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圓滿閉幕

2020-12-25 北青網

2020年10月21日,由北京市文聯、北京戲劇家協會、北京天藝同歌國際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繁星戲劇村承辦,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宣傳部、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支持的第七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在繁星戲劇村拉開帷幕。16部梨園精品劇目在繁星戲劇村上演。本屆戲曲藝術節主題詞為「渡」,一為紀念徽班進京230周年,二為彰顯在2020年疫情特殊形勢下,戲劇人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堅守戲劇的信心。

經過兩個月的展演,第七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期間於12月20日正式落下帷幕。

跨南北東西劇種,享戲曲之魅力

第七屆戲曲藝術節雲集了北方崑曲劇院、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南京京劇團、雲南省玉溪市滇劇院、中國評劇院、北京凌空評劇團、繁星戲劇村等參演院團,匯集了京劇,崑曲,評劇、滇劇、川劇、粵劇、京劇兒童劇、京劇元素話劇等跨越南北東西的代表性劇種,十六部好戲精彩呈獻。

第七屆小劇場戲曲藝術節的展演劇目中特別策劃了京劇展演單元。開幕大戲《一蓑煙雨》開創獨特視角,把以蘇東坡為題材的京劇作品搬上舞臺;新編京劇《西子在望》保留傳統京劇的表演與唱腔、打破當代小劇場審美觀的舞美設計、服裝設計、光影語彙和導演手法;在京劇《荊軻》的表演中加入了全新嘗試、部分唱段加入崑曲元素...人與物,人與人的微妙關係,將荊軻之死描繪的壯烈璀璨;《老人與海》作為一個演員的獨角戲,用京劇語言講述西方經典名著;作為李卓群工作室成立後的首部作品,《鑑證》由北京、南京兩地當紅京劇偶像、梅花獎實力派戲骨聯袂出演....

《一蓑煙雨》劇照

《西子在望》劇照

《荊軻》劇照

《老人與海》劇照

《鑑證》劇照

被譽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寶貴結晶」「中國古典戲曲中稀有珍品」滇劇《馬克白夫人》,在莎士比亞名著基礎上加以中國化、戲曲化、滇劇化的改編,讓觀眾獲得對歷史、文化和人性的某種「鉤沉」式的評價;本屆戲曲藝術節唯一一部粵劇,由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梅花獎獲得者蔣文端演繹的《金蓮》,讓觀眾在觀看後大呼過癮;作為著名編劇徐棻根據川劇傳統戲改編的青春版小劇場戲劇《桂英與王魁》,為觀眾獻上了一臺別具一番風味的演出。

《馬克白夫人》劇照

《金蓮》劇照

《桂英與王魁》劇照

《染》作為中國評劇院第一部原創戲曲小劇場劇目,為評劇藝術增添一抹新的色彩;崑曲《憐香伴》觀其復版造型參照清朝昇平署戲曲人物扮相圖復原再現;評劇《楚雲》講述2020開年的疫情把耄耋老人楚雲的90大壽化為泡影,春寒中的家事國事,揪心暖心。一頂軍帽,一顆五星,一朵梅花,一首《龍船調》,讓這位九旬老人再度成為整個家庭的脊梁,她以退休教師的底蘊和共產黨員的初心,激勵著天南地北的一家人患難與共,共度時艱。作為一臺具有實驗氣質的評劇獨角戲,讓觀眾在觀演過程中潸然淚下。

《染》劇照

崑曲《憐香伴》觀其復版劇照

《楚雲》劇照

除主展演單元外,本屆藝術節還加入了培源劇目孵化單元。舞錦繡慶盛世歡歌,本屆精彩展演劇目也是北京市文聯文學藝術創作扶持專項資金項目,第七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為觀眾們呈現了一場戲曲文化的饕餮盛宴。

