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港片和國語版配音幕後,見證了華語電影多少變遷

2021-01-11 木暖月

想必大多數的70後、80後們,小時候都有一段混錄像廳的時光。當年我們在這些錄像廳裡,經歷了最早的觀影時光。

錄像廳裡放映的基本上都是港片,其實港片在香港上映的時候,大多數都是用的粵語發音。但我們在錄像廳看到的版本,都是國語配音版本。

那麼,這些國語配音版本都是怎麼來的呢?相信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吧,今天咱們就專門介紹一下這段歷史吧。

1、港片為什麼會有國語版配音?

關於港片的國語配音版本,首先一個,大家知道為什麼叫做國語版嗎?為什麼不叫普通話版本?

從國語這個說法,我們就可以明確,港片的國語版本大多數都是和臺灣有關。很多人以為當年港片的國語版本,是為了方便在大陸發行,所以要配音,這個說法就是錯誤的。港片的國語版本,本來就是特供臺灣市場放映。

說到這裡,咱們就不能不說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常識了。其實上世紀8、90年代香港電影的繁榮,那段港片的黃金時代,它的根基都在臺灣。

甚至可以說,是臺灣電影市場養活了香港電影工業體系。

很多人對這一點都不太了解,香港電影在最鼎盛的那些年,暢銷包括臺灣在內的整個東亞乃至東南亞地區,甚至在日本、韓國的電影市場,香港電影的票房都非常高。

香港80年代只有500萬人口,想想看,也不可能養活這麼多明星啊。

就以成龍來說,他在90年代初的片酬就高達2000萬港幣了,那可是90年代啊。當時成龍接受採訪,親口承認他拍一部電影片酬2000萬,還「講少了」

但是大家想想看啊,成龍當時一部電影在香港的票房最多4000萬左右,這就已經是票房冠軍的水準了。

那他一個人就要拿走2000萬片酬,如果票房只有4000萬,分帳票房都不到2000萬,投資方還怎麼賺錢?

所以成龍的高片酬,從來不是靠香港一個市場養活得起,而是靠臺灣,靠日本、韓國和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票房支撐。我就舉1985年成龍幾個電影的票房為例。

這裡咱們要強調一下,上面的臺北票房並不代表全臺灣地區的票房,只是臺北一個城市票房。整個臺灣省票房一般來說是臺北票房的2倍左右,所以基本上,成龍一部電影在臺灣的票房肯定高於香港票房。

所以從成龍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臺灣市場對香港電影和香港電影明星有多重要了吧?

當然並不是所有香港電影,不是所有香港明星都有成龍這樣的號召力。尤其是在日本和韓國市場,基本上就只有成龍等少數幾個人有票房號召力。

但臺灣就不一樣了,大家都是中國人,同文同種,又沒有文化隔閡,香港電影拍的故事在臺灣觀眾看來理解不成問題。

但是呢,你肯定不能再說粵語了對吧?

所以這就是港片國語版本的由來。港片要在臺灣上映就要配音成國語版。

所以香港電影都有2個版本,一個版本是粵語,一個版本是國語。

如果大家當年看過DVD影碟機碟片的,都知道雙聲道有2個選擇,一個是國語,一個是粵語。就連香港歌手發行的歌曲也是有粵語版和國語版2個版本。

相信我們當年看過這些歌曲MV的,都能看到屏幕下方有國語、粵語2個版本選擇,比如當年劉德華經典歌曲《謝謝你的愛》。

這就是港片國語配音的由來啦。

2、從周星馳和御用配音石班瑜說起,關於國語配音你有多少誤解?

說到港片的國語配音演員,最著名的肯定是周星馳御用配音石班瑜。

石班瑜將周星馳電影裡面那種無釐頭的喜劇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尤其是他魔性的笑聲,甚至成為了他獨有的標誌。連周星馳都發不出那種奇特的笑聲。

那麼說到為什麼要找石班瑜給周星馳的電影配音呢?

很多人有個誤解,說是因為周星馳國語不好,所以要找人專門配音。這個說法流傳很廣。那麼,它是不是真的呢?

我要說錯,大大的錯誤。

周星馳的國語,或者說普通話非常好。畢竟大家想想看周星馳的媽媽最早是從內地去往香港,她的普通話非常好,她的兒子普通話怎麼可能不好呢?

