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王晶和王家衛,香港電影的兩個極端,兩個關鍵詞說明差別

2020-12-22 週遊世界電影

談到華語電影,香港電影是一個不得不說的部分,在一段時間裡,香港電影成為了華語電影的一個重要分支。在香港,很多華語類型片得以發揚光大,如武俠片、功夫片、無釐頭喜劇等。然而香港電影也非常另類,這個被稱為東方好萊塢的地方,電影工業在這裡誕生之初,便以極致的商業盈利能力為目標。所以從一開始,流水線、工業化便給香港電影幾乎貼上了永久性的標籤。特別是在上世紀50年代末,邵逸夫返回香港振興家族電影事業後,香港電影便朝著商業的方向一往無前。

票房一度是香港電影人衡量電影的唯一標準,用這些電影人的話說,他們拍電影就是為了賺錢,至於這些影片的藝術追求,他們毫不關心。也正是因為這種態度,使得香港電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以獵奇、搞怪、香豔為主。因為這些元素很容易能夠吸引到觀眾,所以這些元素也自然給了影片票房上的保障。香港電影從上世紀50年代的黃梅調,到60年代末的武俠片,再發展到70年代的功夫片,以及80年代的騙術片、賭片,以及90年代徐克領銜的新武俠片、吳宇森為代表的黑幫英雄片。全部是在追著觀眾的喜好在走,換言之,也是在跟著票房走。

就是在這樣的創作環境中,被稱為「爛片之王」的王晶誕生了。王晶出生在一個電影世家,他的父親王天林在香港影壇是一位非常德高望重的電影前輩,香港著名的導演杜琪峯便是王天林的徒弟。由於多年在香港影壇打拼,所以王天林對香港影壇流水線式的作業方式也非常的嫻熟。而他的這也經驗,也自然影響到了他的兒子王晶。

雖然被稱為「爛片之王」,但是王晶的電影才華卻不容置疑,他對電影有著極強的創作熱情。據數據統計,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大約執導了100多部影片。而且雖然他執導的影片被稱為「爛片」,但是卻有很多香港巨星願意成為他電影中的主角,如周潤發、劉德華、周星馳等。由此可見,王晶在香港影壇還是非常具有號召力的,而他的號召力,則來源於他電影的盈利能力。

由於混跡香港影壇多年,王晶深喑在香港影壇的發展之道,所以王晶執導的影片,幾乎就是瞄著票房去的,大明星、惡搞、極具煽情的電影語言,能夠非常容易引起觀眾共鳴的電影情節。這些都是王晶混跡影壇多年的法寶,如果說電影有藝術和商業的兩面性,那麼王晶便是將電影的商業屬性發揮到極致,而把藝術屬性降低到極致的特例。用王晶的話說,他承認王家衛把電影拍成了詩,而自己看自己執導的影片,則怎麼看都像是鈔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王晶對電影的看法,他認為電影就是用來盈利的。而且如果沒有王晶這樣的電影人,也就沒有香港電影如此繁榮的市場,而如果沒有如此繁榮的電影市場,又怎麼孕育出王家衛這樣的藝術導演呢?

在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5歲的王家衛從上海移民到了香港,到了香港之後,職業為船員的父親便離開了王家衛母子到馬來西亞生活。從此王家衛和母親便在香港相依為命,他們不懂廣東話,所以他們最主要的娛樂活動,便是在閒暇的時間看一場電影。而這段時間裡,王家衛看的影片中,便有早期的邵氏電影。後來王家衛大學畢業後,他還曾到流水線作業的無線臺工作了一段時間,只是後來他不太適應那種工作方式,便自己做了一名獨立編劇。

在上世紀80年代末的時候,王家衛跟風拍攝了一部名叫《旺角卡門》的黑幫電影,雖然這部影片題材上跟風香港當時主流的商業類型片,但是在拍攝手法和故事氣氛的營造上,王家衛做了很多香港之前電影不曾有的嘗試。結果《旺角卡門》這部影片非常成功,製片人看到王家衛的才華和他贏得票房的能力後,便追加投資讓王家衛執導了他的第二部影片《阿飛正傳》。

結果特立獨行的王家衛,拍攝了一部和大部分香港電影截然不同的作品,這部影片除了當時幾位大牌的香港明星外,幾乎摒棄了所有的商業元素。這部投資巨大的電影,結果票房慘敗。據王家衛回憶說,當《阿飛正傳》這部電影在韓國上映時,觀眾看到一半的時候,竟然朝著大銀幕投擲飲料瓶。而同為大師級導演的李安也曾說過,他看《阿飛正傳》這部影片不到一半便睡著了。