培源單元京劇《狄公案之中秋宴》劇照

培源單元評劇《月下斬貂》劇照

倡導爭鳴 推動戲曲文化年輕化

本屆戲曲藝術節特別設置了精彩的京劇公益活動,包括對戲·京韻新傳當代藝術展、京劇少兒工作坊、京劇論壇、京劇沙龍等活動,讓觀眾們以多元的方式走近戲曲,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第七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中,開展了三場針對第七屆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劇目以及當代小劇場戲曲發展現狀與前景的學術研討會,從更專業的角度就小劇場戲曲藝術的發展給予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開展了《金蓮》、《鑑證》、《月下斬貂》等三場戲曲沙龍活動;開展了三場分別以「聊聊京昆那些事」、實驗評劇《楚雲》、「戲裡戲外畫人生」為主題的論壇活動,受邀嘉賓向青年群體傾斜,更多地收集和聆聽了青年人的聲音,倡導爭鳴互動,彰顯青春力量。

第七屆戲曲藝術節丨學術研討會

《金蓮》戲曲沙龍活動

《楚雲》戲曲論壇活動

繁星戲劇村兒童工作坊以畫臉譜、道具髯口、道具馬鞭、猴戲為主題的四場活動順利舉辦,讓孩子們在玩樂的同時,潛移默化接受傳統文化的藝術薰陶。

「戲說臉譜」活動

「道具馬鞭」活動

「道具髯口」活動

「猴戲」活動

踐行惠民理念 呈藝術之新風

第七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繼續積極踐行文化惠民理念,在文化惠民上下大力氣,本屆藝術節作為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系列重點活動之一,共同為北京市民提供高品質文化活動和產品,提振文化消費市場,推出了「雲享文化 京彩生活」京彩活動。本屆展演劇目惠民價100元起,用老百姓能承受的實惠票價,讓觀眾進劇場,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氣韻。

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以繁星戲劇村多年積澱的品牌優勢、中小劇場集群的空間、多年的觀眾儲備、豐富的戲劇團隊資源為平臺,自2014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七屆。同時通過舉辦藝術節來擴大和堅守戲曲陣地,體現了對戲曲藝術的敬畏,擔負了弘揚傳統文化的責任與使命。

未來小劇場戲曲藝術節也將繼續致力於傳統戲曲的當代傳播與傳承,提升民族文化自信,「遵藝術之本真,守藝術之正道,呈藝術之新風」,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明年再見!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

