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羅馬尼亞」中的「羅馬」直接來自拉丁語「Rōmān」(即「羅馬」),而「尼亞」則是拉丁語後綴「ia」,表示地區,羅馬尼亞意為「羅馬的地方」;同樣,羅馬尼亞語也由拉丁語演變而來。
羅馬尼亞(Romania),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Balkan Peninsula)東北部。北和東北分別與烏克蘭和摩爾多瓦為鄰,南接保加利亞,西南和西北分別與塞爾維亞和匈牙利接壤,東南瀕臨黑海(the Black Sea),國土面積238,391平方千米,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經緯度坐標:44°25'N,26°1'E,UTC/GMT +2。
羅馬尼亞總人口為19,580,634(2020)。其中:羅馬尼亞族接近90%,主要少數民族有匈牙利族、羅姆族(吉普賽人)、日耳曼族、烏克蘭族以及俄羅斯、塞爾維亞、斯洛伐克、土耳其、韃靼族等。官方語言為羅馬尼亞語,主要民族語言為匈牙利語。居民主要信奉東正教、羅馬天主教等。
2
羅馬尼亞原本為達契亞人(Dacii,最早於公元前4世紀出現在雅典/Athens的奴隸市場,後與希臘人通商,使用希臘貨幣,操色雷斯/Thrace方言,文字受相鄰的西徐亞人/Scythians和前4世紀入侵的凱爾特人/Celts的影響)的居住地。在公元前70年左右,由當地貴族布雷比斯塔(Burebista,?—前44,前70—前44)建立了達契亞王國(Dacia State,位於多瑙河/the Danube下遊和喀爾巴阡山/Mt. Carpathian一帶的羅馬尼亞古代國家)。
達契亞王國,從101年起被羅馬帝國(the Roman Empire,前27—1453)皇帝圖拉真(Trajan,53—117)領兵進攻,於106年被徹底消滅,後被設立為羅馬帝國的達契亞行省。自此,羅馬帝國開始給這個新省注入羅馬文化:首先屯駐大量士兵,實行羅馬的政治制度,移民拉丁人,建設拉丁人的城鎮,傳播羅馬文化,尤其是拉丁語等,一系列政策將這一地區快速羅馬化,經與達契亞人深度融合而形成了羅馬尼亞人。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此後,羅馬尼亞分別被匈人、西哥特人、日耳曼人、阿瓦爾人、斯拉夫人佔領並統治。
14世紀,羅馬尼亞先後分為瓦拉幾亞、摩爾多瓦和特蘭西瓦尼亞3個公國。15世紀中葉後,瓦拉幾亞和摩爾多瓦成為奧斯曼帝國(Ottoman Empire,1299—1923)轄下的自治公國;特蘭西瓦尼亞則長期處於匈牙利王國的統治之下,於16世紀後也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屬國。
1859年,瓦拉幾亞和摩爾多瓦兩個公國合併;1862年,實現了兩公國憲法和行政管理的統一,國家定名為羅馬尼亞,在承認土耳其宗主權的前提下實行自治,首都布加勒斯特。1877年,羅馬尼亞宣布脫離奧斯曼帝國而獨立;1881年,更名羅馬尼亞王國。1918年(一戰後),特蘭西瓦尼亞公國與羅馬尼亞王國合併;摩爾多瓦(南比薩拉比亞/Budjak隸屬於俄羅斯)也宣布獨立,並與羅馬尼亞合併,羅馬尼亞正式統一。
1947年,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成立。1955年加入華約組織。1965年,更名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1989年,推翻尼古拉·齊奧塞斯庫(Nicolae Ceausescu,1918—1989,1965—1989)獨裁政權,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並易國名為羅馬尼亞。2004年,加入北約。2007年加入歐盟。
3
早在二戰時(World War II,1939—1945),羅馬尼亞先是作為僕從國跟隨納粹入侵蘇聯,在戰場上損兵約60萬;當蘇聯軍隊攻入羅馬尼亞本土時,他們又跟著同德軍作戰,再次損兵約17萬。整個二戰將士傷亡達77萬。
吉普賽人
在齊奧塞斯庫執政時期(1964—1989),為增加人口,將女性的婚齡降低至15歲;40歲以下的女性,如果少於4個孩子,一旦懷孕禁止墮胎;沒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要繳納稅金。
上世紀80年代末期,羅馬尼亞總人口約2,315萬,過去30年時間人口減少了近400萬。其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降低和死亡率上升,以及移民外流。按照這個趨勢,到2050年,羅馬尼亞人口將只剩下1,450萬。
4
羅馬尼亞人是羅馬人和達契亞人的後代,為人熱情豪爽,待人隨和,喜歡交朋友。麵包和鹽被他們視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客人到來,最隆重的禮節是由主人家的姑娘託著盤子向客人呈上麵包和鹽,客人需拿一塊麵包蘸鹽嘗一下。
羅馬尼亞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一般習慣於施握手禮,且目視對方以示尊敬;男朋友間相見時,相互抱一抱肩膀;女士們一般要輕輕摟一摟並親吻對方雙頰;到當地人家中做客,禮品以鮮花為好,但不能送紅玫瑰,而且要送單數;他們講究公共衛生,從不隨地吐痰,忌諱在賓客面前挖耳剔牙;交談時喜歡直截了當,願意聊一些體育、旅遊、音樂、服裝以及書籍方面的話題;男子進門、上車都要讓女士優先,下樓梯時男子要走在女士的前面……
羅馬尼亞人忌諱數字「13」;他們從不讓空間的空氣對流,認為「穿堂風」會使人生病;男子除辦喪事外不佩戴黑色領帶。
……
(文+攝影:王永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