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模型,大多是由高級工程塑料按照真實比例縮小製成。通過一些技術方面的操作,使得模型火車可以像真實的火車一樣運動,可調節速度,可前進、後退,電燈也會發亮,就跟真實火車一般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如上圖是德國漢堡的微縮景觀世界,位於德國漢堡的一處鐵路模型展覽中心,擁有四千平方米的展覽面積,鐵軌長達一萬五千米,由一對雙胞胎兄弟格瑞特和弗瑞德裡克·布勞恩共同建造,是《金氏世界紀錄大全》中世界上最大的數控鐵路模型。
該景觀世界內包含五千座房屋和橋梁、二十五萬棵樹木和二十五萬個單人塑像,營造出氣勢恢宏的場面。近五十萬盞燈光更是將鐵路映照得美輪美奐,引來無數國內外遊客前來觀賞。
火車模型不僅僅只是精緻的收藏品,它的外形是完全根據各年代火車縮小仿製而成,具有真實性,能夠反映出各個年代的歷史。
因此就有一些火車模型愛好者特地去收藏火車模型,用來更好記錄中國鐵路的發展歷史。
有一名「鐵二代」,他叫郭徵,是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洛陽電務段的一個信號工區的工長。
他在11年之間積攢了308臺火車模型,家裡成了「火車模型收藏館」,引來無數模型愛好者的參觀。他家裡的火車模型陳列架,從下到上共有8層,分別陳列著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以及各種新型動車組列車模型,這些火車模型都是他的「寶藏」。
11多年來,他通過各種方式收藏了50多臺火車頭模型和120餘節客貨車車體模型。在他家的收藏館裡擺放著的模型種類繁多,各種車體模型的顏色也十分鮮豔,有紅色、綠色、藍色、白色等。鐵路樣式齊全,有敞篷車、平板車、油罐車等,應有盡有。
從擁擠、老舊的綠皮火車,到時速300多公裡的高鐵動車,這些火車模型見證了歷史的發展、中國鐵路的華麗蛻變,更承載著一代代人的青春記憶。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各行各業都在不停地發展,鐵路作為國家的一項基礎性設施,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遷。
從「落後者」到「領跑者」,中國鐵路完成了一次亮麗的蛻變,不斷地更新換代。
如今,伴隨著「復興號」的號角,中國高鐵已經逐漸走上了國際舞臺。
中國鐵路經歷了跨越式的發展,使得千山萬水不再迢迢,即使是老舊的綠皮火車,它也懷揣著初心,承載著對人們對詩與遠方的寄託不斷前行。通過模型我們可以回顧歷史,讓我們的後世子孫也可以了解中國的鐵路文化、弘揚鐵路精神。
模型見證歷史!
本期就分享到這裡了,持續關注我,可以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哦。
聲明:本平臺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網絡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儘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