相關焦點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即將開幕!
    大洋網訊 11月12日上午,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在廣東美術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將於11月20日至12月6日在廣州、珠海、佛山、惠州等地舉辦。廣東省藝術節創辦於1984年,在全國首開大型藝術節慶之先河,是全國最早創辦的省級藝術節,迄今已成功舉辦13屆。
  • 小劇場大空間,當代戲曲嘗試更多「打開方式」
    」中,一批不拘於傳統表演程式的佳作集體亮相,刷新觀眾對戲曲舞臺理解的同時,不斷延伸拓展著戲曲藝術的表達邊界。當代戲曲創作者和演員們身體力行地用作品證明傳統戲曲所能達到的戲劇張力。  大膽起用國外經典文本,碰撞出驚喜火花  「世人謂我,風流萬種,情人謂我,冰冷寂空。父母謂我,難知難懂,孩兒謂我,溫慈愛濃。唯有郎君,淺喚呢噥,在你眼前,依稀孩童。前塵往事倏然過,今宵昨夕一夢中。」
  • 小劇場大空間 當代戲曲嘗試更多「打開方式」-國際在線
    三位女演員共飾一角,身穿改良版藍色長裙時而低眉垂眼,時而翩翩起舞,在現代音樂的伴奏下用傳統越劇唱腔,將《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主角對於感情的執著和深情娓娓道來;在滇劇《馬克白夫人》裡,「梅花獎」得主馮詠梅以主人公的意識流程撐起全劇,在40分鐘的獨角戲裡,完成了舞臺全新的結構方式;實驗崑劇《319·回首紫禁城》開場後,崇禎帝的扮演者楊陽才從觀眾席緩緩起身上臺……  在「2020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
  • 第四屆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展演——襄陽花鼓戲《遠山豐碑》精彩亮相
    第四屆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展演——襄陽花鼓戲《遠山豐碑》精彩亮相 2020-11-10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枝繁葉茂百花盛 荊楚戲曲魅力新 ——第四屆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回眸
    11月23日,隨著荊州花鼓戲《河西村的故事》演出結束,由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第四屆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暨「頌祖國、奔小康」小戲展演圓滿落幕。現實題材創作成果豐碩第四屆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暨「頌祖國、奔小康」小戲展演共有13臺大戲和38出小戲參演,其中現實題材劇目44部(出),佔參演作品總數86.3%,充分展示了全省文藝工作者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突出抓現實題材創作取得的豐碩成果。
  • 第七屆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學術會議在中國戲曲學院召開
    中國網12月9日訊(記者閆景臻)近日,由中國戲曲學院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學術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圍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回信的精神,深入探討中華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充分發掘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發展。此次會議也是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
  • 蚌埠:閃動青春正能量 2014大學生文化藝術節圓滿閉幕
    蚌埠:閃動青春正能量 2014大學生文化藝術節圓滿閉幕 2014-06-18 08:27:00 導讀: 6月16日,2014年大學生文化藝術節閉幕式暨大學生輪滑大賽在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成功舉行。共青團蚌埠市委副書記丁武、蚌埠市委宣傳部副處長張凱等領導參加了閉幕式。
  • 成武白浮圖鎮舉辦第七屆「雙陽杯」農民文化藝術節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王文博 成武報導12月27日,成武縣白浮圖鎮吉祥大街彩球飛舞,鑼鼓喧天,由白浮圖鎮黨委政府主辦、菏澤雙陽食品有限公司承辦、白浮圖村黨支部村委會協辦的第七屆「雙陽杯」農民文化藝術節在這裡盛大開幕。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開幕,民族歌劇《紅流澎湃》打頭炮
    南都訊記者許曉蕾 11月20日晚,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在廣州友誼劇院拉開帷幕。眾多嘉賓和觀眾歡聚一堂,共同觀看了開幕大戲——民族歌劇《紅流澎湃》。《紅流澎湃》廣東省藝術節創辦於1984年,走過了36年、13屆光輝歷程,它是全國最早創辦的省級藝術節,始終以推動本土藝術創作、培養本土藝術隊伍為宗旨,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文化人開拓創新、勇攀藝術高峰的全過程。
  • 小劇場戲曲展演日趨成熟 帶動戲曲表演新發展
