和顏色
這一部分將圍繞視覺展開。老年用戶在行動裝置需要比其他用戶更強烈的色彩對比。暖色和冷色必須有明確的區別。
物體的輪廓更難識別,藍色陰影會褪色或變得不飽和。
對比度的含義顯而易見但仍值得一提。它是指文本顏色和背景顏色之間的差異。雖然推薦的對比度應該至少為4.5:1,但最好保持超過7.0:1。
你可以在網上找到很多對比檢查器來確認對比度達到了這些數字。你也可以使用蘋果的人機界面指南和谷歌的Material Design指南作為基礎來使用它們。
顏色編碼
顏色通常用來傳達信息,如錯誤、交互性等。在設計時,用文本解釋來補充顏色說明,這樣色盲就不會存在問題了。
以下是一些建議:
1)不要依賴用顏色傳達信息(年齡較大的用戶傾向於選擇文本而不是符號和顏色作為信息媒介)
2)對於色盲來說,紅色和綠色是最難區分的顏色
3)高對比度是最好的,特別是在顏色值範圍內(海軍藍和淺藍色)
4)在重要的界面元素上避免使用藍色(對年長的用戶來說,藍色會褪色,可能會降低對比度)
5)使用在線視覺障礙模擬器檢查你的設計,以確保顏色仍然清晰可見
3. 使用清晰的描述和交互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圖標,例如菜單圖標或共享按鈕,對於沒有經驗的用戶可能不是那麼容易理解。過去,界面用來採用具有生動細節的圖標(例如陰影和紋理),以隱喻的方式模擬現實世界中的相關對象,稱為擬態。
由於隱喻指的是已知的對象和功能,隱喻幫助那些剛剛開始使用新技術的用戶,作為連接現有產品和新產品的橋梁。擬態強調與現實世界的聯繫,而平面設計則著眼於視覺的重新組織和界面的簡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普通用戶已經熟悉了某些交互和技術。菜單按鈕被替換為三行符號。滑動等同於了解更多。人們如此熟悉常見的功能,以至於我們能夠創造出更乾淨、更扁平、簡約的設計。
但是,假設每個人都具有相同的技術知識,可能意味著你在不了解自己應用體驗可能造成的中斷的情況下,輕率地做出了決定。
此外,為了向仍在學習中的用戶指明可交互性,可以可操作的元素添加可視化提示,包括激活狀態和靜態狀態。
如今,卡片已經成為移動應用UI的主要設計元素,這是有道理的。然而,年長的人可能無法識別新引入的設計模式,因此不確定卡片是否可以使用。在元素上有一個明確的行動呼籲按鈕能夠有助於用戶識別交互性。
在圖標旁邊加上文字可能會讓體驗更容易。考慮到物體的輪廓很難識別,因此需要對比或添加邊框讓按鈕更容易識別。
關鍵發現
1)圖標和按鈕放置的間距應最小為44像素從而能夠允許點擊,而不應該放在角落,以避免意外操作
2)減小可能需要依次排列的界面元素間的距離(例如表單),它們之間的距離至少應為2mm
3)對於70歲以上的人來說,觸摸界面上的按鈕對角線長度至少應該為9.6毫米(例如,iPad上的按鈕是44x44像素),對於老年人來說按鈕應該更大一些
4. 選擇正確的詞彙
登錄…或 註冊… 特定的詞彙可能對一些人而言很熟悉,而對其他人而言非常陌生。和圖標類似,不是所有的年輕一代用戶熟悉的詞彙都能夠被缺少經驗的用戶所理解。用戶會被困難的單詞搞糊塗,可能會陷入困境。簡單地把常用的「註冊」改為更具描述性的「創建帳戶」,可以讓老年用戶更清楚地了解情況。
另一個好例子是反饋信息。準確地顯示操作完成後發生了什麼是很重要的。這樣可以避免用戶感到困惑和不確定如何繼續,或者更糟的是不知道自己是否出錯。
請不要讓用戶付出額外的認知努力。避免使用縮寫詞,因為它們很難被我們的大腦處理,因此老年人將更難以理解。
語言是流動的。它不斷變化,因此會一直出現新詞。請記住這一點,並經常檢查你的UX書寫。
5. 選擇適合的工具(也稱為原型製作)
當涉及原型時,有太多的工具和方法可供選擇,選擇其中一個並不容易。但是選擇正確的工具是描述你的想法和與你的用戶合作的關鍵。
你應該清楚原型所需的內容以及原因。你可能有要回答的問題,要檢驗的假設或要實現的學習目標。
你選擇的原型製作工具還將取決於原型需要的逼真程度。低保真是測試一個想法的最佳選擇(選擇一個能夠從一個屏幕導航到另一個屏幕的工具)。當你專注於布局和互動設計時,中等保真的原型會起作用。當最重要的事情是視覺和微交互時,您需要高保真度(選擇能夠添加過渡的工具)。
原型功能強大,但有時會讓年長用戶感到困惑。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清楚地說明原型和最終產品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些東西不會像預期的那樣工作。年長用戶傾向於認為他們在使用原型時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是他們的錯,因為他們缺乏對行動應用程式的了解。
6. 做用戶測試,不要依賴假設
用戶界面/用戶體驗設計離不開與潛在終端用戶的接觸。所有的設計選項都應該被測試,包括詞彙、圖標選擇和其他方面。
你需要計劃如何進行測試。你是否在真實的用戶中測試你的原型?測試方式有技術限制嗎?測試後你將如何處理原型?你是否會對其進行迭代以進行進一步的測試,以其他工具提高原型的保真度?
有時,測試計劃可以確認你對原型的見解是否有效,但這會基於原型的保真度。年長的用戶可能更喜歡看到原型的最終結果,這樣你就可以驗證他們所點擊的按鈕以及他們所執行的操作是否和預期的結果一樣。
唯一的方法就是「儘早並且經常地測試」。
為年長的、沒有經驗的用戶在設計最新趨勢/技術時會遇到獨特的挑戰,但只要我們考慮到他們的需求,就有辦法讓他們更容易參與進來。
作者:Justin Morales
文章來源:MicroUX;翻譯:二一同學
審稿:afang
https://uxplanet.org/ux-study-designing-for-older-people-6c67575d9c2f
2020客戶體驗報告(中文版)
《2020客戶體驗報告》:企業需全面關注客戶體驗(雙語字幕)視頻上線啦!~
現將中文版報告和視頻免費分享給大家,希望帶領大家更好地掌握科技與設計前沿,決勝「客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