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幾何36模型之手拉手模型

2020-12-22 軼夫數學

模型展示 手拉手模型

如圖,△ABC是等腰三角形、△ADE是等腰三角形,AB=AC,AD=AE,

∠BAC=∠DAE=α,則有:△BAD≌△CAE。

備註:

(1):這個圖形是由兩個共頂點且頂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構成在相對位置變化的同時,始終存在一對全等三角形

(2):如果把小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看作小手,大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看作大手,兩個等腰三角形有公共頂點,類似大手拉著小手,所以把這個模型稱為手拉手模型

(3):手拉手模型常和旋轉結合,在考試中作為幾何綜合題出現.

模型拆解

解:如圖①,

∠BAD=∠BAC-∠DAC

∠CAE=∠DAE-∠DAC

∵∠BAC=∠DAE=α

∴∠BAD =∠CAE

在BAD和CAE中,

有AB=AC,∠BAD =∠CAE,AD=AE

∴ BAD≌CAE

圖②,圖③同理可證

模型例證

1.(1)如圖1,△ABC和△ADE均為頂角為α的等腰三角形,連接BD、CE,BD與CE、AC分別交於點O、點P.通過觀察或測量,猜想:

①線段BD和CE的數量關係為( ).

②BD和CE之間的夾角∠BOC=( ).

(2)現將圖1中的△ADE繞著點A順時針旋轉一個角度,得到圖2,BD的延長線與CE的延長線交於點O,與AC交於點P,問(1)中猜想的結論還成立嗎?若成立,予以證明;若不成立,說明理由.

解:(1)∵△ABC和△ADE均為頂角為α的等腰三角形,

∴∠BAD=α+∠CAD,∠CAE=α+∠CAD,AB=AC,AD=AE,

∴∠BAD=∠CAE,

∴△BAD≌△CAE(SAS),

∴BD=CE,∠ABD=∠ACE,

∵∠ABC+∠ACB

=∠ABD+∠OBC+∠ACB

=∠ACE+∠OBC+∠ACB

=∠OBC+∠OCB

=180°﹣α,

∴∠BOC=180°﹣(∠OBC+∠OCB)=α;

(2)成立.理由如下,

∵△ABC和△ADE均為頂角為α的等腰三角形,

∴∠BAD=α﹣∠CAD,∠CAE=α﹣∠CAD,AB=AC,AD=AE,

∴∠BAD=∠CAE,

∴△BAD≌△CAE(SAS),

∴BD=CE,∠ABD=∠ACE,

∵∠ABC+∠ACB=∠ABD+∠OBC+∠ACB=∠ACE+∠OBC+∠ACB=∠OBC+∠OCB=180°﹣α,

∴∠BOC=180°-(∠OBC+∠OCB)=α.

模型練習

1.(1)如圖1,O是等邊△ABC內一點,連接OA、OB、OC,且OA=3,OB=4,OC=5,將△BAO繞點B順時針旋轉後得到△BCD,連接OD.

求:①旋轉角的度數( )②線段OD的長( );③求∠BDC的度數.

(2)如圖2所示,O是等腰直角△ABC(∠ABC=90°)內一點,連接OA、OB、OC,將△BAO繞點B順時針旋轉後得到△BCD,連接OD.當OA、OB、OC滿足什麼條件時,∠ODC=90°?請給出證明.

解:

