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香港電影的轉折點,從杜琪峯的《濟公》開始!

2020-12-12 十三說說娛樂

說起濟公,或許大家會想起由遊本昌老師飾演的電視劇版本的濟公吧,但其實曾經周星馳和杜琪峯也合作過一部電影,名字也叫做《濟公》。這是他們二人的第二次合作,兩人第一次合作的是《審死官》這部作品。

兩人第一次合作就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不僅票房很高,而且口碑也是可以的,所以這才有了他們的第二次合作。可是沒想到第二次合作的濟公卻並沒有受到人們的關注,不僅票房很低,而且觀眾們對於這部作品也有許許多多自己的看法。

第一點是因為劇中的情節和名字根本沒有任何關係,給人一種掛羊頭賣狗肉的感覺,第二是這個故事前後矛盾,雖然擁有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風格,但是情節卻亂七八糟的,其實這部作品主要想通過一個個的故事傳遞出正能量和深刻的道理,不過它並不是像其他周星馳的電影那樣通過小角色來突出,而是以神話的方式來講述這些東西。富有哲理的題材配上周氏無釐頭的幽默風格,給人的感覺就是不倫不類。

又或者是因為遊本昌老師的濟公實在是太深入人心了,所以周星馳在這部作品中的扮相卻顯得非常尷尬。服裝和妝發都不是人們心目中真正的濟公。甚至很多人覺得周星馳的這一形象是在貶低濟公,因為遊本昌老師版本的濟公是一個德高望重並且心慈手軟的人,可是周星馳的這個濟公卻顯得有一些瘋癲。

電影中,周星馳為了能夠儘量往濟公這形象上靠攏,甚至披頭散髮,穿著破爛,但是仍然給人的感覺十分的生硬,或許是因為周星馳年紀太小,而人們心目中的濟公應該是一個德高望重的中老年形象,所以周星馳他的濟公反而更像是一個小乞丐。

在那個時候的香港娛樂圈,其實每部作品都能夠獲得人們的關注,每部作品都有人願意去細細品味,發現其中的真諦,但是這部作品確實成為了有史以來收視和口碑最差的一部電影。其實這也算是一個好消息,代表著香港的影視人發現了作品質量比起明星效應更為重要。

後來王晶導演也說過,這部影片是香港電影界的轉折點。從鼎盛期進入蕭索期的轉折點。不得不說,王晶總結的非常到位,自從這部電影之後,香港的很多影視作品都再也沒有辦法獲得人們的關注了,有人覺得是這些電影人江郎才盡,也有人覺得是因為那個時候的好萊塢異軍突起。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大家覺得香港娛樂圈面臨消索期是因為什麼呢?

