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拉動百貨復甦 全渠道銷售取得成效

2020-12-16 中國日報網

隨著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百貨店的客流日漸增多,美妝品類因增長強勁更是成為百貨店復甦的先鋒。與此同時,百貨店和品牌商全渠道和數位化營銷能力的增強也助推美妝品類實現強勁增長。

美妝增長最強勁

5月16日,在北京市宣布疫情降級半個多月後,中國商報記者走訪發現,王府井大街上已經滿是遊客,一些昔日火爆的餐廳又開始排起了長隊。當天下午,記者走進王府井百貨大樓一層的化裝品區域,看見不斷有顧客走進來。在雅詩蘭黛的櫃檯前,售貨員正忙著給顧客做諮詢。

「『5·20』快到了,商場有滿減和買贈促銷活動。」一位雅詩蘭黛的營業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由於疫情,今年商場把『5·20』促銷活動提前了,而且促銷力度也比往年大,雅詩蘭黛的最高折扣可以達到7.8折。她表示,5月份的銷售明顯好於4月份。

值得注意的是,美妝品類在百貨店的面積佔比不大,但銷售佔比往往很突出。例如王府井百貨化妝品的銷售額對各門店平均貢獻達到19%;新世界大丸百貨的化妝品經營面積僅有2000平方米,但匯集了全一線品牌,綜合能力位居上海第一;杭州大廈化妝品經營面積目前也僅為1400平方米,然而匯集了36個國際品牌,去年的銷售額達到6億元,多個品牌銷量也位居全國前列。據記者了解,上述百貨的化妝品銷售額在去年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其中王府井百貨去年化妝品銷售額較2018年增長31%,達到44億元。

在百貨業復甦的過程中,美妝也擔當起了先鋒。在最近由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組織的一次線上研討會上,各大百貨公司披露的銷售數據顯示,美妝品類成為百貨增長最強勁的品類。在今年五一期間,廣百和新世界大丸的化妝品銷售都同比實現二位數增長。而廣百在今年母親節期間,通過多倍積分等營銷手段,銷售增長達到21%。王府井百貨4月份的化妝品銷售已超過同期9%;杭州大廈4月份化妝品銷售實現兩位數字增長,五一銷售同比增長56%,預計5月底前追平前期銷售缺口;資生堂公司3月份銷售恢復八成,4月實現兩位數增長。

全渠道銷售能力增強

疫情之下,百貨店美妝品類之所以表現突出,主要得益於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和各大百貨企業、美妝品牌在全渠道及數位化營銷方面整體能力的增強。

「疫情期間,我們不僅在線下進行銷售,在線上也通過微信、直播等多種方式進行銷售。」馥蕾詩(FRESH)北京漢光百貨店的營業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化妝品,尤其護膚品對於很多顧客來說是剛需,受疫情影響,一些顧客沒法出國,海外代購渠道也不通暢,就只能在國內購買,不方便來門店就通過電話、微信和商場直播等渠道在線上購買,所以整體銷售還不錯。芭比波朗(BOBBI BROWN)專櫃的營業員也告訴記者,疫情期間,該品牌除了參加商場定期的高倍積分返還活動外,從4月份開始,品牌部分產品還推出了較大力度的打折活動,並通過微信小程序進行銷售,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線上線下的銷售量佔比接近1:1。

在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最近組織的百貨渠道美妝經營線上研討會上,百貨企業普遍反映,他們在美妝品類的成功首先得益於關注年輕群體。年輕群體,特別是90、95後,正成為美妝消費的主體。例如,在杭州大廈購買美妝的消費者中,15歲至30歲佔到86%,而在奢侈品消費中,18、19歲的消費者同樣佔有相當的比例。和以往相比,這些年輕群體的認知方式和行為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喜歡嘗鮮試新,關注和熟悉線上平臺,在意用戶評論,也更注重自主性和隱私。

