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體驗研究:為老年人設計

2020-12-17 騰訊網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與數位技術互動。正如我們現在已經看到的,老一輩很難跟上新的硬體和軟體。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在嘗試之前就放棄了,另一些老年人還在嘗試和努力,卻很少成功。

作為產品設計師,我們的工作是擁護最終用戶的利益。每當我們嘗試解決問題或設計新產品時,我們都必須檢視自己的偏見,忘記我們的先入之見,並專注於使用產品的用戶。我們必須始終考慮無障礙設計。這意味著支持不同能力的個人,如果有必要,可以教育相關利益者了解包容性設計。

在致力於通過手機向所有人提供醫療保健服務時,我進行了有關老年人如何使用手機應用程式和服務的研究。在使用原型進行了多次用戶測試之後,我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發現。

我整理了針對老年人的UI / UX建議清單。我希望這能有助於讓無障礙設計成為設計師最佳實踐的一部分,以便將來每個人都可以在使用行動應用程式獲得更好的體驗。

1. 讓一切易於閱讀

可能最明顯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視力會變差。在20歲那年,我已經不得不承認自己完全離不開眼鏡了。老年人也許能認出書寫的字體,但這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不同。屏幕上使用無襯線字體對老年人來說是最易讀的。

如果有可能,提供手動調整界面大小的選項,特別是文字大小。你會驚訝地發現,有多少老年人會發現這個功能很有用。

2. 使用適當的對比度和顏色

這一部分將圍繞視覺展開。老年用戶在行動裝置需要比其他用戶更強烈的色彩對比。暖色和冷色必須有明確的區別。

物體的輪廓更難識別,藍色陰影會褪色或變得不飽和。

對比度的含義顯而易見但仍值得一提。它是指文本顏色和背景顏色之間的差異。雖然推薦的對比度應該至少為4.5:1,但最好保持超過7.0:1。

你可以在網上找到很多對比檢查器來確認對比度達到了這些數字。你也可以使用蘋果的人機界面指南和谷歌的Material Design指南作為基礎來使用它們。

顏色編碼

顏色通常用來傳達信息,如錯誤、交互性等。在設計時,用文本解釋來補充顏色說明,這樣色盲就不會存在問題了。

以下是一些建議:

1)不要依賴用顏色傳達信息(年齡較大的用戶傾向於選擇文本而不是符號和顏色作為信息媒介)

2)對於色盲來說,紅色和綠色是最難區分的顏色

3)高對比度是最好的,特別是在顏色值範圍內(海軍藍和淺藍色)

4)在重要的界面元素上避免使用藍色(對年長的用戶來說,藍色會褪色,可能會降低對比度)

5)使用在線視覺障礙模擬器檢查你的設計,以確保顏色仍然清晰可見

3. 使用清晰的描述和交互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圖標,例如菜單圖標或共享按鈕,對於沒有經驗的用戶可能不是那麼容易理解。過去,界面用來採用具有生動細節的圖標(例如陰影和紋理),以隱喻的方式模擬現實世界中的相關對象,稱為擬態。

由於隱喻指的是已知的對象和功能,隱喻幫助那些剛剛開始使用新技術的用戶,作為連接現有產品和新產品的橋梁。擬態強調與現實世界的聯繫,而平面設計則著眼於視覺的重新組織和界面的簡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普通用戶已經熟悉了某些交互和技術。菜單按鈕被替換為三行符號。滑動等同於了解更多。人們如此熟悉常見的功能,以至於我們能夠創造出更乾淨、更扁平、簡約的設計。

但是,假設每個人都具有相同的技術知識,可能意味著你在不了解自己應用體驗可能造成的中斷的情況下,輕率地做出了決定。

此外,為了向仍在學習中的用戶指明可交互性,可以可操作的元素添加可視化提示,包括激活狀態和靜態狀態。

如今,卡片已經成為移動應用UI的主要設計元素,這是有道理的。然而,年長的人可能無法識別新引入的設計模式,因此不確定卡片是否可以使用。在元素上有一個明確的行動呼籲按鈕能夠有助於用戶識別交互性。