如果你不信,可以找找周星馳早年在TVB臺慶晚會上的一些視頻,比如1988年他演唱《我是中國人》,普通話發音非常標準。

不僅是周星馳,其實當年香港很多明星普通話都非常好,可是港片在臺灣上映的國語版,還是要找其他人專門配音。

比如成龍,一直到他2006年的電影《寶貝計劃》,國語配音還是找的別人。

這個表裡面有2點很有趣,一是內地的演員,高圓圓和陳寶國飾演的角色國語配音都是他們自己來;二是香港演員包括成龍、古天樂、謝霆鋒和吳彥祖在內,國語配音統統都是別人。

關於內地演員的事兒,咱們下面在講。現在單說成龍、謝霆鋒等人,他們和周星馳一樣,普通話都很好,那麼為什麼在臺灣上映的電影,不讓他親自配音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因為這是當年香港電影工業流水線體系的一部分。這已經是香港電影工業體系的一個傳統,沿用了很多年。

其實成龍、周星馳等明星在自己主演港片的國語版裡,不親自配音,很簡單,因為他們沒空。

可能很多現在的觀眾已經不太理解,當年香港電影拍攝周期是多麼的緊張。前不久王晶做客《圓桌派》節目,提到1990年他剛拍完一部電影聖誕節檔的,然後老闆打電話說臺灣那邊(老闆)緊急點名要最近最火的周星馳和劉德華主演一部電影,準備在過年檔(春節)上映。

這部電影就是後來的《整蠱專家》。大家想啊,聖誕節到春節,也就是一個多月的時間,兩個月不到啊,要拍一部電影。

你覺得可能嗎?王晶說神經病啊,老闆說人家那邊片花都賣出去了,不拍不行。

王晶說那隻好硬著頭皮上,白天拍,晚上拍,緊趕慢趕,一個月不到拍完,加上後期製作,最後趕在春節拍完了。

所以你看,當年香港電影拍攝節奏多奇葩。像劉德華這種明星,一年最多要拍十幾場,很多時候都是白天在這個劇組,晚上趕另外一個劇組,連軸轉。

試想想啊,劉德華都已經這麼拼命了,根本連歇息的時間都沒有,你這部電影後期製作,要準備在臺灣上映,要配國語版的音,你再叫劉德華親自去配音,還有人性嗎?你不如殺了他。

後期製作,配音也要花時間的好吧?人家劉德華根本沒時間啊。所以只好叫臺灣那邊找專門的配音演員了。因此當年香港電影在臺灣上映,所有的國語版,都是找的臺灣專業配音演員。

石班瑜就是這些專業臺灣配音演員的一個。

這樣的專業配音演員還有很多。比如曾經上過《聲臨其境》節目的劉小芸,給包括《唐伯虎點秋香》裡面鞏俐飾演的秋香,《武狀元蘇乞兒》裡面張敏飾演的如霜,都配過音。

總之,當年港片的國語版都是這麼來的。

70後、80後的小夥伴們想一想,咱們當年在錄像廳裡看到的港片,聽到的國語是不是和咱們說的不太一樣啊?沒錯,這就是有臺灣味道的國語嘛。

3、港片的沒落和國語配音版的逐漸消逝

這世上的事兒啊,從來都不曾長久。

香港電影曾經是這麼火爆,在臺灣賣座,還暢銷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可是後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就過去了。

關於港片為什麼沒落的問題,之前我也說過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一個,港片失去了曾經的臺灣市場,失去了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的市場,只靠香港一個地區的票房,根本養活不了成龍這些巨星,所以後來成龍等人為什麼要去好萊塢發展?

很簡單啊,因為香港這裡開不起曾經2000萬的片酬了啊。所以自然要想辦法去找開得起片酬的地方去努力啊。

至於港片為什麼會失去臺灣市場,失去日本和韓國市場,這又是另外一個很大的話題了,暫且不表。

不過呢,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誰也想不到的是,2002年之後內地電影市場逐漸開始起步了,到2005年左右內地電影市場票房已經遠遠超過香港票房了。

是的,你沒有看錯,內地電影票房要到2004年左右才超過小小的一個香港。

哎,成龍等人一看,在好萊塢混不下去了,還是祖國更好啊,所以就回來了。他2004年的電影《新警察故事》就是第一批在內地全面上映的港片。後來為了表彰成龍這種愛國精神,2005年的金雞獎影帝頒給了成龍。

