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濟公,或許大家會想起由遊本昌老師飾演的電視劇版本的濟公吧,但其實曾經周星馳和杜琪峯也合作過一部電影,名字也叫做《濟公》。這是他們二人的第二次合作,兩人第一次合作的是《審死官》這部作品。
兩人第一次合作就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不僅票房很高,而且口碑也是可以的,所以這才有了他們的第二次合作。可是沒想到第二次合作的濟公卻並沒有受到人們的關注,不僅票房很低,而且觀眾們對於這部作品也有許許多多自己的看法。
第一點是因為劇中的情節和名字根本沒有任何關係,給人一種掛羊頭賣狗肉的感覺,第二是這個故事前後矛盾,雖然擁有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風格,但是情節卻亂七八糟的,其實這部作品主要想通過一個個的故事傳遞出正能量和深刻的道理,不過它並不是像其他周星馳的電影那樣通過小角色來突出,而是以神話的方式來講述這些東西。富有哲理的題材配上周氏無釐頭的幽默風格,給人的感覺就是不倫不類。
又或者是因為遊本昌老師的濟公實在是太深入人心了,所以周星馳在這部作品中的扮相卻顯得非常尷尬。服裝和妝發都不是人們心目中真正的濟公。甚至很多人覺得周星馳的這一形象是在貶低濟公,因為遊本昌老師版本的濟公是一個德高望重並且心慈手軟的人,可是周星馳的這個濟公卻顯得有一些瘋癲。
電影中,周星馳為了能夠儘量往濟公這形象上靠攏,甚至披頭散髮,穿著破爛,但是仍然給人的感覺十分的生硬,或許是因為周星馳年紀太小,而人們心目中的濟公應該是一個德高望重的中老年形象,所以周星馳他的濟公反而更像是一個小乞丐。
在那個時候的香港娛樂圈,其實每部作品都能夠獲得人們的關注,每部作品都有人願意去細細品味,發現其中的真諦,但是這部作品確實成為了有史以來收視和口碑最差的一部電影。其實這也算是一個好消息,代表著香港的影視人發現了作品質量比起明星效應更為重要。
後來王晶導演也說過,這部影片是香港電影界的轉折點。從鼎盛期進入蕭索期的轉折點。不得不說,王晶總結的非常到位,自從這部電影之後,香港的很多影視作品都再也沒有辦法獲得人們的關注了,有人覺得是這些電影人江郎才盡,也有人覺得是因為那個時候的好萊塢異軍突起。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大家覺得香港娛樂圈面臨消索期是因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