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是2013年時出現的一個網絡熱詞,並不是指能喝的喝茶,而是指外貌清純脫俗、人畜無害,實在生活複雜、善於心計的年輕女性。
民國是一個讓很多人嚮往的時代,原因就在於很多流傳甚廣的才子佳人的故事,那些所謂的真男神,真女神。
林徽因無疑是那個時代繞不過去的名字,在文青中的存在感很強,愛她的人說她是民國第一女神,恨她的人說她是民國第一綠茶。
在與林徽因同時代的名人裡面,其實不管男女都有很多的人並不喜歡她,也在自己所寫的文章裡面明裡暗裡的嘲諷過林徽因。
比如冰心奶奶的那篇著名的《太太的客廳》。嘲諷林徽因喜歡交朋友,喜歡讓自己成為男人們視線的中心。還揭露林徽因只有一個女性朋友,而且這個女性朋友又醜又胖,還特別黑,林徽因和她交朋友,就是因為在這個友人的身邊,可以把林徽因襯託的既瘦又白,還特別漂亮。
林徽因除了收穫女人諷刺,男人的諷刺也得到不少。
魯迅在自己的書中諷刺林徽因是一個喜歡無病呻吟,而且十分糾結的女人。這些話就是諷刺林徽因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之間搖擺不定,與兩個人都有曖昧不清的關係。
在魯迅創作這首詩的時候,徐志摩,林徽因和梁思成三人的感情可謂是百般糾纏,當時徐志摩和林徽因雖然熱戀,但奈何其家庭一個是經商之家,一個是官宦之家,倆人後來還是被強行分開了。
但林徽因不久之後就愛上了梁思成,並且在徐志摩的請求之下,林徽因依然和梁思成在1924年的6月就去了美國,可是在此之前,林徽因和徐志摩可是還沉溺於失戀之中出不來。
由於林徽因糾纏在三個男人中,因此有網友稱林徽因是「綠茶之祖」,並且有關林徽因的,還有一件事情比較出名,她是最早的群發者,林徽因和梁思成赴美留學期間,林徽因同時給幾位關係好的男性友人發了電報,說自己在美國到孤單。
不過這些評論都沒有「毒舌大師」錢鍾書的評論精闢。
錢鍾書和他的妻子楊絳都是文壇中的一員,並且是林徽因的鄰居,錢鍾書在《貓》一書中講到:
「在一切有名的太太裡,她長相最好看,她為人最風流豪爽,她客廳的陳設最講究,她請客的次數最多,請客的菜和茶點最精緻豐富,她的交友最廣。並且她的丈夫最馴良,最不礙事。」
錢鍾書的這段描寫,雖然沒有指出任何不好的地方,但僅僅是用馴良,不礙事,交友最廣,風流豪爽就能把一個女人最避諱的東西給展現了出來,這種諷刺,堪稱是殺人誅心。
其實錢鍾書之所以被稱為「民國第一毒舌」,是因為錢鍾書貌似對全人類都很刻薄,連他的稱讚亦如此,作家韓石山曾總結出一句歇後語:錢鍾書的稱讚——不可當真。
他懟你不像魯迅那樣一針見血,會生出「突然心好痛」的感覺,而是九曲迴腸,天花亂墜,讓你目不暇接,他筆觸犀利、語法精闢,總能妙語連珠恰到好處地諷刺一些人和事,讓人忍俊不禁但又覺得說得言之有理。
當然要想領略錢鍾書的「毒舌」,非《圍城》這本書不可。
在這本書中他對人性的刻畫可以說是信手拈來,懟天懟地,無所畏懼:
1.流言這東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蘊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惡意,比流產更能讓人心力憔悴。2..要人知道自己有個秘密,而不讓人知道是個什麼秘密,等他們問,要他們猜,這是人性的虛榮。3.不受教育的人,因為不識字,上人的當;受教育的人,因為識了字,上印刷品的當。
可以說《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最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
《圍城》並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它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題和象徵是多層次的。
《圍城》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
「圍城」困境告訴我們人生追求的結果很可能是虛妄的,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點悲觀,但骨子裡卻是個嚴肅的追求,熱忱深埋在冷靜之下,一如錢鍾書本人的一生。
他揭穿了追求終極理想、終極目的的虛妄,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過程不再僅僅成為一種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義得以被認識和承認,使我們明白追求與希望的無止境而義無反顧,不再墮入虛無。
圍城是什麼?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自己的答案,那麼,屏幕前的你是否也迷茫過過?又或者你現在正在經歷著迷茫、無所適從。
不妨看看《圍城》中的解答:人生據說是一部大書。假使人生真是這樣,那麼,我們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書評家,具有書評家的本領,無須看得幾頁書,議論早已發了一大堆,書評一篇寫完交卷。
這本精裝版圍城,現在只要39元,正版書籍,讓你想怎麼看就怎麼看,正在經歷迷茫,或者心中有圍城的朋友們、感興趣的朋友們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