成龍帶頭,於是曾經的香港電影巨星們,包括導演們,什麼周星馳啊、徐克啊,統統都來了,李連杰本來就是北京人,自然也回來了。

所以後來香港電影的拍攝重心就逐漸北上。

所以在2005年之後,內地和香港的合拍片一度很盛行。曾經的港片其實就逐漸消失了。就是再也沒有曾經那種只有香港演員的純港片了,後來的港片,都是合拍片,都是香港演員和內地演員一起合作,而且這些電影一開始就是以內地的電影市場為主。這一點,和之前8、90年代的香港電影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曾經的港片,是以香港為主,拍攝和創意,所有的主要創作中心都是在香港完成,拍攝過程都是說粵語,後來是在臺灣完成國語版配音。

但是2005年之後的合拍片,本身大多都是在內地拍攝,故事和創意,也都瞄準了內地電影市場。所以在拍攝過程中,就已經做好了國語和粵語2個版本的配音準備。

還記得上文提到的《寶貝計劃》嗎?陳寶國和高圓圓在裡面的戲份,所有普通話臺詞都是他們自己配音,但是成龍等香港演員的普通話臺詞,還是找其他配音演員。

但是隨著內地市場的進一步膨脹,香港電影市場顯得越發不再重要,而且很多香港演員參與的電影,投資都來自內地,所以到後來越來越多的電影,都是演員親自上陣,使用普通話原聲。

咱們還是以成龍為例,基本上從2005年的《神話》開始,以及後來《大兵小將》這些內地投資為主的電影,成龍電影的普通話都是他原聲出演了,基本上都是拍攝現場收聲就已經使用原音了。

其他大多數香港演員參與內地投資的電影,也基本上都是自己原聲出演了。

當然,這裡面還是有一些例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周星馳啦。他最後2部親自主演的電影《功夫》和《長江七號》,還是邀請石班瑜配音,這實在是因為石班瑜的聲音在內地觀眾心目中的印象太深刻了,周星馳不想打破這種習慣。

所以,曾經的港片國語版配音就逐漸成為歷史名詞了。

不過現在還是有一些殘留,就是那些所謂的純港片,還是會使用國語配音。比如今年暑期檔《掃毒2》,這部電影主要是香港投資方,在香港上映還是粵語,在內地上映的版本還是使用了配音,包括劉德華在內的主演都用了配音。

但其實劉德華之前在內地拍的電影,比如《失孤》和《解救吾先生》都是他原聲出演。

另外現在有些港片在臺灣上映,有的還是會用臺灣配音演員專門配的版本,畢竟人家看不上咱們這邊的普通話版本嘛。不過這些例子很少很少了,畢竟現在每年所謂的純港片已經很少了,每年也就十幾部吧。