與此同時,由於百貨行業對數位化和全渠道的探索相對較早,經過此次疫情,企業對數位化的認識更加深入。數位化成為連接顧客、溝通互動、參與決策的重要手段。在打造多入口流量平臺、實現會員數位化、線上線下閉環倒流等方面,百貨企業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無論是廣百提出的「線上種草,線下體驗」,王府井的「線上吸客,線下維護」,還是北國新百廣場的「直播面向公域流量,店播面向私域流量」,都是對數位化和全渠道與時俱進的認識。

另外,私域流量價值也進一步凸顯。私域流量所產生的價值逐漸為企業重視,如杭州大廈一直聚焦高端會員的經營,2月20日,因疫情閉店後開業的第一天,就實現銷售1100萬元,其中80%來自忠誠度較高的會員銷售。北國新百廣場的直播私域流量轉化率平均達到7%。「疫情期間,很多會員來訂貨,我們甚至全員到崗打包郵寄發貨。」北京漢光百貨蘭蔻專櫃的一位營業員告訴記者,雖然很多顧客不方便到店,但他們通過微信、直播等方式依然賣出了很多貨。

不可否認,如今直播正在成為百貨企業化妝品銷售的新常態。在疫情前,一些百貨已在嘗試直播帶貨,疫情使直播的頻率和規模大大提高。例如,北國新百的『4·18』直播,藉助「掌上新百」小程序私域流量、化妝品牌的影響力和網絡主播的自帶流量,實現超百萬元銷售。利群集團福興祥公司則累計開展203場直播,實現493萬元的銷售。新世界大丸百貨打造了行業內首個輪播實景模式,主播搭配品牌互動,主力品牌業績均實現每小時40萬-50萬元。很多大型百貨普遍認為,直播不僅是銷售的手段,也是與品牌商互動、傳播企業形象和影響力的重要手段。(記者 張濤 圖/文)

