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港片沒落的開端就是周星馳的《濟公》!當年杜琪峯在拍攝《濟公》時,對周星馳說:「濟公這個人物大慈大悲,因為他骨子裡原本就是一位得道高僧,我覺得你需要把濟公的成長經歷,演出一個悲劇的感覺,這樣或許才能打動觀眾。」
但是周星馳只想做喜劇,於是兩人出現分歧,這部電影顯然杜琪峯加入了自己的東西,限制了星爺的發揮,顯得這部電影在星爺同時期的電影裡非常另類,觀眾一時還不能接受,所以票房失利是預料之中的。最終這部電影票房失利,臺商對香港電影投資開始慎重,對香港的電影資金投資越來越少,開拍的電影變少。
但是《濟公》裡面的角色還是很出彩的,除開星爺本片中的吳孟達以及黃秋生的九世乞丐和愛國的張曼玉,都讓人印象深刻。其實日韓和東南亞電影興起,還有好萊塢工業電影的批量生產才是港片沒落的原因,顯然《濟公》正趕上這個檔口,好多網友認為《無間道》才是香港電影沒落的主要標誌,為什麼這樣說呢?
無間道已經從故事情節上開始了沒落。沒有曲折動人的故事,轉來轉去全部都是臥底,而且還就那麼幾個人,臥底來臥底去的,說好聽的是燒腦,說不好聽的就是故意設置迷宮,並沒有什麼驚天地的情節和動人事跡,也沒動人心弦的設計。
不是說無間道導致沒落,而是一個象徵,因為一部片裡面幾乎集結港片最優質的演員編劇等各個資源時,意味著以前那種百花齊放的時代已經遠去,最後需要擼大招徵服觀眾,在那之後,好的港片越來越少,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