所以,現在很少會再看到國語版這個名詞了,它已經消散在歷史風雲背後。

回顧這30多年來的港片國語配音歷史背後,本身也是港片和中國電影發展的變遷啊。

相關焦點

  • 港劇國語配音員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何沒口音卻又帶港味?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幕後配音演員是影視劇生產過程當中的重要環節,香港的國語配音演員很多時候是同時參與電視劇和電影的配音工作。而香港影視劇國語配音演員的變遷,也反映了香港影視劇由盛轉衰的過程。
  • 《柯南》國語配音幕後大揭秘 柯南機靈基德腹黑
    《柯南》國語配音幕後大揭秘 柯南機靈基德腹黑 本片同時上映國語配音與日語原聲兩個版本。對於一部日本動畫片來說,它的很多粉絲在觀看前都更願意選擇日本原聲版本,之前許多日本動畫片在中國公映也因為較少上映日本原聲版本而飽受詬病。然而,這次《名偵探柯南:業火的向日葵》是雙語版本同時上映,國語版本卻收穫了很大的好評,許多本身青睞日語配音的影迷也再次觀看了國語版本,並表示十分喜歡,恨不得再多刷幾遍。這不得不說是國語配音版本爭取觀眾的一次勝利。
  • 香港電影很多都是臺灣人配音,為什麼感覺他們一點臺灣腔都沒有?
    一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是港片的黃金時代,當時香港電影公司的很多背後老闆都是臺灣公司,當時的港片普遍有粵語和國語兩個版本,國語版本基本都是臺灣人配音。二是當時的中國大陸市場電影票房低,港片得到正式上映的極少,直到90年代開始大陸開始普及vcd,基本所有中國大陸人買的影碟全是盜版的,少有的正版也是臺灣人通過福建銷售過來的。當時的臺灣是亞洲四小龍,經濟騰飛,所以港片看重的市場主要是臺灣市場,併兼顧日韓與東南亞華語市場。
  • 粵語配音VS國語配音,與其相愛相殺,不如好好珍藏
    如果沒有看到陳延軒先生去世的消息,小編還不知道,原來《還珠格格》、《絕代雙驕》還有粵語版。國語版《還珠格格》勢頭太猛了,都讓人忽略了粵語版的存在。隨著時代的發展,粵語配音和譯製片配音一樣,漸漸退出舞臺。國語配音,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蓬勃發展。記得小時候,電視機裡還有星空衛視,有時會播放港劇、港臺娛樂以及《海賊王》、《犬夜叉》動漫等。
  • 那些神樣的國語配音伴我們成長
    《搞笑漫畫日和》中文版讓很多人看到了國語配音的希望,大喊著國產希望,國語配音有救啦!只是大家似乎都忘記了那些從小陪伴著我們成長的動漫,那些說著叫著笑著的童年,那些帶著笑的中二臺詞。  今日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小時候那些神配音動漫,撒,一庫!  1.
  • 《哪吒》幕後配音揭露!原來李靖的聲優,就是國語版「海綿寶寶」
    今天這期內容,我將會帶你們領略另一個甚為有趣的亮點「幕後配音」,好讓你們能夠更全面的了解《哪吒》動畫的犀利程度---有前去電影院支持的朋友應當也能感受到,這部「第一國漫」配音的精彩程度了。比如極具地域特色的太乙真人四川普通話,明明簡單的「沒空」和「有病」,卻非要拖成「不得空」和「有病嗦」。
  • 淺談遊戲的國語配音
    2017年7月在上海舉辦的CJ展會上,之前一直以圖片示人的光榮看家大作《真·三國無雙8》(以下簡稱為《358》)終於通過實機演示展現出了廬山真面目。或許《358》會推出國行版並不是最爆炸的新聞,那本次新加入的國語配音倒真是全球玩家震驚的事情了。但是,時間才過了沒多久,網上大量的因國語配音而引起的討論甚至漸漸演變成了撕逼,挺中派和挺日派吵得難解難分。
  • 電影《名偵探柯南》曝光「國語聲咖」特輯
    即將在11月9日全國上映的電影《名偵探柯南:零的執行人》,今日曝光「國語聲咖」特輯,揭開大熒幕背後的聲音世界。人氣聲優柯南配音李世榮,工藤新一&怪盜基德配音張杰,毛利蘭配音季冠霖,安室透配音藤新,日下部誠配音寶木中陽,人氣集結共同展現聲優怪物的超強魅力,還有嘉賓配音李子璇獻聲圓谷光彥,空前班底引觀眾大讚。超人氣配音集結 聲控雙刷福利作為一部二十年長青的人氣動漫,聲優一直是動畫電影中的靈魂人物。
  • 《千與千尋》動畫電影將重映,國語版配音人物海報一出,被嫌棄了
    對於《千與千尋》這部動畫電影,不知道大家有了解過沒有,這部動畫電影是宮崎駿的經典之作,已經有著18年多的歷史了,可以說是一部非常老的動畫電影了,而畫風呢,依舊是那麼的新穎,沒有感覺到他的老氣。而這次被引進中國,在中國再次的上映,可以說是很幸運的一件事了,可以再次去還青春或者是童年的一張電影票。而這次的重映和第一次上映,是完全不一樣的。怎麼個不一樣呢?