來源:中國商報/中國商網

相關焦點

  • 美妝有多能打?寧波銀泰百貨天一店知道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饒賢君 百貨退潮,曾是過去幾年商業地產最顯著的現象之一,在電商的價格優勢和購物中心的體驗特色雙重夾擊下,和百貨有關的消息往往是「撤店」。但疫情期間,一些百貨憑藉對貨品的深度把控以及數位化積累,反而快速實現了復甦。
  • 店王SKP美妝業績難敵機場免稅店?輕醫美或為百貨帶來商機
    不同的解決之道,又為美妝新品牌帶來怎樣的機遇?在首屆「中國化妝品百貨商超」大會上,亞緹集團董事長劉曉坤為在場近300名百貨、商超高管帶來了《美業品牌與百貨業態變革機會探討》的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緊接著,熟稔渠道情況的劉曉坤便舉出了多個優秀案例。「面對『零售+』,商場需要開啟改革創新之路。」他分享道,深耕北京西單商圈19年的漢光百貨,在經歷電商衝擊、境外消費分流、同質化競爭和租售比臨近警戒線之後,通過完成內部業態和結構的調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績。其具體做法就是,對化妝品和服裝等「尖刀」品類進行打造,對賣場進行翻新與升級,漢光百貨也因此在2017年亮出驚人戰績。
  • 消費率先在淘寶天貓復甦 天貓3月美妝同比增50%領漲全平臺
    而淘寶天貓成為拉動消費的主引擎。  在4月13日舉行的天貓金妝獎上,權威報告機構Kantar稱,1-2月美妝全渠道下跌了13%,但線上仍有  通過靈活運用淘寶直播、跨店滿減、多件多折、前n件半價等促銷手段,以及密集上線主題式營銷,激發消費意願,38期間,僅跨店滿減一項促銷方式,就帶動了1780萬人來線上消費美妝產品。
  • 微盟國際化布局顯成效 助力日本美妝百貨搭建小程序商城
    記者今天(12月18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微盟國際化戰略啟動多時,已與日本近鐵、One'sLifeJapan(一生美)等日本知名美妝百貨達成合作,助力其搭建線上微商城體系,C端用戶購物下單流程與在國內小程序購物流程基本一致。
  • 麗人麗妝本土化運營引領日系美妝突圍
    全波段直播共給芙麗芳絲店鋪帶來了超50萬新客,直播拉新佔整體新客25%。  可以看出,日系品牌在零售服務商的支持下正在積極並軌中國市場,發掘用戶潛力,迎合中國消費者的偏好,適應電商渠道的快速變化,並因此收穫了更大的市場份額。
  • 微盟國際化布局加速 助力日本美妝百貨搭建小程序商城
    今天(12月18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微盟國際化戰略啟動後,已與日本近鐵、One's Life Japan(一生美)等日本知名美妝百貨達成合作,助力其搭建線上微商城體系,C端用戶購物下單流程與在國內小程序購物流程基本一致。微盟表示,明年將助力多個國家的知名品牌搭建線上商城,並幫助更多國外零售、美妝、母嬰等行業品牌拓展線上銷售渠道。
  • 夾縫生存,蘇寧美妝Q4季度銷售增長205%,增長邏輯是什麼?
    在行業兩位數增長的情況,蘇寧美妝卻取得三位數的高增長,其中的邏輯是什麼?線上線下同步,與時俱進 2020年線下渠道出現新模式,美妝集合店依靠空間美學和小眾品牌吸引眼球。在自營方面,蘇寧不斷拓展與品牌商的直供合作,從源頭把控產品品質;在第三方平臺,蘇寧通過「嚴審商家資質、嚴控進貨渠道、不定時抽檢」等加強對賣家的管理力度,同時提出明確而嚴格的懲罰性措施,確保蘇寧第三方平臺所售美妝產品的正品品質。
  • 網際網路時代品牌銷售渠道有哪幾種——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
    企業需要選擇合適的銷售渠道,並巧妙地布局渠道結構,從而達到銷售獲客成本、獲客效率、客戶加購、回購的最優解。今天JINGdigital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銷售渠道都有哪些呢?總的來說,根據參與到整個銷售鏈條的主體,可以將銷售渠道分為直銷渠道和非直銷渠道。顧名思義,直銷渠道指的是企業或品牌方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的渠道。
  • 企業加碼線上渠道布局拉動產品銷售 Z世代成化妝品市場新客主體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與上海新消費研究中心共同發布《2020 美好消費中國美妝品牌研究報告暨中國美好消費美妝榜》(以下簡稱「報告」),伽藍旗下品牌自然堂與完美日記作為國產品牌代表入選十大卓越品牌。網絡購物持續增長 企業加碼線上渠道布局報告中的消費者調查數據顯示,網購已經成為人們除品牌專賣店外購買化妝品最主流的渠道,通過直播購買的消費者群體也在不斷壯大。其中,49.6%的女性消費者會通過網絡平臺購買美妝產品,10.2%會通過網紅直播間購買。直播電商帶動了大盤流量的復甦,消費者「逛直播」的心智也在疫情影響下得到進一步培養與強化,並在後疫情時代保持強勁。