在圖標旁邊加上文字可能會讓體驗更容易。考慮到物體的輪廓很難識別,因此需要對比或添加邊框讓按鈕更容易識別。

關鍵發現

1)圖標和按鈕放置的間距應最小為44像素從而能夠允許點擊,而不應該放在角落,以避免意外操作

2)減小可能需要依次排列的界面元素間的距離(例如表單),它們之間的距離至少應為2mm

3)對於70歲以上的人來說,觸摸界面上的按鈕對角線長度至少應該為9.6毫米(例如,iPad上的按鈕是44x44像素),對於老年人來說按鈕應該更大一些

4. 選擇正確的詞彙

登錄…或 註冊… 特定的詞彙可能對一些人而言很熟悉,而對其他人而言非常陌生。和圖標類似,不是所有的年輕一代用戶熟悉的詞彙都能夠被缺少經驗的用戶所理解。用戶會被困難的單詞搞糊塗,可能會陷入困境。簡單地把常用的「註冊」改為更具描述性的「創建帳戶」,可以讓老年用戶更清楚地了解情況。

另一個好例子是反饋信息。準確地顯示操作完成後發生了什麼是很重要的。這樣可以避免用戶感到困惑和不確定如何繼續,或者更糟的是不知道自己是否出錯。

請不要讓用戶付出額外的認知努力。避免使用縮寫詞,因為它們很難被我們的大腦處理,因此老年人將更難以理解。

語言是流動的。它不斷變化,因此會一直出現新詞。請記住這一點,並經常檢查你的UX書寫。

5. 選擇適合的工具(也稱為原型製作)

當涉及原型時,有太多的工具和方法可供選擇,選擇其中一個並不容易。但是選擇正確的工具是描述你的想法和與你的用戶合作的關鍵。

你應該清楚原型所需的內容以及原因。你可能有要回答的問題,要檢驗的假設或要實現的學習目標。

你選擇的原型製作工具還將取決於原型需要的逼真程度。低保真是測試一個想法的最佳選擇(選擇一個能夠從一個屏幕導航到另一個屏幕的工具)。當你專注於布局和互動設計時,中等保真的原型會起作用。當最重要的事情是視覺和微交互時,您需要高保真度(選擇能夠添加過渡的工具)。

原型功能強大,但有時會讓年長用戶感到困惑。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清楚地說明原型和最終產品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些東西不會像預期的那樣工作。年長用戶傾向於認為他們在使用原型時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是他們的錯,因為他們缺乏對行動應用程式的了解。

6. 做用戶測試,不要依賴假設

用戶界面/用戶體驗設計離不開與潛在終端用戶的接觸。所有的設計選項都應該被測試,包括詞彙、圖標選擇和其他方面。

你需要計劃如何進行測試。你是否在真實的用戶中測試你的原型?測試方式有技術限制嗎?測試後你將如何處理原型?你是否會對其進行迭代以進行進一步的測試,以其他工具提高原型的保真度?

有時,測試計劃可以確認你對原型的見解是否有效,但這會基於原型的保真度。年長的用戶可能更喜歡看到原型的最終結果,這樣你就可以驗證他們所點擊的按鈕以及他們所執行的操作是否和預期的結果一樣。