  • 【娛樂】國語配音版《海洋奇緣》在阿斯塔納和阿拉木圖上映(視頻)
    哈通社阿斯塔納 - 迪斯尼公主系列最新動畫《海洋奇緣》哈薩克語配音版,日前已於阿斯塔納、阿拉木圖和齊姆肯特市各大影院上映。
  • 《千與千尋》重映掀熱潮,為什麼我們卻懷念當年的臺灣配音版?
    在大銀幕第一次看《千與千尋》,真的好似在看一部全新的電影,儘管,那些色彩,那些情節,早就爛熟於胸但是大陸的明星配音版,卻頗受爭議周冬雨+井柏然+田壯壯,好似《後來的我們》主演一年後的重逢聚會其實當年的日本原版中,最主要角色的配音,是以聲優(配音演員)為主的比如千尋的配音柊瑠美,童星出身的她和宮崎駿以及吉卜力合作了好幾次
  • 《麻辣女孩》的國語配音你最喜歡哪個?
    《麻辣女孩》的國語配音你最喜歡哪個?《麻辣女孩》是一部2002年的美國電視動畫片,該片由史蒂夫·倫特、大衛·布洛克等導演。下面就讓我們來見見這些國語配音演員吧!林美秀金姆的配音師林美秀(1976年6月25日-)為臺灣女性配音演員。
  • 《名偵探柯南:零的執行人》即將上映,此次電影擁有國語配音
    說起名偵探柯南,相信很多的小夥伴都會想到即將在這個周末與國內上映的第22部劇場版,那就是《名偵探柯南:零的執行人》。這部電影之前在日本上映後不久網上就有相關資源露出,而此次即將在國內上映,相信也會有不少小夥伴非常期待吧。那麼此次的電影是原聲還是配音呢?
  • 香港TVB國語配音團隊
    王家衛選擇了我說到葉清最著名的角色,當屬《花樣年華》裡的梁朝偉,那句「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不知道打動了多少女人心。  「我是通過試音得到這個角色的。」在葉清眼裡,王家衛是一個很清楚自己要什麼的導演,「我們配音演員最怕的就是演得很爛的演員和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導演。
  • 為什麼日漫在國語配音後就「毀了」?辣耳朵的原因太過真實
    很多人都有這種習慣,就是無論如何動漫也好國外的電影也好,都必須要看原音版本,很少有人可以接受國語配音。每次看電影的時候國語場次都比原版的人數要少很多,小編也去體驗過國語配音的動漫電影,之後再和其他看了原版的小夥伴交流,感覺自己看的不是同一個電影,甚至有些翻譯都完全不一樣了。
  • 《樂高大電影2》有驚喜,劇情大反轉,國語配音非常贊!
    尤其是毒舌君今天去觀影之後,更是感覺這片子不差啊,尤其是一不留神還看了個國配版,更是感覺看國語配音跟這片子實在太搭了,不僅配音演員們配得相當精彩,片中的各種電影梗和潮流文化梗,國配的翻譯和配音也都十分到位,如果有人對這片感興趣的話,毒舌君強烈推薦大家首選國配版哦!下面的「十句話影評」,就來不劇透地聊聊觀感吧!
  • 《名偵探柯南》新劇場版動畫將登陸國內 國語配音已經完成
    《名偵探柯南》新劇場版動畫將登陸國內 國語配音已經完成 時間:2018-09-12 10:37:25
  • 海賊王劇場版狂熱行動頂級國語配音陣容公布
    ---來自官方消息,為了致敬《航海王》動畫開播20周年,除了原汁原味的日語原聲版本外,我們還打造了頂級國配聲優陣容傾情演繹的國語配音版!多重選擇,多重享受!感謝各位老師的努力,10月18日,不見不散!【註:日語版是有的,國語只是部分場次了啦】反正日語版各地都有排片,國語配音版好像可以用於二刷換換口味娛樂一用哦!
  • 第22部《柯南》劇場版,國語配音完成,網友卻不買帳,瘋狂吐槽!
    而今年自《名偵探柯南:零的執行人》有引進消息以來,相信很多朋友都是持觀望態度,不能輕易相信這個「引進」的傳聞,不過,近日,廣電國際在線等媒體報導確認了這部新劇場版的國語配音工作已經順利完成。柯南聲優李世榮配音角色數百,作品大多以配角為主,在譯製片領域也有十分重大的貢獻,為蘇菲·瑪索、莫妮卡·貝魯奇、安吉麗娜·朱莉等演員配音。
  • 國語配音的外國影片 有的經典 有的讓人尷尬
    喜歡電影的網友,都看過國語配音的外國電影,有很多配音聽著讓人覺得跟電影的氛圍不搭,很是彆扭,但有很多動畫片的配音還是不錯的。1 米老鼠與唐老鴨配音分別是董浩和李楊,唐老鴨成為動畫國際明星,特別要歸功於它的配音演員李楊,他用那半原始的聲線將唐老鴨的形象深深打進觀眾們的腦海之中。2《 玩具總動員》系列電影胡迪警長和巴斯光年深入人心的配音是由中國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童自榮老師和程玉珠老師配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