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提到新海誠的作品,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近幾年比較火的《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但其實,新海誠早期的很多作品,同樣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秒速五釐米》的意難平,使這部作品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新海誠式愛情」經典作品。
新海誠的動畫電影一向以場景製作出名,這種近乎寫實的場景,令人驚嘆的畫面效果,細緻入微的細節刻畫,讓觀眾看他的作品會首先就帶著一種視覺上的享受。作為新海誠的早期代表作,《秒速5釐米》早在07年就已上映,但是這部僅僅63分鐘的動畫電影,卻成了新海誠最經典的作品。
經典的作品並不會因為光陰的流轉就褪去顏色。每到春天櫻花盛開的季節,我總會想起秒五裡的這句經典臺詞,「櫻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5釐米」。一個經典的故事帶給觀眾一段心靈的旅程,讓觀眾從中找出和主人翁感同身受的共鳴,在這段旅程結束後,或從此灑脫,或難以釋懷。
《秒速五釐米》的故事並非直線敘事的方式,它是由三個篇章構成的,三個篇章的內容裡,穿插的回憶和現實,以男主遠野貴樹的視角,去看待那段青澀的初戀。
第一篇章櫻花抄的故事,講述了青梅竹馬遠野貴樹和筱原明裡的初戀。最初倆人一起生活在東京,但隨著明裡離開,倆人之間的約定逐漸淡化,那個在櫻花樹下說出「櫻花飄落的速度是秒速五釐米」的人已經漸漸淡出他的世界。距離的隔閡,讓兩人開始懷疑起彼此的心意。
早春時節來得格外晚,沒有櫻花只有漫天飛舞的雪花。約定相見的日子,偏偏天不遂人願,大雪導致貴樹的列車晚點。經歷了一路上的舟車勞頓到達了相約車站的貴樹,不希望明裡會真的等他。貴樹在風雪中遺失了提前準備好的話術,之前幻想過的完美相遇終於因為風雪被摧毀殆盡。
乘坐著列車在呼嘯的風雪中穿越關東平原時,深夜的漫漫黑暗中,貴樹被孤獨和絕望煎熬過,孑然一身的狼狽,讓貴樹對見面已經不抱希望。然而,在候車站的光亮處見到明理的一瞬,安靜等待的明理流露出的平和情緒,卻瞬間融化了貴樹心裡的冰。
天亮後走在櫻花樹下的兩人,不見昔日的滿樹櫻花,只是白雪包裹的枯枝。但即使如此,在二人的眼瞳中映照出來的依是年少時滿樹綻放的絢爛櫻花。留於漫漫時光和彼此記憶裡的永不消逝的美好,點亮了兩人內心的希望。
第二篇章太空人作為探索的象徵,說出了對未來的憧憬與無盡的迷茫。那種被命運束縛的困惑,在絢爛的星空下,在貴樹的身上展露無疑。貴樹一直做著一個夢,夢中有天空,有光,有風,有繁星與她。從夢裡醒來,眼前卻虛影重重,巨大的無力感恍如深淵,要將貴樹吞噬其中。夢醒後的他,無數次想將編信息給明裡,卻總是在編寫完成選擇刪除。
澄田花苗喜歡這位從東京轉學來的貴樹。花苗的心事慢慢浮出地面,生根發芽。她會藏於樹後悄悄關注貴樹,然後假裝偶遇打個招呼。她沉溺於貴樹溫柔的言語中,最初的喜歡在慢慢強烈,訴說的欲望也愈發強烈起來。
貴樹其實早就知道花苗對自己的愛戀,只是他不能把這層紗揭開。因為在這時候的貴樹心裡還有一個人,明理。一個早就約定好一起去看櫻花的人。所以,在貴樹溫柔的眼瞳中,始終沒有映出花苗的影子。
貴樹會溫柔以待身邊人,但心中嚮往的是花苗所不了解的遠方,櫻花樹下的明裡。花苗清楚這一點,所以,與其訴說告白,然後被拒絕,還不如假裝一切都不曾發生,繼續過著每天偶遇的生活。對於花苗而言,固然會遺憾,但不會後悔。
第三篇章的名字,對應電影的名字《秒速5釐米》,雖然只是安靜敘事,卻讓人心疼。已經成年的貴樹每日忙於工作。貴樹交往三年的女友這樣評價過他們的關係,「即使發一千條簡訊,距離也只能拉近一釐米。」
當風伴著櫻花花瓣飄散在他面前時,他漫步在熟悉的小徑上,列車通行的警示聲響起,卻與那個心心念念多年的明裡擦肩而過。等到他回頭,只看見列車疾馳而過,沒有等到那個人的回眸。時隔多年,明裡早已帶上了戒指,只是貴樹一直忘不了她。
當最後的BGM出現,不知你是否被感染?長期異地生活讓貴樹和明理早已改變,除了思念,他們之間擁有的也只是小時候的記憶。所以,他們害怕見面時,彼此早已陌生,兩個人只能說些無關緊要的話。最終到了不能堅持下去的時候,通信也就中斷了。
貴樹心裡的明裡,是那個大雪的深夜裡一個人在車站裡等他的明裡,而故事最後,他看到了擦肩而過的明裡和手中的戒指時,終於可以對這段感情釋懷。從此以後,他可以重新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知道明裡已經過上了幸福生活,他也可以去尋找自己的幸福了。
遙遠的距離,註定了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風景。所以,貴樹望著空蕩的對面,然後笑著轉身離去,在他的那一笑裡,有釋然,也有遺憾。也許明裡已經認出了他,並沒有選擇與他再次見面。擦肩而過的一瞬,他們就已知曉,彼此安好,縱然心有牽掛,卻早已不再需要那個少年時的夢想。
明裡與貴樹,一個選擇了忠於現實,一個沉溺於追尋往昔,不談優劣,只是立場的選擇所致。但擁有這樣分歧的二人,卻為彼此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羈絆。不再去破壞曾經的那個美好,而是作為青春的見證,永遠存在於記憶的深處。
十三歲的貴樹曾經所想的「不希望她繼續等待了,要是她已經回家就好了。」最終兩人的錯過,並非無意的錯過,而是兩人選擇了彼此錯過。明裡沒有選擇相見,貴樹也沒有選擇追上去。貴樹放下了這段感情,從那個13歲的夢裡醒來。
任何人成長的道路中,都會面臨選擇。我們所能選擇的,只是在那個時候,我們認為正確的。只不過,在沒有作出選擇之前,沒有人知道究竟哪個才是對的。所以,面對曾經的青春,無論是絢爛美好或者晦暗不堪,那些都終究再也不見。不論是明裡,亦或貴樹,他們早已回不去,也許因為有遺憾,才會被記住。每個人都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上,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歸屬。
本文為「白漫」原創首發,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