然而後來的事實卻證明王家衛的偉大,就是這部票房慘敗的影片,使得王家衛跨入了華語影壇大師級導演的行列。並且《阿飛正傳》這部影片特別具有香港的本土人文特色,這點也是王晶執導的影片中,嚴重匱乏的精神內涵。香港曾經作為一個殖民地,被英國統治了上百年,這種城市屬性,也深深的影響了香港的居民。在香港生活的人,普遍是一種「無根」的狀態,他們生活在這個國際大都市裡,就像是一個個孤獨的城市獵人,每天僅僅是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

但是這種人文特點,卻很少出現在香港之前的電影中。更不要說,被王家衛詩意的光影語言,在大銀幕上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了。王家衛能夠拍攝出《阿飛正傳》這樣的影片,完全來源於他對香港生活的真實感觸。用他好友劉鎮偉的話來說,《阿飛正傳》這部影片中的某些氣氛,正是王家衛生活經歷中真實感受過的情愫。從上海移民到香港,和母親相依為命,父親遠走馬來西亞。王家衛的這些生活經歷,和《阿飛正傳》中張國榮扮演的「旭仔」是如此的相像。

王家衛有一次在接受採訪時也曾說過,他執導的影片《重慶森林》中的重慶大廈,其實就是他小時候生活的場景。所以王家衛的電影中的那些浪子、毒販、俠客其實講述的不過是香港這座城市中的普通人。包括王家衛對金庸武俠的「惡搞」,其實也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應生活在香港這座「城市江湖」中每個人的情愫。

王晶作為香港電影的商業代表,他將電影的商業屬性發揮到了極致。也正因為這種屬性的存在,才滋養了香港影壇的繁榮發展,而在這種商業的氛圍中,孕育出了王家衛這位光影大師。他又通過自己詩意的電影語言,在大銀幕上,找到了香港人獨特的情愫。從這一點上看,王晶所滋養的是香港電影的肉體,而王家衛所充實的則是香港電影的靈魂。

一個「肉體」,一個「靈魂」足以區分王晶和王家衛。很多人將他們對比,其實是不公平的,畢竟他們在電影的世界裡,承擔著不同的功能和責任。如果非要界定的話,王晶是電影商人,而王家衛是電影藝術大師。在香港影壇他們都是優秀的,所不同的是他們對於電影的訴求。

