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幾何有幾句口訣:幾何要通透,精髓是特殊;重點特殊圖,識圖定性判;兩圖談感情,特殊關係聯;全等加相似,對稱與旋轉;平移與投影,位似也要算。從這種不難看出學習幾何的精髓——特殊圖形與特殊關係。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特殊的數學模型——十字模型。
十字結構在正方形中比較常見,在解題時需要注意角之間的特殊關係:同角或等角的餘角相等。若已知AM⊥BN容易得到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若已知角相等可以得到AM⊥BN。
對比上一個題型,我們不難發現相同之處是EF⊥GH,不同之處是EF和GH的位置改變,可看作經過平移。只需過F作FM⊥AB,過點G作GN⊥AD,這樣同樣可以轉化出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題目迎刃而解。
再上升一個難度檔次,就是隱含十字結構,需要具備慧眼構造出基本模型。連接AE,由軸對稱的性質可知,AE⊥FG(應該是FG垂直平分AE)這樣就可以直接用上面的結論啦!所以由垂直得到相等,所以FG=AE。
十字結構模型不光在正方形中常見,在矩形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那麼矩形內出現垂直會有什麼結論呢?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出現十字結構垂直常隱含全等三角形,矩形中出現十字結構垂直常伴隨相似三角形。
根據正方形的解題經驗,當矩形中的十字結構發生平移變化時,我們不難想到過F作AD的垂線,過G點作CD的垂線。
這個題學生不會做,主要是圖不完整,太空啦!所以把它圍成一個矩形就好啦!(如圖)發現連接OD後,有OD⊥AB,矩形內部垂直模型出來了。
這個模型是初中數學中比較常考的一個數學模型,其解題思路可總結為:三角形,四邊形,十字架中有乾坤; 又改斜,又改正,橫平豎直有矩形。