  • 從百盛看百貨轉型路:引入生活方式體驗店 持續發揮美妝優勢
    2017年,百貨關店調整潮仍在繼續。不過,值得期待的是,部分積極求變的百貨品牌如百盛百貨(需求面積:30000-50000平方米)、新世界百貨、新華百貨等營收數據開始向上,多個上市企業扭虧為盈。經過這兩年的摸索,百貨通過創新和轉型,重新被消費者認可。   以百盛百貨為例,2017年百盛的同店銷售增長1.3%,從2016年下跌 6.7%扭轉回升。
  • 熱莊子美妝供應鏈|美妝店經營需要做什麼準備?
    在經濟下行的大趨勢下,美妝行業規模仍保持穩定增長。從細分人群來看,Z世代、下沉市場美妝消費潛力巨大。形象要突出,產品要擺在顯眼的位置,廣告標語和畫面要醒目,能第一時間吸引消費者,這樣容易拉動消費者的注意力和產品購買意願。
  • 聖誕加元旦,美妝服飾大客流從哪兒來?
    智慧圖已經幫全國上千家百貨和購物中心進行了數位化改造和升級,還手握各種數位化營銷工具。11月26日,兩家公司在上海舉辦了一場論壇,與購百中心代表、品牌主現場齊聚。所有人關心的是同一件事:怎樣讓更多客人走進商場?怎樣讓美妝和服飾專櫃創造更高銷量?「線下流量增長越來越困難。」
  • 益普索×絲芙蘭│美力引領未來,後疫情時代高端美妝市場洞察
    隨著疫情影響在全球範圍內的持續擴散、國際旅行仍然未見明顯復甦,人們不得不開始適應與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和購物方式。在短期內的未來,這些變化將仍然存在,並且對消費者與品牌和渠道之間的互動產生持續而深遠的的影響。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化妝品終端渠道現狀與發展趨勢渠道紅利推動...
    化妝品行業主要銷售渠道方面,中國化妝品銷售渠道中,具有傳統優勢的百貨、KA(商超賣場)等渠道份額下滑明顯,二者在化妝品銷售額中的佔比分別下降至18.0%和22%,百貨專櫃所售賣的美妝產品相比KA 渠道更為高端,近年來百貨渠道的份額所受衝擊相對較小,其份額穩定在18%-19%的水平範圍內。
  • 老牌百貨百盛虧損擴大,美妝、快時尚或成「救命稻草」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老牌百貨百盛虧損擴大,美妝、快時尚或成「救命稻草」 百盛集團日前發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虧損同比擴大。在過去的一年裡,百盛關閉了5家業績不佳門店,而開業15年的昆明百盛新西南店也將於今年5月17日閉店。
  • 商超/百貨不香了?美寶蓮或將全面撤出
    並且該店布局的全開放式Color Bar、AR虛擬染髮試色應用區與和頭皮發質多功能智能檢測應用,亦是歐萊雅集團在科技賦能美妝的道路上的不斷革突破。 一直以來,美寶蓮的定位都是大眾彩妝,而現在前後MAC、NARS等專業彩妝品牌,後有日韓和新銳國貨彩妝的追趕,同時目前國際大牌香奈兒、雅詩蘭黛、迪奧等大品牌都在加大布局的美妝產品線。 對於美寶蓮而言,其知曉如若一直在銷售表現平平的渠道死磕,今後所面臨的狀況將更嚴峻。
  • 數據:「地攤經濟」最熱品類為日用百貨、數碼、美妝等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共有接近1,750萬家經營範圍包含「商品零售、商品批發、百貨」,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以下簡稱「百貨批發零售企業」),超六成相關企業為個體工商戶。從地域分布上看,我國百貨批發零售企業數量最多的省份為廣東、山東、江蘇,相關企業數量分別為168萬、154萬和125萬。
  • 中國小程序商城「出海」 日本美妝百貨率先融入微信生態
    記者18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微盟國際化戰略啟動後,已與日本近鐵、One'sLifeJapan(一生美)等日本知名美妝百貨達成合作,助力其搭建線上微商城體系。成立於1996年的One'sLifeJapan(一生美)品牌,是日本知名的連鎖直營藥店,線下銷售常年排行業前三。
  • 擁有300+美妝品牌的新宿伊勢丹百貨,真的太好逛了!
    伊勢丹的美妝區,是我每次來都必逛的!因為很多品牌都會推出只有伊勢丹百貨才有的限定色、限定款、以及限定發售的商品。 而且,新宿伊勢丹百貨從11月20號開始,整個美妝區域也做出了非常大的改造,從原本的1樓,擴充到了2樓,還包括了地下2樓,有超過300個來自日本以及世界各地的美妝品牌。
  • 「大丸百貨主題日」來了!請收下這份來自滬上「美妝一哥」獨家好禮
    所有美眉們 剛剛過去的618 你們的美妝品都買齊了嗎? 滬上「美妝一哥」 為你送上了獨家好禮 眾多大牌美妝瘋狂打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