相關焦點

  • 不甘的王晶:撐起了早期香港電影,卻始終為周星馳和王家衛抬轎!
    香港電影當年之所以會有僅次於好萊塢世界第二的輝煌,更大原因是因為王晶、劉鎮偉之徒,商業類型片才是影視工業的地基,文藝片只是地基上長出的一朵花,失去土地的養料,它就是根草梗。王家衛,文藝的守墓人,資本的吸血鬼。如果沒有王晶討好觀眾,積攢票房,供養電影,王家衛是生存不下去的。可觀眾們欣賞的是高雅,追捧的是高雅到極致,厭惡是大俗,低俗到極致。
  • 肥貓鄭則仕調侃王晶:香港電影低谷時堅持開工拍爛戲 養活大批人
    鄭則仕曾經在綜藝節目中說過,他能夠進到電影這個行當裡,領路人是王晶導演的爸爸,也就是拍文藝片很著名的導演王天林。不過他如今已過世了。對於王晶評價他父親是50年代的王家衛這一點。鄭則仕還調侃稱,難怪看王晶拍的文藝片裡總有點王家衛的影子,當然這不是抄襲,也不是致敬,是基因的力量。
  • 王晶:是爛片之王還是救了香港電影?中國人最恨的胖子
    他叫王晶,有人說他是爛片導演,看王晶的電影,就像往腦袋裡倒垃圾,買票看他的都是傻子,可是每年爛片那麼多,為什麼大家就只罵王晶呢?80年代電影只要掛個王晶的名字,就必定賣座,但很多同行卻說他的電影太低俗,缺乏深度,一點藝術情懷都沒有。可進入90年代,外國電影進入中國,港片市場受到劇烈衝擊,那些同行寧願在家坐吃等死,也不願意拍電影,賠的血本無歸。
  • 王晶圓桌派是哪期幾月幾日 王晶圓桌派同期嘉賓都有誰
    《圓桌派》新一季已經上線,每一期都會有新的嘉賓,最近做客的是導演王晶,對於王晶,很多人對他褒貶不一,但是這期節目王晶的諸多言論還是讓人思索的。王晶圓桌派是哪期  2019年6月24日那期。  2019年6月17日,《圓桌派》第四季上線。首期嘉賓為陳坤、周迅。
  • 隨手就成經典,王家衛一個念頭拍出神作,王晶這片開拍時只有片名
    很多人說王家衛拍戲沒劇本是錯的,我自己就是劇本。"王家衛說自己很多電影都是源於一個念頭,一次衝動。王家衛拍得最快的電影《重慶森林》,僅僅拍了兩個月,當初是因為香港半山電梯啟用,王家衛每天看到人們乘電梯在中環與半山間往來的匆匆身影,於是想要拍這部電影。誰能想到,就這樣一個想法卻成就了8.7分的文藝片神作,主演梁朝偉還連拿金馬獎、金像獎影帝。
  • 邱淑貞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一個是王晶,一個是他
    19歲那年參加香港小姐的選美比賽,之前因為下巴動過手術卻遭對手誣衊整容而被迫退賽,香港媒體吵的熱火朝天從而也提高了她的認知度。就在此時,她被香港無線籤約與梁朝偉,張曼玉,梅豔芳等大牌演員拍攝了《撞邪先生》。
  • 虐遍香港巨星的王家衛,註定成為孤獨的一代宗師
    王家衛出生於上海,五歲時隨母親移居香港。兒時關於上海的記憶,也構成了王家衛電影裡的「20世紀60年代的上海情調」。折射到他後來的電影裡,像《阿飛正傳》裡,潘迪華飾演的旭仔的養母說的是上海話,而旭仔說的是粵語,大抵是添了他自身生活的印記。
  • 「香港電影傳奇」慢工細活王家衛之《旺角卡門》
    王家衛這個導演十分特別,拍的電影名字都是4個字,沒有提前寫劇本的習慣,喜歡慢工出細活,綽號「一剪沒」,可以想像跟他一起拍片有多好玩……1980年9月,黃百鳴、石天和光頭佬麥嘉成立了新藝城影業,三巨頭非常重視劇本創作,很快就憑《難兄難弟》、《最佳拍檔》票房大賣與邵氏、嘉禾平分秋色。
  • 王晶寫給粵語長片的情書,用一部電影將你帶回粵語殘片的黃金時代
    提前王晶,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爛片之王,提起王家衛,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文藝之王,如果有一部電影告訴你,最懂王家衛的人是王晶,想必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但偏偏這就有這麼一部電影的結尾就是如此,淪落了一整部影片的王家衛看遇到了自己最看不上的王晶,才發現最懂自己的居然是王晶,而這部影片的編劇正是王晶,只不過王晶當時採用的是化名——不是女人,而這部影片就是拍攝於1997年的《精裝難兄難弟
  • 香港的前世今生和賭博的王晶時代
    很多年輕網友認為王晶創作了香港賭博電影。事實上這種說法並不嚴謹。早在邵氏電影,導演程剛就製作了一部《賭王大騙局》,被稱為香港賭博電影開山。這部電影由邵氏電影公司元老,和陳觀泰、宗華、王俠、樊梅生等主演。
  • 杜琪峯:香港電影裡不可缺少的一角
    而提到王天林,這不得不提一下王晶,因為王天林正是大導演王晶的父親。 「肥貓」鄭則仕之前曾經調侃過王晶,說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王天林老先生把所有的經驗都傳授給了杜琪峯。 其實,除了杜琪峯和親生兒子王晶以外,王天林還一手培養了好幾位高徒,比如說林嶺東、林德祿、黃建勳、劉仕裕、譚朗昌、潘嘉德。
  • 他拍過400部電影,大多數都是爛片,卻依然在香港影壇屹立不倒