相關焦點

  • 初一:「手拉手」模型,助解期末考選擇壓軸題
    初一幾何是初中幾何的開端,特別初一下學期學習了三角形的全等知識,正式跨入到初中幾何的行列,也正是這一階段,開始接觸到數學一些經典的模型或圖形,如求角的飛鏢模型、8字模型,又如全等中的「一線三垂直模型」等等,其中「手拉手模型」是全等模塊中的一個典型模型,在壓軸題中出現的頻率很高,有必要掌握和熟悉。
  • 幾何模型解題魅力,手拉手模型的組合、拆分及構造
    比如初中階段非常典型的「手拉手」模型,它時常變臉以各種不同的面目出現在各種不同階段不同難度的題目中,令許多學生感到防不勝防屢屢中招,其實只要弄清原理和方法,就可以融會貫通靈活應用。例3(2019嘉祥縣三模)背景材料:在學習全等三角形知識時,數學興趣小組發現這樣一個模型,它是由兩個共頂點且頂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構成.在相對位置變化的同時,始終存在一對全等三角形.通過資料查詢,他們知道這種模型稱為手拉手模型.
  • 《初中幾何最值模型》爐火純青,所向披靡!
    鑑於全國各省市對於最值的重視程度非常之高以及廣東省中考2020年首次出現最值問題,初中極速數學特對初中幾何中存在的最值模型進行全面的分析與研究,特梳理此模型,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順利解決最值問題。預祝聰明的你在學習完本模型之後,能夠形成自己專屬的數學學習方法和理念,加油!初中幾何最值模型的難度非常大,很多同學看了上面的訓練版可能會感到力不從心。初中極速數學特別錄製了教學版,其中第一個教學視頻重點解讀6種不同類型,這是後面所有訓練的基礎;第二個教學視頻為「小試牛刀」的詳細解析;第三個教學視頻為「中考彙編」的詳細解析。
  • 中考幾何滿分之路:6道例題讓你徹底弄會手拉手模型證三角形全等
    《知識梳理》手拉手模型常見的圖形有以下幾個:(1)這個圖形是由兩個共頂點且頂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構成。在相對位置變化的同時,始終存在一對全等三角形。(2)如果把小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看作小手,大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看作大手,兩個等腰三角形有公共頂點,類似大手拉著小手,所以把這個模型稱為手拉手模型。(3)手拉手模型常和旋轉結合,在考試中作為幾何綜合題出現。(4)最常見的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手拉手,等邊三角形手拉手,以及兩個正方形手拉手。
  • 「手拉手模型」經典應用:正方形組圖的6大考點,你知道幾個?
    歐幾裡德在《幾何原本》中,就是通過正方形組圖來證明勾股定理的:給定一個直角三角形,從三邊各「長出」一個正方形,斜邊上正方形的面積正好等於兩直角邊上正方形面積的和。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這個給定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這個組圖又會有哪些性質呢?其中又蘊含了哪些常見考點呢?
  • 老教師總結:初中幾何輔助線規律+模型大全+經典例題,初中生列印
    老教師總結:初中幾何輔助線規律+模型大全+經典例題,初中生列印大家都知道,數學雖然是一門主要以公式定理的為主的學科,但還是會有很多關於思維性的知識,而對於相關知識的掌握,就是讓無數學生感到「頭痛」了,比如我們的幾何。
  • 初中數學:7-9年級幾何23種「解題模型」,逢考就有,建議掌握
    初中數學:7-9年級幾何23種「解題模型」,逢考就有,建議掌握在初中數學的學習種,幾何和函數的學習是讓學生們感到很「頭疼」的,因為這兩部分的知識不僅要考察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還有思維和空間能力的考察,所以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
  • 初中數學三角形倒角模型專題「8字模型」(含經典練習附答案)
    初中學習看數學,數學學習看幾何。初中數學由代數和幾何兩部分構成,幾何模塊由於抽象性和靈活性,很多題目要求學生有較高的理解和思維能力。數學考試中壓軸題的幾何探究問題屬於很多同學頭疼問題,也是拉開距離和體現能力水平的題目。
  • 幾何要想學會做輔助線,先要掌握模型!八年級-手拉手模型續篇3
    上兩篇,我們把兩個等邊三角形組成的手拉手模型以及它的結論和大家說明了一下。這篇,我們來說一下由兩個等腰三角形組成的手拉手模型,它又有什麼結論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以上是由兩個等腰三角形組成的手拉手模型,我們先來看道例題咱們來分析一下這道題。其實只要你真正看懂了上兩篇的解題思路,這道題真的是特別容易哦,一眼就能看出來怎麼證明了。我們先來看看第(1)問。同樣是讓證明手拉手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 初三數學 中考複習 共頂點模型通過旋轉和位似變換解決幾何難題