相關焦點

  • 王晶:港片沒落從周星馳濟公開始!網友:《無間道》才是沒落的標誌
    王晶:「港片沒落的開端就是周星馳的《濟公》!當年杜琪峯在拍攝《濟公》時,對周星馳說:「濟公這個人物大慈大悲,因為他骨子裡原本就是一位得道高僧,我覺得你需要把濟公的成長經歷,演出一個悲劇的感覺,這樣或許才能打動觀眾。」
  • 脾氣火爆的電影人周星馳、袁詠儀、杜琪峯,王晶的故事
    香港好多導演,有些導演給演員罵得像狗一樣。」一起來看看香港導演和演員之間的軼事。一,王晶不僅是「商業片之王」,而且是拼命之王。很多人印象中的王晶,是一個有點猥瑣的胖子,其實王晶是一個工作狂。1989年,34歲的王晶自編自導了四部電影,五部電影的編劇,其中《賭神》一舉打破香港票房紀錄。有一陣子,王晶忙得14天都沒有休息,有時在片場突然眼前一黑,倒地就能睡著。
  • 杜琪峯的驚世大作,卻成了導演王晶喉嚨裡,咽不下去的一根刺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1992年,杜琪峯與周星馳合作《審死官》,票房拿下4988萬,打破香港票房紀錄。被王晶炮轟港片的沒落就是從《濟公》開始。作為杜琪峯的驚世之作,《濟公》這部電影究竟該如何評價呢?皮哥今天寫下這篇文章,分四個部分與大家分享——一、杜琪峯式宿命故事與周星馳的無釐頭如果刨去屬於周星馳的無釐頭情節,電影講述的倒是一個關於因果循環的哲理故事。
  • 杜琪峯:香港電影裡不可缺少的一角
    「肥貓」鄭則仕之前曾經調侃過王晶,說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王天林老先生把所有的經驗都傳授給了杜琪峯。 其實,除了杜琪峯和親生兒子王晶以外,王天林還一手培養了好幾位高徒,比如說林嶺東、林德祿、黃建勳、劉仕裕、譚朗昌、潘嘉德。這八個徒弟如今在娛樂圈中赫赫有名,全是名導演,而其中,又以王晶和杜琪峯最為知名。
  • 周星馳,《濟公》幕後恩仇錄
    1993年7月29日,《濟公》香港首映,至今已整整27周年。本片由杜琪峯、程小東聯合執導,周星馳、吳孟達、張曼玉、梅豔芳、黃秋生、黃志強等主演。在眾多周氏喜劇中,《濟公》並不突出,然而本片卻讓星爺和杜琪峯關係破裂,得罪恩師李修賢、遭到成奎安怒斥。王晶甚至放言,港片衰落便是始於本片。
  • 杜琪峯,香港電影中最特立獨行的導演
    這是杜琪峯與其他香港導演不同的地方,他拍的電影講究文學性,而承載這份文學的載體就是藝術性。其實,杜琪峯一開始想做演員,多次嘗試失敗後才轉幕後。在TVB的他,師從王天林,可是無線臺上下都對他不認可,因為其執導的第一部電影《碧水寒山奪命金》票房、口碑雙失。
  • 得王晶父親真傳,曾與劉德華互不順眼,影壇大佬杜琪峯的傳奇人生
    就這樣,1983年,黃日華版的《射鵰英雄傳》橫空出世,不僅在香港創下了收視紀錄,而且還被內地50多家電視臺購買了版權。同時作為王天林的徒弟,杜琪峯也逐漸地開始被圈內人所認識。要知道,王晶第一次拍電影,王天林也只在片場裡面待了三天。多年後,在《吐槽大會》上,鄭則仕曾經吐槽過王晶為何總愛拍爛片,就是因為「老爹王天林把經驗全都傳給了杜琪峯。」離開師父王天林之後,杜琪峯應新藝城老闆黃百鳴之邀,執導《開心鬼》系列的第三部《開心鬼撞鬼》,並且在香港成功取得了1600萬的票房,打出了很高的名氣。
  • 香港影壇的中流砥柱:杜琪峯
    當下的香港影壇,呈現著王晶、杜琪峯和王家衛三足鼎立的局面。   王晶、文雋的「最佳拍檔」作為草根電影的旗主,雖然產量多票房高,撐起香港商業市場大半壁江山,但卻以一貫的抄襲拼湊和低級庸俗為人詬病;   王家衛則實在算個自我感覺出奇地好的另類,不論他的拍攝如何的沒有章法,如何的折磨明星,但依然以獨特的個人風格和魅力稱雄於藝術片天下;
  • 香港電影圈「三大惡人」之首:杜琪峯
    1972年,懷揣著電影夢的杜琪峯,考入了香港無線電視臺,但他只是一名打雜的普通員工。在工作空閒時間,他會去劇組跑跑龍套,也是因為這樣,杜琪峯發現自己沒有做演員的天賦,於是從臺前轉到了幕後。機緣巧合之下,他遇到了王天林,之後就拜王天林為師學習拍戲,王天林是王晶的父親,香港影視界的元老級人物,也是杜琪峯的貴人。
  • 周星馳和8位導演的愛恨情仇:王晶杜琪峯陳嘉上都曾誇讚他是天才
    1、李修賢周星馳曾憑藉《霹靂先鋒》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開始慢慢被關注,在頒獎典禮上他感謝了許多人,其中就包括李修賢。李修賢也算是周星馳的恩師了,《霹靂先鋒》就是他的萬能影業公司出品,後來又和周星馳合作了《義膽群英》《風雨同路》《龍的傳人》。兩人的恩怨其實有兩方面造成,一個是周星馳的身價已經攀升,可李修賢仍然低價壓榨他,據說後來還將星星的合同賣給了永盛。