唯一的方法就是「儘早並且經常地測試」。

為年長的、沒有經驗的用戶在設計最新趨勢/技術時會遇到獨特的挑戰,但只要我們考慮到他們的需求,就有辦法讓他們更容易參與進來。

作者:Justin Morales

文章來源:MicroUX;翻譯:二一同學

審稿:afang

https://uxplanet.org/ux-study-designing-for-older-people-6c67575d9c2f

2020客戶體驗報告(中文版

《2020客戶體驗報告》:企業需全面關注客戶體驗(雙語字幕)視頻上線啦!~

現將中文版報告和視頻免費分享給大家,希望帶領大家更好地掌握科技與設計前沿,決勝「客戶體驗」。

相關焦點

  • 藝術設計:探索適合老年人的交互方式
    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隨著年齡會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認知感知能力逐漸變弱,尤其是感覺、知覺、思維以及記憶等方面表現尤為突出。對此,要從服務的系統性、軟體應用程式(App)的視覺與交互體驗、產品的物理特性等方面提升用戶的體驗。
  • 用戶體驗研究在產品開發中的價值是什麼?
    導語:當我們討論用戶體驗時,通常會更多的討論用戶體驗設計,甚至有些人會將用戶體驗與用戶體驗設計混為一談,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接下來,在確保我們在對用戶體驗的理解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引出我們今天的主題,這些有用且神奇的設計之前的故事——用戶體驗研究。
  • 關愛老年人的產品設計—從細節出發
    >血糖儀 糖尿病人設計,結合了血糖儀和柳葉刀的顯示血糖水平設備! 02 Vivo——專為老年人設計的家用吸塵器
  • 從產品使用角度,研究用戶體驗的內部系統
    編輯導語:用戶體驗,自上世紀90年代由用戶體驗設計師唐納德·諾曼提出這個概念以來,被廣泛運用至各個行業之中,不論是傳承多年的傳統行業,還是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行業。在如今用戶為王的環境下,用戶體驗在企業中的地位則顯得尤為重要,它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進而決定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所獲得的效益。
  • 用戶研究方法大全
    編輯導語:在用戶研究方面,用戶研究對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產品最終是服務於用戶,所以用戶的需求以及痛點等是最為重要的;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用戶研究的方法,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一、什麼是用戶研究?用戶研究是用戶中心的設計流程中的第一步。它是一種理解用戶,將他們的目標、需求與您的商業宗旨相匹配的理想方法,能夠幫助企業定義產品的目標用戶群。
  • 用戶研究:觀察法的使用
    尤其是在進入用戶體驗階段之後,對原始數據的採集變得尤為重要。觀察法就是其中的一種採集方式,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直接觀察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在設計時不僅僅是在開始時需要進行數據採集,在設計中、設計後更是需要進行一定的數據採集來幫助設計的執行和復盤。
  • 用戶體驗設計中的記憶性 - 視覺同盟(VisionUnion.com)
    如何提升用戶體驗設計?接下來我們針對記憶的特性來看如何在用戶體驗設計提升易用性?第一,減少用戶對短時記憶焦慮(1)加強注意力設計有位心理學家在記憶實驗中提過一個著名的數字叫 7(±2),是指人在短期的記憶的信息容量有限,要想記住內容,需要針對用戶的注意力來做特別設計。
  • 大廠面試題解析(5):怎麼設計一款老年人專用的ATM機?
    How:實現目的、理念的計劃、方法、措施,如解決用戶痛點的計劃和方法真正明白了用戶的真實痛點後,對症下藥,思考痛點的解決方案。若想找到理想的解決方法,必須設身處地為用戶著想,先站在用戶角度思考,然後站在產品的角度思考,才能給出既滿足用戶需求,也符合產品長期發展的解決方案。3.
  • 2020-2021 設計趨勢ISUX報告 · 用戶體驗篇
    編輯導讀:隨著時代不斷變化和人們審美的不斷提高,對於用戶體驗的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已經過半,用戶體驗設計出現了什麼樣的趨勢呢?本文總結了11個用戶體驗設計趨勢,希望對你有幫助。
  • 騰訊2020-2021 設計趨勢報告 · 用戶體驗篇
    本文通過研究近一兩年科技、社會文化以及自身用戶體驗領域的變化,從用戶體驗領域關鍵的用戶、媒介(設備與應用)、交互行為、信息與場景的五個角度出發,探索用戶體驗設計未來的趨勢,希望能帶來啟發。隨著人工時代到來,過去機械的單向交互方式逐漸被打破,機器漸漸演化成了會主動「觀察」真實場景,「感受」用戶情感,預判用戶意圖並自動完成任務的貼心小棉襖。
  • 以用戶為中心的網頁設計帶來巨大收益