    於是不少導演都想挑戰文藝片,撲街的更多,文藝片想大火那真是太難了,還有導演挑戰懸疑燒腦片,這類成功的比文藝片多,比如《唐人街探案》,就大火了,有些導演拍的都是簡單搞笑,沒有深度的片子,於是就被很多人稱為爛片,香港有一位「爛片之王」,他拍了400多部電影,都是那種劇情很簡單,也沒什麼深刻含義或者燒腦劇情的電影,他就是王晶,但是王晶在香港影壇仍然有著很高的地位,本期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
  • 香港電影最輝煌的1993年,王晶導演9部電影,至今無人超越
    【1993年,香港電影武俠年的王晶,助力香港電影到達輝煌的頂點】香港電影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繁榮,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達到輝煌的頂峰;但也從那時開始走向衰落,到2003年左右達到最低谷。經歷了20年的低潮,到近年香港電影才重新開始復甦;在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司儀鄭中基現場公布數據「2016年,香港總共拍攝了68部影片,是10年來的最高紀錄」。可惜,這點微弱的回暖,完全無法重現當年的輝煌;在香港電影產量最高的1993年,全年上映電影達到242部,是現在產量的3倍多。導演王晶是香港電影從繁榮走向衰落的重要見證人,在最輝煌的1993年,他拍了哪些電影呢?
  • 王晶:香港電影的轉折點,從杜琪峯的《濟公》開始!
    說起濟公,或許大家會想起由遊本昌老師飾演的電視劇版本的濟公吧,但其實曾經周星馳和杜琪峯也合作過一部電影,名字也叫做《濟公》。這是他們二人的第二次合作,兩人第一次合作的是《審死官》這部作品。第一點是因為劇中的情節和名字根本沒有任何關係,給人一種掛羊頭賣狗肉的感覺,第二是這個故事前後矛盾,雖然擁有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風格,但是情節卻亂七八糟的,其實這部作品主要想通過一個個的故事傳遞出正能量和深刻的道理,不過它並不是像其他周星馳的電影那樣通過小角色來突出,而是以神話的方式來講述這些東西。富有哲理的題材配上周氏無釐頭的幽默風格,給人的感覺就是不倫不類。
  • 王家衛代表作,電影畫面背後有哪些攝影構圖元素,愛好者如何借鑑
    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可以將我們的視線和回憶拉到那個時候,並且緩慢的了解和講述一對婚外情戀人隱秘的故事。導演王家衛出生在上海,5歲之後成長在香港,這樣的生活經歷成為他創作《花樣年華》這部影片的生命體驗的素材來源。以年幼時的上海記憶勾勒了吳儂軟語和精緻的旗袍,以少年時60年代的香港背景導演了一出視覺上美輪美奐的電影。
  • 《超時空同居》火了,你不能錯過下面14部穿越題材香港電影
    近幾年穿越時空題材影片都比較火,比如《夏洛特煩惱》《重返二十歲》《乘風破浪》等等,不過要是說道玩穿越題材的話,香港電影才是這方面的鼻祖,人家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玩了,不信一起看看吧!3、《天地玄門》王祖賢在片中兩個造型都比較驚豔,人美什麼造型都能hold住。九叔林正英原本是捉鬼的,卻穿越到現代都市,還在精神病院玩了一把。黃秋生依然是變態角色,這是他的拿手戲。單單衝著九叔和王祖賢就值得一看。
  • 我從來不喜歡王家衛的電影,尤其在《花樣年華》之後
    今天,是香港電影導演王家衛62歲的生日。電影研究學者戴錦華教授曾在採訪中明確表達:「我從來不喜歡王家衛的電影,我認為他太造作,太明確『作』,形式上有一種工整,他的主題的扁平——尤其在《花樣年華》之後。」面對《花樣年華》這部在國際影壇上備受讚譽且被視為華語電影經典之作的影片,戴錦華教授有怎樣獨到的見解與觀點?
  • 香港十大「變態」愛情電影:王家衛有3部,《重慶森林》評分最高
    一年一度的七夕過去了,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份別樣的禮物——香港十大變態愛情電影,願天下有情人都是失散多年的兄妹。特別是當鏡頭下黎明和莫文蔚擁吻時,李嘉欣卻只能在黎明的床上裹著他的被子,用別樣方式宣洩時,悲情又絕美,那一刻李嘉欣不再是一個精緻的「花瓶」的角色。電影用記憶的鮮活,對比生命的無常,用相戀之人卻難以長相廝守的訣別,來展現戀人間的無疾而終。
  • 國產電影雄起?王晶最剛的一回,《追龍2》將單挑哥斯拉和黑鳳凰
    2019年的五一檔對於國產電影來說,算是一個「恥辱」,面對來勢洶洶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沒有哪一部電影敢站出來和它分庭抗禮。《復聯4》是漫威十一年的積澱,第23部電影,堪稱是收官之戰,所以國產電影都紛紛避讓,只有王家衛監製的電影《撞死一隻羊》同期上映,只是它所攪動的水花,動靜太小了。
  • 王晶談《王牌逗王牌》:我的電影純娛樂不求高評價
    由王晶執導,劉德華、黃曉明、王祖藍、胡然、歐陽娜娜、謝依霖等主演的電影《王牌逗王牌》將於10月1日在全國上映。近日導演王晶接受京華時報專訪,他表示新片《王牌逗王牌》是自己的全新挑戰,因為不想走老路,於是在新片裡讓新梗老梗交替,還不乏高科技和調侃好萊塢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