  • 肥貓鄭則仕調侃王晶:香港電影低谷時堅持開工拍爛戲 養活大批人
    說起肥貓鄭則仕,相信很多人都對他有印象,早年的時候多跑龍套,1976年加入了香港無線電視,憑著自己的努力還拿過金像獎最佳男主角,被內地觀眾熟知,則是因為一部《肥貓尋親記》。他還跟功夫巨星李連杰合作過。鄭則仕曾經在綜藝節目中說過,他能夠進到電影這個行當裡,領路人是王晶導演的爸爸,也就是拍文藝片很著名的導演王天林。不過他如今已過世了。對於王晶評價他父親是50年代的王家衛這一點。鄭則仕還調侃稱,難怪看王晶拍的文藝片裡總有點王家衛的影子,當然這不是抄襲,也不是致敬,是基因的力量。
  • 【香港電影傳奇】字頭的誕生:銀河映像,難以想像
    1983年,《射鵰》開拍,王晶的老闆王天林安排製片助理杜琪峯去執導幾集戲,而周星馳正好在這部劇裡跑龍套,命運安排兩人這樣相遇。 但邵氏卻認為周星馳和杜琪峯合作能再出佳片,於是又安排兩人拍了《濟公》,這一次票房慘敗,事後更是傳出了星爺在拍攝期間幹涉導演工作的新聞。
  • 1993,這部電影讓周星馳被罵忘恩負義,讓杜琪峯陷入低谷考慮轉型
    其實在大話西遊之前已經有一部類似的作品問世,這部電影就是《濟公》!電影由杜琪峯導演,周星馳,吳孟達,張曼玉,黃秋生等人主演。杜琪峯與周星馳的合作是92年的《審死官》,這部電影拿到了當年年度第一,這一次的合作恐怕也是審死官的肇始。
  • 「香港電影傳奇」字頭的誕生:銀河映像,難以想像
    1983年,《射鵰》開拍,王晶的老爸王天林安排製片助理杜琪峯去執導幾集戲,而周星馳正好在這部劇裡跑龍套,命運安排兩人這樣相遇。在第7集中,周星馳扮演一個被九陰白骨爪插死的小乞丐,他問導演能不能擋一下再死,導演叫他滾。這件事因為後來被星爺放進了《喜劇之王》中,搞得人盡皆知。
  • 杜琪峯:香港電影界最後一位大佬,堪稱香港黑幫片「教父」
    香港電影中,黑幫片是特色之一。跟武俠片在香港電影界有著一樣重要的地位。而香港電影界如此繁榮,得益於早期電影人高度的自由創作空間。經典的黑幫影片,比如《古惑仔》,《黑社會》等等,給觀眾創造了非常多優秀的作品,精彩的橋段。
  • 王晶的「續集債」還了,周星馳、杜琪峯和劉偉強,你們啥時候還?
    劉德華最近曬出視頻慶祝「華仔天地」32周年,在視頻中華仔講述了《拆彈專家2》、《熱血合唱團》和《香港地》3部新片待映。另外還提及了自己最難忘的3部電影,首先是1991年的《雷洛傳》,在他印象中香港電影同一個演員,十幾二十年演同一個角色,沒有多少人,建議大家留意一下。
  • 從《無味神探》到《黑社會》,香港只有一個杜sir導演杜琪峯
    大多數人對香港電影的印象最深,這是由《賭神》、《功夫》的廢話和《無間道》的世界所創造的賭博時代。。所有這些都與杜琪峯無關。關於「票房不如王晶,藝術成就不如王家衛」有很多類似的問題,但是真正看過杜琪峯電影的粉絲永遠不會懷疑杜琪峯的江湖狀態。在探索新的動作玩法類型片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獨特的暴力美學。
  • 對比王晶和王家衛,香港電影的兩個極端,兩個關鍵詞說明差別
    談到華語電影,香港電影是一個不得不說的部分,在一段時間裡,香港電影成為了華語電影的一個重要分支。在香港,很多華語類型片得以發揚光大,如武俠片、功夫片、無釐頭喜劇等。然而香港電影也非常另類,這個被稱為東方好萊塢的地方,電影工業在這裡誕生之初,便以極致的商業盈利能力為目標。所以從一開始,流水線、工業化便給香港電影幾乎貼上了永久性的標籤。
  • 香港的前世今生和賭博的王晶時代
    很多年輕網友認為王晶創作了香港賭博電影。事實上這種說法並不嚴謹。早在邵氏電影,導演程剛就製作了一部《賭王大騙局》,被稱為香港賭博電影開山。這部電影由邵氏電影公司元老,和陳觀泰、宗華、王俠、樊梅生等主演。
  • 隨手就成經典,杜琪峯19天拍出槍戰巔峰,王晶這片開拍只有片名
    印象中,一部經典電影多是在萬般艱難之下誕生的。《一九四二》是馮小剛拍得最好的電影之一,可你知道嗎,當初這部電影馮小剛醞釀了18年,從2000年開始劇本先後3次審查,直到2011年才驚險過關,拍攝時同樣千難萬阻,為了貼合角色,張國立足足瘦了24斤。當時,張國立說拍到最後總感覺心臟都快承受不了,氣緊、犯暈、手抖。就是這樣拼,換來了6萬人的滿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