    因為網頁是給到您的用戶使用的,只有深入了解您的客戶需求,結合您的商業目標,提供恰當的信息和洞悉訪客的設計美學,才能夠提升將訪客轉化為客戶的能力。 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簡稱UCD。是以一種積極的態度來解決網頁設計中與用戶如何進行交互的方法。UCD要求設計師去了解網頁用戶,然後從他們的角度進行設計。「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既是我們的思維方式,也是工作方式。
  • 聚焦「用戶為本」,騰訊設計工具產品實踐與產業發展同行
    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中心總經理陳妍表示,騰訊一直以來秉承著「用戶為本」的經營理念、服務理念和產品理念,「我們發現,在面向很多客戶的時候,他們除了用到騰訊雲的技術、存儲以外,更多的是想用我們to C的經驗幫助他們更好的了解他自己的客戶和用戶
  • 騰訊移動遊戲用戶研究大揭秘:研究思路、方法、案例及步驟
    用戶研究繁瑣而複雜,雖然遊戲公司都有類似的分析,例如競品,但真正的分析研究需要專人或是部門負責,並不適合大部分的公司,但是研究的結果卻對產品立項研發以及用戶體驗方面有重要的價值。圍繞主題:遊戲體驗與設計的4W1.誰在左右移動遊戲的體驗與設計 (WHO)– 三「對象」2.如何做到接地氣的遊戲體驗與設計 (HOW)– 三「對象」3.如何通過研究來完成遊戲的體驗與設計 (HOW)–分析研究、宏觀微觀4.遊戲體驗與設計的增值空間是什麼 (WHAT)–創新設計
  • 2021 年用戶體驗設計趨勢分析
    編輯導讀:每一年,用戶的需求和技術的發展都有所不同,導致每年都會出現不一樣的新趨勢。而有些趨勢已經過時,有些則會激發設計師的靈感,創造更多視覺表現力強且具有可用性的產品。本文作者總結了八個可能會影響2021年的用戶體驗設計趨勢,與你分享。
  • 滴滴秋招產品筆試題分析(1):給老年人設計出行APP
    編輯導讀:如何設計一款APP是筆試題中常見的一個題型,結合具體的用戶需求和使用場景進行拓展即可。本文作者對滴滴秋招的一個產品經理筆試題進行拆解,闡釋了拿到題目之後的思考方向,分享給大家~~滴滴真題:給60歲以上老年人群體設計一款出行APP。
  • 用戶研究:用戶身上的七宗「罪」
    通過本文,作者將自己的經驗以及通過分析用戶心理和行為所做出的總結分享給大家,研究用戶的「弱點」。觀完影片後,我陷入了更深入的思考狀態……作為一名用戶體驗相關從業人員,我一直研究和分析用戶的心理和行為。作為產品的使用者,首先他是一個人,然後才是使用產品的人,不管他從事各行各業,有怎樣的興趣愛好,他們都會或多表現出人性的弱點。晚上,我又在網上看了篇不錯的文章:新周刊上的《20大中國式弱點營銷》,講的是怎樣利用人性的弱點做商業營銷,分析得很不錯。
  • 姜伯成等:新時代背景下老年人學習需求調查研究
    原標題:新時代背景下老年人學習需求調查研究  作者簡介:姜伯成(1962- ),男,重慶開州人,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屠明將,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民辦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譚紹華,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 大廠面試題解析:如何設計一款老年人專用的ATM機?
    今天是美圖的面試題~之所以選擇今天說這個選題是因為老年人這個群體我們看似熟悉其實卻很陌生,為他們專門設計一款產品我想對我而言是一種挑戰。一、為什麼要為老年人設計ATM機1. 從用戶需求的角度來看ATM機主要是解決用戶的查詢、取款、轉帳、存款的需求。所以,在聊用戶需求時也會從這四個方面出發。截止2019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了2.5億之多。且儲蓄率和現金使用率要大大高於年輕人。
  • 主題公園體驗項目開發設計:以恐龍基因研究中心項目為例
    03體驗項目設計流程隨著全球主題公園遊客量的逐步上升,遊樂體驗的競爭越發激烈。競爭的關鍵在於如何緊緊圍繞主題,創新設計體驗項目,為遊客創造令人留戀、驚喜的遊樂體驗。創新的主題體驗項目設計是通過主題化外觀、故事線、場景氛圍、設備包裝、等候區/預演區/上下客區/主場景/出口區等的設計,提供給遊客進入、探尋、乘坐、回憶等一系列激動人心的體驗。以下將以常州中華恐龍園最新項目「恐龍基因研究中心DINO TOUR」(以下簡稱「DINO TOUR」)為例來闡述主題公園體驗項目的設計流程及注意要點。
  • 設計沉思錄丨構建俯瞰視角,用戶體驗管理全局觀
    每日埋首於這個頁面的改版、那個功能的迭代,是否真正理解手頭這些設計工作對於整個業務的價值?又能否衡量每處新設計對於用戶體驗的影響呢?這裡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們對於體驗管理機制的一些思考。用戶體驗設計 VS 用戶體驗管理要解釋「用戶體驗管理」,我想和「用戶體驗設計」對比起來說,會更清楚。用戶體驗設計關注的是「完成一次有效的設計」,獲得某個問題的具體解決方案;而用戶體驗管理關注的是「運行一個有效的機制」,讓團隊運行一套能夠持續提升用戶體驗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