    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用了六年時間步入了成熟階段。越來越受到全國戲劇界的關注與從業者的參與,漸成氣候,未來可期。從劇目上看,審美性、藝術性、思想性愈發精到。思想的啟發、藝術的審美都已經進入了新的層面。崑劇《草橋驚夢》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以為它是小劇場戲曲最應有的當代容顏。雖是張生獨角戲,卻展示《西廂記》最多情的樂章。碧雲天,黃花地,霜林醉染。
  • 第三屆深圳華強北科技藝術節閉幕
    11月28日晚,第六屆華強北好聲音總決賽在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步行街上演。過關斬將出現的2支樂隊和13名歌手,在這裡進行最後的角逐。激烈又精彩的競賽,為第三屆華強北科技藝術節畫上了精彩的句號。常態、延伸活動讓科技時尚藝術不落幕在第三屆華強北科技藝術節期間,貫穿全程的時尚打卡點和每個周末在華強北商圈上演的街舞快閃,以及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的第三屆華強北科技藝術節攝影大賽,「激蕩歲月·不負韶華」華強北40年影像記憶大賽,則讓市民24小時享受到不落幕的科技藝術節。
  • 小劇場,大舞臺,在這裡看到中國戲曲的希望
    「小劇場,大舞臺!」在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谷好好看來,小劇場戲曲展演正推動上海成為全國戲曲人才與佳作競相呈現的「碼頭」和戲曲原創活力噴湧不息的「源頭」。12月9日至15日,「2020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將拉開帷幕。本次展演共收到申報劇目68部,涉及25個劇種,為歷屆新高。
  • ...暨第十一屆黃河明珠·烏海書法藝術節、第七屆書法產業博覽會剪影
    (黃建飛 攝)9月23日,「中國書法·年展」當代書壇知名老書法家作品邀請展暨第十一屆黃河明珠·烏海書法藝術節在我市隆重舉行。來自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團部分成員、書法展評委及部分知名老書家,各省、行業協會書法家代表、國際書法產業博覽會特邀嘉賓等參加此次活動。
  • 戲曲編劇、導演、製作人李卓群:淺談小劇場戲曲
    本科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研究生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2011年進入北京京劇院工作。為中國首位跨戲曲文學、戲曲導演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執導和編劇的作品有引發近年小劇場戲曲熱潮的小劇場京劇《惜·姣》《碾玉觀音》《春日宴》《好漢武松》《人面桃花》等;中日韓合演舞臺劇《麥克白》;京劇《大宅門》《菊苑擷芳》《光緒之死》,大型桂劇《破陣曲》,大型越劇《雲水渡》等。
  • 鹿邑縣谷陽辦事處隱山小學舉行第六屆英語節圓滿閉幕
    鹿邑縣谷陽辦事處隱山小學第六屆英語節從11月25日開幕以來,歷時一個月,圓滿完成了英語節的全部流程,達到了本屆英語節預定的目標,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於12月31日上午在隱山小學10樓多媒體會議室舉行閉幕式暨文藝節目匯演,並以此形式迎接2021年的到來。
  • 臺北藝術節揭幕 藝術家期待小劇場文化復興
    信息 臺北藝術節揭幕 藝術家期待小劇場文化復興 2016-09-08 21:20:3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第四屆水渡河國際藝術節開幕 看巖彩藝術在當代重生
    本屆藝術節集中展示了國內外知名巖彩藝術家的200餘幅巖彩畫藝術作品。攝影/曾懷萱、劉葉巖彩繪畫是中國繪畫大門類多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集學術精神與工匠精神於一體的中國繪畫發展方向。紅網時刻新聞11月28日訊(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胡佳歡 劉瑩)11月27日,第四屆水渡河國際藝術節暨「溯源·重生」中國當代巖彩繪畫藝術作品展在長沙師範學院開幕。開幕式在長沙師範學院學生演繹的抗疫節目《在一起》中拉開帷幕。
  • 亞洲演藝之都為「中國小劇場好戲」打造金字招牌
    甚至可以說,中華戲曲的活力和未來在小劇場。」中國劇協秘書長崔偉告訴記者,也正因如此,平臺得以在去年升級為國家級展演平臺,「因其足以代表當代中國小劇場戲曲的最高水平」。駐紮在上海演藝大世界這個擁有百餘年歷史的演藝活力區的這個戲曲展演品牌,承載著中華戲曲文化大踏步探索前行,致力成為未來亞洲演藝之都的一塊老字號、金字招牌。
  • 《夜訪女媧》入選第十屆北京·南鑼鼓巷戲劇節
    入選第十屆北京南鑼鼓巷戲劇節的詩劇《夜訪女媧》在12月15日再現東方創世神女媧的詩意回應。詩劇《夜訪女媧》由周珺編劇,白愛蓮擔任導演,中國戲曲學院學生參與演出。於2019年12月15日下午在蓬蒿劇場演出。
  • 熱烈的掌聲,精彩的表演,揮舞的螢光棒,杭州市中小學生文化藝術節閉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姜贇 通訊員 陳捷 施琛 沈焱菁12月15日下午,由中共杭州市委宣傳部、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共青團杭州市委、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杭州市第十二屆中小學生文化藝術節閉幕式在杭州大劇院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