    #初中幾何#共頂點旋轉模型是初中幾何很重要的一個模型在學習了全等三角形手拉手模型後,我們繼續進行延伸,拓展到相似三角形,進而讓我們能夠解決更多的數學幾何題目。(2)當點E在線段上運動時,點F也隨著運動,若四邊形ABFC的面積為(四分之一七倍根號三),求AE的長;⑶如圖16 - 2,當點E在AC的延長線上運動時,CF、BE相交於點D,請你探究△ECD的面積S1與△DBF的面積S2之間的數量關係,並說明理由; '⑷如圖16-2,當△ECD的面積S1=(六分之根號三
  • 與角平分線有關的幾何模型大全
    角平分線是初中數學中最重要幾種線之一,在中考中屬於必考知識點。角平分線本身涉及的知識點不多,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難度不大。在角平分線的學習中首先需要掌握角平分線的定義、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除了這些基本的知識點外,在考試中角平分線通常涉及到以下常用的幾何模型,綜合性強一些,掌握常見的幾何模型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做題速度和效率。
  • 初中幾何「中點問題」七大模型,從此不丟分!
    很多同學遇到幾何題就頭疼,很大的原因是沒有掌握一些解題模型,也就是套路。  今天數學好教師就給大家梳理下幾何中的中點問題怎麼解,這七大模型一定要記好哦!  練一練    模型二 直角三角形中遇到斜邊上的中點,常聯想「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的一半」
  • 徐教授眼中現流行的模型教學
    這是首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要用準確的、清晰的、規範的語言講清楚給學生的模型是什麼? 例如;在日常教學中,許多老師會給學生介紹「手拉手模型」,那麼第一個要面對的問題就是要講清楚什麼是「手拉手模型」?面對這個問題,許多教師會一下子答不上來,也有的教師會畫一個圖,然後指著畫出的圖形說,這就是「手拉手模型」。
  • 如何提高几何解題能力?這一常考數學模型老師總結太到位了!
    學習幾何有幾句口訣:幾何要通透,精髓是特殊;重點特殊圖,識圖定性判;兩圖談感情,特殊關係聯;全等加相似,對稱與旋轉;平移與投影,位似也要算。從這種不難看出學習幾何的精髓——特殊圖形與特殊關係。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特殊的數學模型——十字模型。
  • 智程信息模型幾何提取技術取得突破
    在海量的數據中,如何快速的進行歷史數據的借用,逐步成為困擾企業的難題,而要實現基於3D模型的模型搜索重用,「模型幾何提取」是其核心的關鍵支撐技術之一,為了實現模型相似模型的比較,首先必須將工程師創建的幾何模型進行轉化成計算機可以識別的語言信息。
  • 初中數學中考難點:九年級數學上冊圓及幾何動點最值問題考點解讀
    【正文】中考數學四大難點:函數、三角形、圓、幾何動點最值問題,為了初中學生能夠系統學習整個中考內容,我將初中數學全部內容用十個專欄進行了梳理。其中代數部分5個,幾何部分4個,概率統計1個,對中考數學進行了從入門到精通講解,從考點出發,系統學習各章節知識,將中考題型分類講解。
  • 中考必備幾何模型:吃透這6類三角形幾何模型,輕鬆拿下三角形
    三角形幾何相關模型總結一、解題思路:分析圖形中各角關係,並結合三角形的角平分線與內(外)角和定理所獲得的數量關係,儘量求出「所求的角」三角形模型一:內內九十加一半導題:如圖,BD和CD分別平分∠ABC和∠ACB,求證:∠D=90°+0.5∠A模型1題型拓展練習一模型1題型拓展練習 二
  • 欲知模型妙,功在模型外
    (n=0時即為圓周角,圓外角和圓內角的計算方法都適用於圓周角)(類比:分類不同,解法相同;轉化:未知轉化為已知;特殊與一般:特殊問題可導出一般結論,一般結論可用於特殊情況;構造:添殘補缺,完形構造;結論的簡潔之美,方法的統一之美)到此,這個例題的價值才算得到了較好的開發,學生的思維才算得到了一定的訓練,長此以往,必能使其思維能力上升到較高水平,提煉模型、應用模型去解決問題自然不在話下。
  • 以研促教 讓模型助力生物教學—桓臺縣舉辦初中生物「課堂模型構建...
    >begin-->為以課題研究促初中生物教學和教師專業發展,結合我縣立項的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生物模型構建課例研究》,10月16日,桓臺縣在田莊中學舉行了初中生物「課堂模型構建課例展示與交流」教學研討會,展示和推介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
  • 大連:立體幾何模型比賽讓學生腦洞大開
    大連:立體幾何模型比賽讓學生腦洞大開 作者:欒光煜 2019-07-15 10:48   來源:大連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